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2465U - 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2465U
CN207512465U CN201721526188.9U CN201721526188U CN207512465U CN 207512465 U CN207512465 U CN 207512465U CN 201721526188 U CN201721526188 U CN 201721526188U CN 207512465 U CN207512465 U CN 207512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er
length
detection device
support arm
monito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261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检平
虞涛
薛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261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2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2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246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机架上,与检测位置对应以用于检测当前领袖到达检测位置的时刻;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机架上,与参考位置对应以用于检测下一领袖到达参考位置的时刻,参考位置与检测位置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领袖的间距与预设领袖长度之和,且参考位置位于检测位置的上游;分析装置,分别与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比对当前领袖到达检测位置的时刻以及下一领袖到达参考位置的时刻,以根据比对的结果确定当前领袖沿直线的长度与预设领袖长度是否相等。该装置实现了在领袖的正常运送过程中进行持续监测,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不易发生漏检的情况,提高了出货品质。

Description

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领袖是服装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处在人们视觉范围最敏感的部位,往往会受到人们的特别注意。在大批量的领袖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少量领袖的高度(即领袖沿某一方向的长度)与实际所需的领袖的高度不相符,将这样的领袖进一步用于制造服装将严重影响服装的成品质量和着装效果。
目前,领袖在针织横机上织造后需要工作人员走到针织横机前方,使用长度测量工具对每一个领袖的高度进行直接测量读数,影响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如果不符合生产要求,则进行相应调整,效率十分低下,费时费力,存在大量漏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较高、不易漏检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一种领袖长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沿直线依次等间距运送的多个领袖的长度,包括:
机架;
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与检测位置对应以用于检测当前领袖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时刻;
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与参考位置对应以用于检测与所述当前领袖紧邻的下一领袖到达所述参考位置的时刻,所述参考位置与所述检测位置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领袖的间距与预设领袖长度之和,且所述参考位置位于所述检测位置的上游;
分析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比对当前领袖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时刻以及下一领袖到达所述参考位置的时刻,以根据比对的结果确定当前领袖沿所述直线的长度与所述预设领袖长度是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当前领袖到达检测位置的时刻,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与当前领袖相邻的下一领袖到达参考位置的时刻,然后通过分析装置比对当前领袖到达检测位置的时刻以及下一领袖到达参考位置的时刻,以根据比对的结果确定当前领袖沿上述直线的长度与预设领袖长度是否相等,即是否符合生产要求。该领袖长度监测装置无需利用长度测量工具对领袖的高度进行测量读数,避免了因工作人员频繁测量领袖而影响领袖的运送效率,实现了在领袖的正常运送过程中进行持续监测,提高了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当前领袖的监测与相邻的下一领袖紧密关联,不易发生漏检的情况,提高了出货品质,减少了服装的报废现象,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柱、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固定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平行,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领袖的间距与预设领袖长度之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间隔相对设置以使所述领袖可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发射件和第一光接收件,所述第一光发射件和所述第一光接收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间隔相对设置以使所述领袖可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光发射件和第二光接收件,所述第二光发射件和所述第二光接收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分析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件,所述发光件与所述分析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计数装置,所述计数装置与所述分析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连接,用于记录出现当前领袖沿所述直线的长度与预设领袖长度不相等的情况的次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析装置上设有开关按钮和复位按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激光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100,用于监测沿直线依次等间距运送的多个领袖的长度,包括机架10、第一检测装置20、第二检测装置30和分析装置40。第一检测装置20设于机架10上,与检测位置对应以用于检测当前领袖到达检测位置的时刻。第二检测装置30设于机架20上,与参考位置对应以用于检测与所述当前领袖紧邻的下一领袖到达参考位置的时刻,参考位置与检测位置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领袖的间距与预设领袖长度之和,且参考位置位于检测位置的上游。分析装置40分别与第一检测装置20和第二检测装置30连接,用于比对当前领袖到达检测位置的时刻以及下一领袖到达参考位置的时刻,以根据比对的结果确定当前领袖沿上述直线的长度与预设领袖长度是否相等。
本实施方式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100通过第一检测装置20检测当前领袖到达检测位置的时刻,通过第二检测装置30检测与当前领袖相邻的下一领袖到达参考位置的时刻,然后通过分析装置40比对当前领袖到达检测位置的时刻以及下一领袖到达参考位置的时刻,以根据比对的结果确定当前领袖沿上述直线的长度与预设领袖长度是否相等,即是否符合生产要求。该领袖长度监测装置100无需利用长度测量工具对领袖的高度进行测量读数,避免了因工作人员频繁测量领袖而影响领袖的运送效率,实现了在领袖的正常运送过程中进行持续监测,提高了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当前领袖的监测与相邻的下一领袖紧密关联,不易发生漏检的情况,提高了出货品质,减少了服装的报废现象,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比对的结果还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当当前领袖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时刻与下一领袖到达所述参考位置的时刻相同,则当前领袖沿所述直线的长度与所述预设领袖长度相等。当当前领袖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时刻早于下一领袖到达所述参考位置的时刻,则当前领袖沿所述直线的长度大于所述预设领袖长度。当当前领袖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时刻晚于下一领袖到达所述参考位置的时刻,则当前领袖沿所述直线的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领袖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0包括固定柱11、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固定柱11分别与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连接,第一检测装置20设于第一支撑臂12上,第二检测装置30设于第二支撑臂13上,如此便于领袖长度监测装置100的安装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平行,第一检测装置20与第二检测装置30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领袖的间距与预设领袖长度之和,从而便于第一检测装置20与第二检测装置30分别与检测位置和参考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臂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臂12间隔相对设置以使领袖可从两个第一支撑臂12之间通过,第一检测装置20包括第一光发射件21和第一光接收件22,第一光发射件21和第一光接收件22分别对应设于两个第一支撑臂12上,第一光接收件22可接收第一光发射件21发出的光线。如此,可使领袖在运送过程中从两个第一支撑臂12之间通过,当领袖开始遮挡第一光接收件22使其无法接收到第一光发射件21发出的光线时即到达检测位置,第一检测装置20便获得该领袖到达检测位置的时刻。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臂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支撑臂13间隔相对设置以使领袖可从两个第二支撑臂32之间通过,第二检测装置30包括第二光发射件31和第二光接收件32,第二光发射件31和第二光接收件32分别对应设于两个第二支撑臂13上。如此,可使领袖在运送过程中从两个第二支撑臂32之间通过,当领袖开始遮挡第二光接收件32使其无法接收到第二光发射件31发出的光线时即到达参考位置,第二检测装置30便获得该领袖到达参考位置的时刻。
可选地,第一检测装置20和第二检测装置30为激光检测装置,第一光发射件21和第二光发射件31为激光发射器,第一光接收件22和第二光接收件32为激光接收器,激光检测感应的精度更高,结果更精确。可选地,第二检测装置30为双传感激光检测器,精确度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领袖长度监测装置100还包括报警装置50,报警装置50与分析装置40连接,从而便于在监测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领袖后进行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具体地,报警装置50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件,发光件与分析装置40连接,可通过光报警通知工作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领袖长度监测装置100还包括计数装置(图未示),计数装置与分析装置40和报警装置50连接,用于记录出现当前领袖沿上述直线的长度与预设领袖长度不相等的情况的次数,从而可在达到一定次数后再进行报警,使用灵活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装置40上设有开关按钮41和复位按钮42,以便于通过开关按钮41开关领袖长度监测装置100,通过复位按钮42进行复位,以重新开始监测并使计数装置重新计数。分析装置40还可与上游织造设备和运送设备连接,以便于同步控制织造和运送的启动与停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柱11为长方体塑料固定柱,规格为12mm×15mm×200mm。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12为长方体塑料支撑臂,规格为18mm×23.8mm×141mm,第二支撑臂13为长方体塑料支撑臂,规格为18mm×30mm×141mm。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领袖长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沿直线依次等间距运送的多个领袖的长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与检测位置对应以用于检测当前领袖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时刻;
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与参考位置对应以用于检测与所述当前领袖紧邻的下一领袖到达所述参考位置的时刻,所述参考位置与所述检测位置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领袖的间距与预设领袖长度之和,且所述参考位置位于所述检测位置的上游;
分析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比对当前领袖到达所述检测位置的时刻以及下一领袖到达所述参考位置的时刻,以根据比对的结果确定当前领袖沿所述直线的长度与所述预设领袖长度是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柱、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固定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平行,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领袖的间距与预设领袖长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间隔相对设置以使所述领袖可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发射件和第一光接收件,所述第一光发射件和所述第一光接收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臂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间隔相对设置以使所述领袖可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光发射件和第二光接收件,所述第二光发射件和所述第二光接收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分析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件,所述发光件与所述分析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数装置,所述计数装置与所述分析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连接,用于记录出现当前领袖沿所述直线的长度与预设领袖长度不相等的情况的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装置上设有开关按钮和复位按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领袖长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激光检测装置。
CN201721526188.9U 2017-11-14 2017-11-14 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512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6188.9U CN207512465U (zh) 2017-11-14 2017-11-14 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6188.9U CN207512465U (zh) 2017-11-14 2017-11-14 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2465U true CN207512465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9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2618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512465U (zh) 2017-11-14 2017-11-14 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24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1750A (zh) * 2017-11-14 2018-04-06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领袖长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1750A (zh) * 2017-11-14 2018-04-06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领袖长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881750B (zh) * 2017-11-14 2023-03-1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领袖长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42093B2 (en) Tire metallic cable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7162107A1 (zh) 金属分类探测的标定方法、测试方法及其系统
CN106569170A (zh) 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207512465U (zh) 领袖长度监测装置
CN106250977B (zh) 一种皮带传输机的计数检测方法
CN105976501A (zh) 一种纸币检测装置
CN105628710A (zh) 物料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09116975U (zh) 一种电子设备屏幕组件的组装精度检测设备
CN105344615A (zh) 用于轴承套圈的检测装置
CN207528903U (zh) 一种各向异性磁性材料取向方向的检测系统
CN102680524A (zh) 药芯焊丝填充率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881750A (zh) 领袖长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727195A (zh) 一种粮仓料位检测装置
CN10853677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集群及数据处理装置
CN204757927U (zh) 尺寸自动检测投放设备
CN114167786A (zh) 实时在线测量系统
CN208155285U (zh) 一种tc全自动尺寸检测装置
KR100478000B1 (ko) 루프 검지기의 검사 방법 및 장치
CN106841540A (zh) 一种食材安全检测装置和方法
CN205270165U (zh) 用于轴承套圈的检测装置
US683652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counting articles
CN109633208A (zh) 风速传感器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6311240U (zh) 灯具检测设备校准装置
CN106228231B (zh) 皮带传输机不同规格物体批量混装传输的计数检测方法
CN110007331A (zh) 一种基于龙门的辐射检测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3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3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Correction item: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f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Correct: Voluntary waiver of revocation of patent rights

False: Active waiver of patent rights

Number: 11-01

Volume: 39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