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92673U - 杯具和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杯具和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92673U
CN207492673U CN201720613496.9U CN201720613496U CN207492673U CN 207492673 U CN207492673 U CN 207492673U CN 201720613496 U CN201720613496 U CN 201720613496U CN 207492673 U CN207492673 U CN 207492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up
cover
exhaust
cup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34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134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92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92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92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具和料理机,其中,杯具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设置在杯体的开口端,杯盖包括:盖体,盖体的下端与杯体连接;顶盖,顶盖与盖体的上端连接并与盖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抽真空部件;电源,抽真空部件和电源设置在容纳腔内,且电源给抽真空部件供电,抽真空部件的进气端通过盖体上的进气孔与杯体的内腔连通,抽真空部件的出气端通过顶盖或盖体的排气孔与外部连通;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进气孔处,以使内腔中的气体通过抽真空部件向外排出;开关结构,抽真空部件通过开关结构与电源连接,开关结构的操作端设置在盖体或顶盖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杯具的抽真空作业效率低、保鲜时间较短的问题。

Description

杯具和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杯具和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得杯具内处于真空状态,延长杯具内食物(如果汁)的保鲜时间,防止该食物被氧化,用户通过手动旋转杯具的旋转盖实现杯具的抽真空动作。这样,上述结构的杯具操作不便,且用户对杯具的抽真空作业效率低,导致杯具的真空度低,保鲜时间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具和料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杯具的抽真空作业效率低、保鲜时间较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杯具,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设置在杯体的开口端,杯盖包括:盖体,盖体的下端与杯体连接;顶盖,顶盖与盖体的上端连接并与盖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抽真空部件;电源,抽真空部件和电源设置在容纳腔内,且电源给抽真空部件供电,抽真空部件的进气端通过盖体上的进气孔与杯体的内腔连通,抽真空部件的出气端通过顶盖或盖体的排气孔与外部连通;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进气孔处,以使内腔中的气体通过抽真空部件向外排出;开关结构,抽真空部件通过开关结构与电源连接,开关结构的操作端设置在盖体或顶盖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开关结构包括:按压件,按压件的操作端位于盖体的外表面上,按压件的施压端伸入容纳腔内;电子主板,电子主板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且按压件推压电子主板时,电子主板与电源和抽真空部件接触,以将电源与抽真空部件导通。
进一步地,单向阀为锥形结构且具有通气孔,锥形结构的尖端在气压作用下打开一条缝隙,内腔中的气体通过通气孔经缝隙流向抽真空部件,当内腔为负压时,缝隙闭合。
进一步地,杯盖还包括阀支架,单向阀通过阀支架固定在进气孔处。
进一步地,阀支架为具有中心孔的凸台结构,且凸台结构的一部分插入通气孔内。
进一步地,进气孔为阶梯孔,单向阀通过阀支架压合在阶梯孔的不同孔径的孔段处。
进一步地,杯盖还包括排气压力指示结构,排气压力指示结构设置在盖体和/或顶盖上,盖体具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排气压力指示结构与第一连通孔连接。
进一步地,杯盖还包括过滤筛网,过滤筛网位于单向阀的下方并遮挡单向阀和/或第一连通孔,且过滤筛网与盖体连接。
进一步地,排气压力指示结构的操作端位于顶盖上,且排气压力指示结构的操作端具有压力指示件。
进一步地,排气压力指示结构还包括:排气状态切换部,排气状态切换部的一部分穿过顶盖伸入容纳腔中,且压力指示件设置在排气状态切换部的顶端;排气连接部,排气连接部位于容纳腔内并与排气状态切换部连接,且排气连接部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与第一连通孔始终连通,排气状态切换部的另一部分设置在进气口处以调节进气口与排气口的连通状态。
进一步地,顶盖具有泄压孔,排气状态切换部包括:连通杆,连通杆穿过泄压孔并与泄压孔之间形成第一泄压间隙,压力指示件设置在连通杆的顶端,连通杆具有中心通孔,压力指示件通过连通杆、排气口与第一连通孔连通;用于密封连通杆与进气口之间的第二泄压间隙的泄压密封圈,泄压密封圈设置在连通杆的底端,连通杆沿泄压孔的轴向运动时,泄压密封圈封堵或避让第二泄压间隙,以使进气口与排气口在连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中切换;泄压弹簧,泄压弹簧套设在连通杆的外侧并位于顶盖与排气连接部之间。
进一步地,排气连接部包括:排气接头,排气接头具有开口和排气口;固定架,排气接头通过固定架与顶盖连接,固定架的一部分封堵开口,且固定架具有第二连通孔,连通杆的下端穿过第二连通孔伸入排气接头内,连通杆与第二连通孔之间形成第二泄压间隙,泄压弹簧抵接在固定架与顶盖之间。
进一步地,固定架具有朝向开口内伸出的装配凸沿,排气连接部还包括装配密封圈,装配密封圈套设在装配凸沿的外侧并挤压在排气接头与固定架之间。
进一步地,杯盖还包括多根软管,抽真空部件的排气端与排气孔之间通过一根软管连接、抽真空部件的进气端通过另一根软管与进气孔连接、排气连接部的排气口通过另一根软管与第一连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杆的顶端具有支撑环,压力指示件包括:连接环,连接环叠置在支撑环上;压力薄膜结构,压力薄膜结构设置在连接环的中心孔处,当杯体的内腔具有正压力时,压力薄膜结构被顶起,当杯体的内腔具有负压力时,压力薄膜结构向杯盖内凹入;操作盖,操作盖将连接环与支撑环连接。
进一步地,顶盖的顶面具有向上伸出的凸环,压力指示件位于凸环围成的操作空间内。
进一步地,排气孔与操作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盖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盖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源的充电状态的指示灯。
进一步地,排气状态切换部还包括:导向套筒,导向套筒套设在连通杆上,且导向套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条第一导向骨,泄压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骨配合的第二导向骨,第二导向骨为多条且间隔设置,相邻两条第二导向骨之间具有一条第一导向骨,且导向套筒的底端具有第一按压齿形结构;泄压轮,泄压轮套在连通杆上,泄压轮位于第一按压齿形结构的下方,泄压轮具有与第一按压齿形结构相配合的第二按压齿形结构;支撑件,支撑件位于泄压轮的下方,且泄压弹簧通过支撑件支撑泄压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料理机,包括上述的杯具。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中,当用户需要对杯体的内腔进行抽真空操作时,用户操作开关结构的操作端并使得抽真空部件与电源连接,则抽真空部件开始对杯体进行抽真空操作,使得杯体的内腔的空气通过盖体上的进气孔流动至顶盖或盖体上的排气孔,并从排气孔排出到外界。在上述过程中,为了避免外部的空气再次进入至内腔,在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阀,从而确保气体从进气孔流动至排气孔,且不能从排气孔进入至进气孔,实现内腔内气体的单向流动,从而保证了杯具的排气可靠性。
这样,与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抽真空相比,本申请中的杯具采用电动抽真空操作,操作便捷,且提高了杯具的抽真空作业效率,增大杯体的真空度,延长杯具对食物的保鲜时间、留住食物的营养,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具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杯具的杯盖与杯体分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杯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杯具的排气压力指示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杯具进行抽真空作业时气体流动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杯具进行补气时气体流动的剖视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杯体;11、内腔;20、盖体;21、容纳腔;22、进气孔;23、第一连通孔;24、充电接口;25、指示灯;30、顶盖;31、排气孔;32、凸环;33、操作空间;40、抽真空部件;50、电源;60、单向阀;61、通气孔;62、阀支架;70、开关结构;71、按压件;72、电子主板;80、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1、压力指示件;811、连接环;812、压力薄膜结构;813、操作盖;82、排气连接部;821、排气口;822、排气接头;823、固定架;824、装配凸沿;825、装配密封圈;83、连通杆;831、中心通孔;832、支撑环;84、第一泄压间隙;85、第二泄压间隙;86、泄压密封圈;87、泄压弹簧;88、导向套筒;881、第一导向骨;882、第一按压齿形结构;89、泄压轮;891、第二按压齿形结构;892、支撑件;90、滤筛网;100、软管;110、杯口密封圈;120、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杯具的抽真空作业效率低、保鲜时间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具和料理机。
如图1至图3所示,杯具包括杯体10和杯盖,杯盖设置在杯体10的开口端,杯盖包括盖体20、顶盖30、抽真空部件40、电源50、单向阀60及开关结构70。其中,盖体20的下端与杯体10连接。顶盖30与盖体20的上端连接并与盖体20之间形成容纳腔21。抽真空部件40和电源50设置在容纳腔21内,且电源50给抽真空部件40供电。抽真空部件40的进气端通过盖体20上的进气孔22与杯体10的内腔11连通,抽真空部件40的出气端通过顶盖30或盖体20的排气孔31与外部连通。单向阀60设置在进气孔22处,以使内腔11中的气体通过抽真空部件40向外排出。抽真空部件40通过开关结构70与电源50连接,开关结构70的操作端设置在盖体20的外表面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对杯体10的内腔11进行抽真空操作时,用户操作开关结构70的操作端并使得抽真空部件40与电源50连接,则抽真空部件40开始对杯体10进行抽真空操作,使得杯体10的内腔11的空气通过盖体20上的进气孔22流动至顶盖30或盖体20上的排气孔31,并从排气孔31排出到外界。在上述过程中,为了避免外部的空气再次进入至内腔11,在进气孔22处设置有单向阀60,从而确保气体从进气孔22流动至排气孔31,且不能从排气孔31进入至进气孔22,实现内腔11内气体的单向流动,从而保证了杯具的排气可靠性。
这样,与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抽真空相比,本申请中的杯具采用电动抽真空操作,操作便捷,且提高了杯具的抽真空作业效率,增大杯体的真空度,延长杯具对食物的保鲜时间、留住食物的营养,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开关结构的操作端设置在顶盖的外表面上。上述设置方便用户对开关结构进行操作。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开关结构70包括按压件71及电子主板72。其中,按压件71的操作端位于盖体20的外表面上,按压件71的施压端伸入容纳腔21内。电子主板72可移动地设置在容纳腔21内,且按压件71推压电子主板72时,电子主板72与电源50和抽真空部件40接触,以将电源50与抽真空部件40导通。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方便用户操作。
具体地,开关结构70还包括弹性件。当用户需要对杯体10的内腔11进行抽真空操作时,按压位于盖体20的外表面上的按压件71,则按压件71的施压端推压电子主板72,使得电子主板72与电源50接触,从而通过电子主板72将电源50与抽真空部件40导通,进而实现抽真空部件40对杯体10的抽真空作业。待抽真空部件40完成真空操作后,用户松开按压件71,弹性件恢复至初始状态,按压件71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带动施压端一起朝向盖体20的外侧移动,则使得电子主板72与电源50分开,从而断开电源50与抽真空部件40的电连接,关闭抽真空部件40。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单向阀60为锥形结构且具有通气孔61,锥形结构的尖端在气压作用下打开一条缝隙,内腔11中的气体通过通气孔61经缝隙流向抽真空部件40,当内腔11为负压时,缝隙闭合。具体地,初始状态时杯体10的内腔11为正压。在用户使用抽真空部件40对杯体10进行抽真空作业的过程时,锥形结构的尖端在气压作用下打开一条缝隙,使得内腔11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61经缝隙流向抽真空部件40,当杯体10内的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为负压)时,锥形结构的缝隙闭合,则防止外部气体在压力作用下进入至杯体10内,能够实现可靠止逆。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杯盖还包括阀支架62,单向阀60通过阀支架62固定在进气孔22处。阀支架62能够防止单向阀60从进气孔22脱出,将单向阀60更好的固定在进气孔22处,防止杯具在抽真空作业过程中单向阀60脱落,提高抽真空作业的可靠度。
优选地,阀支架62与进气孔22之间的间隙小于单向阀60的底面厚度,进而保证单向阀60的密封性。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阀支架62为具有中心孔的凸台结构,且凸台结构的一部分插入通气孔61内。具体地,在用户使用抽真空部件40对杯体10进行抽真空作业的过程中,内腔11中的气体能够通过中心孔进入至锥形结构的缝隙内,从而将内腔11中的气体排出至外部。凸台结构的一部分插入通气孔61内使得阀支架62对单向阀60的支撑效果更佳,实现单向阀60与阀支架62的充分接触,提高二者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进气孔22为阶梯孔,单向阀60通过阀支架62压合在阶梯孔的不同孔径的孔段处。这样,进气孔22、单向阀60及阀支架62均为阶梯状结构,从而使得单向阀60与进气孔22的安装更加简便,单向阀60与进气孔22的固定连接更加稳固。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杯盖还包括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设置在顶盖30上,盖体20具有与内腔1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23,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与第一连通孔23连接。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具有排气、压力指示的功能,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通过第一连通孔23与内腔11连通,则通过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能够指示出内腔11内的压力状态(负压或者正压),从而方便用户判断杯体10内的压力状态。
具体地,当杯体10内处于负压状态时,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指示第一种状态;当杯体10内处于正压状态时,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指示第二种状态。则用户通过观察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所指示的状态即可确定抽真空的停止时机,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排气压力指示结构设置在盖体上。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杯盖还包括过滤筛网90,过滤筛网90位于单向阀60的下方并遮挡单向阀60和第一连通孔23,且过滤筛网90与盖体20连接。优选地,过滤筛网90为一个。上述设置使得杯盖的结构更加简单,方便拆装,降低杯具的加工成本,且更有效地过滤食物颗粒,避免食物颗粒堵塞第一连通孔23和单向阀60。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的操作端位于顶盖30上,且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的操作端具有压力指示件81。设置在顶盖30上的操作端方便用户操作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压力指示件81能够指示内腔11内的压力状态(负压或者正压),方便用户观察。
优选地,压力指示件81为压力薄膜结构。具体地,当杯体10内处于负压状态时,压力薄膜结构向杯盖内凹入;当杯体10内处于正压状态时,压力薄膜结构被顶起。这样,用户通过观察压力薄膜结构的凸凹状态即可直接获知内腔11中的压力状态,从而确定抽真空的停止时机,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还包括排气状态切换部及排气连接部82。其中,排气状态切换部的一部分穿过顶盖30伸入容纳腔21中,且压力指示件81设置在排气状态切换部的顶端。排气连接部82位于容纳腔21内并与排气状态切换部连接,且排气连接部82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821,排气口821与第一连通孔23始终连通,排气状态切换部的另一部分设置在进气口处以调节进气口与排气口821的连通状态。
具体地,当用户使用抽真空部件40对杯体10进行抽真空作业时,调节排气状态切换部使得进气口与排气口821处于关闭状态,按压位于杯体10的外表面上的按压件71,进而实现抽真空部件40对杯体10的抽真空作业。在上述过程中,排气口821与第一连通孔23始终连通,进而用户可以通过压力指示件81判断内腔11中的压力状态,待压力指示件81指示内腔11为负压时,用户松开按压件71,进而关闭抽真空部件40,则此时内腔11内处于密封状态,从而能够对食物进行保鲜,进而保留食物营养。当用户需要实用杯体10内的食物时,调节排气状态切换部使得进气口与排气口821处于连通状态,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口经由排气口821进入至至第一连通孔23,并最终进入内腔11中,使得内腔11中的压力增加,当内腔11中由负压变成正压后,压力指示件81指示内腔11中处于正压状态,则用户可以打开杯盖食用食物。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顶盖30具有泄压孔,排气状态切换部包括连通杆83、泄压弹簧87及泄压密封圈86。其中,连通杆83穿过泄压孔并与泄压孔之间形成第一泄压间隙84,压力指示件81设置在连通杆83的顶端,连通杆83具有中心通孔831,压力指示件81通过连通杆83、排气口821与第一连通孔23连通。泄压密封圈86用于密封连通杆83与进气口之间的第二泄压间隙85,泄压密封圈86设置在连通杆83的底端,连通杆83沿泄压孔的轴向运动时,泄压密封圈86封堵或避让第二泄压间隙85,以使进气口与排气口821在连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中切换。泄压弹簧87套设在连通杆83的外侧并位于顶盖30与排气连接部82之间。泄压密封圈86用于密封第二泄压间隙85。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装配。
这样,当用户需要实用杯体10内的食物时,即打开杯盖时,需要对杯体10进行泄压,增加杯体10内的压力,降低负压的影响,从而使得用户拆除杯盖更加省时省力。
具体地,当用户按压连通杆83使得连通杆83沿其轴向向下运动后,设置在连通杆83底端的泄压密封圈86随着连通杆83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泄压密封圈86避让第二泄压间隙85,使得进气口与排气口821处于连通状态,则此时会有气体从泄压孔经由排气口821、第一连通孔23,并进入至杯体10中,从而增加内腔11的压力;当施加在连通杆83上的外力消失后,连通杆83在泄压弹簧87的弹性力作用下沿连通杆83的轴向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泄压密封圈86封堵第二泄压间隙85,使得进气口与排气口821处于断开状态,则停止泄压动作。
可选地,为了更好地安装泄压密封圈86,连通杆83的底端具有卡槽,泄压密封圈86设置在卡槽处。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排气连接部82包括排气接头822及固定架823。其中,排气接头822具有开口和排气口821。排气接头822通过固定架823与顶盖30连接,固定架823的一部分封堵开口,且固定架823具有第二连通孔,连通杆83的下端穿过第二连通孔伸入排气接头822内。连通杆83与第二连通孔之间形成第二泄压间隙85,泄压弹簧87抵接在固定架823与顶盖30之间。上述结构使得杯盖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使得杯盖的外观更加美观,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固定架823具有朝向开口内伸出的装配凸沿824,排气连接部82还包括装配密封圈825,装配密封圈825套设在装配凸沿824的外侧并挤压在排气接头822与固定架823之间。通过设置装配密封圈825使得固定架823与排气接头822的密封性更好。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杯盖还包括多根软管100,抽真空部件40的排气端与排气孔31之间通过一根软管100连接、抽真空部件40的进气端通过另一根软管100与进气孔22连接、排气连接部82的排气口821通过另一根软管100与第一连通孔23连通。使用软管100进行气体输送,能够保证气密性,防止气体在盖体20的容纳腔21内泄漏。
优选地,软管100由硅胶材质制成。由硅胶材质制成的软管100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柔韧性。
具体地,在抽真空部件40的排气端与排气孔31之间及抽真空部件40的进气端与进气孔22之间设置两根软管100,进而实现抽真空部件40的抽真空作业。在排气连接部82的排气口821与第一连通孔23之间设置一根软管100,使得排气口821与第一连通孔23始终处于连通状态。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连通杆83的顶端具有支撑环832,压力指示件81包括连接环811、压力薄膜结构812及操作盖813。其中,连接环811叠置在支撑环832上。压力薄膜结构812设置在连接环811的中心孔处,当杯体10的内腔11具有正压力时,压力薄膜结构812被顶起,当杯体10的内腔11具有负压力时,压力薄膜结构812向杯盖内凹入。操作盖813将连接环811与支撑环832连接。这样,用户能够通过观察压力薄膜结构812的凹凸状态即可获知内腔11内的压力状态(负压力或者正压力),从而确定泄压、排气的停止时刻。
可选地,压力薄膜结构812的厚度为0.03毫米。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顶盖30的顶面具有向上伸出的凸环32,压力指示件81位于凸环32围成的操作空间33内。这样,凸环32能够对设置在操作空间33内的压力指示件81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压力指示件81被误操作(误按压)而引起杯体10内发生泄压动作,影响杯体10内食物的新鲜度。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排气孔31与操作空间33连通。这样,在使用抽真空部件抽真空的过程中,从排气孔31排出的气体能够通过操作空间33被排出至外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盖体2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充电接口24,充电接口24与电源50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盖体2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源50的充电状态的指示灯25。具体地,当杯具与电源50连接且处于充电状态时,指示灯25处于点亮状态;当杯具与电源50断开时,指示灯25处于熄灭状态,则用户通过观察指示灯25即可判断杯具是否与电源50连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排气状态切换部还包括导向套筒88、泄压轮89及支撑件892。其中,导向套筒88套设在连通杆83上,且导向套筒88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条第一导向骨881,泄压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骨881配合的第二导向骨,第二导向骨为多条且间隔设置,相邻两条第二导向骨之间具有一条第一导向骨881,且导向套筒88的底端具有第一按压齿形结构882。泄压轮89套在连通杆83上,泄压轮89位于第一按压齿形结构882的下方,泄压轮89具有与第一按压齿形结构882相配合的第二按压齿形结构891。支撑件892位于泄压轮89的下方,且泄压弹簧87通过支撑件892支撑泄压轮89。
具体地,通过第一导向骨881与第二导向骨的配合,能够使得连通杆83只能作直线运动,规划了连通杆83的运动轨迹,有效地避免了其发生运动卡死。连通杆83、导向套筒88和泄压轮89之间的配合方式类似于按压式圆珠笔中的锁定机构。当用户向下按压连通杆83时,与其配合的泄压轮89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卡在导向套筒88处,以实现按压一下持续泄压,再按一下,恢复密封的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杯体10还包括杯口密封圈110,杯盖通过杯口密封圈110与杯体10密封连接。这样,杯口密封圈110能够保证杯盖与杯体10的密封性,防止杯体10内的食物外泄。
在本实施例的杯具中,盖体20具有朝向杯体10一侧伸出的筒状连接壁。连接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用户通过旋转盖体20即可实现盖体20与杯体10的安装或者拆卸,从而方便用户对盖体20进行操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料理机,包括上述的杯具。料理机还包括主机120及搅拌刀座,搅拌刀座设置在主机120上,杯具设置在搅拌刀座上。主机120启动后,能够带动搅拌刀座上的搅拌刀旋转,从而对杯具内的食物进行搅打。这样,用户可以得到味道鲜美、营养充足的果蔬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中,当用户需要对杯体的内腔进行抽真空操作时,用户操作开关结构的操作端并使得抽真空部件与电源连接,则抽真空部件开始对杯体进行抽真空操作,使得杯体的内腔的空气通过盖体上的进气孔流动至顶盖或盖体上的排气孔,并从排气孔排出到外界。在上述过程中,为了避免外部的空气再次进入至内腔,在进气孔处设置有单向阀,从而确保气体从进气孔流动至排气孔,且不能从排气孔进入至进气孔,实现内腔内气体的单向流动,从而保证了杯具的排气可靠性。
这样,与现有技术中需要用户手动抽真空相比,本申请中的杯具采用电动抽真空操作,操作便捷,且提高了杯具的抽真空作业效率,增大杯体的真空度,延长杯具对食物的保鲜时间、留住食物的营养,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杯具,包括杯体(10)和杯盖,所述杯盖设置在所述杯体(10)的开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
盖体(20),所述盖体(20)的下端与所述杯体(10)连接;
顶盖(30),所述顶盖(30)与所述盖体(20)的上端连接并与所述盖体(20)之间形成容纳腔(21);
抽真空部件(40);
电源(50),所述抽真空部件(40)和所述电源(5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内,且所述电源(50)给所述抽真空部件(40)供电,所述抽真空部件(40)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盖体(20)上的进气孔(22)与所述杯体(10)的内腔(11)连通,所述抽真空部件(40)的出气端通过所述顶盖(30)或所述盖体(20)的排气孔(31)与外部连通;
单向阀(60),所述单向阀(60)设置在所述进气孔(22)处,以使所述内腔(11)中的气体通过所述抽真空部件(40)向外排出;
开关结构(70),所述抽真空部件(40)通过所述开关结构(70)与所述电源(50)连接,所述开关结构(70)的操作端设置在所述盖体(20)或所述顶盖(30)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结构(70)包括:
按压件(71),所述按压件(71)的操作端位于所述盖体(20)的外表面上,所述按压件(71)的施压端伸入所述容纳腔(21)内;
电子主板(72),所述电子主板(7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内,且所述按压件(71)推压所述电子主板(72)时,所述电子主板(72)与所述电源(50)和所述抽真空部件(40)接触,以将所述电源(50)与所述抽真空部件(40)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60)为锥形结构且具有通气孔(61),所述锥形结构的尖端在气压作用下打开一条缝隙,所述内腔(11)中的气体通过所述通气孔(61)经所述缝隙流向所述抽真空部件(40),当所述内腔(11)为负压时,所述缝隙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还包括阀支架(62),所述单向阀(60)通过所述阀支架(62)固定在所述进气孔(22)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支架(62)为具有中心孔的凸台结构,且所述凸台结构的一部分插入所述通气孔(6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22)为阶梯孔,所述单向阀(60)通过所述阀支架(62)压合在所述阶梯孔的不同孔径的孔段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还包括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所述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设置在所述盖体(20)和/或所述顶盖(30)上,所述盖体(20)具有与所述内腔(1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23),所述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与所述第一连通孔(2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还包括过滤筛网(90),所述过滤筛网(90)位于所述单向阀(60)的下方并遮挡所述单向阀(60)和/或所述第一连通孔(23),且所述过滤筛网(90)与所述盖体(2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的操作端位于所述顶盖(30)上,且所述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的操作端具有压力指示件(8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压力指示结构(80)还包括:
排气状态切换部,所述排气状态切换部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顶盖(30)伸入所述容纳腔(21)中,且所述压力指示件(81)设置在所述排气状态切换部的顶端;
排气连接部(82),所述排气连接部(82)位于所述容纳腔(21)内并与所述排气状态切换部连接,且所述排气连接部(82)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821),所述排气口(821)与所述第一连通孔(23)始终连通,所述排气状态切换部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以调节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821)的连通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0)具有泄压孔,所述排气状态切换部包括:
连通杆(83),所述连通杆(83)穿过所述泄压孔并与所述泄压孔之间形成第一泄压间隙(84),所述压力指示件(81)设置在所述连通杆(83)的顶端,所述连通杆(83)具有中心通孔(831),所述压力指示件(81)通过所述连通杆(83)、所述排气口(821)与所述第一连通孔(23)连通;
用于密封所述连通杆(83)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第二泄压间隙(85)的泄压密封圈(86),所述泄压密封圈(86)设置在所述连通杆(83)的底端,所述连通杆(83)沿所述泄压孔的轴向运动时,所述泄压密封圈(86)封堵或避让所述第二泄压间隙(85),以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821)在连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中切换;
泄压弹簧(87),所述泄压弹簧(87)套设在所述连通杆(83)的外侧并位于所述顶盖(30)与所述排气连接部(82)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连接部(82)包括:
排气接头(822),所述排气接头(822)具有开口和所述排气口(821);
固定架(823),所述排气接头(822)通过所述固定架(823)与所述顶盖(30)连接,所述固定架(823)的一部分封堵所述开口,且所述固定架(823)具有第二连通孔,所述连通杆(83)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伸入所述排气接头(822)内,所述连通杆(83)与所述第二连通孔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泄压间隙(85),所述泄压弹簧(87)抵接在所述固定架(823)与所述顶盖(3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823)具有朝向所述开口内伸出的装配凸沿(824),所述排气连接部(82)还包括装配密封圈(825),所述装配密封圈(825)套设在所述装配凸沿(824)的外侧并挤压在所述排气接头(822)与所述固定架(823)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还包括多根软管(100),所述抽真空部件(40)的排气端与所述排气孔(31)之间通过一根所述软管(100)连接、所述抽真空部件(40)的进气端通过另一根所述软管(100)与所述进气孔(22)连接、所述排气连接部(82)的排气口(821)通过另一根所述软管(100)与所述第一连通孔(23)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杆(83)的顶端具有支撑环(832),所述压力指示件(81)包括:
连接环(811),所述连接环(811)叠置在所述支撑环(832)上;
压力薄膜结构(812),所述压力薄膜结构(812)设置在所述连接环(811)的中心孔处,当所述杯体(10)的内腔(11)具有正压力时,所述压力薄膜结构(812)被顶起,当所述杯体(10)的内腔(11)具有负压力时,所述压力薄膜结构(812)向所述杯盖内凹入;
操作盖(813),所述操作盖(813)将所述连接环(811)与所述支撑环(832)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0)的顶面具有向上伸出的凸环(32),所述压力指示件(81)位于所述凸环(32)围成的操作空间(33)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31)与所述操作空间(33)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充电接口(24),所述充电接口(24)与所述电源(50)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电源(50)的充电状态的指示灯(25)。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状态切换部还包括:
导向套筒(88),所述导向套筒(88)套设在所述连通杆(83)上,且所述导向套筒(88)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条第一导向骨(881),所述泄压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骨(881)配合的第二导向骨,所述第二导向骨为多条且间隔设置,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导向骨之间具有一条所述第一导向骨(881),且所述导向套筒(88)的底端具有第一按压齿形结构(882);
泄压轮(89),所述泄压轮(89)套在所述连通杆(83)上,所述泄压轮(89)位于所述第一按压齿形结构(882)的下方,所述泄压轮(89)具有与所述第一按压齿形结构(882)相配合的第二按压齿形结构(891);
支撑件(892),所述支撑件(892)位于所述泄压轮(89)的下方,且所述泄压弹簧(87)通过所述支撑件(892)支撑所述泄压轮(89)。
21.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杯具。
CN201720613496.9U 2017-05-27 2017-05-27 杯具和料理机 Active CN207492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3496.9U CN207492673U (zh) 2017-05-27 2017-05-27 杯具和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3496.9U CN207492673U (zh) 2017-05-27 2017-05-27 杯具和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92673U true CN207492673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497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3496.9U Active CN207492673U (zh) 2017-05-27 2017-05-27 杯具和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9267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0525A (zh) * 2019-06-26 2019-09-0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
WO2020024481A1 (zh) * 2018-08-02 2020-02-0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开关装置、抽真空装置、搅拌杯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111839276A (zh) * 2019-04-28 2020-10-3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抽气与泄压组件、真空头组件、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WO2022048496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汪玉华 真空料理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4481A1 (zh) * 2018-08-02 2020-02-0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开关装置、抽真空装置、搅拌杯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CN111839276A (zh) * 2019-04-28 2020-10-3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抽气与泄压组件、真空头组件、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111839276B (zh) * 2019-04-28 2022-04-2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抽气与泄压组件、真空头组件、杯盖组件及料理机
CN110200525A (zh) * 2019-06-26 2019-09-0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10200525B (zh) * 2019-06-26 2021-07-0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
WO2022048496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汪玉华 真空料理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92673U (zh) 杯具和料理机
CN206333822U (zh) 一种真空破壁机的抽真空结构
JP3241544U (ja) 搾乳器用搾乳カップ及び搾乳器
CN108523147A (zh) 一种枇杷去核装置
CN104223362B (zh) 吸入器
CN109279173A (zh) 一种可抽真空的容器盖
CN209177221U (zh) 一种可抽真空的容器盖
CN207695267U (zh) 一种播种机种箱清理装置
CN108653839A (zh) 一种气囊快速回弹的吸奶器
CN205836054U (zh) 气动式真空压榨装置
CN209916849U (zh) 免手扶隐藏式吸奶器
CN204811393U (zh) 一种能够控制花粉湿度的采粉器
CN205409362U (zh) 一种糕点用气压式裱花器
CN206879707U (zh) 一种玉米花粉采集、授粉装置
CN209107080U (zh) 抽气嘴组件、机座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CN209463535U (zh) 用于一体牙刷的牙膏筒
CN203106985U (zh) 便携式表面清洁用抽吸装置
CN201228623Y (zh) 一种家用真空机
CN210808675U (zh) 一种农业用瓜类种植人工授粉装置
CN206651798U (zh) 气尘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WO2023279497A1 (zh) 一体式电动吸奶器
CN216078482U (zh) 一种气阀
CN208510860U (zh) 料理杯和料理机
CN207837534U (zh) 智能血压测量手环
CN213246206U (zh) 一种番茄种苗培育采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