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2143U - 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2143U
CN207482143U CN201721441915.1U CN201721441915U CN207482143U CN 207482143 U CN207482143 U CN 207482143U CN 201721441915 U CN201721441915 U CN 201721441915U CN 207482143 U CN207482143 U CN 207482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pedo
support plate
propeller
nacelle
unmanned b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19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军
吴竹林
施宇翔
黄卓
曾青
郝伦
袁威
许洪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SIBI DEFEN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Shenzhen hasby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ighspeed Defen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IGHSPEED BOAT TECH DE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ighspeed Defen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IGHSPEED BOAT TECH DEV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ighspeed Defen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19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2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2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2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包括舱体、第一支架板、第二支架板、第一鱼雷型推进器、第二鱼雷型推进器,舱体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鱼雷型推进器和第二鱼雷型推进器,第一鱼雷型推进器和第二鱼雷型推进器平行设置,第一鱼雷型推进器通过第一支架板与舱体底部的一端连接,第二鱼雷型推进器通过第二支架板与舱体底部的另一端连接,舱体内设有导航系统、信号接收系统及信号处理系统,舱体的顶部设有天线。本实施例提供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鱼雷型推进器为无人艇提供动力;支架板与水面接触形成小水线面,极大地减少了无人艇在水中运行的阻力;天线用于将信号进行有效的连接,通过处理系统对导航系统发出命令完成相关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现代作战已是科技的较量,相对于侦查及恶略海况的检测,无人艇、无人机等充分体现了可实施性和灵动性,然而目前受限于海水里通信的阻扰,很难保持信号的有效连接。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包括舱体、第一支架板、第二支架板、第一鱼雷型推进器、第二鱼雷型推进器,所述舱体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鱼雷型推进器和所述第二鱼雷型推进器,所述第一鱼雷型推进器和所述第二鱼雷型推进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鱼雷型推进器通过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舱体底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鱼雷型推进器通过所述第二支架板与所述舱体底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舱体内设有导航系统、信号接收系统及信号处理系统,所述舱体的顶部设有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呈梯台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板设于所述梯台的第一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第一侧面设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支架板和所述第一侧面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板设于所述梯台的第二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架板与所述第二侧面设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支架板和所述第二侧面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为微型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板和所述第二支架板均为轻型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板和所述第二支架板均为复合板。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水面以下的第一鱼雷型推进器和第二鱼雷型推进器主要为无人艇提供动力;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与水面接触形成小水线面,极大地减少了无人艇在水中运行的阻力;露出水面部分的天线用于将信号进行有效的连接,同时露出水面的信号接收系统能够准确清晰的接收到基站发出的指令信息,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对导航系统发出命令,继而完成相关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在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舱体;2-第一支架板;3-第二支架板;4-第一鱼雷型推进器;5-第二鱼雷型推进器;6-天线;
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包括舱体1、第一支架板2、第二支架板3、第一鱼雷型推进器4、第二鱼雷型推进器5,舱体1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鱼雷型推进器4和第二鱼雷型推进器5,第一鱼雷型推进器4和第二鱼雷型推进器5平行设置,第一鱼雷型推进器4通过第一支架板2与舱体1底部的一端连接,第二鱼雷型推进器5通过第二支架板3与舱体1底部的另一端连接,舱体1内设有导航系统、信号接收系统及信号处理系统,舱体1的顶部设有天线6。
本实施例提供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的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舱体1的底部与第一鱼雷型推进器4通过第一支架板2连接,舱体1的底部与第二鱼雷型推进器5通过第二支架板3连接;水面以下的第一鱼雷型推进器4和第二鱼雷型推进器5主要为无人艇提供动力;第一支架板2和第二支架板3与舱体1形成空台体,第一支架板2和第二支架板3与水面接触形成小水线面;露出水面部分的天线6用于将信号进行有效的连接,同时露出水面的信号接收系统能够准确清晰的接收到基站发出的指令信息,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对导航系统发出命令,继而完成相关作业。
本实施例提供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的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水面以下的第一鱼雷型推进器4和第二鱼雷型推进器5主要为无人艇提供动力;第一支架板2和第二支架板3与水面接触形成小水线面,极大地减少了无人艇在水中运行的阻力;露出水面部分的天线6用于将信号进行有效的连接,同时露出水面的信号接收系统能够准确清晰的接收到基站发出的指令信息,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对导航系统发出命令,继而完成相关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舱体1呈梯台型。梯台型的舱体1包括相对设立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及连接于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间的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相对设置,上底面的面积小于底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板2设于梯台的第一侧面11的底部,第一支架板2与第一侧面11设于同一平面,第一支架板2和第一侧面11一体成型。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水产生的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架板3设于梯台的第二侧面12的底部,第二支架板3与第二侧面12设于同一平面,第二支架板3和第二侧面12一体成型。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水产生的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6为微型天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板2和第二支架板3均为轻型钢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板2和第二支架板3均为复合板。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第一支架板、第二支架板、第一鱼雷型推进器、第二鱼雷型推进器,所述舱体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鱼雷型推进器和所述第二鱼雷型推进器,所述第一鱼雷型推进器和所述第二鱼雷型推进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鱼雷型推进器通过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舱体底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鱼雷型推进器通过所述第二支架板与所述舱体底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舱体内设有导航系统、信号接收系统及信号处理系统,所述舱体的顶部设有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呈梯台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板设于所述梯台的第一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第一侧面设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支架板和所述第一侧面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板设于所述梯台的第二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架板与所述第二侧面设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支架板和所述第二侧面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微型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板和所述第二支架板均为轻型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型推进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板和所述第二支架板均为复合板。
CN201721441915.1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Active CN207482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1915.1U CN207482143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1915.1U CN207482143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2143U true CN207482143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8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1915.1U Active CN207482143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2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7643A (zh) 水下机器人目标定位识别系统
CN103956076B (zh) 智能靠泊辅助系统
CN105825715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船舶防碰撞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201872912U (zh) 铝合金破冰船
CN207482143U (zh) 一种鱼雷型推进无人艇
CN206451016U (zh) 一种延时释放装置
CN205209491U (zh) 无人艇
CN202508264U (zh) 一种hf型深水浮标
KR101118567B1 (ko) 모형빙 두께의 상하 접촉 계측 방법
CN202672100U (zh) 防撞装置
CN204821988U (zh) 一种船用救生圈固定架
CN207917115U (zh) 一种防缠绕水下机器人
CN109557544A (zh) 海上监测装置
CN202686700U (zh) 一种卡槽式引水员梯紧固装置
CN204750470U (zh) 一种船的尾部结构
CN217442589U (zh) 一种全海深长基线定位装置
CN207482144U (zh) 一种静音型电推无人艇
CN206590089U (zh) 一种方便rov在检测时获得连续稳定数据的装置
CN207809714U (zh) 一种大型船舶超载的检测设备
CN102501953A (zh) 仿生机械鱼的研制系统
KR101118566B1 (ko) 모형빙 두께 계측용 상하 접촉식 초음파 장치
CN201825216U (zh) 皮划艇
CN215323207U (zh) 一种船体防撞结构
CN209659808U (zh) 海上无人船电路板防水装置
CN202115683U (zh) 一种双用溢油应急处置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Shekou fishing port repair base 3 Building

Co-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SIBI DEFEN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sby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Shekou fishing port repair base 3 Building

Co-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SIBI DEFEN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ISPEED BOATS 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