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0323U - 制袋及撑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袋及撑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0323U
CN207450323U CN201721225321.7U CN201721225321U CN207450323U CN 207450323 U CN207450323 U CN 207450323U CN 201721225321 U CN201721225321 U CN 201721225321U CN 207450323 U CN207450323 U CN 207450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expansion part
breathing
actuato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53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杰
张扬
杨晓君
黄晓松
汤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Bealead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Bealead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Bealead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Bealead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253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0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0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0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袋及撑开装置,包括制袋装置及张袋装置,制袋装置包括上挤压机构、下接触台及传输机构,下接触台固定于传输机构,上挤压机构包括上驱动件、上吸气件及发热件,上驱动件固定于传输机构,发热件固定于上吸气件,上驱动件与上吸气件固定连接并带动上吸气件靠近或远离下接触台,张袋装置包括第一扩张件及第二扩张件,第一扩张件远离第二扩张件使包装袋撑开。上驱动件带动上吸气件及发热件朝向下接触台运动,完成挤压、塑封及割断多个动作,提高生产效率。张袋本体沿张袋滑轨滑动直至深入包装袋,滚轮转动,使第一扩张件靠近或远离第二扩张件,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完成了包装袋的撑开动作。

Description

制袋及撑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袋及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纺品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被子、床单等用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包装市场潜力无限。家纺用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品,当前城乡居民对如被子、床单、被套等的款式和包装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现有的枕头包装机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家纺用品包装大多为纯人工包装,效率低下,并且近些年国内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已经消失,我国低技术产品的价格优势也随之消失从而导致整个纺织企业竞争力降低,使整个行业遇到了生产自动化的技术瓶颈。对枕头的包装大多采用手工包装,手工包装弊端较多,浪费大量的人力成本,生产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袋及撑开装置,其能解决生产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制袋及撑开装置,包括制袋装置及张袋装置,所述制袋装置包括上挤压机构、下接触台及传输机构,所述下接触台固定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上挤压机构包括包括上驱动件、上吸气件及发热件,所述上驱动件固定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发热件固定于所述上吸气件,所述上驱动件与所述上吸气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上吸气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接触台,所述张袋装置包括张袋本体、第一扩张件及第二扩张件,所述第一扩张件及所述第二扩张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张袋本体,所述第一扩张件远离所述第二扩张件使包装袋撑开。
进一步地,所述下接触台包括下吸气件、切割机构及下抵触件,所述下吸气件固定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下抵触件与所述下吸气件之间形成切割缝隙,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驱动件及刀片,所述切割驱动件与所述刀片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刀片沿所述下吸气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割断包装袋,所述刀片收容于所述切割缝隙;所述包装袋位于所述上吸气件与所述下吸气件之间,所述上吸气件和所述下吸气件吸气使包装袋张开,所述发热件抵触于所述下抵触件对所述包装袋进行塑封。
进一步地,所述制袋装置还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驱动件及顶出件,所述顶出驱动件与所述顶出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顶出件相对于所述下抵触件移动,所述顶出驱动件固定于所述传输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下抵触件,所述顶出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刀片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上吸气件包括上气路连接管,所述上吸气件设有若干上通气孔,吸气装置与所述上气路连接管连通,所述上气路连接管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张袋装置还包括张袋滑轨及传送机构,所述张袋本体滑动安装于所述张袋滑轨,所述张袋驱动件固定于所述张袋本体,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及两滚轮,所述传送带套设于所述两滚轮,所述滚轮带动所述传送带传动,所述两滚轮将传送带分割为第一侧带及第二侧带,所述第一侧带与所述第二侧带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扩张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带,所述第二扩张件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带,所述滚轮转动使所述第一侧带与所述第二侧带运动,所述第一扩张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扩张件。
进一步地,所述张袋装置还包括张袋驱动件,所述张袋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二扩张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扩张件移动使所述第二扩张件远离所述第一扩张件。
进一步地,述张袋本体设有扩张滑轨,所述第一扩张件及所述第二扩张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扩张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扩张件包括第一平展部及第一深入部,所述第一平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深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展部相外侧延伸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深入部固定,所述第一深入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展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驱动件带动上吸气件及发热件朝向下接触台运动,发热件挤压包装袋于下抵触件对包装袋进行塑封;切割驱动件带动刀片在切割缝隙中移动割断包装袋,完成挤压、塑封及割断多个动作,提高生产效率。张袋本体沿张袋滑轨滑动直至深入包装袋,滚轮转动,使第一扩张件靠近或远离第二扩张件,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完成了包装袋的撑开动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袋及撑开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制袋及撑开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制袋及撑开装置中一制袋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制袋装置中一传输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所示制袋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图3所示制袋装置中一上挤压机构的立体图;
图7为图3所示制袋装置中一下接触台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下接触台的内部结构图;
图9为图1所示制袋及撑开装置中一张袋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张袋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00、制袋及撑开装置;10、制袋装置;11、传输机构;111、传输架;112、调节齿条;113、调节杆;1131、调节齿轮;114、冲孔驱动件;115、冲孔件;12、上挤压机构;121、上驱动件;122、上吸气件;1221、上通气孔;1222、上气路连接管;123、发热件;13、下接触台;131、下吸气件;1311、下通气孔;1312、下气路连接管;132、切割机构;1321、切割驱动件;1322、刀片;133、下抵触件;134、顶出机构;1341、顶出驱动件;1342、顶出件;135、切割缝隙;20、张袋装置;21、张袋滑轨;22、张袋本体;221、扩张滑轨;23、张袋驱动件;24、第一扩张件;241、第一平展部;242、第一深入部;25、第二扩张件;251、第二平展部;252、第二深入部;26、传送机构;261、传送带;2611、第一侧带;2612、第二侧带;262、滚轮;200、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10,一种制袋及撑开装置100包括制袋装置10及张袋装置20。
制袋装置10包括传输机构11、上挤压机构12及下接触台13。
传输机构11包括传输架111、两调节齿条112、调节杆113、冲孔驱动件114及冲孔件115。两调节齿条112固定于传输架111相对两侧,冲孔驱动件114与冲孔件115固定连接并带动冲孔件115相对于传输架111移动,对包装袋200进行冲孔。调节杆113包括两调节齿轮1131,两调节齿轮1131分别位于调节杆113相对两侧,两调节齿轮1131分别与两调节齿条112啮合传动,包装袋200套设于调节杆113,转动调节杆113从而调节两调节齿轮1131与两调节齿条112的啮合位置,调整包装袋200的拉出位置,进而调节冲孔位置。调节齿条112的数量为调节杆113的数量的两倍,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杆113的数量为2或3个,多级调节使调整更加准确。
上挤压机构12包括包括上驱动件121、上吸气件122及发热件123,上吸气件122呈长条状,上驱动件121与上吸气件122固定连接并带动上吸气件122相对于传输架111移动,发热件123固定于上吸气件122,发热件123为发热丝或其他可塑封件,用于对包装袋200进行塑封。上吸气件122包括上气路连接管1222,上吸气件122设有若干上通气孔1221,上通气孔1221呈多排排列,上气路连接管1222与上通气孔1221连通,吸气装置与上气路连接管1222连通,从上通气孔1221处吸气。
下接触台13包括下吸气件131、切割机构132、下抵触件133及顶出机构134,下吸气件131包括下气路连接管1312,下吸气件131设有若干下通气孔1311,下通气孔1311呈多排排列,下气路连接管1312与下通气孔1311连通,吸气装置与下气路连接管1312连通,从下通气孔1311处吸气,下吸气件131呈长条状;切割机构132包括切割驱动件1321及刀片1322,切割驱动件1321与刀片1322固定连接并带动刀片1322沿下吸气件131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割断包装袋200;下抵触件133为塑胶件,用于承接发热件123进行塑封,下抵触件133与下吸气件131之间形成切割缝隙135,刀片1322在切割缝隙135中往复运动,刀片1322割断包装袋200;顶出机构134包括顶出驱动件1341及顶出件1342,顶出驱动件1341与顶出件1342固定连接并带动顶出件1342相对于下抵触件133移动,避免包装袋200粘合在下抵触件133上,顶出件1342的运动方向垂直于下抵触件133,顶出件1342的运动方向垂直于刀片1322的运动方向。
张袋装置20包括张袋滑轨21、张袋本体22、张袋驱动件23、第一扩张件24、第二扩张件25及传送机构26。
张袋滑轨21及张袋本体22呈长条状,张袋本体22设有扩张滑轨221。
第一扩张件24包括第一平展部241及第一深入部242,第一平展部241固定于第一深入部242,第一平展部241相外侧延伸的末端与第一深入部242固定,第一深入部242垂直于第一平展部241。
第二扩张件25包括第二平展部251及第二深入部252,第二平展部251固定于第二深入部252,第二平展部251相外侧延伸的末端与第二深入部252固定,第二深入部252垂直于第二平展部251。
传送机构26包括传送带261及两滚轮262,传送带261套设于两滚轮262,滚轮262带动传送带261传动,两滚轮262将传送带261分割为第一侧带2611及第二侧带2612,第一侧带2611与第二侧带2612运动方向相反。
组装制袋及撑开装置100时,包装袋200呈圆筒状,包装袋200转动连接于传输架111底部,上驱动件121、下吸气件131、下抵触件133及顶出驱动件1341固定于传输架111,上挤压机构12位于下接触台13正上方,发热件123正对下抵触件133,上驱动件121使发热件123抵触于下抵触件133,张袋本体22滑动安装于张袋滑轨21,两滚轮262固定于张袋本体22相对两侧,传送带261沿张袋本体22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扩张件24固定于第一侧带2611,第二扩张件25固定于第二侧带2612,第一扩张件24及第二扩张件25滑动安装于扩张滑轨221,使第一扩张件24及第二扩张件25滑动稳固;张袋驱动件23与第二扩张件25固定连接并带动第二扩张件25相对于第一扩张件24移动。
制袋及撑开装置100运作时,包装袋200套设于调节杆113并从上挤压机构12与下接触台13之间穿出,调整调节杆113相对于调节齿条112的位置,冲孔驱动件114带动冲孔件115对包装袋200进行冲孔;上驱动件121带动上吸气件122及发热件123朝向下接触台13运动,发热件123挤压包装袋200于下抵触件133对包装袋200进行塑封;切割驱动件1321带动刀片1322在切割缝隙135中移动割断包装袋200,完成挤压、塑封及割断多个动作,提高生产效率。张袋装置20运作时,张袋本体22沿张袋滑轨21滑动直至深入包装袋200,张袋驱动件23带动第二扩张件25相对于第一扩张件24移动使第二扩张件25远离第一扩张件24,将包装袋200撑开;滚轮262转动,使第一扩张件24靠近或远离第二扩张件25,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完成了包装袋200的撑开动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制袋及撑开装置,包括制袋装置及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袋装置包括上挤压机构、下接触台及传输机构,所述下接触台固定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上挤压机构包括包括上驱动件、上吸气件及发热件,所述上驱动件固定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发热件固定于所述上吸气件,所述上驱动件与所述上吸气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上吸气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接触台,所述张袋装置包括张袋本体、第一扩张件及第二扩张件,所述第一扩张件及所述第二扩张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张袋本体,所述第一扩张件远离所述第二扩张件使包装袋撑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及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触台包括下吸气件、切割机构及下抵触件,所述下吸气件固定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下抵触件与所述下吸气件之间形成切割缝隙,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驱动件及刀片,所述切割驱动件与所述刀片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刀片沿所述下吸气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割断包装袋,所述刀片收容于所述切割缝隙;所述包装袋位于所述上吸气件与所述下吸气件之间,所述上吸气件和所述下吸气件吸气使包装袋张开,所述发热件抵触于所述下抵触件对所述包装袋进行塑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袋及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袋装置还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驱动件及顶出件,所述顶出驱动件与所述顶出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顶出件相对于所述下抵触件移动,所述顶出驱动件固定于所述传输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袋及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下抵触件,所述顶出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刀片的运动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袋及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气件包括上气路连接管,所述上吸气件设有若干上通气孔,吸气装置与所述上气路连接管连通,所述上气路连接管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及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袋装置还包括张袋滑轨及传送机构,所述张袋本体滑动安装于所述张袋滑轨,所述张袋驱动件固定于所述张袋本体,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及两滚轮,所述传送带套设于所述两滚轮,所述滚轮带动所述传送带传动,所述两滚轮将传送带分割为第一侧带及第二侧带,所述第一侧带与所述第二侧带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扩张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带,所述第二扩张件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带,所述滚轮转动使所述第一侧带与所述第二侧带运动,所述第一扩张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扩张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袋及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袋装置还包括张袋驱动件,所述张袋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二扩张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扩张件移动使所述第二扩张件远离所述第一扩张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袋及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袋本体设有扩张滑轨,所述第一扩张件及所述第二扩张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扩张滑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袋及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张件包括第一平展部及第一深入部,所述第一平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深入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袋及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展部相外侧延伸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深入部固定,所述第一深入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展部。
CN201721225321.7U 2017-09-22 2017-09-22 制袋及撑开装置 Active CN207450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5321.7U CN207450323U (zh) 2017-09-22 2017-09-22 制袋及撑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5321.7U CN207450323U (zh) 2017-09-22 2017-09-22 制袋及撑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0323U true CN207450323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8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5321.7U Active CN207450323U (zh) 2017-09-22 2017-09-22 制袋及撑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03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4837A (zh) * 2017-09-22 2018-01-09 常熟市百联自动机械有限公司 制袋及撑开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4837A (zh) * 2017-09-22 2018-01-09 常熟市百联自动机械有限公司 制袋及撑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4230A (zh) 一种真空保鲜袋包装生产方法及其设备
CN207764899U (zh) 一种售货机出货云台装置
CN207450323U (zh) 制袋及撑开装置
CN207450398U (zh) 制袋、撑开及输送装置
CN107572055B (zh) 制袋、撑开及输送装置
CN208086166U (zh) 一种包装机的热封口机构
CN207449231U (zh) 制袋装置
CN107554837A (zh) 制袋及撑开装置
CN207450461U (zh) 压合及输送装置
CN205772292U (zh) 一种编织袋自动整理收集机
CN207698197U (zh) 包装机
CN204994553U (zh) 一种年糕自动化生产保存设备
CN210516369U (zh) 一种ntc热敏电阻器的封装装置
CN206925979U (zh) 一种加长保温板的热切割装置
CN207359728U (zh) 一种包装袋加工设备
CN111017307A (zh) 一种螺丝紧固件的包装装置
CN207141464U (zh) 一种奶茶用手动封口机
CN206313038U (zh) 电池收边装置
CN206243540U (zh) 卷状胶带包装装置
CN107554899A (zh) 包装机
CN207683860U (zh) 分包装置
CN207595391U (zh) 张袋装置
CN113212870A (zh) 一种压缩包装机自动套袋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6624090U (zh) 一种智能高速枕式糖果包装生产装置
CN208559957U (zh) 一种橡皮加工用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