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3641U - 板材及车身 - Google Patents

板材及车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3641U
CN207433641U CN201721492480.3U CN201721492480U CN207433641U CN 207433641 U CN207433641 U CN 207433641U CN 201721492480 U CN201721492480 U CN 201721492480U CN 207433641 U CN207433641 U CN 207433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ed
layer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layer
cl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924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耀芳
王凤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924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3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3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3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板材及车身。该板材包括:衬底;色漆层,所述色漆层涂覆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有色透明层,所述有色透明层涂覆在所述色漆层的上表面;以及透明清漆层,所述透明清漆层涂覆在所述有色透明层的上表面。由此,在保证颜色视觉效果以及涂层性能的前提下,可以缓解或解决修补困难以及亮度不易匹配的问题,同时可以降低油漆涂料的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板材及车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板材及车身。
背景技术
汽车喷上油漆涂料,不仅使车体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车身不容易被腐蚀,还可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更是给人一种美观的享受。由于汽车本身价格昂贵,加之常年经历春夏秋冬的历练,因此,对汽车漆的性能要求极高。汽车漆不仅要做到漆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丰满度好、光泽高,还要做到附着力好、硬度高、抗划伤能力强,同时更要具备极好的耐候性、耐刮耐磨性、光泽持续性,和优良的耐汽油、耐酒精、耐酸、耐碱、耐盐雾等性能。
然而,目前的板材及车身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目前,汽车车身上的车漆多存在修补困难、成本高、亮度高不易匹配等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以及大量实验发现,这主要是由于车身上的车漆是由两涂层有色清漆构成的。具体的,采用两涂层有色清漆工艺,在中涂之上依次喷涂色漆层以及有色清漆层,由于色漆以及有色清漆都含有颜料,因此,在打磨修补时会出现多层面明显色差,从而造成修补困难。此外,有色清漆是通过将有色颜料加入透明清漆中形成的,例如,在清漆中增加红色颜料变成红清漆,且有色清漆的价格是普通清漆的2.2倍,因此,造成车漆的成本较高。发明人还发现,两涂层有色清漆中色漆层以及有色清漆层的颜色明亮度较高,因此,在后续修补过程中不易匹配,从而形成色差,影响车身的美观。此外,由于上述不良因素,还会造成汽车的整返率较高,例如,发明人发现,汽车在一年以内的调试整返率为50%,量产两年以上的量产整返率为10%,因此,会严重影响汽车的使用以及销售。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板材。该板材包括:衬底;色漆层,所述色漆层涂覆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有色透明层,所述有色透明层涂覆在所述色漆层的上表面;以及透明清漆层,所述透明清漆层涂覆在所述有色透明层的上表面。由此,在保证颜色视觉效果以及涂层性能的前提下,可以缓解或解决修补困难以及亮度不易匹配的问题,同时可以降低油漆涂料的使用成本。
具体的,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总厚度为40-50μm。由此,可以减小有色透明层的厚度,从而降低其使用成本。
具体的,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厚度比为(1.5:0.8)-(2.5:1)。由此,可以保证较好的颜色视觉效果。
具体的,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10-18μm。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较好的颜色视觉效果。
具体的,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氨基树脂。由此,可以利用上述来源广泛的材料形成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
具体的,所述色漆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三聚氰氨树脂。由此,可以利用上述来源广泛的材料形成色漆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身。具体的,该车身包括前面所述的板材,由此,该车身具有前面所述的板材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在保证车身的颜色视觉效果以及涂层性能的前提下,可以缓解或解决修补困难以及整返率高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身。具体的,该车身包括板材,所述板材包括:衬底;色漆层,所述色漆层涂覆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有色透明层,所述有色透明层涂覆在所述色漆层的上表面;以及透明清漆层,所述透明清漆层涂覆在所述有色透明层的上表面,其中,所述色漆层、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总厚度为50-55μm。由此,在保证车身的颜色视觉效果以及涂层性能的前提下,可以缓解或解决修补困难以及整返率高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的,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总厚度为40-50μm,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10-18μm,其中,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厚度比为(1.5:0.8)-(2.5:1)。由此,在不增加车漆厚度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车漆的使用成本,从而降低车身的制造成本。
具体的,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氨基树脂,所述色漆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三聚氰氨树脂。由此,可以利用上述来源广泛的材料形成有色透明层、透明清漆以及色漆。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衬底;200:色漆层;300:有色透明层;400:透明清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板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板材包括:衬底100、色漆层200、有色透明层300以及透明清漆层400。其中,色漆层200涂覆于衬底100的上表面,有色透明层300涂覆于色漆层200的上表面,透明清漆层400涂覆于有色透明层300的上表面。由此,在保证颜色视觉效果以及涂层性能的前提下,可以缓解或解决修补困难以及亮度不易匹配的问题,同时可以降低油漆涂料的使用成本。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材的原理进行简单说明:
如前所述,汽车的车漆通常采用两涂层有色清漆工艺形成,由于该工艺中的色漆层以及有色清漆层都含有颜料,因此,在打磨修补时会出现多层面明显色差,从而造成修补困难。其次,有色清漆是通过将有色颜料加入透明清漆中形成的,其价格较普通清漆的价格高,因此,造成车漆的成本较高。此外,两涂层有色清漆中色漆层以及有色清漆层的颜色明亮度较高,因此,在后续修补过程中不易匹配,从而形成色差,影响车身的美观。并且,由于上述不良因素,还会造成汽车的整返率较高,因此,会严重影响汽车的使用以及销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板材表面具有三层油漆涂料,也即是说,采用三涂层工艺形成。具体的,在中涂之上依次喷涂色漆层、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在不增加涂层厚度的情况下,上述三涂层可以达到现有技术中两涂层的颜色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板材的最外层为透明清漆层,透明清漆层中不含有颜料,因此在打磨修补过程中,容易对其进行修补,并且不会出现多层面的色差,因而降低了修补难度。其次,色漆层上为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可以改善单层有色清漆的亮度过高而不易匹配的问题。此外,在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层透明清漆层,可以减小有色透明层的厚度,由此,可以降低有色透明层的使用成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板材可以用于汽车车身的制备中,由此,通过涂层构成的改进,既可以保证车身颜色的视觉效果以及涂层的性能,还可以提高涂层的可修补性而降低返修率,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性。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该板材的各个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关于该板材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板材可以为钢板,由此,可以用于制备汽车车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色漆层200的构成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和三聚氰氨树脂,有色透明层300以及透明清漆层400的构成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氨基树脂。由此,可以利用上述来源广泛的材料形成色漆层、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关于色漆层以及有色透明层的具体颜色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色漆层200以及有色透明层300可以为红色,具体的,可以在色漆层200以及有色透明层300中加入红色颜料形成红漆层以及红色透明层。需要说明的是,加入红色颜料的有色透明层300可以为红清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减小涂层总厚度对视觉效果以及涂层性能的影响,该三涂层的总厚度与现有技术中的两涂层的总厚度相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涂层的总厚度可以为50-55μm。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色漆层200的厚度可以为10-18μm,有色透明层300以及透明清漆层400的总厚度可以为40-50μm。由此,在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层透明清漆层,从而减小了有色透明层的厚度。如前所述,有色透明层300是通过在透明清漆中加入颜料形成的,其价格较普通清漆的价格高,因此,有色透明层的厚度减小可以降低其使用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以及较好的涂层性能,还需要对有色透明层300以及透明清漆层400的厚度进行设计。当有色透明层300的厚度较小时,其最终呈现的颜色视觉效果会较差。而当有色透明层300的厚度较大时,不利于其使用成本的降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色透明层300以及透明清漆层400的厚度比可以为(1.5:0.8)-(2.5:1)。由此,在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的厚度比,来实现较好的视觉效果以及较好的涂层性能,同时可以降低使用成本。此外,与两涂层中的单层的有色清漆相比,三涂层的颜色亮度易调控,在后续修补工作中更易匹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有色透明层300以及透明清漆层400的厚度比可以为2:1。由此,既可以保证较好的视觉效果,又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降低涂层的使用成本,也即是说,进一步降低有色透明层300的厚度,还可以通过增加色漆层200的艳度来实现。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色漆层200以及有色透明层300为红色时,可以通过增加色漆层200中红色颜料的含量来提高其艳度,由此,可以补偿减小有色透明层的厚度带来的艳度不够的影响。关于色漆层中添加颜料的含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为宜。
如前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色漆层、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是采用三涂层工艺形成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涂层工艺具体为:在板材衬底上采用“湿碰湿”工艺依次喷涂色漆、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由此,可以保证颜色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湿碰湿”工艺是指喷涂完色漆之后直接喷涂有色透明层,以及喷涂完有色透明层之后直接喷涂透明清漆,使色漆以及有色透明层还处于液态时完成下一涂层的喷涂。由此,还可以使各涂层之间具有较好的性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调整树脂配方、厚度以及表干速度等方法使各涂层之间具有较好的互溶性。关于上述方法的具体参数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使各涂层之间具有较好的互溶性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身。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车身包括前面描述的板材,由此,该车身具有前面描述的板材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在保证车身的颜色视觉效果以及涂层性能的前提下,可以缓解或解决修补困难以及整返率高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身。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车身包括板材,该板材可以为前面描述的板材,由此,构成该车身的板材可以具有与前面描述的板材相同的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构成该车身的板材可以包括:衬底、色漆层、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其中,色漆层涂覆于衬底的上表面,有色透明层涂覆于色漆层的上表面,透明清漆层涂覆于有色透明层的上表面,其中,所述色漆层、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总厚度为50-55μm。由此,在保证车身的颜色视觉效果以及涂层性能的前提下,可以缓解或解决修补困难以及整返率高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关于构成该车身的板材的材料,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构成该车身的板材可以为钢板。
关于色漆层、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的构成材料,前面也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色漆层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和三聚氰氨树脂,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氨基树脂。由此,可以利用上述来源广泛的材料形成色漆层、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关于色漆层以及有色透明层的具体颜色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色漆层以及有色透明层可以为红色,具体的,可以在色漆层以及有色透明层中加入红色颜料形成红漆层以及红色透明层。
关于色漆层、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的厚度,前面也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色漆层的厚度可以为10-18μm,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的总厚度可以为40-50μm。由此,在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层透明清漆层,从而减小了有色透明层的厚度。如前所述,有色透明层是通过在透明清漆中加入颜料形成的,其价格较普通清漆的价格高,因此,有色透明层的厚度减小可以降低其使用成本。
关于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的厚度比,前面也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的厚度比可以为(1.5:0.8)-(2.5:1)。由此,在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有色透明层以及透明清漆层的厚度比,来实现较好的视觉效果以及较好的涂层性能,同时可以降低使用成本。此外,与两涂层中的单层的有色清漆相比,三涂层的颜色亮度易调控,在后续修补工作中更易匹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有色透明层300以及透明清漆层400的厚度比可以为2:1。由此,既可以保证较好的视觉效果,又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降低涂层的使用成本,也即是说,进一步降低有色透明层的厚度,还可以通过增加色漆层的艳度来实现。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色漆层以及有色透明层为红色时,可以通过增加色漆层中红色颜料的含量来提高其艳度,由此,可以补偿减小有色透明层的厚度带来的艳度不够的影响。关于色漆层中添加颜料的含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为宜。
实施例1
板材的材料为钢板,钢板的上表面涂覆有红色色漆层,红色色漆层上涂覆有红色透明层,即红清漆,红色透明层上涂覆有透明清漆层。红色色漆层的厚度为13μm,红色透明层的厚度为27μm,透明清漆层的厚度为13μm,三涂层的总厚度为53μm。由此,在保证较好的视觉效果以及涂层性能的情况下,可以缓解或解决修补困难以及整返率高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色漆层,所述色漆层涂覆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
有色透明层,所述有色透明层涂覆在所述色漆层的上表面;以及
透明清漆层,所述透明清漆层涂覆在所述有色透明层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总厚度为4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厚度比为(1.5:0.8)-(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10-1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氨基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漆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三聚氰氨树脂。
7.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是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板材构成的。
8.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所述板材包括:
衬底;
色漆层,所述色漆层涂覆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
有色透明层,所述有色透明层涂覆在所述色漆层的上表面;以及
透明清漆层,所述透明清漆层涂覆在所述有色透明层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色漆层、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总厚度为50-55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总厚度为40-50μm,所述色漆层的厚度为10-18μm,
其中,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的厚度比为(1.5:0.8)-(2.5: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透明层以及所述透明清漆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氨基树脂,所述色漆层包括丙烯酸树脂和三聚氰氨树脂。
CN201721492480.3U 2017-11-10 2017-11-10 板材及车身 Active CN207433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2480.3U CN207433641U (zh) 2017-11-10 2017-11-10 板材及车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2480.3U CN207433641U (zh) 2017-11-10 2017-11-10 板材及车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3641U true CN207433641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88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92480.3U Active CN207433641U (zh) 2017-11-10 2017-11-10 板材及车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3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6724A (zh) 一种汽车涂层结构
CN107492305A (zh) 铭牌的加工工艺及其所制得的铭牌
JP5545182B2 (ja) メタリック塗装方法及び積層塗膜
CN108997930A (zh) 一种多色炫彩夜光车轮的加工工艺
CN206127194U (zh) 一种汽车外表面防水涂层
CN111804549A (zh) 一种轮毂涂装工艺
CN207433641U (zh) 板材及车身
JP2908695B2 (ja) 光輝性塗膜の補修用塗料および補修方法
JP2011251253A (ja) 複層塗膜形成方法
JP2012045478A (ja) 光輝性複層塗膜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06140582A (zh) 一种闪光漆板的制造方法
JP4259330B2 (ja) メタリック塗料組成物、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塗膜
JP2006181505A (ja) メタリック塗装方法及び積層塗膜
CN110280468A (zh) 糖果色涂装车轮的生产方法
CN206204427U (zh) 汽车车身新型漆前处理工艺结合免中涂工艺的涂层结构
JP4712630B2 (ja) 多層塗膜の補修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た被塗物
JP4345103B2 (ja) メタリック塗料組成物、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塗膜
CN103182371A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涂装工艺
CN101570077A (zh) 一种耐腐蚀五金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007219A (ja) 光輝性塗膜の形成方法
CN104608226A (zh) 漆艺木质印坯及其制备方法
CN207259431U (zh) 一种防污防腐涂层
JP2515336B2 (ja) 自動車の上塗り塗装方法
JP2515335B2 (ja) 自動車の上塗り塗装方法
CN106945384A (zh) 一种赛印得刚柔复合彩涂金属板及其涂装系统和涂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