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4501U - 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24501U
CN207524501U CN201721591314.9U CN201721591314U CN207524501U CN 207524501 U CN207524501 U CN 207524501U CN 201721591314 U CN201721591314 U CN 201721591314U CN 207524501 U CN207524501 U CN 207524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late
stent
grey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913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继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chang Highwa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chang Highwa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chang Highwa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chang Highwa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913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24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24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245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横向输送带和与横向输送带连通的斜向输送带,所述横向输送带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滚筒、转筒以及套设在滚筒、转筒和铺设在支架上的皮带,所述皮带的宽度大于斜向输送带的宽度,所述滚筒等间距且左右对称布置在支架的上侧,且设置为斜向布置,所述支架的两边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横向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两块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在俯视角度上为八字布置,且大开口固定连接在挡板上,所述导向板的下侧设置为弧且与皮带的上表面配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二灰原料在从骨料斗中落在横向输送带时会从两侧滑出,导致引起搅拌时二灰的配比量变更,影响二灰的组成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由于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与强度,材料就地可取、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等优点,在高等级公路中,常用于结构层的底基层。二灰就是水泥加粉煤灰或是石灰加粉煤灰,二灰层就是用这两种灰做为粘结材料的结构层,一般用于路面垫层或底基层,其他材料还是用砂石,一般砂石材料要连续级配,以达到密实,再用二灰作为粘结材料,水泥含量一般为4%左右,粉煤灰和石灰一般10到12%左右。
二灰搅拌站是稳定土搅拌站的俗称,主要是用来将二灰进行混合均匀,而且搅拌装置搅拌的二灰原料一般是按照配比量来进行搅拌的。如图1所示,二灰搅拌站主要包括进料装置1、输料装置2、搅拌装置3和出料装置4等,二灰原料从进料装置1传递给输料装置2,再经输料装置2将二灰原料输送给搅拌装置3,搅拌装置3将搅拌均匀的二灰传递给第二个输料装置2,再经第二个输料装置2将搅拌均匀的二灰输送给出料装置4,最终经出料装置4将二灰传递给运输车,将二灰运往工作的地点。
但是现有的进料装置1和搅拌装置3之间的输料装置2有一个不足,就是现有的进料装置1一般设置为骨料斗,骨料斗一般为并排布置,骨料斗的物料出口一般设置在输料装置2的上侧,而输料装置一般设置为输送带,而且设置有两个输送带,一个横向布置,另一个斜向布置,横向输送带21设置在骨料斗的下侧,且横向输送带21上输送的物料传递至斜向输送带22,并且由斜向输送带22输送至搅拌装置3,在骨料斗将物料投放在横向输送带21上时,二灰原料在横向输送带21上的形状整体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使得在进行二灰原料的输送时,随着横向输送带21上二灰原料的增多,中间的二灰原料越堆越高,并且向两边滑动,有时二灰原料还会从横向输送带21上滑出,而引起搅拌时二灰的配比量变更,影响二灰的组成量,使得制作出的二灰不会按照原定的比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它通过对现有的横向输送带进行改进,使得二灰原料经过横向输送带的运输不会从横向输送带的边缘处滑下,进而使得搅拌装置搅拌出的二灰按照原来的比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包括横向输送带和与横向输送带连通的斜向输送带,所述横向输送带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滚筒、转筒以及套设在滚筒、转筒和铺设在支架上的皮带,所述皮带的宽度大于斜向输送带的宽度,所述滚筒等间距且左右对称布置在支架的上侧,且设置为斜向布置,所述支架的两边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横向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两块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在俯视角度上为八字布置,且大开口固定连接在挡板上,所述导向板的下侧设置为弧且与皮带的上表面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二灰原料的搅拌时,先在骨料斗中加入二灰原料,启动横向输送带和斜向输送带,再将骨料斗上的物料出口打开,使得二灰原料落在加宽的皮带上,而且二灰原料在落下时向两侧运动的二灰原料在挡板和受到滚筒作用的皮带的作用下不会从皮带上滑出,而且在皮带的前侧设置有两块导向板,使得二灰原料的宽度在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变窄,更方便进入斜向输送带。通过设置横向输送带,使得骨料斗落下的二灰原料在运输过程中更为完全的运往斜向输送带,再经由斜向输送带输送至搅拌装置中,避免了二灰原料在运输时从横向输送带的边缘滑出,进而使得搅拌装置搅拌出的二灰按照原来的比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与支架的接触位置设置有与挡板斜向布置的斜板,所述斜板的另一端设置在皮带的下侧且与皮带的下表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向输送带进行二灰原料的输送时,挡板上设置有斜板,斜板的一端设置在皮带的下侧且与皮带的下表面接触,而且斜板不对皮带和滚筒的工作造成干涉,使得二灰原料在受到挡板的阻挡后,受到斜板的作用,不会从皮带的边缘漏下,进一步的防止了二灰原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板布置形式相同的多块聚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二灰原料在横向输送带上输送时比较多,且横向输送带是不断转动的,在导向板进行聚拢二灰原料时,随着二灰原料的不断增多,在导向板处聚拢的也越来越多,使得后续的二灰原料对先前还未从横向输送带上传递至斜向输送带上的二灰原料进行一个推动,使得二灰原料越过导向板,而且横向输送带的宽度大于斜向导向板,导致越过导向板的二灰原料有一部分无法落在斜向输送带上,使得搅拌时二灰原料的配比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挡板上设置有和导向板布置形式相同的聚拢板,使得在对二灰原料进行输送时,便于将二灰原料进行向中心聚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聚拢板与挡板接触位置的竖杆,所述竖板高于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聚拢板与挡板接触位置且高于挡板的竖板,防止在受到聚拢板聚拢的二灰原料沿着聚拢板聚拢的方向冲出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聚拢板靠近皮带中心位置的一侧与上一个聚拢板和挡板接触的位置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二灰原料进行聚拢时,防止二灰原料沿着聚拢板聚拢的方向冲出挡板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输送带靠近斜向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引导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二灰原料从横向输送带上传递至斜向输送带上时一般呈弧线的形式,使得二灰原料可能会落在斜向输送带的外侧,造成浪费,所以设置有引导组件对二灰原料落入斜向输送带时进行引导,使得二灰原料从横向输送带上输送至斜向输送带时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组件包括与支架固定连接的引导架和固定连接在引导架上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两个平行的固定板和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固定杆,所述皮带从引导架的两端中间穿过,所述引导板整体呈C型板型,宽度与斜向输送带的宽度相同且一端与皮带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导组件设置为支架和引导板,更为方便的实现对二灰原料从横向输送带上输送至斜向输送带时的引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与皮带接触的位置平滑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导板与皮带接触的位置进行倒角,使得皮带与引导板之间连接紧密并且平滑过渡,进而使得二灰原料从横向输送带上输送至斜向输送带时不会从引导板和皮带的接触处漏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板上安装有引导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引导板靠近斜向输送带的一端安装有引导筒,使得二灰原料在落在斜向输送带上时产生的灰尘更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过对现有的横向输送带进行改进,使得二灰原料经过横向输送带的运输不会从横向输送带的边缘处滑下,进而使得搅拌装置搅拌出的二灰按照原来的比例;
2、通过在挡板上设置聚拢板,使得在对二灰原料进行输送时,便于将二灰原料进行向中心聚拢;
3、通过设置有引导组件对二灰原料落入斜向输送带时进行引导,使得二灰原料从横向输送带上输送至斜向输送带时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二灰搅拌站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二灰搅拌站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横向输送带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横向输送带和纵向输送带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引导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进料装置;2、输料装置;21、横向输送带;211、支架;212、滚筒;213、转筒;214、皮带;215、挡板;216、斜板;217、导向板;22、斜向输送带;23、聚拢板;24、竖板;25、引导组件;251、引导架;2511、固定板;2512、固定杆;252、引导板;253、引导筒;3、搅拌装置;4、出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二灰搅拌站,如图2所示,二灰搅拌站主要包括进料装置1、输料装置2、搅拌装置3和出料装置4等,进料装置1设置为骨料斗,输料装置2设置在骨料斗物料出口的下侧。
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包括设置在骨料斗下侧的横向输送带21,横向输送带21的一侧与斜向输送带22的低端连通,斜向输送带22的高端连通在搅拌装置上。在进行输送二灰原料时,骨料斗下侧的物料出口打开,二灰原料沿着物料出口落在横向输送带21上,横向输送带21将二灰原料传递给斜向输送带22,斜向输送带22将二灰原料传递给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其中,骨料斗在进行出料时二灰原料的配比量是一定的,每次输出的二灰原料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物料出口自动关闭,保证二灰原料的配比量准确。
如图3、图4所示,横向输送带21的宽度大于斜向输送带22,横向输送带21包括支架211、设置在支架211上的多个滚筒212、与电动机连接在一起的转筒213以及套设在滚筒212、转筒213和铺设在支架211上的皮带214。其中,滚筒212等间距且左右对称布置在支架211的上侧,而且设置为斜向布置,使得在将皮带214套设在滚筒212上时,皮带214的中心位置低于两端位置。支架211的两边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215,挡板215与支架211的接触位置设置有与挡板215斜向布置的斜板216,斜板216的另一端设置在皮带214的下侧与皮带214的下表面接触。在横向输送带21靠近斜向输送带22的一侧设置有两块导向板217,导向板217在俯视角度上为八字布置,且大开口固定连接在挡板215上,导向板217的下侧设置为弧形,与皮带214的表面配合。
在使用时,先启动横向输送带21和斜向输送带22,再将骨料斗上的物料出口打开,使得二灰原料落在加宽的皮带214上,而且二灰原料在落下时向两侧运动的二灰原料在挡板215和受到滚筒212作用的皮带214的作用下不会从皮带214上滑出,而且在皮带214的前侧设置有两块导向板217,使得二灰原料的宽度在导向板217的导向作用下变窄,更方便进入斜向输送带22。通过设置横向输送带21,使得骨料斗落下的二灰原料在运输过程中更为完全的运往斜向输送带22,再经由斜向输送带22输送至搅拌装置中,避免了二灰原料在运输时从横向输送带21的边缘滑出,进而使得搅拌装置3搅拌出的二灰配比较为精确。
又因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二灰原料在横向输送带21上输送时比较多,且横向输送带21是不断转动的,在导向板217进行聚拢二灰原料时,随着二灰原料的不断增多,在导向板217处聚拢的也越来越多,使得后续的二灰原料对先前还未从横向输送带21上传递至斜向输送带22上的二灰原料进行一个推动,使得二灰原料越过导向板217,而且横向输送带21的宽度大于斜向输送带22,导致越过导向板217的二灰原料有一部分无法落在斜向输送带22上,使得搅拌时二灰原料的配比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挡板215上设置有和导向板217布置形式相同的聚拢板23,设置有多块聚拢板23对皮带214上的二灰原料进行聚拢。为了防止受到聚拢板聚拢的二灰原料沿着聚拢板23聚拢的方向冲出挡板215,在挡板215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聚拢板23与挡板215接触位置的竖板24,竖板24高于挡板215。其中,每个聚拢板23靠近皮带214中心位置的一侧与上一个聚拢板23和挡板215接触的位置平齐。
为了更为方便的将横向输送带21上的二灰原料输送至斜向输送带22,在横向输送带21靠近斜向输送带22的一侧设置有引导组件25。参照图5,引导组件25包括与支架211连接在一起的引导架251和固定连接在引导架251上的引导板,引导架251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211上的两个平行的固定板2511和垂直固定在两个固定板2511之间的固定杆2512,引导板252整体呈C型板型,宽度与斜向输送带22的宽度相同且与皮带214接触,将引导板252与皮带214接触的位置进行倒角,使得皮带214与引导板252之间连接紧密并且平滑过渡。在二灰原料从横向输送带21上传递至斜向输送带22时,经过引导组件25的引导,使得二灰原料更为方便的落在斜向输送带22上。
将引导板252上安装有引导筒253,使得二灰原料在落在斜向输送带22上时产生的灰尘更少。
本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的使用方法是,如图2-图4所示,先启动横向输送带21和斜向输送带22,再将骨料斗上的物料出口打开,使得二灰原料落在加宽的皮带214上,而且二灰原料在落下时向两侧运动的二灰原料在挡板215和受到滚筒212作用的皮带214的作用下不会从皮带214上滑出,而且在皮带214的前侧设置有两块导向板217,使得二灰原料的宽度在导向板217的导向作用下变窄,更方便进入斜向输送带22。通过设置横向输送带21,使得骨料斗落下的二灰原料在运输过程中更为完全的运往斜向输送带22,再经由斜向输送带22输送至搅拌装置中,避免了二灰原料在运输时从横向输送带21的边缘滑出,进而使得搅拌装置3搅拌出的二灰按照原来的比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输送带(21)和与横向输送带(21)连通的斜向输送带(22),所述横向输送带(21)包括支架(211)、设置在支架(211)上的多个滚筒(212)、转筒(213)以及套设在滚筒(212)、转筒(213)和铺设在支架(211)上的皮带(214),所述皮带(214)的宽度大于斜向输送带(22)的宽度,所述滚筒(212)等间距且左右对称布置在支架(211)的上侧,且设置为斜向布置,所述支架(211)的两边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215),所述横向输送带(21)的一侧设置有两块导向板(217),所述导向板(217)在俯视角度上为八字布置,且大开口固定连接在挡板(215)上,所述导向板(217)的下侧设置为弧且与皮带(214)的上表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5)与支架(211)的接触位置设置有与挡板(215)斜向布置的斜板(216),所述斜板(216)的另一端设置在皮带(214)的下侧且与皮带(214)的下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5)上设置有与导向板(217)布置形式相同的多块聚拢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5)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聚拢板(23)与挡板接触位置的竖板(24),所述竖板(24)高于挡板(2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聚拢板(23)靠近皮带(214)中心位置的一侧与上一个聚拢板(23)和挡板(215)接触的位置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输送带(21)靠近斜向输送带(22)的一侧设置有引导组件(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25)包括与支架(211)固定连接的引导架(251)和固定连接在引导架(251)上的引导板(252),所述引导架(251)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211)上的两个平行的固定板(2511)和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板(2511)之间的固定杆(2512),所述皮带(214)从引导架(251)的两端中间穿过,所述引导板(252)整体呈C型板型,宽度与斜向输送带(22)的宽度相同且一端与皮带(214)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252)与皮带(214)接触的位置平滑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252)上安装有引导筒(253)。
CN201721591314.9U 2017-11-23 2017-11-23 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24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91314.9U CN207524501U (zh) 2017-11-23 2017-11-23 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91314.9U CN207524501U (zh) 2017-11-23 2017-11-23 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24501U true CN207524501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0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9131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24501U (zh) 2017-11-23 2017-11-23 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245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8722A (zh) * 2020-11-02 2021-02-0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胶凝砂砾石拌和设备
CN113135384A (zh) * 2021-05-12 2021-07-20 安徽省田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掉落功能的羊养殖物料运输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460626A (zh) * 2021-06-29 2021-10-01 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料口输送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8722A (zh) * 2020-11-02 2021-02-0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胶凝砂砾石拌和设备
CN112318722B (zh) * 2020-11-02 2021-11-26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胶凝砂砾石拌和设备
CN113135384A (zh) * 2021-05-12 2021-07-20 安徽省田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掉落功能的羊养殖物料运输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460626A (zh) * 2021-06-29 2021-10-01 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料口输送装置
CN113460626B (zh) * 2021-06-29 2022-04-15 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料口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24501U (zh) 二灰搅拌站输料装置
CN203035256U (zh) 一种矸石不升井充填采空区装置
CN109137677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连续强制搅拌式全再生设备及生产方法
CN205463602U (zh) 土壤修复工程稳定化设备
CN207259555U (zh) 一种烧结混合料预热系统
CN105817172A (zh) 一种用于肥料的混合装置
CN206665568U (zh) 双孢菇培养基用草炭土原料筛石机
CN206108420U (zh) 一种砌块废料回收装置
CN208933791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连续强制搅拌式全再生设备
CN103588381A (zh) 一种粘塑性淤泥连续均匀计量供料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33445A (zh) 配型煤炼焦工艺
CN205999748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热再生组合生产设备
CN205132564U (zh) 一种具有贮存和均化功能的封闭料场
CN209501595U (zh) 一种活性炭的多溜道交叉混料系统
CN107326777A (zh) 一种原生料、再生料一体式设备
CN207035189U (zh) 一种混合燃料物料输送系统
CN208647953U (zh) 一种混凝土材料自动输送装置
CN103896043B (zh) 一种可提高超高含水量物料输送能力的作业方法
CN209337549U (zh) 一种二灰搅拌站的上料系统所用的集料斗
CN207915761U (zh)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生产流水线的上料智能控制系统
CN206227530U (zh) 茶叶匀堆拼配机
CN206187815U (zh) 一种接料斗及具有该接料斗的槽型皮带输送机
CN207512552U (zh) 一种原生料、再生料一体式设备
CN213695267U (zh) 一种养殖用匀料装置
CN216471074U (zh) 一种改善烧结物料混合均匀性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