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7997U -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7997U
CN207437997U CN201721610887.1U CN201721610887U CN207437997U CN 207437997 U CN207437997 U CN 207437997U CN 201721610887 U CN201721610887 U CN 201721610887U CN 207437997 U CN207437997 U CN 207437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leeve
bulge loop
annular groove
inner sliding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08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富春
张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Li 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Li 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Li 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Li 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108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7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7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7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包括:一呈圆环状的内滑套,其周向上设置有一限位机构;外滑套,其与内滑套相配合、以在限位机构的配合下沿内滑套上预设方向移动;底座,其固定设置于内滑套的一端;对接管,其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待卡接水管连接;其中,对接管的管壁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卡环,卡环上均布设置有至少四个半封口U型槽,水管在与对接管对接的一端设置有与半封口U型槽相配合的卡柱,以实现对插入水管的卡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换接头。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汽车发动机上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
背景技术
由于快换接头具有方便拆卸与安装的特点,所以现在大规模的应用在汽车发动机上,虽然在拆装时节约时间、效率高,但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当水管插入内套体与对接管进行对接时,仅通过弹簧的挤压作用,使水管与对接管实现机紧密连接,此种方法只能适应水管内只通过小流量、低压强的水流,当需要通过较大的水流时,较大的压力使的水管与对接管之间的连接就不够稳定,使两者之间出现缝隙,不仅影响了水流的传输效率,进入快换接头中的水还会腐蚀快换接头,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包括:
一呈圆环状的内滑套,其周向上设置有一限位机构;
外滑套,其与所述内滑套相配合、以在限位机构的配合下沿内滑套上预设方向移动;
底座,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内滑套的一端;
对接管,其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待卡接水管连接;
其中,所述对接管的管壁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卡环,所述卡环上均布设置有至少四个半封口U型槽,以实现对插入水管的卡紧。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内滑套预设位置处的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与第三环槽;
与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与第三环槽相配合分别设置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以及第三凸环;
设置于所述外滑套上预设位置处、与所述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相配合的第一凸楞、第二凸楞以及第一内凹部、第二内凹部,所述外滑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凸环相配合,进而实现外滑套在内滑套上运动行程的限定;
所述外滑套与内滑套之间还设置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水管的管壁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相配合的突出部,以在水管插入对接时,将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从内滑套推向外滑套。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半封口U型槽被设置为4个,且相邻两所述半封口U型槽之间的角度为90°。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水管与对接管之间粘接设置有密封圈,其上均匀涂抹有润滑油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与第三环槽被设置为倒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在对接管上设置的半封口U型槽,以及设置在水管一端与半封口U型槽相配合的卡柱,使得的水管在与快换接头卡合时,卡柱能够固定在半封口U型槽内,提高水管与快换接头卡合的稳定性与紧密型,以适应大流量的水流通过。
其二、通过设置的密封圈以及均匀涂抹在密封圈上的润滑油脂,减小了水管与对接管卡合的摩擦阻力,同时还提高了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的水管与对接管卡合时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2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一呈圆环状的内滑套1,其周向上设置有一限位机构;
外滑套2,其与所述内滑套相配合、以在限位机构的配合下沿内滑套上预设方向移动;
底座3,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内滑套的一端;
对接管4,其一端通过第一弹簧5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待卡接水管6连接;
其中,所述对接管的管壁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卡环7,所述卡环上均布设置有至少半封口U型槽8,所述水管在与对接管对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半封口U型槽相配合的卡柱9,以实现对插入水管的卡紧。对接管与水管的卡合原理为:在限位机构的配合下,将水管沿预设的方向插入设置在快换接头中的对接管,由于对接管为半封口的U型槽,所以设置在水管一端的卡柱沿未封口一侧的U型槽卡进U型槽中,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能转动的方向转动,再将水管向插入方向的反方向施力,以使各个卡柱都卡紧在U型槽的分口一端,从而保证水管与对接管的连接对接稳定性。采用这种方案具有连接稳定性效果好、稳定性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内滑套预设位置处的第一环槽10、第二环槽11与第三环槽12;
与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与第三环槽相配合分别设置的第一凸环13、第二凸环14、以及第三凸环15;
设置于所述外滑套上预设位置处、与所述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相配合的第一凸楞16、第二凸楞17以及第一内凹部18、第二内凹部19,所述外滑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凸环相配合,进而实现外滑套在内滑套上运动行程的限定;
所述外滑套与内滑套之间还设置有一容纳腔20,所述容纳腔设置有第二弹簧21。限位机构的工作原理主要为:将外护套通过人力的作用,沿内滑套壁移动一端距离后,在压缩第二弹簧的同时,使设置在外滑套上第一内凹部、第二内凹部对准设置在内滑槽上的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以及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以给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的移动提供空间,此时再将水管插入后,对接管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同时通过设置在水管上的突出部的作用,将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顶起,进而向第一内凹部、第二内凹部的方向移动,当水管与对接管固定连接稳定后,设置在水管上的突出部完成对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的挤压作用,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同时人手松开外滑套,外滑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最初位置,对接管在第一弹簧的弹力恢复作用下,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从而使第一凸楞、第二凸楞压紧在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上,以使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卡紧在突出部的后方,完成对水管在快速接头中的双重卡紧。采用这种方案具有接头连接方便高效、卡紧稳定性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水管的管壁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相配合的突出部22,以在水管插入对接时,将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从内滑套推向外滑套。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实施效果好、稳定性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半封口U型槽被设置为4个,且相邻两所述半封口U型槽之间的角度为90°。半封口U型槽被均布设置在卡环上,保证水管与对接管在卡合时,在360°的方向上受力均匀,提高卡合的稳定性。在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受力均衡、稳定性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水管与对接管之间粘接设置有密封圈23,其上均匀涂抹有润滑油脂。通过设置的密封圈与涂抹在密封圈中的润滑油脂,提高连接卡合时的气密性,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密闭性高、气密性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与第三环槽被设置为倒梯形结构。将各个环槽设置为倒梯形结构,保证卡环在卡槽内不会滑落,始终在环槽内上下滑动。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呈圆环状的内滑套,其周向上设置有一限位机构;
外滑套,其与所述内滑套相配合、以在限位机构的配合下沿内滑套上预设方向移动;
底座,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内滑套的一端;
对接管,其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待卡接水管连接;
其中,所述对接管的管壁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卡环,所述卡环上均布设置有至少四个半封口U型槽,所述水管在与对接管对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半封口U型槽相配合的卡柱,以实现对插入水管的卡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内滑套预设位置处的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与第三环槽;
与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与第三环槽相配合分别设置的第一凸环、第二凸环、以及第三凸环;
设置于所述外滑套上预设位置处、与所述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相配合的第一凸楞、第二凸楞以及第一内凹部、第二内凹部,所述外滑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凸环相配合,进而实现外滑套在内滑套上运动行程的限定;
所述外滑套与内滑套之间还设置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第二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管壁预设位置处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相配合的突出部,以在水管插入对接时,将第一凸环与第二凸环从内滑套推向外滑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封口U型槽被设置为4个,且相邻两所述半封口U型槽之间的角度为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与对接管之间粘接设置有密封圈,其上均匀涂抹有润滑油脂。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与第三环槽被设置为倒梯形结构。
CN201721610887.1U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 Active CN207437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0887.1U CN207437997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0887.1U CN207437997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7997U true CN207437997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8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0887.1U Active CN207437997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79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5326A (zh) * 2019-08-09 2019-10-18 北京凌天世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机器人自动脱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5326A (zh) * 2019-08-09 2019-10-18 北京凌天世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机器人自动脱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37997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暖风进出水管快换接头
CN110513352A (zh) 耐用型液压缸
CN201575258U (zh) 一种低压管道快速接头
CN208058210U (zh) 一种便捷操作的快速接头
CN203017340U (zh) 一种手部按摩器
CN207961805U (zh) 一种侧部密封面型波纹管接头
CN207715953U (zh) 易经管路系统智吸链接活接
CN203962443U (zh) 出风口方向可调且设有密封件的风机
CN203962456U (zh) 出口设有密封件的风机
CN205128239U (zh) 可快速拆装的清洁枪
CN203273124U (zh) 发动机油管
CN103174897A (zh) 软管旁通密封接头
CN203363485U (zh) 管子快速连接结构
CN203375015U (zh) 净水器进出水管接头结构
CN206206845U (zh) 一种插接紧密的插接装置
CN109268601A (zh) 一种气管接头
CN209180551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汽车水通
CN203948287U (zh) 重油输送齿轮泵机构
CN204619469U (zh) 免工具快拔接头结构滤芯
CN205048019U (zh) 一种棘爪卡板式固定管路的连接装置
CN205013400U (zh) 气动抽油机
CN217272530U (zh) 一种无菌密封药液传送系统
CN203927142U (zh) 带双密封圈的k型管接头
CN202360624U (zh) 锌粉生产专用给料机联轴器
CN203431368U (zh) 一种易拆装管道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