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5841U -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5841U
CN207435841U CN201721098954.6U CN201721098954U CN207435841U CN 207435841 U CN207435841 U CN 207435841U CN 201721098954 U CN201721098954 U CN 201721098954U CN 207435841 U CN207435841 U CN 207435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pus
surface layer
gravel
laid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989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0989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5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5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5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ATPB基层(2)、级配碎石底基层(3)、砂垫层(4)、土工织物(5)和土基(6),所述土工织物(5)铺设在砂垫层(4)和土基(6)之间,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3)铺设在砂垫层(4)上方,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为路面结构的表层,所述ATPB基层(2)铺设在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和级配碎石底基层(3)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助于形成“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系统,可保存或恢复自然生态功能,降低灌溉成本,节约水资源,有效缓解暴雨天气校园道路的排水压力,降低路表温度,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及出行舒适性,有利于缓解校园“干燥化”,改善校园“声”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的道路广泛使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等硬化铺装,8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被排放,使得城市蓄不住水,出现“大雨必涝、雨后即旱”现象,这种排水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把海绵城市建设上升到引领城市各项建设事业发展概念的高度,在全国开始广泛推广实践。目标到2030年,将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建成海绵体。
校园道路是构成校园的骨架,不仅是疏导交通的通道,还应是校园的绿色廊道,它的交通组成复杂,为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混合行驶方式,其中自行车与步行是主要的行驶方式,同时校园道路上行驶的重车极小、机动车车速普遍较低。这与公路及城市道路的交通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现有的透水路面结构都是针对普通道路而言,这样设置的路面结构铺设在校园道路上并不合适,路表水直接排到土基中,也易造成水体污染。此外,道路穿越教学区或与教学楼平行布置,现有的硬化铺装结构在机动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影响日常教学。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将海绵城市理念全面应用到校园道路设施建设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彩色沥青路面面层、ATPB(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砂垫层、土工织物和土基,所述土工织物铺设在砂垫层和土基之间,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铺设在砂垫层上方,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为路面结构的表层,所述ATPB基层铺设在彩色沥青路面面层和级配碎石底基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的厚度为4~5cm。
进一步的,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为PAC-13沥青混合料,由彩色高黏沥青胶结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ATPB基层的厚度为8~12cm。
进一步的,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的厚度为15~20cm。
进一步的,所述砂垫层的厚度为10~1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符合“海绵城市”理念,有助于形成“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系统,可保存或恢复自然生态功能,降低灌溉成本,节约水资源。
2、有效缓解暴雨天气校园道路的排水压力,减少地表径流,改善行车与步行条件。
3、降低路表温度,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及出行舒适性。
4、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缓解校园“干燥化”。
5、降低车辆行驶噪声,改善校园“声”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ATPB基层2、级配碎石底基层3、砂垫层4、土工织物5和土基6,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为PAC-13沥青混合料,由彩色高黏沥青胶结而成;所述土工织物5铺设在砂垫层4和土基6之间,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3铺设在砂垫层4上方,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为路面结构的表层,所述ATPB基层2铺设在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和级配碎石底基层3之间;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的厚度为4cm,所述ATPB基层2的厚度为8cm,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3的厚度为15cm,所述砂垫层4的厚度为10cm。
施工时,根据工期要求,对土基6进行平整压实处理后,从下向上依次按上述厚度铺设土工织物5、砂垫层4、级配碎石底基层3、ATPB基层2和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
实施例2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ATPB基层2、级配碎石底基层3、砂垫层4、土工织物5和土基6,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为PAC-13沥青混合料,由彩色高黏沥青胶结而成;所述土工织物5铺设在砂垫层4和土基6之间,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3铺设在砂垫层4上方,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为路面结构的表层,所述ATPB基层2铺设在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和级配碎石底基层3之间;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的厚度为5cm,所述ATPB基层2的厚度为10cm,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3的厚度为20cm,所述砂垫层4的厚度为15cm。
施工时,根据工期要求,对土基6进行平整压实处理后,从下向上依次按上述厚度铺设土工织物5、砂垫层4、级配碎石底基层3、ATPB基层2和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
实施例3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ATPB基层2、级配碎石底基层3、砂垫层4、土工织物5和土基6,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为PAC-13沥青混合料,由彩色高黏沥青胶结而成;所述土工织物5铺设在砂垫层4和土基6之间,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3铺设在砂垫层4上方,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为路面结构的表层,所述ATPB基层2铺设在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和级配碎石底基层3之间;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的厚度为5cm,所述ATPB基层2的厚度为12cm,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3的厚度为20cm,所述砂垫层4的厚度为12cm。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ATPB基层(2)、级配碎石底基层(3)、砂垫层(4)、土工织物(5)和土基(6),所述土工织物(5)铺设在砂垫层(4)和土基(6)之间,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3)铺设在砂垫层(4)上方,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为路面结构的表层,所述ATPB基层(2)铺设在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和级配碎石底基层(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沥青路面面层(1)的厚度为4~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TPB基层(2)的厚度为8~12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底基层(3)的厚度为15~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垫层(4)的厚度为10~15cm。
CN201721098954.6U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Active CN207435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8954.6U CN207435841U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8954.6U CN207435841U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5841U true CN207435841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302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98954.6U Active CN207435841U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58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3551A (zh) * 2018-07-31 2019-01-11 同济大学 一种彩色多孔隙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3551A (zh) * 2018-07-31 2019-01-11 同济大学 一种彩色多孔隙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98471B1 (en) Water-permeable and water-absorbing eco-pavement
CN205420946U (zh)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新型生态透水道路结构
CN206902493U (zh) 一种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
CN211036597U (zh) 市政路面渗水排水砖
CN201678926U (zh) 新型组合型透水性人行道
CN201232150Y (zh) 保湿生态砖
CN207405427U (zh) 一种组合式透水路面结构
CN109403181A (zh) 一种透水路面
CN111072333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CN207435841U (zh) 一种校园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CN207484193U (zh) 透水道路结构
CN206768514U (zh) 稳固型广场面层透水铺装结构
CN106087639A (zh) 一种公路、过水路面结构及过水路面施工方法
CN202672509U (zh) 倒置式陶粒混凝土种植屋面
CN105484125B (zh)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
CN206721596U (zh)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
CN206477203U (zh) 透水型生态园林道路
CN105803888A (zh) 一种海绵型道路铺装结构
CN207608782U (zh) 一种排水性能良好的生态嵌草砖路面结构
CN206635590U (zh) 新型沙漠公路
CN207812203U (zh) 一种透水地坪
CN106996063A (zh)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
CN205529758U (zh) 一种路面基层
CN210657848U (zh) 透水砖铺设结构
CN211688840U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