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5549U - 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5549U
CN207515549U CN201721521954.2U CN201721521954U CN207515549U CN 207515549 U CN207515549 U CN 207515549U CN 201721521954 U CN201721521954 U CN 201721521954U CN 207515549 U CN207515549 U CN 207515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medium
heat exchanger
heat
generator
rotary kil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219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勇
钟永辉
赵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UANRU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UANRU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UANRU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UANRU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219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5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5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5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换热器、节流阀、溶液泵、第一辐射换热器、水泥回转窑、第二辐射换热器;所述发生器、冷凝器热源来自辐射换热器吸回转窑的热量;所述蒸发器热源来自余热炉乏汽余热;所述吸收器为目的工质提供一次加热;所述冷凝器为目的工质提供二次加热;所述第二辐射换热器为目的工质提供第三次加热;所述管路内部工质为单向流动,从而对回转窑筒体辐射余热及余热锅炉乏汽低品位热能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保护环境;同时,利用回转窑筒体高温特点,可用以提高目的工质的温度,提升热能的品位,提高热能的利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中,回转窑筒体外壁温度约为200℃~400℃,直接对环境释放辐射热量,不仅造成热能的浪费,而且对环境有较大影响;另外,余热锅炉循环水冷却水水温约为30℃~50℃,属于低品位热源,而且大量存在于发电系统中,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造成能源浪费,也会破坏生态环境;由于回转窑筒体外壁温度高达400℃,属于高品位热能,可利用其作为高温热源,提升热能的品位,提升热能的利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利用少量的高温回转窑热量提升大量的低温的余热炉乏汽的温度,从而节约了能源,提升了热能的利用空间,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所述发生器通过管路与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与蒸发器连接,所述蒸发器通过管路与吸收器连接,所述吸收器通过回液管路与发生器相连,所述发生器通过送液管路与吸收器相连接,所述发生器内设置有发生器热循环系统,所述发生器热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发生器内部的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两端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辐射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换热器设置于回传窑外侧,所述蒸发器内具有第二换热管,所述蒸发器吸收利用第二换热管内的热量,所述第二换热管分别与余热乏气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所述发生器和吸收器内循环着溴化锂溶液,所述吸收器内设置有第一级目的工质换热管,所述冷凝器内设置有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所述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出口进入第二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二辐射换热器设置于回转窑外侧,所述第一级目的工质换热管、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及第二辐射换热器通过管路串联,使目的工质依次进入第一级目的工质换热管、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第二辐射换热器,目的工质最后从第二辐射换热器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回液管路上设置有溶液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回液管路和送液管路相邻处设置有溶液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之前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利用少量的高温回转窑热量提升大量的低温的余热炉乏汽的温度,从而节约了能源,提升了热能的利用空间,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的实施例,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发生器1、冷凝器2、蒸发器3和吸收器4,所述发生器1通过管路与冷凝器2连接,所述冷凝器2通过管路与蒸发器3连接,所述蒸发器3通过管路与吸收器4连接,所述吸收器4通过回液管路与发生器1相连,所述发生器1通过送液管路与吸收器4相连接,所述发生器1内设置有发生器1热循环系统,所述发生器热循环系统11包括设置于发生器1内部的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两端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辐射换热器8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换热器8设置于回传窑外侧,所述蒸发器3内具有第二换热管,所述蒸发器3吸收利用第二换热管内的热量,所述第二换热管分别与余热乏气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所述发生器1和吸收器4内循环着溴化锂溶液,所述吸收器4内设置有第一级目的工质换热管,所述冷凝器2内设置有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所述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出口进入第二辐射换热器10,所述第二辐射换热器10设置于回转窑9外侧,所述第一级目的工质换热管、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及第二辐射换热器10通过管路串联,使目的工质依次进入第一级目的工质换热管、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第二辐射换热器10,目的工质最后从第二辐射换热器10出口排出,所述回液管路上设置有溶液泵,所述回液管路和送液管路相邻处设置有溶液换热器5,所述冷凝器2和蒸发器3之前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6。
工作原理:汽轮机低压汽缸排出的余热炉乏汽进入蒸发器管3加热低压冷凝液态水形成低压蒸汽进入吸收器4,吸收器4中浓溶液在管路外表面滴淋,吸收来自蒸发器3的低压蒸汽汽化潜热,将汽化潜热释放给吸收器管内的目的工质,目的工质实现第一次升温,与此同时,在吸收器4内的浓溶液变成稀溶液,经过溶液热交换器5与发生器1来的高温浓溶液热交换升温后进入发生器1,发生器1中驱动热源(来自第一辐射换热器8吸收回转窑9辐射热)加热溴化锂溶液,水蒸汽蒸发,溴化锂溶液变为浓溶液,浓溶液通过溶液泵7送入吸收器4,并在溶液热交换器5与来自吸收器4的稀溶液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稀溶液;发生器1中蒸发的水蒸汽进入第一辐射换热器8吸收回转窑筒体辐射热提高温度后进入冷凝器2,加热管内的目的工质,实现的目的工质的第二次升温,升温后再进入第二辐射换热器10进行第三次升温,最后输送至用户;高温水蒸汽冷凝成液态水通过节流阀6进入蒸发器3,蒸发器3内的冷凝水再次吸收乏汽废热蒸发,而后进入吸收器4,如此反复,实现循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措施,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提出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利用少量的高温回转窑热量提升大量的低温的余热炉乏汽的温度,从而节约了能源,提升了热能的利用空间,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所述发生器通过管路与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管路与蒸发器连接,所述蒸发器通过管路与吸收器连接,所述吸收器通过回液管路与发生器相连,所述发生器通过送液管路与吸收器相连接,所述发生器内设置有发生器热循环系统,所述发生器热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发生器内部的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两端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辐射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换热器设置于回传窑外侧,所述蒸发器内具有第二换热管,所述蒸发器吸收利用第二换热管内的热量,所述第二换热管分别与余热乏气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所述发生器和吸收器内循环着溴化锂溶液,所述吸收器内设置有第一级目的工质换热管,所述冷凝器内设置有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所述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出口进入第二辐射换热器,所述第二辐射换热器设置于回转窑外侧,所述第一级目的工质换热管、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及第二辐射换热器通过管路串联,使目的工质依次进入第一级目的工质换热管、第二级目的工质换热管、第二辐射换热器,目的工质最后从第二辐射换热器出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路上设置有溶液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路和送液管路相邻处设置有溶液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之前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
CN201721521954.2U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07515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1954.2U CN207515549U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1954.2U CN207515549U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5549U true CN207515549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8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21954.2U Active CN207515549U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55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7330A (zh) * 2020-12-09 2021-03-30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元吸收工质的辐射源高效热回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7330A (zh) * 2020-12-09 2021-03-30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元吸收工质的辐射源高效热回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68090U (zh)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CN206397550U (zh) 汽轮机光轴供热改造后低压缸冷却系统
CN109764326A (zh) 一种集成吸收式热泵的褐煤基电水联供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9308763U (zh) 一种含内部余热回收功能的空冷发电系统
CN208011678U (zh) 垃圾焚烧的余热利用系统
CN106123339A (zh) 一种冷凝式真空锅炉
CN106369805B (zh) 一种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及余热回收方法
CN104236161B (zh)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7515549U (zh) 一种回转窑辐射余热回收系统
CN107014109A (zh) 一种梯级利用中低温余热的热电联供方法与装置
CN104654385B (zh) 一种余热回收循环装置
CN103954039B (zh) 以热泵方式回收燃气锅炉烟气冷凝热能的装置和方法
CN205655320U (zh) 一种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3670556B (zh) 一种双工质循环余热发电系统
CN102997311B (zh) 电厂凝热回收供热系统
CN103075805B (zh) 油田污水余热回收的热泵与水套炉联合给原油加热系统
CN103363539B (zh) 烟道废热综合利用装置
CN109798583A (zh) 一种综合利用烟气和乏汽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
CN206309436U (zh) 一种基于钢厂饱和蒸汽优化利用的汽动鼓风机系统
CN206310790U (zh) 一种磁悬浮和溴化锂吸收式双模运行制热装置
CN201866750U (zh) 冷凝式单回程烟管锅炉
CN205672582U (zh) 一种蒸发干燥物料的装置
CN204786505U (zh) 利用二次网回水对锅炉排烟进行余热回收的回收系统
CN205747097U (zh) 回收低压加热器疏水余热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
CN108534126A (zh) 一种带压力匹配器的机炉余热耦合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