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61917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61917U CN207461917U CN201720499693.2U CN201720499693U CN207461917U CN 207461917 U CN207461917 U CN 207461917U CN 201720499693 U CN201720499693 U CN 201720499693U CN 207461917 U CN207461917 U CN 2074619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radiating part
- pipeline
- eliminating medium
- accommodation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和储存盒。本体上设有线路板,本体包括壳体,壳体上或靠近壳体处设有散热部;和储存盒,连接在本体上,且靠近线路板设置,储存盒内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填充有散热介质,储存盒和散热部之间设有管路,且管路与容纳空间相连通,以使线路板的热量经散热介质传递至散热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储存盒内存储有散热介质,线路板发出的热量经储存盒传递到散热介质中,再通过散热介质的相变或导热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部,经散热部散出,实现对线路板的降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IH电压力锅工作时,如图1所示,其IGBT散热都是采用风冷的方式,线路板10’贴在散热片的背面,风扇20’对着散热片吹;工作过程中风扇及空气在散热片中流动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尤其在产品使用寿命的后期,噪音分贝数值更是达到最大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线路板,所述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或靠近所述壳体处设有散热部;和储存盒,连接在所述本体上,且靠近所述线路板设置,所述储存盒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有散热介质,所述储存盒和所述散热部之间设有管路,且所述管路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以使所述线路板的热量经所述散热介质传递至所述散热部。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本体上设有储存盒,储存盒靠近线路板设置,储存盒的容纳空间内填充有散热介质。散热部设置在壳体上或靠近壳体设置,线路板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储存盒上,并经储存盒传递到散热介质,为使散热介质中的热量能够靠散热部散出,储存盒与散热部之间设置有管路。由于散热部设置在壳体上或靠近壳体设置,这样散热介质中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部很容易的向外散出,实现对散热介质的冷却,进而实现对线路板的降温。通过散热介质的传热将线路板的产生的热量散到产品外部,整个过程中不产生噪音,不需要消耗电能,且储存盒占据的体积小于风冷结构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实现了烹饪器具的小型化。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储存盒为陶瓷件或金属件,利用陶瓷材料或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好的特点,提高线路板与散热介质之间的热传递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散热介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线路板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介质后,当散热介质的温度达到其沸点时,散热介质蒸发,发生由液态到气态的转变。液态散热介质受热蒸发变为气态后,气态的散热介质沿管路流动,散热介质靠近散热部后,散热部对散热介质进行降温,使散热介质重新冷凝变为液态,并经管路流回容纳空间,完成一次循环,并继续开始下次循环,散热介质不断循环即可将线路板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部散到产品外部。
优选地,冷却液采用低沸点的石油醚、丙酮、乙醇、甲醇等。
优选地,所述散热介质的沸点为50℃~80℃。进一步地,散热介质的沸点为50℃、60℃、70℃、8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内设有散热通道,所述管路包括输送管和回流管,所述输送管的入口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出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入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出口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回流口相连通。
为增大散热介质与散热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散热部为散热板,散热板内设有散热通道,使得散热板为中空结构。管路包括输送管和回流管,相应的储存盒上设有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出口和回流口,输送管的入口与容纳空间的出口相连通,输送管的出口与散热板内散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回流管的入口与散热板内散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回流管的出口与容纳空间的回流口相连通。
液态的散热介质吸收线路板的热量,当散热介质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散热介质相变为气态,气态的散热介质经储存盒的出口流入输送管,并经输送管的出口流入散热通道,在散热通道内与散热板进行热交换,气态散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后重新凝结为液态,经回流管流回至储存盒的容纳空间内,完成一次循环。进而再次吸收线路板的热量进行下次循环。
为方便散热板内散热通道的设置,可以先在散热板内设置贯穿散热板的通孔,再分别从散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处钻孔,且钻孔方向沿与通孔的轴线方向不平行,当钻孔与通孔相连通时完成散热通道的设置,在通孔的两端塞上橡胶、硅胶等密封件,避免散热介质经通孔散出散热板。当然,还可以设置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散热槽,第二散热板的外表面上设有与第一散热槽相对应的第二散热槽,将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拼合形成散热板,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拼合形成散热通道。
优选地,输送管与储存盒之间、输送管与散热板之间、回流管与储存盒之间、回流管与散热板之间均采用接头连接。且优选地,接头上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增强输送管与储存盒之间、输送管与散热板之间、回流管与储存盒之间、回流管与散热板之间连接的气密性。
散热板、管路为铜、铝或铜铝复合材料等制成的金属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纳空间的回流口低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出口;和/或,所述回流管或所述输送管上设有单向阀。
为使得气态散热介质从输送管流入散热通道,同时保证经散热部冷却后的液态散热介质经回流管流回容纳空间,将容纳空间的出口设置在回流口的上方,使得气态散热介质经容纳空间出口流出,液态散热介质经回流口流回。和/或,在回流管或输送管上设置单向阀,防止气态散热介质经回流口、回流管流出容纳空间,同时避免经散热部冷却后的液态散热介质经输送管流回容纳空间。优选地,单向阀设置在回流管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回流口相连通,所述管路的外壁面贴合在所述散热部上。
除在散热部内设置散热通道外,还可以使得管路的外壁面靠近散热部设置,优选地,管路的外壁面贴合在散热部上,储存盒上设有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出口和回流口,管路的一端与容纳空间的出口相连通,管路的另一端与容纳空间的回流口相连通。液态散热介质蒸发变为气态散热介质后,由容纳空间的出口流入管路,并沿管路流动,到达管路上与散热部相靠近或相贴合处时与散热部发生热交换,气态散热介质温度降低重新变为液态,继续沿管路流动并经容纳空间回流口流回容纳空间内,完成一次循环。散热介质继续吸收线路板的热量,开始下次循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散热介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
散热介质还可以是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优选地,散热介质选用导热性好的石墨粉、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管路的另一端的外壁面贴合在所述散热部上,且所述管路内填充有所述散热介质。
当散热介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时,为增加线路板的降温速度,在管路内填充有散热介质。管路的一端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管路的另一端靠近散热部设置,优选地,管路的另一端贴合在散热部上。线路板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介质,散热介质与散热部发生热交换,实现对线路板的降温。
为增大散热介质向外散热的速度且增大散热介质在管路中的填充量,管路呈螺旋形设置。当然,管路也可以呈直管状或其它形状。还可以设置多个管路,多个管路相连通或不连通,各个管路内均填充有散热介质,各个管路的一端与容纳空间相连通,各个管路的另一端靠近散热部设置或贴合在散热部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压紧装置,用于使所述管路的外壁面贴合在所述散热部上。
当管路贴合在散热部上时,为保证散热部与管路之间的贴合强度,烹饪器具还包括压紧装置,目的是将管路压紧在散热部上,避免两者之间产生松动或错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散热部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或者,所述散热部为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管路相对应的部分;或者,所述散热部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或者,所述散热部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
壳体上设有贯穿壳体的、与散热部相适配的安装通孔,散热部位于安装通孔内,散热部的外壁面凸出或不凸出壳体的外壁面,散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部后,散热部很容易与壳体及烹饪器具外的环境产生热交换,加快散热部对散热介质的冷却作用,优选的,散热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上,或与壳体相卡接或焊接,或粘贴在壳体上。
或者,散热部靠近壳体设置,优选地,散热部设置在壳体的内侧或外侧,进一步地,散热部贴合在壳体的内壁面或外壁面上,散热部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上,或与壳体相卡接或焊接,或粘贴在壳体上。
或者,散热部为壳体的一部分,具体地,散热部为壳体上与管路相对应的部分,这样管路直接靠近壳体设置。或直接贴合在壳体上,,此时可以在壳体上设置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散热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散热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进一步增大散热部与外界的换热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储存盒贴合在所述线路板上,且所述储存盒与所述线路板之间涂覆有导热硅脂。
为增强储存盒与线路板之间的传热效率,储存盒与线路板相贴合。进一步地,储存盒与线路板相对设置的表面足够光滑,减小储存盒与线路板之间的接触热阻,且储存盒与线路板之间涂覆有导热硅脂。
储存盒为铜、铝或铜铝复合材料等制成的金属件。优选地,储存盒通过螺钉固定在本体上,或卡接在本体上或焊接在本体上。
优选地,壳体为金属件或耐高温塑料件或陶瓷件。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局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线路板,20’风扇。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局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散热板与管路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述的散热板与管路装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2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本体,11线路板,12壳体,13散热板,131散热通道,132通孔,133密封件,134接头,135凹槽,14线路板支架,2储存盒,21容纳空间,3管路,31输送管,32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1和储存盒2。本体1上设有线路板11,本体1包括壳体12,壳体12上或靠近壳体12处设有散热部;储存盒2连接在本体1上,且靠近线路板11设置,储存盒2内具有容纳空间21,容纳空间21内填充有散热介质,储存盒2和散热部之间设有管路3,且管路3与容纳空间21相连通,以使线路板11的热量经散热介质传递至散热部。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本体1上设有储存盒2,储存盒2靠近线路板11设置,储存盒2的容纳空间21内填充有散热介质。散热部设置在壳体12上或靠近壳体12设置,线路板11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储存盒2上,并经储存盒2传递到散热介质,为使散热介质中的热量能够靠散热部散出,储存盒2与散热部之间设置有管路3。由于散热部设置在壳体12上或靠近壳体12设置,这样散热介质中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部很容易的向外散出,实现对散热介质的冷却,进而实现对线路板11的降温。通过散热介质的传热将线路板11的产生的热量散到产品外部,整个过程中不产生噪音,不需要消耗电能,且储存盒2占据的体积小于风冷结构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实现了烹饪器具的小型化。
储存盒为陶瓷件或金属件,利用陶瓷材料或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好的特点,提高线路板与散热介质之间的热传递效率。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烹饪器具包括:本体1和储存盒2。本体1上设有线路板11,本体1包括壳体12,壳体12上或靠近壳体12处设有散热部;储存盒2连接在本体1上,且靠近线路板11设置,储存盒2内具有容纳空间21,容纳空间21内填充有散热介质,储存盒2和散热部之间设有管路3,且管路3与容纳空间21相连通,以使线路板11的热量经散热介质传递至散热部。
优选地,散热介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线路板11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介质后,当散热介质的温度达到其沸点时,散热介质蒸发,发生由液态到气态的转变。液态散热介质受热蒸发变为气态后,气态的散热介质沿管路3流动,散热介质靠近散热部后,散热部对散热介质进行降温,使散热介质重新冷凝变为液态,并经管路3流回容纳空间21,完成一次循环,并继续开始下次循环,散热介质不断循环即可将线路板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部散到产品外部。
优选地,冷却液采用低沸点的石油醚、丙酮、乙醇、甲醇等。
优选地,散热介质的沸点为50℃~80℃。进一步地,散热介质的沸点为50℃、60℃、70℃、80℃。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散热部包括散热板13,散热板13内设有散热通道131,管路3包括输送管31和回流管32,输送管31的入口与容纳空间21的出口相连通,输送管31的出口与散热通道131的入口相连通,回流管32的入口与散热通道131的出口相连通,回流管32的出口与容纳空间21的回流口相连通。
为增大散热介质与散热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散热部为散热板13,散热板13内设有散热通道131,使得散热板13为中空结构。管路3包括输送管31和回流管32,相应的储存盒2上设有与容纳空间21相连通的出口和回流口,输送管31的入口与容纳空间21的出口相连通,输送管31的出口与散热板13内散热通道131的入口相连通,回流管32的入口与散热板13内散热通道131的出口相连通,回流管32的出口与容纳空间21的回流口相连通。
液态的散热介质吸收线路板11的热量,当散热介质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散热介质相变为气态,气态的散热介质经储存盒2的出口流入输送管31,并经输送管31的出口流入散热通道131,在散热通道131内与散热板13进行热交换,气态散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后重新凝结为液态,经回流管32流回至储存盒2的容纳空间21内,完成一次循环。进而再次吸收线路板11的热量进行下次循环。
如图5所示,为方便散热板13内散热通道131的设置,可以先在散热板13内设置贯穿散热板13的通孔132,再分别从散热通道131的入口和出口处钻孔,且钻孔方向与通孔132的轴线方向不平行,当钻孔与通孔132相连通时完成散热通道131的设置,在通孔132的两端塞上橡胶、硅胶等密封件133,避免散热介质经通孔132散出散热板13。当然,还可以设置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散热槽,第二散热板的外表面上设有与第一散热槽相对应的第二散热槽,将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拼合形成散热板13,第一散热槽和第二散热槽拼合形成散热通道131。
优选地,输送管31与储存盒2之间、输送管31与散热板13之间、回流管32与储存盒2之间、回流管32与散热板13之间均采用接头134连接。且优选地,接头134上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增强输送管31与储存盒2之间、输送管31与散热板13之间、回流管32与储存盒2之间、回流管32与散热板13之间连接的气密性。
散热板13、管路为铜、铝或铜铝复合材料等制成的金属件。
优选地,容纳空间21的回流口低于容纳空间21的出口;和/或,回流管32或输送管31上设有单向阀。
为使得气态散热介质从输送管31流入散热通道131,同时保证经散热部冷却后的液态散热介质经回流管32流回容纳空间21,将容纳空间21的出口设置在回流口的上方,使得气态散热介质经容纳空间21出口流出,液态散热介质经回流口流回。和/或,在回流管32或输送管31上设置单向阀,防止气态散热介质经回流口、回流管32流出容纳空间21,同时避免经散热部冷却后的液态散热介质经输送管31流回容纳空间21。优选地,单向阀设置在回流管32上。
如图2和图3中箭头示意气态散热介质和液态散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在第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12上设有安装通孔,散热部位于安装通孔内。
壳体12上设有贯穿壳体12的、与散热部相适配的安装通孔,散热部位于安装通孔内,散热部的外壁面凸出或不凸出壳体12的外壁面,散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部后,散热部很容易与壳体12及烹饪器具外的环境产生热交换,加快散热部对散热介质的冷却作用,优选的,散热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2上,或与壳体12相卡接或焊接,或粘贴在壳体12上。
在第二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散热部靠近壳体12设置,优选地,散热部设置在壳体的内侧或外侧,进一步地,散热部贴合在壳体12的内壁面或外壁面上,散热部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2上,或与壳体12相卡接或焊接,或粘贴在壳体12上。
在第三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散热部为壳体12的一部分,具体地,散热部为壳体12上与管路3相对应的部分,这样管路3直接靠近壳体12设置。或直接贴合在壳体12上,此时可以在壳体12上设置与容纳空间21相连通的散热通道131。
优选地,如图4所示,散热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135,进一步增大散热部与外界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如图3所示,储存盒2贴合在线路板11上,且储存盒2与线路板11之间涂覆有导热硅脂。
为增强储存盒2与线路板11之间的传热效率,储存盒2与线路板11相贴合。进一步地,储存盒2与线路板11相对设置的表面足够光滑,减小储存盒2与线路板11之间的接触热阻,且储存盒2与线路板11之间涂覆有导热硅脂。
储存盒2为铜、铝或铜铝复合材料等制成的金属件。优选地,储存盒2通过螺钉固定在本体1上,或卡接在本体1上或焊接在本体1上。
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线路板支架14。
壳体12指的是烹饪器具的外壁,包括外壳、底座的外壁、盖体上的外壁等。
优选地,壳体12为金属件或耐高温塑料件或陶瓷件。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管路3的一端与容纳空间21的出口相连通,管路3的另一端与容纳空间21的回流口相连通,管路3的外壁面贴合在散热部上。
管路3的外壁面靠近散热部设置,优选地,管路3的外壁面贴合在散热部上,储存盒2上设有与容纳空间21相连通的出口和回流口,管路3的一端与容纳空间21的出口相连通,管路3的另一端与容纳空间21的回流口相连通。液态散热介质蒸发变为气态散热介质后,由容纳空间21的出口流入管路3,并沿管路3流动,到达管路3上与散热部相靠近或相贴合处时与散热部发生热交换,气态散热介质温度降低重新变为液态,继续沿管路3流动并经容纳空间21回流口流回容纳空间21内,完成一次循环。散热介质继续吸收线路板11的热量,开始下次循环。
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用于使管路3的外壁面贴合在散热部上。
当管路3贴合在散热部上时,为保证散热部与管路3之间的贴合强度,烹饪器具还包括压紧装置,目的是将管路3压紧在散热部上,避免两者之间产生松动或错位。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散热介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
散热介质还可以是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优选地,散热介质选用导热性好的石墨粉、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等。
优选地,管路3的一端与容纳空间21相连通,管路3的另一端的外壁面贴合在散热部上,且管路3内填充有散热介质。
当散热介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时,为增加线路板11的降温速度,在管路3内填充有散热介质。管路3的一端与容纳空间21相连通,管路3的另一端靠近散热部设置,优选地,管路3的另一端贴合在散热部上。线路板11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介质,散热介质与散热部发生热交换,实现对线路板11的降温。
为增大散热介质向外散热的速度且增大散热介质在管路3中的填充量,管路3呈螺旋形设置。当然,管路3也可以呈直管状或其它形状。还可以设置多个管路3,多个管路3相连通或不连通,各个管路3内均填充有散热介质,各个管路3的一端与容纳空间21相连通,各个管路3的另一端靠近散热部设置或贴合在散热部上。
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用于使管路3的外壁面贴合在散热部上。
当管路3贴合在散热部上时,为保证散热部与管路3之间的贴合强度,烹饪器具还包括压紧装置,目的是将管路3压紧在散热部上,避免两者之间产生松动或错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储存盒2内存储有散热介质,线路板11发出的热量经储存盒2传递到散热介质中,再通过散热介质的相变或导热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部,经散热部散出,实现对线路板11的降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线路板,所述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或靠近所述壳体处设有散热部;和
储存盒,连接在所述本体上,且靠近所述线路板设置,所述储存盒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有散热介质,所述储存盒和所述散热部之间设有管路,且所述管路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以使所述线路板的热量经所述散热介质传递至所述散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介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部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内设有散热通道,所述管路包括输送管和回流管,所述输送管的入口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出口相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出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入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出口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回流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空间的回流口低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出口;和/或,所述回流管或所述输送管上设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空间的回流口相连通,所述管路的外壁面贴合在所述散热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介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粉末或固态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管路的另一端的外壁面贴合在所述散热部上,且所述管路内填充有所述散热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紧装置,用于使所述管路的外壁面贴合在所述散热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散热部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或者,所述散热部为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管路相对应的部分;或者,所述散热部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或者,所述散热部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和/或,所述线路板贴合在所述储存盒上,且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储存盒之间涂覆有导热硅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99693.2U CN207461917U (zh) | 2017-05-08 | 2017-05-08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99693.2U CN207461917U (zh) | 2017-05-08 | 2017-05-08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61917U true CN207461917U (zh) | 2018-06-08 |
Family
ID=62255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99693.2U Active CN207461917U (zh) | 2017-05-08 | 2017-05-08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61917U (zh) |
-
2017
- 2017-05-08 CN CN201720499693.2U patent/CN2074619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09841B2 (en) | Liquid cooling radiation system and liquid radiator thereof | |
TWI498074B (zh) | 可攜式消費性電子裝置的散熱裝置 | |
CN101922778B (zh) | 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装置 | |
CN207763128U (zh) | 散热器及空调 | |
CN207719664U (zh) | 一种新型配电柜 | |
CN211451987U (zh) | 热量传导装置 | |
CN207461917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3953907A (zh) | 一种led液冷散热系统及大功率led聚光灯 | |
CN207743231U (zh) |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功率三极管 | |
CN109974136A (zh) | 一种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9243958U (zh) | 一种半导体制冷模组以及光学美容仪 | |
CN207864044U (zh) |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 |
CN106231871B (zh) | 一种电动车辆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 |
CN209659056U (zh) | 一种适用性广的石墨烯散热电机 | |
CN208368492U (zh) | 一种芯片散热器 | |
CN209859733U (zh) | 一种变压器的保护外壳结构 | |
CN209327971U (zh) | 一种多齿高解热的服务器散热铜管 | |
CN207543470U (zh) | 一种节能环保散热器 | |
CN209459475U (zh) | 稳定型管道散热模组 | |
CN109373791A (zh) | 稳定型管道散热模组 | |
CN107438347B (zh) | 一种散热装置 | |
CN203645199U (zh) | 一种高压配电柜热管散热系统 | |
CN104075136B (zh) | 一种真空液体散热装置及led灯具 | |
CN221598543U (zh) | 一种电子产品的散热结构 | |
CN220776344U (zh) | 电气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