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1271U - 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51271U CN207451271U CN201721462396.7U CN201721462396U CN207451271U CN 207451271 U CN207451271 U CN 207451271U CN 201721462396 U CN201721462396 U CN 201721462396U CN 207451271 U CN207451271 U CN 2074512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llower
- protective shell
- driving wheel
- shaft
-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5000004443 Ricinu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10,10-dioxo-2-[4-(N-phenylanilino)phenyl]thioxanthen-9-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2ccccc2S(=O)(=O)c2ccc(cc12)-c1ccc(cc1)N(c1ccccc1)c1ccccc1 FGRBYDKOBBBPO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95 contracto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顶端安装有机架;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绕线盘;所述机架内部右端安装有调节件,机架内部左端安装有固定绕线轮;所述调节件包括保护壳、主动轮、被动轮及变速电机,主动轮和被动轮位于保护壳内部,变速电机位于保护壳外部,主动轮和被动轮并排间隙排列,主动轮通过转轴与保护壳固定,被动轮通过轴承与被动轮的转轴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既能增加对电缆的夹紧面积和夹紧力,又不会轻易损坏电缆的外表面进而损坏电缆的导线;移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够自动进行张力调整,输送电缆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将一盘绕在线盘中的线缆按工艺要求重新盘绕于缠绕鼓中去的一种机器。目前,电机、压缩机、电动工具等生产厂家都引进了绕线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绕线机的转轴上相连有拖动电机,这时缠绕鼓便成为一种主动轮鼓,在它的带动下,线缆将会不断地从线盘中绕出并重新卷绕于缠绕鼓中,并且这种卷绕可根据不同要求来实现各种线缆在缠绕鼓上的排列,如一层状的依次排列或一层层依次排列。
随着线缆从线盘上导出,线缆的导开直径是由大到小变化的,从而在一定的阻尼力矩下所产生的阻尼力是由小变大的,这样,反映在线缆上所受的张紧力也就不同,一根同样长度的线缆,因在盘绕过程中所受到的张紧力不同,张紧力大,线缆会被拉长变细,过分的拉伸电缆甚至造成电缆绝缘层的破坏,反之,线缆张紧力小,线缆就会被缩短变粗,而最终卷绕在缠绕鼓上的线缆长短就会不一致,粗细也不一致,这将会直接影响线缆的缠绕质量,降低线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顶端安装有机架;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绕线盘;所述机架内部右端安装有调节件,机架内部左端安装有固定绕线轮;所述调节件包括保护壳、主动轮、被动轮及变速电机,主动轮和被动轮位于保护壳内部,变速电机位于保护壳外部,主动轮和被动轮并排间隙排列,主动轮通过转轴与保护壳固定,主动轮的转轴两端和保护壳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被动轮中部设置有转轴,被动轮通过轴承与被动轮的转轴固定,被动轮转轴两端分别与保护壳内壁固定连接,主动轮和被动轮位于保护壳的内部,变速电机位于保护壳的外部,主动轮的转轴一端与保护壳连接处开有通孔,变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通孔与主动轮的转轴一端固定;主动轮外圆周面设置有凸圈,被动轮外圆周面在与凸圈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凸圈对应互补;所述保护壳中设置有调整支架,调整支架为Y型结构,调整支架一端贯穿保护壳向外伸出,调整支架的另外两端分别与被动轮的转轴两端固定连接,保护壳外侧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保护壳固定,另一端设置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中部与支撑杆铰接,调整杆一端与调整支架的伸出端相对设置,保护壳外侧在与调整杆另一端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固定端与保护壳固定,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与调整杆相对应一端铰接,调整杆中部与支撑杆铰接;保护壳在与被动轮的转轴相配合部位设置有导槽,导槽的设置方向与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相同,也与主动轮和被动轮中心连线方向相同,被动轮转轴的两端位于导槽中,导槽内部一端设置有回位机构,回位机构一端与导槽内壁固定,另一端与被动轮的转轴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槽的长度为1~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为5~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为金属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下方安装有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变速电机驱动主动轮带动被动轮输送电缆,主动轮和被动轮上分别设置有凸圈和凹槽对电缆进行夹紧,这样既能增加对电缆的夹紧面积和夹紧力,又不会轻易损坏电缆的外表面进而损坏电缆的导线,设置伸缩装置对被动轮和主动轮的间隙进行调整,进而可以对夹紧力进行调整,回位机构可以将被动轮恢复原始位置,用于松开电缆;移动方便,工作效率高,线缆输送过程中能够自动进行张力调整,输送电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缆输送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缆输送调节装置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壳,2-主动轮,3-被动轮,4-变速电机,5-凸圈,6-凹槽,7-调整支架,8-支撑杆,9-调整杆,10-伸缩装置,11-导槽,12-回位弹簧,13-机架,14-调节件,15-固定绕线轮,16-绕线盘,17-立柱,1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8,所述底座18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立柱17,立柱17顶端安装有机架13;所述底座18上固定安装有绕线盘16;所述机架13内部右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调节件14,机架13内部左端安装有固定绕线轮15;所述调节件14包括保护壳1、主动轮2、被动轮3及变速电机4,主动轮2和被动轮3位于保护壳1内部,变速电机4位于保护壳1外部,主动轮2和被动轮3并排间隙排列,主动轮2通过转轴与保护壳1固定,主动轮2的转轴两端和保护壳1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被动轮3中部设置有转轴,被动轮3通过轴承与被动轮3的转轴固定,被动轮3转轴两端分别与保护壳1内壁固定连接,主动轮2和被动轮3位于保护壳1的内部,变速电机4位于保护壳1的外部,主动轮2的转轴一端与保护壳1连接处开有通孔,变速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通孔与主动轮2的转轴一端固定;主动轮2外圆周面设置有凸圈5,被动轮3外圆周面在与凸圈5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槽6,凹槽6与凸圈5对应互补;所述保护壳1中设置有调整支架7,调整支架7为Y型结构,调整支架7一端贯穿保护壳向外伸出,调整支架7的另外两端分别与被动轮3的转轴两端固定连接,保护壳1外侧设置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一端与保护壳1固定,另一端设置有调整杆9;所述调整杆9中部与支撑杆8铰接,调整杆9一端与调整支架7的伸出端相对设置,保护壳1外侧在与调整杆6另一端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伸缩装置10,伸缩装置10的固定端与保护壳1固定,伸缩装置10的伸缩端与调整杆9相对应一端铰接;当需要夹紧电缆时,伸缩装置10做伸展动作,调整杆9与伸缩装置10铰接的一端向远离保护壳1的方向运动,调整杆9中部与支撑杆8铰接,调整杆9与调整支架7相对应的一端向靠近保护壳1的方向运动并推动调整支架7向内运动,保护壳1在与被动轮3的转轴相配合部位设置有导槽11,导槽11的设置方向与伸缩装置10的伸缩方向相同,也与主动轮2和被动轮3中心连线方向相同,被动轮3转轴的两端位于导槽11中,导槽11内部一端设置有回位机构12,回位机构12一端与导槽11内壁固定,另一端与被动轮3的转轴固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槽11的长度为1~10mm。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6的开口宽度为5~30mm,适用于市场大绝大部分电缆。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壳1为金属材质,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18下方安装有脚轮,便于将设备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时,调整支架7推动被动轮3的转轴,当调整支架7的推力超过回位机构12的弹力时,沿导槽11向靠近主动轮2的方向运动,此时,电缆被主动轮2的凸圈5和被动轮3的凹槽6配合夹紧,启动变速电机4,主动轮2带动被动轮3将电缆输送到固定绕线轮15上。当需要松开电缆时,关闭变速电机4,主动轮2停止转动,电缆停止运动,伸缩装置10做收缩动作,调整杆9与伸缩装置10铰接的一端向靠近保护壳1的方向运动,调整杆9的另一端向远离保护壳1的方向运动,调整杆9对调整支架7的推力为零,被动轮3的转轴在回位机构12的作用下带动调整支架7向外移动,被动轮3和主动轮2之间的间隙增大,当间隙超过电缆的直径时,电缆处于松开状态。能够进行自动调整,保证电缆输送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主动轮2和被动轮3以及调整支架7的配合使用,线缆张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基本保持恒定输送张力,而且操作方便,只需启动变速电机4,便自动将盘绕在绕线盘16中的线缆以恒张力输送到固定绕线轮15上,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并保证了线缆的质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顶端安装有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绕线盘;所述机架内部右端安装有调节件,机架内部左端安装有固定绕线轮;所述调节件包括保护壳、主动轮、被动轮及变速电机,主动轮和被动轮位于保护壳内部,变速电机位于保护壳外部,主动轮和被动轮并排间隙排列,主动轮通过转轴与保护壳固定,主动轮的转轴两端和保护壳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被动轮中部设置有转轴,被动轮通过轴承与被动轮的转轴固定,被动轮转轴两端分别与保护壳内壁固定连接,主动轮和被动轮位于保护壳的内部,变速电机位于保护壳的外部,主动轮的转轴一端与保护壳连接处开有通孔,变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通孔与主动轮的转轴一端固定;主动轮外圆周面设置有凸圈,被动轮外圆周面在与凸圈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凸圈对应互补;所述保护壳中设置有调整支架,调整支架为Y型结构,调整支架一端贯穿保护壳向外伸出,调整支架的另外两端分别与被动轮的转轴两端固定连接,保护壳外侧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保护壳固定,另一端设置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中部与支撑杆铰接,调整杆一端与调整支架的伸出端相对设置,保护壳外侧在与调整杆另一端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固定端与保护壳固定,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与调整杆相对应一端铰接,调整杆中部与支撑杆铰接;保护壳在与被动轮的转轴相配合部位设置有导槽,导槽的设置方向与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相同,也与主动轮和被动轮中心连线方向相同,被动轮转轴的两端位于导槽中,导槽内部一端设置有回位机构,回位机构一端与导槽内壁固定,另一端与被动轮的转轴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输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的长度为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输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为5~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输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为金属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输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方安装有脚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62396.7U CN207451271U (zh) | 2017-11-06 | 2017-11-06 | 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62396.7U CN207451271U (zh) | 2017-11-06 | 2017-11-06 | 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51271U true CN207451271U (zh) | 2018-06-05 |
Family
ID=6225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6239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1271U (zh) | 2017-11-06 | 2017-11-06 | 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5127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18484A (zh) * | 2018-07-28 | 2018-12-18 | 天津市华之阳特种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电机线组绑扎辅助工具 |
CN112209161A (zh) * | 2020-10-27 | 2021-01-12 | 郑先连 | 一种电力线路铺设线缆架 |
CN113937670A (zh) * | 2021-11-16 | 2022-01-14 |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线缆敷设机及线缆敷设系统 |
-
2017
- 2017-11-06 CN CN201721462396.7U patent/CN20745127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18484A (zh) * | 2018-07-28 | 2018-12-18 | 天津市华之阳特种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电机线组绑扎辅助工具 |
CN112209161A (zh) * | 2020-10-27 | 2021-01-12 | 郑先连 | 一种电力线路铺设线缆架 |
CN113937670A (zh) * | 2021-11-16 | 2022-01-14 |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线缆敷设机及线缆敷设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51271U (zh) | 一种电缆输送调节装置 | |
CN204111077U (zh) | 一种收线机 | |
CN110690665B (zh) | 一种电力工程安装辅助工具 | |
CN108439054A (zh) | 一种电缆线自动收卷装置 | |
CN116525212A (zh) | 一种柔性防火电缆生产线绝缘层绕包合成装置 | |
CN208954697U (zh) | 铜线绞线机 | |
CN207566613U (zh) | 一种纤维络筒机 | |
CN207731803U (zh) | 一种全自动互感器线圈绕线机 | |
CN210001300U (zh) | 一种高速并纱机 | |
CN206842714U (zh) | 一种线路绕线装置 | |
CN109065274B (zh) | 一种无扭成缆机 | |
CN204873224U (zh) | 一种拉丝机的辅助设备 | |
CN104773316A (zh) | 双轴承电气柜集线束胶带缠绕系统 | |
CN111675045A (zh) | 一种电缆自动盘线机 | |
CN110266164A (zh) | 一种绕带机构及包带装置 | |
CN215557869U (zh) | 一种电缆导体束绞机用放线装置 | |
CN208753052U (zh) | 一种无扭成缆机 | |
CN109119208B (zh) | 一种小张力笼绞机线盘架 | |
CN218730138U (zh) | 填充绳加捻装置 | |
CN207558609U (zh) | 一种可双向绕制的绕线机 | |
CN201877220U (zh) | 多头玻包机 | |
CN207497813U (zh) | 一种自动收卷机 | |
CN105084110A (zh) | 一种拉丝机的辅助设备 | |
CN220189322U (zh) | 一种电缆制备用绞丝机 | |
CN217229725U (zh) | 一种电缆生产用放线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