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8769U -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8769U
CN207438769U CN201721365921.3U CN201721365921U CN207438769U CN 207438769 U CN207438769 U CN 207438769U CN 201721365921 U CN201721365921 U CN 201721365921U CN 207438769 U CN207438769 U CN 207438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vity
noise
resonator chamber
reducing components
gas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59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小东
沈慧
韦衍
田丽娟
马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13659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8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8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876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管路消音器,包括壳体和降噪部件;壳体具有内腔,并且两端分别具有入口和出口,使气流能够通过入口入如内腔,并通过出口流出;降噪部件设置在内腔中,降噪部件上设置有共振腔室,共振腔的一端具有气流通道,共振腔室通过气流通道与内腔连通,使内腔中的气流能够通过气流通道进入共振腔室循环后再通过气流通道流出,以降低气流脉动。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缓解管路中的气流脉动,进而使压缩机传递音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降噪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之一。
在空调系统中,在制热或者制冷工况下,室内侧往往会出现连续的声音,人耳听起来极不舒服,这种声音业内称为“传递音”,传递音是由室外侧某频率的噪音以冷媒为载体,通过室内外侧连接管以压力脉动的形式传递到室内侧。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外侧噪音的传递是改善压缩机传递音的关键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其能够缓解管路中的气流脉动,进而使压缩机传递音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路消音器,包括壳体和降噪部件;
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并且两端分别具有入口和出口,使气流能够通过所述入口入如所述内腔,并通过所述出口流出;
所述降噪部件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降噪部件上设置有共振腔室,所述共振腔的一端具有气流通道,所述共振腔室通过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内腔连通,使所述内腔中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气流通道进入所述共振腔室循环后再通过所述气流通道流出,以降低气流脉动。
较优地,所述共振腔室包括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共振腔室的体积互不相等。
较优地,所述共振腔室的远离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端口,在所述端口上设置有密封部件,用以封堵所述端口。
较优地,所述密封部件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和/或,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端口之间为过盈配合。
较优地,所述内腔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降噪部件为外径与所述内腔相匹配的圆柱形,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腔壁上;
所述降噪部件上设置有通气孔,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内腔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通气孔流向所述出口。
较优地,所述通气孔的轴线与所述内腔的轴线重合;
和/或,当所述共振腔室为圆柱形时,所述共振腔室为轴线与所述通气孔轴线平行的圆柱形。
较优地,当所述共振腔室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所述共振腔室在以所述通气孔轴线为圆心的圆周上均匀布设。
较优地,在所述降噪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沿所述降噪部件轴向延伸的切面,使所述降噪部件能够通过所述切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通道,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内腔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流向所述出口。
较优地,所述切面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沿所述降噪部件的周向均匀布设。
较优地,所述降噪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降噪部件在沿所述内腔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较优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段壳体和第二段壳体;
所述第一段壳体的一端具有所述入口,另一端为第一敞口端,所述第二段壳体的一端具有所述出口,另一端为第二敞口端,所述第一敞口端和所述第二敞口端相匹配,使所述第一段壳体的所述第一敞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段壳体的第二敞口端上。
较优地,所述共振腔室和所述气流通道的形状均为圆柱形,并且二者的轴线重合。
较优地,在沿所述内腔的轴线方向,所述内腔的长度为L,并且 其中V为所述共振腔室的体积,L1为所述气流通道的长度,d为所述气流通道的直径,S为所述气流通道的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管路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管路消音器,采用所述降噪部件上设置有共振腔室,所述共振腔的一端具有气流通道,所述共振腔室通过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内腔连通,使所述内腔中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气流通道进入所述共振腔室循环后再通过所述气流通道流出,以降低气流脉动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管路中的气流脉动,进而使空调系统传递音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消音器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中的降噪部件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左视图;
图中:1、壳体;11、内腔;12、入口;13、出口;14、第一段壳体;15、第二段壳体;2、降噪部件;21、共振腔室;22、气流通道;23、密封部件;24、通气孔;25、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2、3所示,一种管路消音器,包括壳体1和降噪部件2,壳体1具有内腔11,并且两端分别具有入口12和出口13,使气流能够通过入口12进入内腔11,并通过出口13流出,降噪部件2设置在内腔11中,降噪部件2上设置有共振腔室21,共振腔的一端具有气流通道22,共振腔室21通过气流通道22与内腔11连通,使内腔11中的气流能够通过气流通道22进入共振腔室21循环后再通过气流通道22流出,这样当气流通过气流通道22流出回到内腔11中时,气流的脉动得到了缓冲,使压缩机传递音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降噪效果。
由于共振腔频率C为冷媒的排气声速,V为共振腔室21体积,S为气流通道22的截面积,L1为气流通道22的长度。因此在实际制作中,共振腔室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其中至少两个共振腔室的体积互不相等。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体积不同的多个共振腔室21分别对不同频点的噪声进行降噪,进而使降噪效果大大提高。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共振腔室21的远离气流通道22的一端具有能够与内腔11连通的端口(图未示出),在端口上设置有密封部件23,用以封堵端口。这样可以先通过车床对共振腔室21的内壁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在通过密封部件23堵端口。进而保证共振腔室21的内壁的加工精度,使其能够有效降低气流脉动。
具体地,密封部件23可采用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作,以更有效度缓解气流脉动,密封部件23与端口之间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固定,当并不仅限于此,密封部件23也可以是金属,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端口上。
具体地,内腔11的形状为圆柱形,降噪部件2为外径与内腔11相匹配的圆柱形,并固定连接在内腔11壁上,其中,降噪部件2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内腔11壁连接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可实现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内腔11壁上。其中如图1、2、3中所示,降噪部件2上设置有通气孔24,从入口12进入内腔11的气体能够通过通气孔24流向出口13。进一步地,通气孔24的轴线与内腔11的轴线重合;和/或,当共振腔室21为圆柱形时,共振腔室21为轴线与通气孔24轴线平行的圆柱形。
在实际制作中,当共振腔室2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共振腔室21在以通气孔24轴线为圆心的圆周上均匀布设。两个以上的共振腔室21可以采用体积相同的设计,也可以如前面所描述的包括至少两个体积互不相等的共振腔室21。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降噪部件2的外表面设置有沿降噪部件2轴向延伸的切面25,使降噪部件2能够通过切面25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通道(图未示出),从入口12进入内腔11的气体能够通过流通通道流向出口13。当气流在内腔11中流动时通过变截面,将气流中的涡流切割成若干个较小的涡流,可以有效的缓解气流脉动,降低气流的流动阻力。具体地,切面25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沿降噪部件2的周向均匀布设。需要说明的是切面25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优选地,降噪部件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降噪部件2在沿内腔11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排布。这样能够对内腔11中流动气流形成多级消声,进而提高了降噪效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第一段壳体14和第二段壳体15,第一段壳体14的一端具有入口12,另一端为第一敞口端(图未示出),第二段壳体15的一端具有出口13,另一端为第二敞口端(图未示出),第一敞口端和第二敞口端相匹配,使第一段壳体14的第一敞口端连接在第二段壳体15的第二敞口端上。这样在实际制作中,可先将降噪部件2安装到第一段壳体14和/或第二段壳体15中,然后再将第一段壳体14和第二段壳体15对应连接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给降噪部件2的安装工作带来了方便。
具体制作时,共振腔室21和气流通道22的形状均为圆柱形,并且二者的轴线重合。其中壳体1的设计可遵循以下原则,在沿内腔11的轴线方向,内腔11的长度为L,并且其中V为共振腔室21的体积,L1为气流通道22的长度,d为气流通道22的直径,S为气流通道22的截面积。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实施例所描述的管路消音器。
以上实施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缓解管路中的气流脉动,进而使压缩机传递音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降噪效果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1)和降噪部件(2);
所述壳体(1)具有内腔(11),并且两端分别具有入口(12)和出口(13),使气流能够通过所述入口(12)进入所述内腔(11),并通过所述出口(13)流出;
所述降噪部件(2)设置在所述内腔(11)中,所述降噪部件(2)上设置有共振腔室(21),所述共振腔室(21)的一端具有气流通道(22),所述共振腔室(21)通过所述气流通道(22)与所述内腔(11)连通,使所述内腔(11)中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气流通道(22)进入所述共振腔室(21)循环后再通过所述气流通道(22)流出,以降低气流脉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振腔室(2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共振腔室(21)的体积互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振腔室(21)的远离所述气流通道(22)的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内腔(11)连通的端口,在所述端口上设置有密封部件(23),用以封堵所述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23)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和/或,所述密封部件(23)与所述端口之间为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腔(11)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降噪部件(2)为外径与所述内腔(11)相匹配的圆柱形,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内腔(11)壁上;
所述降噪部件(2)上设置有通气孔(24),从所述入口(12)进入所述内腔(11)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通气孔(24)流向所述出口(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24)的轴线与所述内腔(11)的轴线重合;
和/或,当所述共振腔室(21)为圆柱形时,所述共振腔室(21)为轴线与所述通气孔(24)轴线平行的圆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共振腔室(2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所述共振腔室(21)在以所述通气孔(24)轴线为圆心的圆周上均匀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降噪部件(2)的外表面设置有沿所述降噪部件(2)轴向延伸的切面(25),使所述降噪部件(2)能够通过所述切面(25)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通道,从所述入口(12)进入所述内腔(11)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流向所述出口(13)。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面(25)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沿所述降噪部件(2)的周向均匀布设。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噪部件(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降噪部件(2)在沿所述内腔(11)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段壳体(14)和第二段壳体(15);
所述第一段壳体(14)的一端具有所述入口(12),另一端为第一敞口端,所述第二段壳体(15)的一端具有所述出口(13),另一端为第二敞口端,所述第一敞口端和所述第二敞口端相匹配,使所述第一段壳体(14)的所述第一敞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段壳体(15)的第二敞口端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振腔室(21)和所述气流通道(22)的形状均为圆柱形,并且二者的轴线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路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内腔(11)的轴线方向,所述内腔(11)的长度为L,并且其中V为所述共振腔室(21)的体积,L1为所述气流通道(22)的长度,d为所述气流通道(22)的直径,S为所述气流通道(22)的截面积。
14.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管路消音器。
CN201721365921.3U 2017-10-20 2017-10-20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438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5921.3U CN207438769U (zh) 2017-10-20 2017-10-20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5921.3U CN207438769U (zh) 2017-10-20 2017-10-20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8769U true CN207438769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3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5921.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438769U (zh) 2017-10-20 2017-10-20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87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0590A (zh) * 2017-10-20 2018-03-23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0590A (zh) * 2017-10-20 2018-03-23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CN107830590B (zh) * 2017-10-20 2023-07-2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13709U (zh) 消声器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207438769U (zh)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CN208996847U (zh) 进气消声系统及发动机
DE60015374D1 (de) Spiralwärmetauscher
CN107830590A (zh) 管路消音器及空调系统
CN206419091U (zh) 汽车消声器及汽车
CN203717292U (zh) 一种活塞压缩机及其气缸的吸气口总成
CN108138707A (zh) 用于进气管线的声音衰减装置
US20080211227A1 (en) Wall Bushing For Air Conditioner
CN207420668U (zh) 消声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858455U (zh) 消声器
CN103453700B (zh) 闪蒸器及包括该闪蒸器的空调
CN210373817U (zh) 消音器、制冷系统及空调器
CN210949147U (zh) 一种气缸及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CN209430498U (zh) 汽车涡轮增压器消声器
CN208442939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918778U (zh) 吸气消音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9510574U (zh) 吸气管路及压缩机
CN217057998U (zh) 一种集成式微型制冷装置
CN207406491U (zh) 法兰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CN208024430U (zh) 消声器以及具有它的消声组件
CN217685827U (zh) 消声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854854A (zh) 气流管道和气体处理设备
CN108361459A (zh) 燃气总管
CN205401125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