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1403U - 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1403U
CN207501403U CN201721604794.8U CN201721604794U CN207501403U CN 207501403 U CN207501403 U CN 207501403U CN 201721604794 U CN201721604794 U CN 201721604794U CN 207501403 U CN207501403 U CN 207501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ind deflector
guiding component
driven
d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47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海星
陈晓光
倪海波
张瑞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047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1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1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1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固定架,导风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结构与固定架连接,固定架设有出风口,多个导风板设于出风口中并呈辐射状分布,导风板能够旋转以改变导风角度。本方案提供的导风组件,多个导风板呈辐射状分布于出风口内,控制导风板旋转以调节导风角度,相对于设置左右导风板和上下导风板以分别调节导风角度的结构而言,本结构可实现同时将风力向四周分配,形成三维立体的螺旋环抱式出风,从而实现控制冷/热风向房间的各个维度进行传送,避免风力仅能集中向上、集中向下、集中向左或集中向右进行外排的问题,更利于房间温度均匀,同时避免集中出风吹向人体造成不适感的问题。

Description

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组件及一种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空调柜机中,导风板具体分为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这两种导风板独立工作,通过该导风板导风时存在无法全方位出风,且出风过于集中的问题,由于集中分布的冷/热风并不适合直接吹向人体,也不利于房间温度的均匀,导致产品的使用舒适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风组件的空调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固定架,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设有出风口,所述多个导风板设于所述出风口中并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导风板能够旋转以改变导风角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多个导风板呈辐射状分布于出风口内,控制导风板旋转以调节导风角度,相对于设置左右导风板和上下导风板以分别调节导风角度的结构而言,本结构可实现同时将风力向四周分配,形成三维立体的螺旋环抱式出风,从而实现控制冷/热风向房间的各个维度进行传送,避免风力仅能集中向上、集中向下、集中向左或集中向右进行外排的问题,更利于房间温度均匀,同时避免集中出风吹向人体造成不适感的问题,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导风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旋转。
在本方案中,设置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旋转,利于实现产品导风角度调节的自动化控制,提升产品的使用方便性,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需求也可设计手动驱动结构,用户通过手动驱动结构以手动形式调节导风板的旋转角度来相应改变导风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导风板中的一部分为主动导风板,另一部分为从动导风板,所述主动导风板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导风板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导风板旋转,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从动导风板及至少一个所述主动导风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所述主动导风板旋转时,所述联动机构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从动导风板旋转。
值得说明的是,多个导风板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导风板和至少一个从动导风板,其区分目的主要在于方便说明主动导风板和从动导风板的受驱动方式不同,如主动导风板受驱动装置直接驱动,从动导风板受旋转的主动导风板带动,而可以理解的是,主动导风板与从动导风板的形状、大小等结构特征可以相同。
在本方案中,设置多个导风板中的一部分为主动导风板,另一部分为从动导风板,具体地,主动导风板的数量可为多个,也可为一个,设置驱动装置包括与主动导风板数量相同并对应连接的驱动机构,以实现对多个导风板中的部分直接驱动,而对于导风板中的另一部分,利用联动机构使主动导风板在旋转时以动力传递的方式带动从动导风板旋转,这样可以精简驱动机构的数量,降低产品的成本,并缩减产品整体尺寸,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导风板连接。
在本方案中,设置电机直接与主动导风板连接以驱动主动导风板旋转,这样设计可以减少产品中的动力传递损失,提高驱动效率,实现降低产品的运行能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与所述主动导风板及所述从动导风板连接;或主动齿轮、齿条及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导风板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导风板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主动齿轮及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在本方案中,设置联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或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以在主动导风板旋转时,利用连杆机构或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将主动导风板的旋转动力传递给从动导风板,实现同步驱动从动导风板旋转,该连杆机构或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传动精度高的优点,可以满足产品准确调节导风角度的使用功能,同时,该连杆机构或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传动平稳、高效的优点,可以降低传动过程中的动力损失,实现降低产品的运行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导风板的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主动齿轮及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在本方案中,设置电机与主动齿轮连接,并使齿条与主动齿轮及导风板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以对多个导风板进行驱动,该结构中可利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在电机与导风板之间起到缓冲减振的效果,防止电机运行产生的振动直接向导风板传导,提高导风板的运行平稳性,且该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传动精度高的优点,可以满足产品准确调节导风角度的使用功能,同时,该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传动平稳、高效的优点,可以降低传动过程中的动力损失,实现降低产品的运行能耗。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条的情况,所述齿条设在所述固定架上,并能在所述固定架上滑动。
在本方案中,将齿条设置在固定架上,利用固定架的承载作用,可以提升齿条的滑动平稳性,同时,通过将导风板及齿条设于同一载体,这更便于产品的装配定位,且更利于齿条与从动齿轮和/或主动齿轮配合稳定,防止跳齿问题,确保产品对导风角度调节准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滑槽,所述齿条装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沿所述滑槽滑动。
在本方案中,在固定架上设置滑槽容纳齿条,一方面,滑槽可起到装配定位的效果,更便于产品的装配定位,另一方面,滑槽可起到滑动导向的作用,防止齿条运行偏位,使之能够准确与从动齿轮和/或主动齿轮配合,确保产品对导风角度调节准确。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电机的数量为多个情况,多个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动力输出位置在所述导风板的排布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
在本方案中,对于设置有多个电机进行驱动的方案,设置多个电机输出轴的动力输出位置在导风板的排布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例如,对于电机与主动导风板连接的情况,使多个主动导风板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布,具体如,使任意相邻主动导风板之间的从动导风板的数量相同,以实现使与主动导风板对应连接的多个电机的输出轴动力输出位置在导风板的排布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这样可以使多个电机的输出动力及电机的振动均衡分散,相对于多个电机集中布置的方案而言,可使多个导风板更平稳地旋转运行,并防止产品局部振动过大的问题;再如,对于电机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向多个导风板传递动力的情况,使多个电机相对于齿条均匀分布,即使多个主动齿轮在齿条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以使与主动齿轮连接的电机输出轴的动力输出位置在导风板的排布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这样可以使多个电机的输出动力及电机的振动均衡分散,使多个导风板更平稳地旋转运行,并防止产品局部振动过大的问题。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外框,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多个导风板的外端分别通过所述可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外框连接;中心盘,所述多个导风板的内端分别通过所述可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盘连接。
在本方案中,设计固定架包括外框和中心盘,多个导风板的外端与外框可转动地连接,多个导风板的内端与中心盘可转动地连接,这样,导风板形成两端简支结构,可以提升其旋转平稳性,并减小其受风压作用产生的变形量,保证其导风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可转动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轴和轴孔,所述导风板和所述固定架中的一个上设有所述铰接轴,另一个上设有所述轴孔。
在本方案中,设计导风板与固定架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轴和轴孔,即使导风板与固定架之间形成轴孔配合,该结构简单、加工组装方便,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导风板均旋转至其板面面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任意相邻所述导风板毗邻或接壤,使所述多个导风板构造出能够封闭所述出风口的风门。
在本方案中,多个导风板均旋转至其板面面向出风口的位置时,任意相邻导风板形成毗邻分布或形成接壤配合,以使相邻导风板之间的缝隙较小或形成无缝配合,这样,使得多个导风板可构造出一个整体式的遮挡结构以作为用于完全封闭出风口的风门,即使多个导风板关闭时能完全遮挡整个出风口以实现封闭出风口,这样,可以在设备待机或关机时,利用导风板封闭出风口实现防尘,同时提升产品美观性,更具体而言,现有的一些空调柜机中,当其上出风口设计为圆形时,现有的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无法实现封闭出风口,使得该类产品中,除了需要设计导风板外,还需单独设计风门进行封闭,这导致产品部件多,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较高,而本设计将导风板设计呈辐射状分布,并设计多个导风板均旋转至其板面面向出风口的位置时,任意相邻导风板毗邻或接壤,使多个导风板构造出能够封闭出风口的风门,实现导风板一物多用,无需再设计单独的风门封闭出风口,极大地节约产品成本,并减小产品体积。
更优选地,所述多个导风板均旋转至其板面正对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所述多个导风板所构造出的形状与所述出风口适配以封闭所述出风口,通过多个导风板所构造出的形状与出风口适配,可以使导风板边沿与出风口形成高质量地衔接过渡,提高关闭状态下对出风口的封闭、防尘效果,且极具美观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呈扇形;和/或多个所述导风板在周向上均匀分布;和/或所述导风板的周边设有倒角;和/或所述出风口呈圆形或椭圆形。
在本方案中,设计导风板呈扇形,对于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弧形出风口,可以利于实现导风板关闭时对出风口封闭;设计多个导风板在周向上均匀分布,可以提升切风效果,使出风柔和,更优选地,多个导风板之间相邻分布,可以实现导风板关闭时对出风口封闭;在导风板的周边设有倒角,可以防止导风板旋转时相互划伤或卡止,提高产品的控制功能;设置出风口呈圆形或椭圆形,这更利于设计导风板与之匹配,实现导风板关闭时对出风口封闭,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还可设计出风口为六边形、五边形等,导风板形状也可基于出风口做相应地变更设计,如三角形或梯形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设计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设备,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风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第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第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导风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导风板,111主动导风板,112从动导风板,12铰接轴,13倒角,20固定架,21外框,211出风口,22中心盘,23轴孔,24滑槽,31电机,321主动齿轮,322齿条,323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10和固定架20,具体地,导风板10的两端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结构与固定架20连接,固定架20设有出风口211,多个导风板10设于出风口211中并呈辐射状分布,导风板10能够旋转以改变导风角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多个导风板10呈辐射状分布于出风口211内,控制导风板10旋转以调节导风角度,相对于设置左右导风板10和上下导风板10以分别调节导风角度的结构而言,本结构可实现同时将风力向四周分配,形成三维立体的螺旋环抱式出风,从而实现控制冷/热风向房间的各个维度进行传送,避免风力仅能集中向上、集中向下、集中向左或集中向右进行外排的问题,更利于房间温度均匀,同时避免集中出风吹向人体造成不适感的问题,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导风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具体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导风板10旋转。
在本方案中,设置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板10旋转,利于实现产品导风角度调节的自动化控制,提升产品的使用方便性,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需求也可设计手动驱动结构,用户通过手动驱动结构以手动形式调节导风板10的旋转角度来相应改变导风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多个导风板10中的一部分为主动导风板111,另一部分为从动导风板112,主动导风板11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驱动机构与主动导风板111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动导风板111旋转,联动机构与从动导风板112及至少一个主动导风板111连接,至少一个主动导风板111旋转时,联动机构带动与之连接的从动导风板112旋转。
值得说明的是,多个导风板10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导风板111和至少一个从动导风板112,其区分目的主要在于方便说明主动导风板111和从动导风板112的受驱动方式不同,如主动导风板111受驱动装置直接驱动,从动导风板112受旋转的主动导风板111带动,而可以理解的是,主动导风板111与从动导风板112的形状、大小等结构特征可以相同。
在本方案中,设置多个导风板10中的一部分为主动导风板111,另一部分为从动导风板112,具体地,主动导风板111的数量可为多个,也可为一个,设置驱动装置包括与主动导风板111数量相同并对应连接的驱动机构,以实现对多个导风板10中的部分直接驱动,而对于导风板10中的另一部分,利用联动机构使主动导风板111在旋转时以动力传递的方式带动从动导风板112旋转,这样可以精简驱动机构的数量,降低产品的成本,并缩减产品整体尺寸,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1,电机31的输出轴与主动导风板111连接。
在本方案中,设置电机31直接与主动导风板111连接以驱动主动导风板111旋转,这样设计可以减少产品中的动力传递损失,提高驱动效率,实现降低产品的运行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联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杆机构与主动导风板111及从动导风板112连接,这样,主动导风板111旋转时,连杆机构受主动导风板111驱动而带动从动导风板112旋转,实现控制多个导风板10同步运动。
具体如,设置主动连杆,该主动连杆与主动导风板111及从动导风板112铰接,或者,主动连杆与主动导风板111上的子连杆及从动导风板112上的子连杆铰接,主动导风板111旋转时,主动连杆受驱动发生相应地摆动,使得从动导风板112受带动而相应地转动。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通过连杆机构实现同步驱动多个导风板10运动的结构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需求可对连接机构的设置形式做出多种调整和变更,此处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在本方案中,设置联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以在主动导风板111旋转时,利用连杆机构将主动导风板111的旋转动力传递给从动导风板112,实现同步驱动从动导风板112旋转,连杆机构具有传动精度高的优点,可以满足产品准确调节导风角度的使用功能,同时,连杆机构具有传动平稳、高效的优点,可以降低传动过程中的动力损失,实现降低产品的运行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联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321、齿条322及从动齿轮323,主动齿轮321与主动导风板111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从动齿轮323与从动导风板112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齿条322与主动齿轮321及从动齿轮323啮合传动。
在本方案中,设置联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以在主动导风板111旋转时,利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将主动导风板111的旋转动力传递给从动导风板112,实现同步驱动从动导风板112旋转,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传动精度高的优点,可以满足产品准确调节导风角度的使用功能,同时,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传动平稳、高效的优点,可以降低传动过程中的动力损失,实现降低产品的运行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31、主动齿轮321、从动齿轮323及齿条322,主动齿轮321与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从动齿轮323与导风板10的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齿条322与主动齿轮321及从动齿轮323啮合传动。
在本方案中,设置电机31与主动齿轮321连接,并使齿条322与主动齿轮321及导风板10的从动齿轮323啮合传动以对多个导风板10进行驱动,该结构中可利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在电机31与导风板10之间起到缓冲减振的效果,防止电机31运行产生的振动直接向导风板10传导,提高导风板10的运行平稳性,且该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传动精度高的优点,可以满足产品准确调节导风角度的使用功能,同时,该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具有传动平稳、高效的优点,可以降低传动过程中的动力损失,实现降低产品的运行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对于驱动装置包括齿条322的情况,齿条322设在固定架20上,并能在固定架20上滑动。
在本方案中,将齿条322设置在固定架20上,利用固定架20的承载作用,可以提升齿条322的滑动平稳性,同时,通过将导风板10及齿条322设于同一载体,这更便于产品的装配定位,且更利于齿条322与从动齿轮323和/或主动齿轮321配合稳定,防止跳齿问题,确保产品对导风角度调节准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固定架20上设有滑槽24,齿条322装配于滑槽24内,并能沿滑槽24滑动。
在本方案中,在固定架20上设置滑槽24容纳齿条322,一方面,滑槽24可起到装配定位的效果,更便于产品的装配定位,另一方面,滑槽24可起到滑动导向的作用,防止齿条322运行偏位,使之能够准确与从动齿轮323和/或主动齿轮321配合,确保产品对导风角度调节准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电机3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对于电机31的数量为多个情况,多个电机31输出轴的动力输出位置在导风板10的排布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
在本方案中,对于设置有多个电机31进行驱动的方案,设置多个电机31输出轴的动力输出位置在导风板10的排布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例如,对于电机31与主动导风板111连接的情况,使多个主动导风板111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布,具体如,使任意相邻主动导风板111之间的从动导风板112的数量相同,以实现使与主动导风板111对应连接的多个电机31的输出轴动力输出位置在导风板10的排布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这样可以使多个电机31的输出动力及电机31的振动均衡分散,相对于多个电机31集中布置的方案而言,可使多个导风板10更平稳地旋转运行,并防止产品局部振动过大的问题;再如,对于电机31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向多个导风板10传递动力的情况,使多个电机31相对于齿条322均匀分布,即使多个主动齿轮321在齿条322长度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以使与主动齿轮321连接的电机31输出轴的动力输出位置在导风板10的排布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这样可以使多个电机31的输出动力及电机31的振动均衡分散,使多个导风板10更平稳地旋转运行,并防止产品局部振动过大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固定架20包括:外框21和中心盘22,具体地,外框21设有出风口211,多个导风板10的外端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结构与外框21连接;多个导风板10的内端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结构与中心盘22连接。
在本方案中,设计固定架20包括外框21和中心盘22,多个导风板10的外端与外框21可转动地连接,多个导风板10的内端与中心盘22可转动地连接,这样,导风板10形成两端简支结构,可以提升其旋转平稳性,并减小其受风压作用产生的变形量,保证其导风效果。
更具体而言,关于中心盘22和外框21的连接方式有两种方案,方案1:是通过若干个连接杆(图中未示出)将外框21和中心盘22直接固定,优选连接杆位于背面,为了避免连接杆与导风板10产生干涉,连接杆为不规则曲线状;方案2:通过3至4个连接轴(图中未示出)将中心盘22和外框21固定,连接轴的中心线与任一导风板10的铰接轴12的中心线重合,并且,多个连接轴关于固定架20的中心均匀分布,连接轴处的导风板10需要设转动通孔,转动通孔直接外套在连接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可转动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轴12和轴孔23,导风板10和固定架20中的一个上设有铰接轴12,另一个上设有轴孔23。
在本方案中,设计导风板10与固定架20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轴12和轴孔23,即使导风板10与固定架20之间形成轴孔23配合,该结构简单、加工组装方便,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导风板10均旋转至其板面面向出风口211的位置时,任意相邻导风板10毗邻或接壤,使多个导风板10构造出能够封闭出风口211的风门。
在本方案中,多个导风板10均旋转至其板面面向出风口211的位置时,任意相邻导风板10形成毗邻分布或形成接壤配合,以使相邻导风板10之间的缝隙较小或形成无缝配合,这样,使得多个导风板10可构造出一个整体式的遮挡结构以作为用于封闭出风口211的风门,即使多个导风板10关闭时能完全遮挡整个出风口211以实现封闭出风口211,这样,可以在设备待机或关机时,利用导风板10封闭出风口实现防尘,同时提升产品美观性,更具体而言,现有的一些空调柜机中,当其上出风口设计为圆形时,现有的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无法实现封闭出风口,使得该类产品中,除了需要设计导风板外,还需单独设计风门进行封闭,这导致产品部件多,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较高,而本设计将导风板10设计呈辐射状分布,并设计多个导风板10均旋转至其板面面向出风口211的位置时,任意相邻导风板10毗邻或接壤,使多个导风板10构造出能够封闭出风口211的风门,实现导风板一物多用,无需再设计单独的风门封闭出风口211,极大地节约产品成本,并减小产品体积。
更优选地,如图1所示,多个导风板10均旋转至其板面正对出风口211的位置时,多个导风板10所构造出的形状与出风口211适配,以封闭出风口211,通过多个导风板10所构造出的形状与出风口211适配,可以使导风板10边沿与出风口211形成高质量地衔接过渡,提高关闭状态下对出风口211的封闭、防尘效果,且极具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8所示,导风板10呈扇形,这样,可以利于实现导风板10关闭时对出风口211封闭,尤其针对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弧形出风口211的情况,此外,还可利于加强导风板10外沿部位的导风效果,使出风风力向四周发散,实现多维出风,避免风力集中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多个导风板10在周向上均匀分布,这样,可以提升切风效果,使出风柔和,更优选地,多个导风板10之间相邻分布,可以实现导风板10关闭时对出风口211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导风板10的周边设有倒角13,例如,如图9所示,对导风板10两侧边分别进行倒角13处理,使其横截面类似于平行四边形,这样可以防止导风板10旋转时相互划伤或卡止,例如,避免导风板10由闭合状态进行转动时在相邻导风板10之间发生干涉,提高产品的控制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211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形状的出风口211造型美观,且更利于设计导风板10与之匹配,实现导风板10关闭时对出风口211封闭,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还可设计出风口211为六边形、五边形等,导风板10形状也可基于出风口211做相应地变更设计,如三角形或梯形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设计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组件,主要包括多个导风板10、驱动装置和固定架20,如图1所示,固定架20主要包括中心盘22和外框21,具体地,如图8所示,导风板10为扇形结构,且其内、外两端分别通过铰接轴12与固定架20上的轴孔23铰接,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中心盘22的侧面设有与导风板10数量相等的轴孔23,外框21上设有与导风板10数量相等的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上设有轴孔23,导风板10内、外两端分别设有铰接轴12用于与轴孔23配合,其中,更优选地,其内端的铰接轴12为阶梯轴,铰接轴12插入中心盘22的对心轴孔23内,同样地,优选导风板10外端的铰接轴12为阶梯轴,铰接轴12插入外框21的对心轴孔23内,使导风板10两端铰接,为确保导风板10分布均匀,如图1至图5所示,外框21上的对心轴孔23、中心盘22上的对心轴孔23及导风板10,三者数量一致,并且关于中心等角度分布。
另外,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驱动装置位于固定架20上,导风板10外端的铰接轴12通过主动齿轮321与驱动装置中的电机31输出轴连接,其中优选地,导风板10关于中心盘22等角度分布(即如设计多个导风板10尺寸基本一致),并且导风板10数量和分布角度的乘积为360°,以确保多个导风板10均处于关闭位置时可以形成一个圆形的出风口211闭合门,更优选地,导风板10的横截面分别设有倒角13以防止导风板10转动时相互卡止。
更具体地,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321、上述的电机31、环形齿条322和从动齿轮323,从动齿轮323设于一部分导风板10外端的铰接轴12上,环形齿条322在固定架20的外框21部分的圆形滑槽24内,并与从动齿轮323及主动齿轮321啮合传动,电机31的输出轴可分布在另一部分导风板10外端铰接轴12的中心线上并通过主动齿轮321直接与该另一部分导风板10固联,即电机31的输出轴、主动齿轮321及导风板10外端铰接轴12固定连接,当然,此处主动齿轮321也可不与导风板10连接,而是设计在两个导风板10之间,仅需确保主动齿轮321与环形齿条322啮合,并与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即可,值得说明的是,该部分被取消主动齿轮321的导风板10可设计从动齿轮323与之连接进行传动。
可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驱动装置有若干组,且关于固定架20等角度分布,例如,设计多组电机31及主动齿轮321的配合结构以提供多组驱动力,优选该多种驱动力的输出部位关于固定架20等角度分布,例如,多个主动齿轮321关于固定架20等角度分布,或表述为多组电机31输出轴的输出部位关于固定架20等角度分布,以使整个装置运行更稳定。
为了减少驱动电机31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齿轮-齿条的驱动方式,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其中齿条322为环形齿条322,安装在外框21的滑槽24内,每一个导风板10外端的铰接轴12均固联一个齿轮,该齿轮与齿条322进行啮合传动,单一导风板10转动时,会带动齿条322旋转,而齿条322的旋转可以带动各个与之啮合的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各个导风板10的转动,另外,电机31与外框21固联,在布局时有两种方案,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方案A:电机31输出轴与导风板10外端的铰接轴12固联,通过一个导风板10的转动形成各导风板10的联动,即如,前述中多个导风板10中的一个或多个所固联的齿轮为主动齿轮321,主动齿轮321与电机31输出轴连接以通过电机31驱动,其他导风板10所固联的齿轮为从动齿轮323,由环形齿条322驱动。方案B:电机31输出轴的末端固联一个主动齿轮321,每个导风板10所固联的齿轮为从动齿轮323,主动齿轮321及从动齿轮323均与齿条322啮合,以实现联动。关于驱动电机31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若是多个建议关于固定架20中心等距分布,例如图1所示,设置三个电机31,三个电机31关于固定架20中心等距分布。
如图1所示,在关机的状态下,导风板10为闭合状态,导风板10板面正对出风口211以封闭出风口211,开始之后,各个导风板10会向一个方向旋转,例如图2所示,导风板10转至使出风方向大致呈现逆时针(或为顺时针)状态,再继续转动直至转动90°,如图4至图6所示,导风板10的板面与空调面板垂直,处于最大出风状态,再继续转动,例如图3所示,导风板10转至使出风方向大致呈现顺时针(或为逆时针)状态,之后电机31反转至最大出风状态(例如图4至图6所示),继续反转至出风方向大致呈现逆时针(或为顺时针)状态(例如图2所示)。与已有技术相比,本设计的有意效果体现在:1、在顺时针或逆时针状态时,气流可快速向空间进行扩散,使整个房间温度均匀,实现冷/热风向房间的各个维度进行传送,避免出风集中,同时,本结构可实现风门和导风板10的一体化,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设备,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风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空调设备为室内柜机、室内挂机或一体式窗机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多个导风板呈辐射状分布于出风口内,控制导风板旋转以调节导风角度,相对于设置左右导风板和上下导风板以分别调节导风角度的结构而言,本结构可实现同时将风力向四周分配,形成三维立体的螺旋环抱式出风,从而实现控制冷/热风向房间的各个维度进行传送,避免风力仅能集中向上、集中向下、集中向左或集中向右进行外排的问题,更利于房间温度均匀,同时避免集中出风吹向人体造成不适感的问题,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导风板;
固定架,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设有出风口,所述多个导风板设于所述出风口中并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导风板能够旋转以改变导风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导风板中的一部分为主动导风板,另一部分为从动导风板,所述主动导风板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导风板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导风板旋转,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从动导风板及至少一个所述主动导风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所述主动导风板旋转时,所述联动机构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从动导风板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导风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连杆机构,与所述主动导风板及所述从动导风板连接;或
主动齿轮、齿条及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导风板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导风板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主动齿轮及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齿条,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导风板的数量相同且对应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主动齿轮及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条的情况,所述齿条设在所述固定架上,并能在所述固定架上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滑槽,所述齿条装配于所述滑槽内,并能沿所述滑槽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电机的数量为多个情况,多个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动力输出位置在所述导风板的排布方向上等间隔地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
外框,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多个导风板的外端分别通过所述可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外框连接;
中心盘,所述多个导风板的内端分别通过所述可转动连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盘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转动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轴和轴孔,所述导风板和所述固定架中的一个上设有所述铰接轴,另一个上设有所述轴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导风板均旋转至其板面面向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任意相邻所述导风板毗邻或接壤,使所述多个导风板构造出能够封闭所述出风口的风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呈扇形;和/或
多个所述导风板在周向上均匀分布;和/或
所述导风板的周边设有倒角;和/或
所述出风口呈圆形或椭圆形。
15.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
CN201721604794.8U 2017-11-27 2017-11-27 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 Active CN207501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4794.8U CN207501403U (zh) 2017-11-27 2017-11-27 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4794.8U CN207501403U (zh) 2017-11-27 2017-11-27 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1403U true CN207501403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6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4794.8U Active CN207501403U (zh) 2017-11-27 2017-11-27 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1403U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5541A (zh) * 2018-08-24 2018-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栅结构及风扇
CN108916095A (zh) * 2018-08-24 2018-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栅结构及出风设备
CN109107957A (zh) * 2018-08-22 2019-01-01 郑州郑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机械用原材料清洗机
CN109405245A (zh) * 2018-10-26 2019-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口结构、出风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9640552A (zh) * 2018-11-19 2019-04-16 临沂兴滕人造板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横截锯的伺服控制器装置
CN109838881A (zh) * 2019-03-29 2019-06-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和空调器
CN109899950A (zh) * 2019-02-22 2019-06-18 德业日本株式会社 新健康空气净化器的出风调节组件
CN109974087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076000A (zh) * 2019-05-29 2019-08-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离除尘装置
CN110617240A (zh) * 2019-09-18 2019-12-27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可变化风向的吹风机
CN111059746A (zh) * 2019-12-11 2020-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出风的装置
CN111141029A (zh) * 2018-11-05 2020-05-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烟筒防倒风结构及燃气热水器
CN111156597A (zh) * 2018-11-07 2020-05-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4382728A (zh) * 2020-10-19 2022-04-2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罩组件和风扇
CN114963333A (zh) * 2021-02-19 2022-08-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7957A (zh) * 2018-08-22 2019-01-01 郑州郑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机械用原材料清洗机
CN108825541A (zh) * 2018-08-24 2018-11-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栅结构及风扇
CN108916095A (zh) * 2018-08-24 2018-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格栅结构及出风设备
CN109405245A (zh) * 2018-10-26 2019-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口结构、出风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9405245B (zh) * 2018-10-26 2023-1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口结构、出风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11141029A (zh) * 2018-11-05 2020-05-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烟筒防倒风结构及燃气热水器
CN111156597A (zh) * 2018-11-07 2020-05-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9640552A (zh) * 2018-11-19 2019-04-16 临沂兴滕人造板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横截锯的伺服控制器装置
CN109899950A (zh) * 2019-02-22 2019-06-18 德业日本株式会社 新健康空气净化器的出风调节组件
CN109974087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838881A (zh) * 2019-03-29 2019-06-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和空调器
CN109838881B (zh) * 2019-03-29 2024-01-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和空调器
CN110076000A (zh) * 2019-05-29 2019-08-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离除尘装置
CN110076000B (zh) * 2019-05-29 2024-05-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离除尘装置
CN110617240A (zh) * 2019-09-18 2019-12-27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可变化风向的吹风机
CN111059746A (zh) * 2019-12-11 2020-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出风的装置
CN111059746B (zh) * 2019-12-11 2024-02-2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出风的装置
CN114382728B (zh) * 2020-10-19 2023-10-13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罩组件和风扇
CN114382728A (zh) * 2020-10-19 2022-04-22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罩组件和风扇
CN114963333A (zh) * 2021-02-19 2022-08-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01403U (zh) 导风组件及空调设备
CN105387598B (zh) 一种导风机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09341398U (zh) 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08397882A (zh)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CN104344522B (zh) 一种内嵌式空调器室内机面板、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209957A (zh) 一种新型电风扇
CN201697239U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结构
CN104344523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出风装置
CN208222788U (zh) 送风系统以及空调器
CN209027040U (zh) 导风板驱动机构、空调器
CN210118270U (zh) 一种空调内机的驱动结构及空调
CN104764086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6924547U (zh)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73570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2835708U (zh) 空调器送风部件及空调器
CN206145801U (zh) 一种全新的可封闭进风口的天花机
CN104654450B (zh) 天井机及其天井机面板
CN205991588U (zh) 一种空调摆叶控制装置
CN208859718U (zh) 具有360°旋转出风结构的空调器
CN205156145U (zh) 双风叶送风系统及空调
CN109386883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891894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33494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763113U (zh) 空调设备
CN208859811U (zh) 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