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1075U -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1075U
CN207511075U CN201721379498.2U CN201721379498U CN207511075U CN 207511075 U CN207511075 U CN 207511075U CN 201721379498 U CN201721379498 U CN 201721379498U CN 207511075 U CN207511075 U CN 207511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corner protector
photovoltaic module
limited wa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94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楠楠
杨丹
吴森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RAPHIM SOLA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RAPHIM SOLA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RAPHIM SOLA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RAPHIM SOLA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94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1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1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1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包括第一护角和第二护角,第一护角和第二护角均包括“L”型承压面,沿承压面的两内边缘设置限位钩,沿承压面的两外边缘设置限位壁,第一护角限位壁的一侧设置有凸缘,凸缘包括呈契型的凸缘本体和设置在凸缘本体侧壁上的至少一根导向筋,凸缘顶面的长度及宽度小于凸缘底面的长度及宽度,第二护角限位壁的一侧设置有内凹孔,第一护角的凸缘插入第二护角的内凹孔中,凸缘底面的至少一边长度与对应内凹孔孔面的一边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的包装护角能使得堆叠排列的光伏组件竖直对齐,避免移位,并方便拆卸。导向筋以及凸缘边长的限定,使凸缘更易插入内凹孔中且避免光伏组件的左右滑动,影响其叠放和运输。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包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是将太阳能电池片组合在一起,封装在边框中形成的整体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一个光伏组件的面积较大,在对光伏组件进行运输时,常采用将多个光伏组件依次叠放的形式。为了避免光伏组件在堆叠的过程中造成损坏,常采用护角对其进行保护。CN205453615U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用护角,包括垫体、突出块和围边,垫体为“L”型平面,突出块设置在垫体的内拐角处,围边为镂空材料垂直于垫体并环绕垫体的外边缘设置。在光伏组件堆叠时,需在每层光伏组件的四个角上放置该护角,但是该种护角难以实现各层光伏组件的竖直对齐,且护角本身易滑动,且围边的承压能力低,不利于多层光伏组件的堆叠。
CN102826290A公开了一种护角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承压面,在承压面上设置向上延伸的侧墙,在侧墙上开设至少一个卡扣槽和至少一从承压面向下验证的弹性卡扣,随着光伏组件向上堆叠,护角也一层一层向上设置,上一层护角的弹性卡扣插入下一层护角的卡扣槽中,从而可以保证护角的对其,进而保证光伏组件在包装时对齐,但是上述护角装置中,由于各护角之间通过卡和的方式连接,在拆卸光伏组件费时费力,因此也不利于生产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用于解决现有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本身易滑动、承压能力低,不利于多层光伏组件堆叠,且若护角之间通过卡和的方式连接不利于生产进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包括第一护角和第二护角,所述第一护角和所述第二护角均包括承压面,所述承压面为“L”型平面,沿所述承压面的两内边缘设置有限位钩,沿所述承压面的两外边缘设置有限位壁,其中,
所述第一护角的限位壁的一侧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包括凸缘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凸缘本体侧壁上的至少一根导向筋,所述凸缘本体呈契型,所述导向筋的侧面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或其组合,所述凸缘本体的底面和所述导向筋的底面组成所述凸缘底面,且所述凸缘底面与所述限位壁的一侧连接设置,所述凸缘本体的顶面和所述导向筋的顶面组成所述凸缘顶面,所述凸缘顶面的长度及宽度小于所述凸缘底面的长度及宽度,
所述第二护角的限位壁的一侧设置有内凹孔,所述第一护角的凸缘插入所述第二护角的内凹孔中设置,所述凸缘底面的至少一边长度与对应的所述内凹孔孔面的一边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护角的凸缘插入所述第二护角的内凹孔中设置,且所述第一护角位于所述第二护角的顶部,在所述第一护角的限位壁的另一侧设置有内凹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护角的凸缘插入所述第二护角的内凹孔中设置,且所述第二护角位于所述第一护角的顶部,在所述第二护角的限位壁的另一侧设置有凸缘。
优选地,所述限位壁的外壁上至少有一处向所述限位壁的内壁凹陷形成扎带槽。
优选地,所述凸缘本体为立方体,所述凸缘本体的侧壁从所述凸缘本体的底面向所述凸缘本体的顶面延伸,所述凸缘本体的各侧壁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筋,
所述凸缘本体和所述导向筋的底部均与所述限位壁的一侧连接设置并在所述限位壁上形成凸缘底面,所述凸缘底面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内凹孔孔面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限位壁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多根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限位钩包括两內挡面和两折弯面,两所述內挡面沿所述承压面的两内边缘设置并与所述承压面垂直,每个所述折弯面沿每个所述內挡面的上边缘向外弯折并与所述承压面平行设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具有以下优势: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包装护角包住各光伏组件的四个角,实现多个光伏组件的堆叠,上一个包装护角与下一个包装护角通过凸缘插入内凹孔的方式实现定位,使得堆叠排列的光伏组件竖直对齐,避免移位。本申请进一步通过在凸缘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筋,并且限定凸缘顶面的面积、凸缘底面的面积以及凸缘底面的边长,不仅使得凸缘更易插入内凹孔中,而且避免凸缘在内凹孔中晃动,避免光伏组件的上下滑动和错位,影响其叠放和运输。同时,本申请中各包装护角的组合方式在对各光伏组件和包装护角进行拆卸时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式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式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式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中凸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式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中底部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式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中中部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式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中顶部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式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中凸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对光伏组件包装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对光伏组件包装后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中限位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第一护角, 2-第二护角,
3-承压面, 4-限位钩,
41-內挡面, 42-折弯面,
5-限位壁, 6-凸缘,
61-凸缘本体, 62-导向筋,
63-凸缘底面, 64-凸缘顶面,
7-内凹孔, 8-扎带槽,
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包括第一护角1和第二护角2,第一护角1和第二护角2均包括承压面3,该承压面3为“L”型平面,沿承压面3的两内边缘设置有限位钩4,沿承压面3的两外边缘设置有限位壁5,其中,第一护角1的限位壁5的一侧设置有凸缘6,该凸缘6包括凸缘本体61和设置在凸缘本体61侧壁上的至少一根导向筋62,凸缘本体61呈契型,导向筋62的侧面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或其组合,凸缘本体61的底面和导向筋62的底面共同组成凸缘底面63,凸缘6的底面与限位壁5的一侧连接设置,凸缘本体61的顶面和导向筋62的顶面组成凸缘顶面64,凸缘顶面64的长度及宽度小于凸缘底面63的长度及宽度,第二护角2的限位壁5的一侧设置有内凹孔7,第一护角1的凸缘6插入第二护角2的内凹孔7中设置,凸缘底面63的至少一边长度与对应的内凹孔7孔面的一边长度相同。
如图8和图9所示,采用上述第一护角1和第二护角2的组合实现对多个光伏组件的包装,第一护角1和第二护角2呈上下叠放,但不限制第一护角1和第二护角2的上下位置,可第一护角1位于第二护角2的上方,也可第二护角2位于第一护角1的上方。
首先,将光伏组件放置在第一护角1或第二护角2的承压面3上,使光伏组件边框的外壁与限位壁5的内侧抵接,光伏组件边框的部分内壁与限位钩4抵接,然后将第二护角2或第一护角1盖在第一护角1或第二护角2上,使得第一护角1上的凸缘6插入第二护角2的内凹孔7中设置,从而固定住位于第一护角1和第二护角2之间的光伏组件,在上层的第一护角1或第二护角2上还可继续层叠光伏组件。
本实施例为了便于各光伏组件对齐堆积层叠,当第一护角1设置在第二护角2上时,第二护角2上的内凹孔7设置在第二护角2限位壁5的顶部,第一护角1上的凸缘6设置在第一护角1限位壁5的底部,在第一护角1限位壁5的顶部还开设有内凹孔7。在光伏组件的具体层叠组装时,采用多个第一护角1进行层叠,首先将第二护角2放置在底层,然后将第一个光伏组件放置在第二护角2的承压面3上,然后将第一护角1的凸缘6插入第二护角2的内凹孔7中设置,第一个光伏组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第一护角1承压面3和第二护角2承压面3相抵接,接着,在第一护角1上继续设置有第二个光伏组件,再将另一个第一护角1按照上一个第一护角1的方式插入,使得后一个第一护角1的凸缘6插入前一个第一护角1的内凹孔7中设置,从而使得第二个光伏组件设置在两第一护角1之间,其他光伏组件也按照上述方式层叠,在第一护角1和第二护角2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各个光伏组件竖直对齐,层层堆叠。
相类似的,当第二护角2设置在第一护角1上时,第一护角1上的凸缘6设置在第一护角1限位壁5的顶部,第二护角2的内凹孔7设置在第二护角2限位壁5的底部,在第二护角2限位壁5的顶部还设置有凸缘6。在光伏组件的具体层叠组装时,采用多个第二护角2进行层叠,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方式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包装护角的凸缘6侧壁上还设置有导向筋62,并且凸缘顶面64的长度及宽度小于凸缘底面63的长度及宽度,便于第一护角1的凸缘6对准第二护角2的内凹孔7沿导向筋62插入设置,凸缘底面63的至少一边长度与内凹孔7孔面的一边长度相同,方便凸缘6在内凹孔7中定位,避免其左右滑动,影响光伏组件的层叠组装和运输,使得各光伏组件均牢牢固定在包装护角之间。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中的限位壁5、凸缘6、内凹孔7可呈多种设置方式,优选地,为下述两种方式:
方式一:
如图1~图3所示,该种方式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中第一护角1和第二护角2的结构相同,包括“L”型承压面3,在承压面3的两内边缘设置有限位钩4,在承压面3的两外边缘设置有限位壁5,限位壁5的的底面与承压面3齐平,限位壁5的顶部为限位顶面,限位顶面凸出限位壁5的两侧设置,在限位顶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凸缘6,限位顶面、限位壁5的内壁面、承压面3与限位钩4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区域,区域内部高度与光伏组件的边框高度一致,用于卡住单个光伏组件的边框。
限位壁5的底部为限位底面,限位底面与承压面3的底面齐平,限位底面和限位顶面均凸出限位壁5的外壁面设置,因此,限位顶面、限位壁5的外壁面与限位底面之间也形成一个朝外的半封闭区域,在该朝外的半封闭区域中采用加强筋9或实心材料填充该区域,并在限位底面上对应限位顶面凸缘6的相应位置开设有内凹孔7。
光伏组件在堆叠时,每个光伏组件的四个角分别嵌入到四个包装护角中,然后将装好包装护角的光伏组件一层一层堆叠,下一个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上的凸缘6插入到上一个光伏组件限位底面上开设的内凹孔7中,使得多个光伏组件形成竖直对齐,层层堆叠的方式。
方式二:
如图4~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底部护角、顶部护角和中部护角。其中,底部护角为第二护角2,顶部护角与中部护角的结构可相同或不同。
底部护角包括承压面3,在承压面3的两外边缘设置有限位壁5,在承压面3的两内边缘设置有限位钩4,底部护角承压面3的顶部向下开设有多个内凹孔7,承压面3的底面与限位壁5的底面齐平。
顶部护角在限位壁5的底部设置有凸缘6,顶部护角限位壁5的顶部可包括有多个内凹孔7或者为平面均可。
中间护角在限位壁5的底部设置有凸缘6,限位壁5顶部可与承压面3齐平或高出承压面3,内凹孔7设置在限位壁5的顶部。
对方式二中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使用时,先将底部护角放置在托盘上,将光伏组件放置在承压面3上,光伏组件的边框卡在限位钩4和限位壁5之间,然后将中间护角底面上的凸缘6插入到底部护角的内凹孔7中,随着光伏组件的堆叠,不断采用中间护角设置在每个光伏组件的四个角上,在最后一块光伏组件层叠好之后,在该光伏组件上覆盖设置顶部护角。从而完成一竖列的光伏组件的层叠组装,便于后期运输。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限位壁5的外壁面上还至少有一处向限位壁5的内壁凹陷形成的扎带槽8。
当一竖列的光伏组件层叠组装完成后,在光伏组件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包装护角,相对应的两个包装护角可采用扎带环绕,实现对光伏组件的捆绑,使得各光伏组件之间的组装更紧密,便于运输。
扎带槽8的设置方便扎带对组装好的光伏组件的捆扎,避免扎带与包装护角之间滑动从而造成扎带的脱落。
优选地,上述凸缘本体61为立方体,凸缘本体61的侧壁从凸缘本体61的底面向凸缘本体61的顶面延伸,凸缘本体61的各侧壁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筋62,凸缘本体61和导向筋62的底部均与限位壁5的第二侧连接设置并在限位壁5上形成凸缘底面63,凸缘底面63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与内凹孔7孔面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该凸缘本体61的四个侧面呈梯形,凸缘本体61的顶面和底面为矩形,在各侧面上设置有从凸缘本体61底面向凸缘本体61顶面延伸的导向筋62,该内凹孔7的形状可与凸缘6相匹配或者为长方体的形式,对凸缘本体61形状的限定和导向筋62的设置使将凸缘6插入到内凹孔7中的过程更为方便呢。内凹孔7的孔面与凸缘底面63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即凸缘本体61长边加上两侧凸起的导向筋62的总长度与内凹孔7孔面的长度相同,凸缘本体61宽边加上两侧凸起的导向筋62的总长度与内凹孔7孔面的宽度相同。当将凸缘6插入到内凹孔7中后,凸缘6长宽的设定使凸缘6不会在内凹孔7中左右前后移动,因此更利于光伏组件的层叠,使上下叠放的光伏组件竖直对齐。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凸缘本体6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立方体的形式,也可为圆台体,圆台体的侧面四等分,在等分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筋62。相应的,内凹孔7也可呈圆柱体的形式。或者,内凹孔7也可呈长方体,只需使得内凹孔7的孔面长宽与凸缘底面63直径加两侧的导向筋62的总长度一致即可。
此外,为了实现多个光伏组件的叠放,增强光伏组件之间的承压力,在限位壁5的外壁面上还设置有多根加强筋9。各光伏组件之间通过包装护角隔开和承压,加强筋9的设置增强了包装护角的承压能力,便于更多的光伏组件竖直叠放,且对各光伏组件还具有保护作用,避免其压坏。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钩4包括两內挡面41和折弯面42,內挡面41沿承压面3的两内边缘设置并与承压面3垂直,折弯面42沿內挡面41的上边缘向外弯折并与承压面3平行设置。
光伏组件组装在包装护角内部,限位钩4限制光伏组件边框内边缘的位置,折弯面42与光伏组件的底板抵接,与承压面3共同对光伏组件起到支撑作用,利于各光伏组件在组装时的稳定和叠放。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护角(1)和第二护角(2),所述第一护角(1)和所述第二护角(2)均包括承压面(3),所述承压面(3)为“L”型平面,沿所述承压面(3)的两内边缘设置有限位钩(4),沿所述承压面(3)的两外边缘设置有限位壁(5),其中,
所述第一护角(1)的限位壁(5)的一侧设置有凸缘(6),所述凸缘(6)包括凸缘本体(61)和设置在所述凸缘本体(61)侧壁上的至少一根导向筋(62),所述凸缘本体(61)呈契型,所述导向筋(62)的侧面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或其组合,所述凸缘本体(61)的底面和所述导向筋(62)的底面组成所述凸缘底面(63),且所述凸缘底面(63)与所述限位壁(5)的一侧连接设置,所述凸缘本体(61)的顶面和所述导向筋(62)的顶面组成所述凸缘顶面(64),所述凸缘顶面(64)的长度及宽度小于所述凸缘底面(63)的长度及宽度,
所述第二护角(2)的限位壁(5)的一侧设置有内凹孔(7),所述第一护角(1)的凸缘(6)插入所述第二护角(2)的内凹孔(7)中设置,所述凸缘底面(63)的至少一边长度与对应的所述内凹孔(7)孔面的一边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角(1)的凸缘(6)插入所述第二护角(2)的内凹孔(7)中设置,且所述第一护角(1)位于所述第二护角(2)的顶部,在所述第一护角(1)的限位壁(5)的另一侧设置有内凹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角(1)的凸缘(6)插入所述第二护角(2)的内凹孔(7)中设置,且所述第二护角(2)位于所述第一护角(1)的顶部,在所述第二护角(2)的限位壁(5)的另一侧设置有凸缘(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壁(5)的外壁上至少有一处向所述限位壁(5)的内壁凹陷形成扎带槽(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本体(61)为立方体,所述凸缘本体(61)的侧壁从所述凸缘本体(61)的底面向所述凸缘本体(61)的顶面延伸,所述凸缘本体(61)的各侧壁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筋(62),
所述凸缘本体(61)和所述导向筋(62)的底部均与所述限位壁(5)的一侧连接设置并在所述限位壁(5)上形成凸缘底面(63),
所述凸缘底面(63)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内凹孔(7)孔面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壁(5)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多根加强筋(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钩(4)包括两內挡面(41)和两折弯面(42),两所述內挡面(41)沿所述承压面(3)的两内边缘设置并与所述承压面(3)垂直,每个所述折弯面(42)沿每个所述內挡面(41)的上边缘向外弯折并与所述承压面(3)平行设置。
CN201721379498.2U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 Active CN207511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9498.2U CN207511075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9498.2U CN207511075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1075U true CN207511075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4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9498.2U Active CN207511075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1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3270A (zh) * 2021-05-13 2021-09-28 冯静 一种液晶显示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3270A (zh) * 2021-05-13 2021-09-28 冯静 一种液晶显示屏
CN113443270B (zh) * 2021-05-13 2023-07-18 浙江燊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11075U (zh)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护角
CN203127497U (zh)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包装箱
CN201400349Y (zh) 可拆装包装盒
CN104354990A (zh) 冰箱包装结构
CN206307496U (zh) 显示面板包装盒
CN202912165U (zh) 具有瓦楞纸衬垫的电子产品包装箱
CN203698867U (zh) 一种设有拉紧结构的折叠式围板箱
CN102826274A (zh) 周转箱及其折叠使用方法
CN102351071B (zh) 包装元件
CN202115767U (zh) 包装盒
CN201633990U (zh) 可拆装包装盒
CN202072154U (zh) 保险杠船型包装盒
CN202098709U (zh) 鸡蛋包装盒
CN208746510U (zh) 一种栈板共用型栈板天盖及其专用栈板
CN209467536U (zh) 一种用于保护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护角
CN203020615U (zh)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CN201849796U (zh) 插接式包装箱内衬垫格结构
CN205542961U (zh) 一种电池堆叠模具
CN201678093U (zh) 可拆装包装盒
CN203804948U (zh) 一种纺织零件固定装置
WO2018121553A1 (zh) 一种艾灸器包装盒
CN201587588U (zh) 可拆装包装盒
CN218229842U (zh) 一种打包托盘
CN207074688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封装结构
CN22003246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小型提拉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