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3577U -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23577U
CN207523577U CN201721160330.2U CN201721160330U CN207523577U CN 207523577 U CN207523577 U CN 207523577U CN 201721160330 U CN201721160330 U CN 201721160330U CN 207523577 U CN207523577 U CN 207523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upper cover
automobile
groove
handse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603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603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23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23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23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手机支架,该手机支架包括上盖、夹持部和夹紧力提供部,汽车的仪表板上设有与所述上盖相适配的凹槽,且所述上盖可开合地盖合于所述凹槽的顶端;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于所述上盖上,所述第二夹持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盖打开时,手机能够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所述夹紧力提供部提供所述夹持部夹紧所述手机的夹紧力。该手机支架集成于汽车仪表板上,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稳定性好,在不使用时可将其收起,不影响对仪表板的外观和使用,使用灵活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电子地图更新快速、定位准确、并配有路线推荐等智能服务,使得手机导航成为众多驾驶员的首选。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为了便于驾驶员查看手机所显示的地图及路线,车载式手机支架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市场在售的产品有吸盘式、粘接式、卡扣式、磁吸式等手机支架,将手机固定在空调出风口、仪表板上表面、仪表盘遮阳罩、前挡风玻璃等部件上。专利CN104301472A、CN103685643A、CN105323344A、CN105667411A、CN105459918A、CN106080418A分别提出了六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形式。但是上述所有手机支架都是作为独立的组件,需要通过某种固定方式连接于汽车上,不足之处在于(1)需要用户单独购买安装部件;(2)存在手机支架与汽车连接强度不足导致其发生脱落的风险;(3)存在损毁汽车零件的风险,例如固定于空调出风口的手机支架,如果手机过重会使得空调叶片变形,甚至断裂。又如粘接式的手机支架,在移除后可能会有胶体残留在仪表板、前挡风玻璃上,影响美观。
专利CN105162924A提出了一种通过在仪表板上设置滑槽,将手机支架集成于仪表板上的实用新型,此种设计下,手机支架与仪表板集成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稳定,可避免发生掉落或损坏汽车零部件的情况,且用户无需再自行购买安装部件,但此种结构设计,即便在不使用该手机支架时,也无法将其收起或取下,其有可能影响仪表板放置其它物品等的使用,使用灵活性差。
另外,专利CN103273866A提出了一种能够切换成手机支架的汽车用杯托,在不使用手机支架时可将其更换为杯托,但是需要通过拆卸来实现杯托与手机支架之间的更换,用户需要携带拆卸工具,自行拆卸更换,给用户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手机支架,该手机支架集成于汽车仪表板上,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稳定性好,在不使用时可将其收起,不影响对仪表板的外观和使用,使用灵活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手机支架,该手机支架包括上盖、夹持部和夹紧力提供部,汽车的仪表板上设有与所述上盖相适配的凹槽,且所述上盖可开合地盖合于所述凹槽的顶端;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于所述上盖上,所述第二夹持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盖打开时,手机能够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所述夹紧力提供部提供所述夹持部夹紧所述手机的夹紧力。
该手机支架包括上盖、夹持部和夹紧力提供部,同时汽车的仪表板上还设有与该上盖相适配的凹槽,夹持部用于夹紧手机,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其中,第一夹持件设于上盖上,第二夹持件设于凹槽内,当上盖打开时,可将手机放置于该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并且夹紧力提供部将提供该夹持部夹紧力,使得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夹紧该手机,供用户在驾乘过程中使用。
另外,在不使用时,还可收起该手机支架,用户只需将上盖盖合于凹槽的顶端即可,此时,夹持部和夹紧力提供部均位于凹槽和上盖之间,由于凹槽与上盖相适配,上盖可恰好盖合于凹槽的顶端,可保证该汽车的仪表板的整体性,不影响对仪表板的使用,使用灵活性好。
该手机支架集成于汽车的仪表板上,使用时,无需用户购买额外的安装部件,打开上盖即可直接使用,而在不使用时,直接将上盖盖合于凹槽的顶端即可。该手机支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稳定性高,可有效避免手机支架发生掉落的风险,并且该手机支架不会对汽车零部件造成损坏。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设于所述上盖上,且所述第一夹板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板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夹板可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线旋转。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板的下表面的第一衬垫,所述第二夹持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板的上表面的第二衬垫,所述第一衬垫和所述第二衬垫均为硅胶或橡胶材质。
可选地,所述第一衬垫和所述第二衬垫的表面均相对设有波纹结构。
可选地,当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凹槽的顶端时,所述第一衬垫的波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衬垫的波纹结构相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衬垫粘接于所述第一夹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衬垫粘接于所述第二夹板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夹紧力提供部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夹持部的前侧,其一端与所述上盖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凹槽连接,当所述上盖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拉伸状态。可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
可选地,所述复位弹簧设于所述上盖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夹紧力提供部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二夹持件和所述凹槽之间,当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凹槽的顶部开口时,所述弹性支撑件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凹槽还包括设于其后端的深槽,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凹槽的顶端时,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深槽内。
可选地,所述上盖还设有用于开启所述上盖的开启件。
可选地,所述上盖的后端具有面向下设置的倾斜端面,所述倾斜端面的顶端超出所述仪表板的表面并形成所述开启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车用手机支架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车用手机支架处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图2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1-4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仪表板,11-凹槽,111-深槽;2-上盖;31-复位弹簧,32-弹性支撑件;4-第一夹持件,41-第一夹板,42-第一旋转轴,43-第一衬垫;5-第二夹持件,51-第二夹板,52-第二旋转轴,53-第二衬垫;6-支撑座;7-开启件;8-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车用手机支架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车用手机支架处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图2的侧面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手机支架,如图3和图4所示,该手机支架包括上盖2、夹持部和夹紧力提供部。在汽车的仪表板1上设有与上盖2相适配的凹槽11,并且该上盖2可开合地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夹持部用于夹紧手机8,其包括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其中,第一夹持件4设于上盖2上,第二夹持件5设于凹槽11内。
使用时,如图1所示,用户可直接将上盖2打开,并将手机8放置于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之间,该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可在夹紧力提供部所提供的夹紧力的作用下夹紧手机8,以供用户在驾乘过程中使用。而在不使用时,用户只需将上盖2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即可收起该手机支架,此时,夹持部和夹紧力提供部均位于凹槽11和上盖2之间。由于凹槽11与上盖2相适配,即凹槽11的尺寸与上盖2恰当配合,如图2所示,使得上盖2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后可与仪表板1的表面紧密配合,即上盖2盖合后,仪表板1呈平整的表面,进而可保证该汽车的仪表板1的完整性和美观度,不影响对仪表板1的使用,使用灵活性好。当然,上盖2盖合后略微突出于仪表板1表面也是可以的。
该手机支架集成于汽车的仪表板1上,无需用户购买额外的安装部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稳定性高,可有效避免手机支架发生掉落的风险,并且该手机支架不会对汽车其它的零部件造成损坏。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4包括第一夹板41和第一旋转轴42,其中,第一旋转轴42设于上盖2上,且第一夹板41可绕第一旋转轴42的轴线旋转;第二夹持件5包括第二夹板51和第二旋转轴52,其中,第二旋转轴52设于凹槽11内,且第二夹板51可绕第二旋转轴52的轴线旋转。也就是说,手机8夹紧于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51之间时,该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51可同时旋转并带动手机8旋转,以便用户根据需要调节手机8的左右视角,便于查看。为实现此目的,第一旋转轴42可垂直于上盖2设置,第二旋转轴52垂直于凹槽1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要实现第一夹板41可绕第一旋转轴42的轴线旋转,在第一夹板41与第一旋转轴42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一旋转轴42与上盖2之间的连接中,至少有一者是可旋转连接。同样的,要实现第二夹板51可绕第二旋转轴52的轴线旋转时,在凹槽11和第二旋转轴52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夹板51与第二旋转轴52之间的连接中,至少有一者是可旋转连接。连接方式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
当手机8在旋转至所需角度后需要将其定位以便用户查看,该定位可通过摩擦力实现,该摩擦力可以是可旋转连接的第一旋转轴42和上盖2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是可旋转连接的第二旋转轴52和凹槽11之间的摩擦力,或者是上述两者的摩擦力的总和。同样的,该摩擦力可以是可旋转连接的第一夹板41和第一旋转轴42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是可旋转连接的第二夹板51和第二旋转轴52之间的摩擦力,或者是上述两者的摩擦力的总和。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定位件使得手机8在旋转至一定角度后进行定位。该定位件可以设置在第一旋转轴42和上盖2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旋转轴52和凹槽11之间,或者在两者之间均设有定位件均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4还包括第一衬垫43,该第一衬垫43设于第一夹板41的下表面,同时,第二夹持件5还包括第二衬垫53,该第二衬垫53设于第二夹板51的上表面,并且,该第一衬垫43和第二衬垫53的材质为硅胶或橡胶。使用时,手机8夹紧于第一衬垫43和第二衬垫53之间,该第一衬垫43和第二衬垫53可对手机8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其外壳发生磨损。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衬垫43和第二衬垫53的表面均相对设有波纹结构,使用时,如图3所示,手机8可以卡在不同的波纹位置,以便用户根据需要调节手机8的俯仰视角,便于查看。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置于衬垫或夹板上的若干个固定件,如凸起等,以实现对手机8的俯仰视角的限定。波纹结构的设置便于为手机8提供多个连续的俯仰视角,且手机8放置较为方便并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将上盖2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时,第一衬垫43的波纹结构与第二衬垫53的波纹结构相啮合。由于在上盖2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时,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位于凹槽11内,由于仪表板1与凹槽11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相互啮合的波纹结构可节省其占用空间,降低其对凹槽11的空间要求。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衬垫43与第一夹板41之间以及第二衬垫53与第二夹板51之间均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如螺栓等其他方式进行固定,但粘接方式操作较为简单,并且其不会影响第一衬垫43和第二衬垫53与手机8的接触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夹紧力提供部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位于夹持部的前侧,其中,“前”指的是朝向车头的方向。该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上盖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凹槽11连接,当将上盖2开启后,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复位件将对上盖2提供一个下拉的力,即使夹持部夹紧手机8的夹紧力,该弹性复位件所提供的夹紧力可保证该手机支架适用于各种尺寸的手机8。而当上盖2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时,该弹性复位件可以处于自由状态或拉伸状态,以使其不对上盖2的闭合造成影响。
在上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选用复位弹簧31,复位弹簧31弹性较大、便于安装、取材方便且经济性好。当然,该弹性复位件也可以选用其它可以恢复弹性的部件,如皮筋等可实现将上盖2开启后,可对该上盖提供一个向下的拉力,使得夹紧部夹紧手机8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复位弹簧31设于上盖2的前端,也就是说,上盖2通过该复位弹簧31与凹槽11铰接,掀开上盖2的后端而开启上盖2时,该复位弹簧31即从上盖2的前端对上盖2作用,进而使得夹持部具有夹紧力。将复位弹簧31设置于上盖2的最前端,相同情况下,上盖2可开启的角度更大,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之间的距离范围更大,其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范围的手机8,适用性好。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盖2的前端铰接于凹槽11的槽底或槽壁上,并将复位弹簧31设置于上盖2的前端和第一夹持件4之间。
复位弹簧31的复位力即提供为夹持部夹紧手机8的夹紧力,为进一步提高该夹持部夹紧手机8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夹紧力提供部还包括弹性支撑件32,该弹性支撑件32设于第二夹持件5和凹槽11之间,当上盖2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时,弹性支撑件32处于压缩状态。也就是说,当将上盖2开启后,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支撑件32具有恢复自由状态的趋势,将对第二夹持件5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有助于手机8被夹紧,使其更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该弹性支撑件32选用弹簧,当然,该弹性支撑件32也可以选用其它具有弹性的部件,如弹力橡胶球等。
由于弹性支撑件32在上盖闭合时处于压缩状态,其通过夹持部对上盖2有一个向上的推力,该推力使得上盖2不能很好的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凹槽11的侧壁与上盖2之间设有限位部件,以保证该上盖2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时,不会被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支撑件32顶起。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手机支架还包括支撑座6,如图3和图4所示,该支撑座6设于弹性支撑件32和第二夹持件5之间。开启上盖2后,弹性支撑件32将向上顶起该支撑座6,而间接作用于第二夹持件5上。该支撑座6位于弹性支撑件32和第二旋转轴52之间,弹性支撑件32的顶端与支撑座6固定连接。
此时,若要实现第二夹板51可绕第二旋转轴52的轴线旋转,在支撑座6和第二旋转轴52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夹板51与第二旋转轴52之间的连接中,至少有一者是可旋转连接。当然,该手机支架也可以不设有支撑座6,此时,第二旋转轴52的底端需与弹性支撑件32的顶端连接,实现第二夹板51可绕第二旋转轴52的轴线旋转的连接方式为:弹性支撑件32和第二旋转轴52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夹板51与第二旋转轴52之间的连接中,至少有一者是可旋转连接。相比而言,设有支撑座6的结构在第二夹板51绕第二旋转轴52的轴线旋转时,结构更为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凹槽11还包括深槽111,该深槽111位于凹槽11的后端,其中“后”指的是朝向汽车尾部的方向,凹槽11与上盖2相适配,上盖2可恰好盖合于凹槽11的顶部开口后,夹持部位于该深槽111内,且该弹性支撑件32以及支撑座6均位于该深槽111内。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凹槽11设置为统一深度的结构。但是该凹槽11的后端放置有夹持部、弹性支撑件32和支撑座6,而凹槽11的前端仅设有复位弹簧31,因此,凹槽11的后端还设有深槽111的结构可缩小该凹槽11的整体体积,进而减小仪表板1的整体体积,便于仪表板1的整体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对深槽111的形状不做限制,考虑到第二夹持件5在该深槽111内,且第二夹板51可绕第二旋转轴52的轴线进行旋转,因此,将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51设置为相同的圆板,而该深槽111具有与第二夹板51相适配的圆形槽,可减小第二夹板51的边缘与深槽111之间的空隙,避免在使用时,上盖2开启后有灰尘或其他物体从缝隙落入,保持深槽111内的清洁且美观性好,另外,此种结构设计可实现第二夹板51在该深槽111内进行旋转的同时,减小深槽111的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方便上盖2的开启操作,在上盖2上还设有用于开启上盖2的开启件7。在本实施例中,在上盖2的后端设有倾斜端面,该倾斜端面面向下设置,其顶端超出仪表板1的表面并形成上述开启件7,由于仪表板1的表面具有一定的曲面结构,因此,上盖2后端的倾斜端面的顶端很容易超出该仪表板1的表面,形成上述开启件。用户仅需用手扳动倾斜端面的顶端并抬起即可将上盖2打开,无需额外另设部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或者,在仪表板1上还设有位于凹槽11的后端的浅槽,倾斜端面的顶端超出该浅槽的上表面,用户仅需将手指放入该浅槽内沿倾斜端面抬起该上盖2的后端即可将上盖2打开。当然,该开启件7也可以设置为设于上盖上的拉手等部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2)、夹持部和夹紧力提供部,汽车的仪表板(1)上设有与所述上盖(2)相适配的凹槽,且所述上盖(2)可开合地盖合于所述凹槽的顶端;
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所述第一夹持件(4)设于所述上盖(2)上,所述第二夹持件(5)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盖(2)打开时,手机(8)能够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4)和所述第二夹持件(5)之间;
所述夹紧力提供部提供所述夹持部夹紧所述手机(8)的夹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4)包括第一夹板(41)和第一旋转轴(42),所述第一旋转轴(42)设于所述上盖(2)上,且所述第一夹板(41)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42)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夹持件(5)包括第二夹板(51)和第二旋转轴(52),所述第二旋转轴(52)设于所述凹槽(11)内,且所述第二夹板(51)可绕所述第二旋转轴(52)的轴线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4)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板(41)的下表面的第一衬垫(43),所述第二夹持件(5)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夹板(51)的上表面的第二衬垫(53),所述第一衬垫(43)和所述第二衬垫(53)均为硅胶或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垫(43)和所述第二衬垫(53)的表面均相对设有波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盖(2)盖合于所述凹槽的顶端时,所述第一衬垫(43)的波纹结构可与所述第二衬垫(53)的波纹结构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垫(43)粘接于所述第一夹板(4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衬垫(53)粘接于所述第二夹板(51)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力提供部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夹持部的前侧,其一端与所述上盖(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凹槽连接,当所述上盖(2)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拉伸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31)设于所述上盖(2)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力提供部还包括弹性支撑件(32),所述弹性支撑件(32)设于所述第二夹持件(5)和所述凹槽之间,当所述上盖(2)盖合于所述凹槽的顶部开口时,所述弹性支撑件(32)处于压缩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设于所述弹性支撑件(32)和所述第二夹持件(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还包括设于其后端的深槽,所述上盖(2)盖合于所述凹槽的顶端时,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深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还设有用于开启所述上盖(2)的开启件(7)。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用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后端具有面向下设置的倾斜端面,所述倾斜端面的顶端超出所述仪表板(1)的表面并形成所述开启件(7)。
CN201721160330.2U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Active CN207523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0330.2U CN207523577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0330.2U CN207523577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23577U true CN207523577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5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60330.2U Active CN207523577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235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7603A (zh) * 2018-07-16 2018-12-18 芜湖恒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内手机固定的夹具工装
CN112109641A (zh) * 2020-09-17 2020-12-22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结构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7603A (zh) * 2018-07-16 2018-12-18 芜湖恒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内手机固定的夹具工装
CN112109641A (zh) * 2020-09-17 2020-12-22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结构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23577U (zh)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CN210629817U (zh) 一种磁吸式蓝牙耳机
CN110329168B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及车辆
KR101304305B1 (ko) 차량용 거치대
CN207207935U (zh) 一种吸盘式车载手机支架
CN205016582U (zh) 电池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头戴式耳机
CN209370745U (zh) 一种万向旋转角度大的磁力支架
CN103838305A (zh) 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06703896U (zh) 乘用车及其排气格栅
CN206775711U (zh) 可无线充电的汽车蓝牙音箱
CN202309776U (zh) 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及无线通讯终端
CN204090351U (zh) 一种电子移动终端的保护壳
CN211139195U (zh) 一种车载智能设备连接装置
CN208691332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8006307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09622374U (zh) 一种万向球头支架
CN210032503U (zh) 一种室内设计装修用玻璃安装装置
CN207744016U (zh) 一种内置电池的手机背夹
CN207234427U (zh) 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器
CA2436268A1 (en) Vibration motor boot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4917386U (zh) 一种便于对手机壳固定的手机壳喷涂装置
CN206313235U (zh) 一种三位墙壁插座
CN2424968Y (zh) 车内的手机固定座
CN211809389U (zh) 嵌入式手机支架结构
CN211364438U (zh) 一种榫卯结构式的汽车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