CN207551091U - 移动电源取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源取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51091U
CN207551091U CN201721588510.0U CN201721588510U CN207551091U CN 207551091 U CN207551091 U CN 207551091U CN 201721588510 U CN201721588510 U CN 201721588510U CN 207551091 U CN207551091 U CN 207551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ower
roller bearing
driven roller
driving whee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85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朝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tree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tree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tree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treet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885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51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51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51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iction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包括用于收容移动电源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轮以及与所述驱动轮相对的从动滚轴,所述驱动轮用于与所述移动电源的底面及顶面两者之一抵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电源沿着所述移动电源的进出方向滑动,所述从动滚轴用于与所述移动电源的底面及顶面两者中的另一个抵接,并辅助所述移动电源沿着移动电源的进出方向滑动,所述从动滚轴与驱动轮之间的间距为可调间距。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通过从动滚轴与驱动轮之间的间距为可调间距,从而可以根据移动电源的厚度调整从动滚轴与驱动轮之间的间距,以达到可以方便移动电源进出的同时有效防止移动电源抖动的目的。

Description

移动电源取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取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电源借还结构大部分采用电机方式控制,其具体结构通常为在移动电源的下方设置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滚轮,移动电源上方设置位置固定的滚轴,这样用户在取还移动电源时,驱动电机工作能够带动驱动滚轮转动,驱动滚轮转动可以驱动移动电源沿着进出方向在滚轴上滑动,从而实现便于取还移动电源的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电源取还结构上的驱动滚轮与滚轴之间的间距固定,因此,驱动滚轮与滚轴之间的间距必须合理设置,一旦驱动滚轮与滚轴之间的间距小于移动电源的厚度(移动电源的底面与顶面之间的间距),导致移动电源进出存在问题,驱动滚轮与滚轴之间的间距大于移动电源的厚度,存在移动电源抖动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取还装置,能够调整驱动滚轮与滚轴之间的间距,方便移动电源的进出也能够避免移动电源产生抖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包括用于收容移动电源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轮以及与所述驱动轮相对的从动滚轴,所述驱动轮用于与所述移动电源的底面及顶面两者之一抵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电源沿着所述移动电源的进出方向滑动,所述从动滚轴用于与所述移动电源的底面及顶面两者中的另一个抵接,并辅助所述移动电源沿着移动电源的进出方向滑动,所述从动滚轴与驱动轮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从动滚轴能够朝远离所述驱动轮及靠近所述驱动轮的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滚轴与所述驱动轮之间的初始间距小于所述移动电源的厚度,所述从动滚轴与所述驱动轮之间的间距能够自适应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对所述从动滚轴提供朝向所述驱动轮的预紧力的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金属弹片,包括固定片及与所述固定片连接的形变片,所述固定片固定安装与所述壳体上,所述形变片与所述从动滚轴抵接,为所述从动滚轴提供所述预紧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元件的形变片与所述从动滚轴的两个端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滚轴的端部套接有塑料轴套,所述弹性元件的形变片抵接所述塑料轴套。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相对的两个滚轴安装部,所述从动滚轴的两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两所述滚轴安装部上、并能够朝靠近所述驱动轮的方向以及远离所述驱动轮的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安装部设有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从动滚轴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从动滚轴的两端安装在所述两滚轴安装部的椭圆孔内、并能够沿着所述椭圆孔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一对包胶软轴,该至少一对包胶软轴在移动电源的进出方向上位于从动滚轴的后端,每对包胶软轴中的两个包胶软轴分别用于与移动电源的底面与顶面抵接,每对包胶软轴中的两个包胶软轴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移动电源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通过从动滚轴与驱动轮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从而可以根据移动电源的厚度调整从动滚轴与驱动轮之间的间距,以达到可以方便移动电源进出的同时有效防止移动电源抖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视图。
图3是图1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结合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包括用于收容移动电源100的壳体1,壳体1上设有驱动轮2以及与驱动轮2 相对的从动滚轴3。驱动轮2用于与移动电源100的底面及顶面两者之一抵接、并用于驱动移动电源100沿着移动电源100的进出方向滑动,从动滚轴 3用于与移动电源100的底面及顶面两者中的另一个抵接,并辅助移动电源 100沿着移动电源100的进出方向滑动。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2用于抵接移动电源100的底面,从动滚轴3即用于抵接移动电源的顶面。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需要说明的是,从动滚轴3辅助移动电源100沿着移动电源100的进出方向滑动指的是,当移动电源100在驱动轮2的驱动下沿着移动电源100的进出方向滑动时,移动电源100通过与从动滚轴3抵接,减少移动电源100与壳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移动电源100所受到的摩擦力,从而方便移动电源100滑动;移动电源100在滑动时可以带动从动滚轴3转动,将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少移动电源100受到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在使用时,如果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 之间的间距小于移动电源100的厚度也就是移动电源100底面与顶面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使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 2之间的间距与移动电源100的厚度相同,以方便移动电源100进出,此时移动电源100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驱动轮2及从动滚轴3抵接,有效防止移动电源100抖动;当如果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大于移动电源100的厚度,可以在移动电源100装入后,调整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使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与移动电源100的厚度相同,此时移动电源100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驱动轮2及从动滚轴3抵接,有效防止移动电源100抖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2固定地安装在壳体1上,从动滚轴3能够朝远离驱动轮2及靠近驱动轮2的方向滑动地安装在壳体1上,以调整驱动轮2 与从动滚轴3之间的间距。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滑动从动滚轴3来调整驱动轮2与从动滚轴3之间的间距。优选地,驱动轮2为包胶滚轮,驱动轮 2也可以发生微小的形变,改变驱动轮2与从动滚轴3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初始间距小于等于移动电源100的厚度,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能够自适应调整。具体地,壳体1上还设有对从动滚轴3提供朝向驱动轮2的预紧力的弹性元件4。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电源100由壳体1的进口插入壳体1时,移动电源100 压迫从动滚轴3,使从动滚轴3朝远离驱动轮2的方向移动,使从动滚轴3 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增大,同时弹性元件4受到从动滚轴3的作动发生形变,弹性元件4对从动滚轴3提供的预紧力同样增大,在移动电源100插入后,弹性元件4的预紧力使从动滚轴3朝靠近驱动轮2的方向移动直至从动滚轴3与移动电源100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有对称地设有两个滚轴安装部11,从动滚轴3的两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两滚轴安装部11上、并能够朝靠近驱动轮2的方向以及远离驱动轮2的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滚轴安装部11设有椭圆孔110,椭圆孔1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从动滚轴3的滑动方向相同,从动滚轴3的两端安装在椭圆孔110内、并能够沿着椭圆孔110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从而使得从动滚轴3朝靠近驱动轮2的方向以及远离驱动轮2的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为金属弹片,包括固定片42及与固定片连接的形变片44,固定片42固定安装与壳体1上,形变片44与从动滚轴3抵接,为从动滚轴3提供预紧力。优选地,形变片44的宽度小于固定片42的宽度,且形变片44的前端弯折形成弧形槽,从动滚轴3的两端位于弧形槽内并与形变片44抵接,以便于形变片44发生弹性形变,同时还可以避免从动滚轴3 脱离形变片44。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例如为弹簧或者扭簧。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元件4的形变片44 与从动滚轴3的两个端部抵接,对从动滚轴3的两个端部施加预紧力,使从动滚轴3受到的预紧力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从动滚轴3的端部套接有塑料轴套5,弹性元件4的形变片44抵接塑料轴套5,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电源100在滑动时,移动电源 100将带着从动滚轴3转轴,弹性元件4的形变片44通过抵接塑料轴套5,将预紧力施加在从动滚轴3上,可以避免弹性元件4的形变片44与从动滚轴 3之间发生摩擦,避免从动滚轴3因与形变片44发生摩擦被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还设有至少一对包胶软轴6,该至少一对包胶软轴6在移动电源100的进出方向上位于从动滚轴3的后端,每对包胶软轴 6中的两个包胶软轴6分别用于与移动电源100的底面与顶面抵接,每对包胶软轴6之间的间距小于移动电源100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每对包胶软轴6中的两个包胶软轴6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形变自适应调整,移动电源100 在进入壳体1达到两个包胶软轴6所在的位置时,会挤压包胶软轴6使包胶软轴6发生形变,从而使两包胶软轴6之间的间距变大,方便移动电源100 进入,在移动电源100进入后,两个包胶软轴6分别与移动电源100的底面与顶面抵接,防止移动电源100的后端抖动,同时便于移动电源100从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穿过后,在包胶软轴6之间上滑动,以避免移动电源 100与壳体1大面积接触,方便移动电源100滑动。进一步地,壳体1还设有至少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至少设有一对软轴安装部16,每对软轴安装部16 中的两个软轴安装部16相对设置,每个软轴安装部16上设有安装孔160,每个包胶软轴6的两端安装在一对软轴安装部16的两个安装孔160内。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还设有驱动驱动轮2转动的电机7,以对驱动轮2提供驱动力,驱动驱动轮2转动,从而带动移动电源100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壳体1在移动电源100时锁定/解锁移动电源100的行程开关8。行程开关8将移动电源100锁定与解锁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成框形,壳体1的顶部与底部敞开,从动滚轴3、驱动轮2、行程开关8以及包胶软轴6根据需要设置壳体1的顶部及底部,电机7安装在壳体1的侧部。具体地,壳体1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地侧部支架12、后框13及连接架14,后框13位于两个侧部支架12的后端之间,且后框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部支架12的后端连接。连接架14的两端与两个侧部支架12前端的顶部连接。行程开关8安装在连接架14上,电机7例如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固定在其中一个侧部支架12上,而驱动轮2与电机7连接且位置固定设置在该侧部支架12的底部,从动滚轴3位于侧部支架12的顶部,两个滚轴安装部11对称地设置在两个侧部支架12的顶部上,以安装从动滚轴3,并且弹性元件4的固定片42固定在连接架14上。每对包胶软轴6中的两个包胶软轴6分布在侧部支架12的顶部与底部,且每个包胶软轴 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侧部支架12上,其安装方式与从动滚轴3的安装方式相同,且均通过弹性元件提供预紧力。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通过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从而可以根据移动电源100的厚度调整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以达到可以方便移动电源100进出的同时有效防止移动电源100 抖动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包括用于收容移动电源(100)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驱动轮(2)以及与所述驱动轮(2)相对的从动滚轴(3),所述驱动轮(2)用于与所述移动电源(100)的底面及顶面两者之一抵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电源(100)沿着所述移动电源(100)的进出方向滑动,所述从动滚轴(3)用于与所述移动电源(100)的底面及顶面两者中的另一个抵接,并辅助所述移动电源(100)沿着移动电源的进出方向滑动,所述从动滚轴(3)与驱动轮(2)之间的间距为可调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从动滚轴(3)能够朝远离所述驱动轮(2)及靠近所述驱动轮(2)的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滚轴(3)与所述驱动轮(2)之间的初始间距小于所述移动电源(100)的厚度,所述从动滚轴(3)与所述驱动轮(2)自适应调整其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对所述从动滚轴(3)提供朝向所述驱动轮(2)的预紧力的弹性元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为金属弹片,包括固定片(42)及与所述固定片连接的形变片(44),所述固定片(42)固定安装与所述壳体(1)上,所述形变片(44)与所述从动滚轴(3)抵接,为所述从动滚轴(3)提供所述预紧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元件(4)的形变片(44)与所述从动滚轴(3)的两个端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滚轴(3)的端部套接有塑料轴套(5),所述弹性元件(4)的形变片(44)抵接所述塑料轴套(5)。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相对的两滚轴安装部(11),所述从动滚轴(3)的两端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两所述滚轴安装部(11)上、并能够朝靠近所述驱动轮(2)的方向以及远离所述驱动轮(2)的方向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安装部(11)设有椭圆孔(110),所述椭圆孔(1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从动滚轴(3)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从动滚轴(3)的两端安装在两个所述滚轴安装部(11)的椭圆孔(110)内、并能够沿着所述椭圆孔(110)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取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至少一对包胶软轴(6),该至少一对包胶软轴(6)在移动电源(100)的进出方向上位于从动滚轴(3)的后端,每对包胶软轴(6)中的两个包胶软轴(6)分别用于与移动电源(100)的底面与顶面抵接,每对包胶软轴(6)中的两个包胶软轴(6)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移动电源(100)的厚度。
CN201721588510.0U 2017-11-22 2017-11-22 移动电源取还装置 Active CN207551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8510.0U CN207551091U (zh) 2017-11-22 2017-11-22 移动电源取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8510.0U CN207551091U (zh) 2017-11-22 2017-11-22 移动电源取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51091U true CN207551091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80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8510.0U Active CN207551091U (zh) 2017-11-22 2017-11-22 移动电源取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510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1710A (zh) * 2018-09-26 2019-01-11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归还方法及其租赁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1710A (zh) * 2018-09-26 2019-01-11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归还方法及其租赁系统
CN109191710B (zh) * 2018-09-26 2021-05-11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归还方法及其租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2624B (zh) 电子玩具
CN207551091U (zh) 移动电源取还装置
CN104345793A (zh) 外接式电子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1486307A (zh)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固定装置
US20160295988A1 (en) Adjustable roller and cosmetic device
ATE463413T1 (de) Verstellbarer fahrzeugrahmen
CN109162552B (zh) 一种导轨装置与推拉门
CN109563719A (zh) 围绕至少一个水平轴摆动的家具门扇的提升系统
CN209887580U (zh) 轨道式机器人及其轨道式行走装置、系统与柔性导向机构
CN211001607U (zh) 园林工具
US8801119B2 (en) Adjustable slide latch device
CN217602404U (zh) 一种防摆轮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门窗
CN203654961U (zh) 用于门体的防跳限位上轮
CN108818617B (zh) 锁紧机构、驱动轮系统及机器人
CN113725025A (zh) 一种具备抗弯折性能的超大尺寸触控面板
CN109955282B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底盘和货架对接结构
RU224732U1 (ru) Снегоход
KR101654926B1 (ko) 슬라이딩 도어의 롤러 회전장치
CN212319212U (zh)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固定装置
CN210799810U (zh) 离合器控制机构及车辆
US8915316B2 (en) Vehicle traction module and respective terrestrial vehicle
CN215674603U (zh) 汽车标定设备
CN113339369B (zh) 一种可实现无级调节的衣柜五金连接件
CN206478400U (zh) 滑车式升降支架
CN219878610U (zh) 一种自适应按摩机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