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2215U - 一种卧式淬火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淬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2215U
CN207512215U CN201721123394.5U CN201721123394U CN207512215U CN 207512215 U CN207512215 U CN 207512215U CN 201721123394 U CN201721123394 U CN 201721123394U CN 207512215 U CN207512215 U CN 207512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urnace
furnace chamber
bottom end
hand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233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传广
李欣欣
陈西府
徐晓洪
刘兆诚
尤汉春
宋大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uangsheng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uangsheng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uangsheng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uangsheng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233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2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2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22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淬火炉;其加热更均匀,工作效率较高;方便调节温度,且温度控制精准性较高,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炉体、电加热板和温度计,炉体内设置有炉腔,炉腔的左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还包括伺服电机、底板、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左前螺纹杆、左后螺纹杆、右前螺纹杆、右后螺纹杆、左前螺纹管、左后螺纹管、右前螺纹管和右后螺纹管,左支撑架的顶端内侧和底端内侧、右支撑架的顶端内侧和底端内侧分别安装有齿轮,齿轮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穿过齿轮外侧并与齿轮接触;还包括智能显示器、两组晶闸管和电连接线。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淬火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淬火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卧式淬火炉是一种对所需要加工的金属或其他工艺品进行高温淬火处理,在其达到相应温度后对加工物品进行冷却,以达到所需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的装置;现有的卧式淬火炉包括炉体、电加热板和温度计,炉体内设置有炉腔,炉腔的左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门板的右端铰接于开口的右端,门板的左端可拆卸固定在开口左端,门板上设置有把手,电加热板位于炉体的下方,并且加热板的输出板面与炉腔底端接触,温度计位于炉体外侧,温度计的底端穿过炉体侧壁并深入至炉腔内,温度计的底部感温部位位于炉腔内;这种卧式淬火炉工作时将电加热板及其他用电器与市电电连接,手动拉动把手带动门板旋转,从而打开开口,将需要进行淬火处理的物品放入炉腔中,打开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的输出板面将热量传导至炉腔内,观察温度计示数调节电加热板温度,使用结束后关闭电加热板及其他用电器,手动拉动把手带动门板打开,取出进行淬火处理的物品即可;然而这种卧式淬火炉在使用中发现,加热不均匀,工作效率较低;不方便调节温度,且温度控制精准性较低,致使其使用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均匀,工作效率较高;方便调节温度,且温度控制精准性较高,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的卧式淬火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包括炉体、电加热板和温度计,炉体内设置有炉腔,炉腔的左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门板的右端铰接于开口的右端,门板的左端可拆卸固定在开口左端,门板上设置有把手;还包括伺服电机、底板、一组左支撑架、一组右支撑架、左螺纹杆、右螺纹杆、左螺纹管、右螺纹管和传送带,所述一组左支撑架的顶部内侧之间和底部内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传动轴和左带动轴,一组右支撑架的顶部内侧之间和底部内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右传动轴和右带动轴,左传动轴、左带动轴、右传动轴和右带动轴上分别套装有左传动齿轮、左带动齿轮、右传动齿轮和右带动齿轮,所述传送带穿过炉腔并套设在左传动齿轮、左带动齿轮、右传动齿轮和右带动齿轮上,底板顶端的中间部位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并在其中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右滚珠轴承,所述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伺服电机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的顶端内部,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中,伺服电机内设置有主动齿轮,炉腔内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上分别设置有硅碳棒,炉体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多组支撑杆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智能显示器、两组晶闸管和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的一端与硅碳棒电连接,另一端与智能显示器电连接,智能显示器位于炉体外侧,两组晶闸管反向连接,智能显示器底端连接有一个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位于炉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所述的传送带穿过炉腔,随着带动齿轮带动传送带的旋转,传送带始终会有一部分位于炉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在炉体右侧壁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取物口,所述取物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物口处设置有取物门板,取物门板上设置有第二把手;在炉体前侧壁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炉腔相通,并在所述通孔处设置有透明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还包括支撑板、第一电机、电动液压杆和风机,所述支撑板位于炉体外侧,支撑板的左端与炉体的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方,电动液压杆顶端与支撑板底端连接,所述电动液压杆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电动液压杆的底端与风机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还包括石棉网保温层,所述石棉网保温层设置在炉腔内并粘贴在炉腔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顶壁和底壁上,在门板和取物门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石棉网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还包括四组滚轮和四组支腿,所述四组支腿的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滚轮分别安装在四组支腿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炉腔内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上设置的硅碳棒,使炉腔内的工艺品加热更均匀,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带动齿轮同时带动传送带,加快需要淬火的工艺品的淬火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智能显示器上进行操作,智能显示器内部的控制器将操作传输经过晶闸管传送至硅碳棒,方便调节温度,且精准性较高,温度感应器的感温部位将温度精油转换结构传送至智能显示器,从而方便调节温度,从而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硅碳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炉体;2、门板;3、把手;4、伺服电机;5、 底板;6、左支撑架;7、右支撑架;8、左螺纹杆、右螺纹杆;9、左 螺纹管、右螺纹管;10、传送带;11、左传动轴;12、左带动轴;13、 右传动轴;14、右带动轴;15、左传动轮;16、左带动轮;17、右传 动轮;18、右带动轮;19、左滚珠轴承、右滚珠轴承;20、带动齿轮; 21、硅碳棒;22、支撑杆;23、智能显示器;24、温度感应器;25、 取物门板;26、第二把手;27、透明挡板;28、支撑板第;29、第一 电机;30、电动液压杆;31、风机;32、石棉网保温层;33、支腿; 3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包括炉体1、电加热板和温度计,炉体内设置有炉腔,炉腔的左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2,门板的右端铰接于开口的右端,门板的左端可拆卸固定在开口左端,门板上设置有把手3;还包括伺服电机4、底板5、一组左支撑架6、一组右支撑架7、左螺纹杆、右螺纹杆8、左螺纹管、右螺纹管9和传送带10,一组左支撑架的顶部内侧之间和底部内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传动轴11和左带动轴12,一组右支撑架的顶部内侧之间和底部内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右传动轴13和右带动轴14,左传动轴、左带动轴、右传动轴和右带动轴上分别套装有左传动齿轮15、左带动齿轮16、右传动齿轮17和右带动齿轮18,传送带穿过炉腔并套设在左传动齿轮、左带动齿轮、右传动齿轮和右带动齿轮上,底板顶端的中间部位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并在其中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右滚珠轴承19,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伺服电机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的顶端内部,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中,伺服电机内设置有主动齿轮20,炉腔内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上分别设置有硅碳棒21,炉体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杆22,多组支撑杆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智能显示器23、两组晶闸管和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的一端与硅碳棒电连接,另一端与智能显示器电连接,智能显示器位于炉体外侧,两组晶闸管反向连接,智能显示器底端连接有一个温度感应器24,温度感应器位于炉腔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炉腔内的硅碳棒,使炉腔内的工艺品受热更均匀,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带动齿轮同时带动传送带,加快需要淬火的工艺品的淬火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智能显示器上进行操作,智能显示器内部的控制器将操作传输经过晶闸管传送硅碳棒,方便调节温度,且精准性较高,温度感应器的感温部位将温度精油转换结构传送至智能显示器,从而方便调节温度,从而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的传送带穿过炉腔,随着带动齿轮带动传送带的旋转,传送带始终会有一部分位于炉腔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传送带的工作将需要淬火的物品传送至颅内进行淬火,并且可以保证传送带各个部位受热均匀,降低传送带的损坏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在炉体右侧壁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取物口,取物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物口处设置有取物门板25,取物门板上设置有第二把手26;在炉体前侧壁上设置有一个通孔,通孔与炉腔相通,并在通孔处设置有透明挡板27;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手动拉动第二拿手带动取物门开启,方便对淬火后的物品的回收,可以通过透明挡板处的通孔观察炉腔内淬火情况,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还包括支撑板28、第一电机29、电动液压杆30和风机31,支撑板位于炉体外侧,支撑板的左端与炉体的右侧壁连接,第一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方,电动液压杆顶端与支撑板底端连接,电动液压杆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电动液压杆的底端与风机顶端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第一电机控制液压杆内部的双向齿轮泵输出压力油,经内部油路集成块的控制,至油缸,实现底部活塞杆的运动,控制风机的纵向位置,降低使用的局限性;通过风机内部的电机带动风轮旋转,由底部输出端输出风力,加快淬火后的物件的降温速度,增加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还包括石棉网保温层32,石棉网保温层设置在炉腔内并粘贴在炉腔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顶壁和底壁上,在门板和取物门板的内侧均设置有石棉网保温层;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石棉网保温层的作用效果,降低炉腔内热量的损失,使炉腔内受热均匀,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还包括四组支腿33和四组滚轮34,四组支腿的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滚轮分别安装在四组支腿的底端;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移动滚轮带动炉体进行整体位置的移动,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其使用时先将炉体移动到适宜位置,将伺服电机及其他用电器与市电电连接,手动旋转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调节伺服电机高度从而调节传送带的紧致程度,打开门板将需要淬火的物品经由传送带传送至炉腔内,打开炉内的硅碳棒,对物品进行加热,在智能显示器处查看炉腔内的温度,并对炉腔内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在炉体前侧面的透明挡板处观察炉内加热情况,淬火结束后,打开取物门,将淬火后的物品由传送带向炉体外移动,将电动液压杆进行伸缩调节,液压杆带动风机进行高度的调节,打开风机,对刚进行完淬火的物品进行一定的冷却,最后关闭电机及其他用电器及可。
上述的电动液压杆、传送带、伺服电机、硅碳棒、智能显示器、温控装置、主动齿轮、左传动齿轮、左带动齿轮、右传动齿轮和右带动齿轮的设计属于直接在市面购买,并挪用至本装置中,此项设计的内部电路操作系统也是此领域中的公知常识,只是将上述各部件应用于此项设计中可达到更好的淬火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卧式淬火炉,包括炉体(1)、电加热板和温度计,炉体内设置有炉腔,炉腔的左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2),门板(2)的右端铰接于开口的右端,门板(2)的左端可拆卸固定在开口左端,门板(2)上设置有把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伺服电机(4)、底板(5)、一组左支撑架(6)、一组右支撑架(7)、左螺纹杆、右螺纹杆(8)、左螺纹管、右螺纹管(9)和传送带(10),所述一组左支撑架(6)的顶部内侧之间和底部内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左传动轴(11)和左带动轴(12),一组右支撑架(7)的顶部内侧之间和底部内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右传动轴(13)和右带动轴(14),左传动轴(11)、左带动轴(12)、右传动轴(13)和右带动轴(14)上分别套装有左传动齿轮(15)、左带动齿轮(16)、右传动齿轮(17)和右带动齿轮(18),所述传送带(10)穿过炉腔并套设在左传动齿轮(15)、左带动齿轮(16)、右传动齿轮(17)和右带动齿轮(18)上,底板(5)顶端的中间部位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并在其中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19),所述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8)的顶端分别与伺服电机(4)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8)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9)的顶端内部,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9)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19)中,伺服电机(4)内设置有主动齿轮(20),炉腔内的前侧壁、后侧壁和顶壁上分别设置有硅碳(21)棒,炉体(1)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连接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底端分别与底板(5)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智能显示器(23)、两组晶闸管和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的一端与硅碳棒(21)电连接,另一端与智能显示器(23)电连接,智能显示器(23)位于炉体(1)外侧,两组晶闸管反向连接,智能显示器底端连接有一个温度感应器(24),所述温度感应器(24)位于炉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带(10)一部分穿过炉腔,随着带动齿轮(20)带动传送带(10)的旋转,传送带(10)始终会有一部分位于炉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右侧壁传送带(10)上方设置有取物口,所述取物口与炉腔相通,并在取物口处设置有取物门板(25),取物门板(25)上设置有第二把手(26);在炉体(1)前侧壁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炉腔相通,并在所述通孔处设置有透明挡板(2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28)、第一电机(29)、电动液压杆(30)、和风机(31),所述支撑板(28)位于炉体(1)外侧,支撑板(28)的左端与炉体(1)的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9)安装在支撑板(28)上方,电动液压杆(30)顶端与支撑板(28)底端连接,所述电动液压杆(30)与第一电机(29)电连接,电动液压杆(30)的底端与风机(31)顶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石棉网保温层(32),所述石棉网保温层(32)设置在炉腔内并粘贴在炉腔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后侧壁、顶壁和底壁上,在门板(2)和取物门板(25)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石棉网保温层(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支腿(33)和四组滚轮(34),所述四组支腿(33)的顶端分别与底板(5)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滚轮(34)分别安装在四组支腿(33)的底端。
CN201721123394.5U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卧式淬火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12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3394.5U CN207512215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卧式淬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3394.5U CN207512215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卧式淬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2215U true CN207512215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2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2339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12215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卧式淬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22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3939A (zh) * 2018-12-20 2019-04-09 湖南三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对链轨进行间断性的热处理用淬火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3939A (zh) * 2018-12-20 2019-04-09 湖南三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对链轨进行间断性的热处理用淬火装置
CN109593939B (zh) * 2018-12-20 2020-07-07 湖南三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对链轨进行间断性的热处理用淬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12215U (zh) 一种卧式淬火炉
CN109402364A (zh) 一种铝镁合金加工用热处理炉
CN204138699U (zh) 一种井式升降回火炉
CN206109462U (zh) 一种铝合金淬火炉
CN107435091A (zh) 一种卧式淬火炉
CN207176024U (zh) 一种新型高效热处理炉
CN206069948U (zh) 轴类自动淬火装置
CN101284325A (zh) 网带式钎焊炉
CN108754108A (zh) 一种箱式热成型加热炉
CN107828939A (zh) 高频淬火自动冷却一体机
CN205223292U (zh) 一种加热缓冷退火炉
CN107557553A (zh) 一种金属板件热处理装置
CN209292403U (zh) 一种传热效果好的网带淬火炉
CN208848672U (zh)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烘烤设备
CN206339087U (zh) 钛合金铸模专用阶梯式升温降温隧道焙烧炉
CN209170754U (zh) 一种立体式pcb树脂烘烤设备
CN207435500U (zh) 一种链轨节的淬火装置
CN215365843U (zh) 一种高压热处理多用炉
CN205241749U (zh) 热处理炉
CN203093053U (zh) 一种远红外退火炉设备
CN107928017A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制鞋烘干装置
CN219160803U (zh) 一种可控风量的高温电热鼓风干燥箱
CN208002238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制鞋烘干装置
CN208197498U (zh) 一种用于插座塑料外壳生产的加热装置
CN211656906U (zh) 一种可防止秸秆脱落的秸秆打包用放置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