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9526U - 一种救生缓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生缓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9526U
CN207429526U CN201721199223.0U CN201721199223U CN207429526U CN 207429526 U CN207429526 U CN 207429526U CN 201721199223 U CN201721199223 U CN 201721199223U CN 207429526 U CN207429526 U CN 207429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ending lifeline
safety rope
control device
slow drop
desc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92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Shoun Fi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Shoun Fi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Shoun Fi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Shoun Fi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992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9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9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95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救生缓降器,包括安全绳、设置在安全绳一端的挂锁以及设置在安全绳上的缓降器,所述缓降器设置有控制缓降器沿安全绳自动移动的回升装置以及调节缓降器相对安全绳移动速度的调速装置。当逃生人员使用该救生缓降器时,可先通过挂锁将安全绳一端固定在屋内或屋外一固定的位置,探后通过束缚绳将缓降器固定在自身的身体上;当逃生人员跳出屋内时,可通过调速装置调节自身下降的速度,如果发生火灾的屋内的人员过多,可通过回升装置使已经沿安全绳降落的缓降器沿安全绳自动移动,从而回到发生火灾的屋内,使得屋内的人员可以重复使用缓降器逃离火灾现场。

Description

一种救生缓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救生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救生缓降器。
背景技术
救生缓降器是一种常见的消防救生设备,在发生火灾时,位于高楼处的逃生人员可通过救生缓降器沿楼的外墙壁逃出火灾现场。现有的救生缓降器大多包含安全绳、设置在安全绳一端的挂锁以及设置在安全绳上的缓降器。在使用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缓降器固定,设定好安全绳通过缓降器的速度,逃生人员通过挂锁固定连接安全绳,当逃生人员跳出屋子后,可根据预设的速度下降;第二种是将挂锁固定,然后逃生人员通过束缚腰带连接缓降器,逃生人员跳出屋子后通过调节缓降器实现调节降落的速度。但是第一种使用方法中,由于很多人对于预设的速度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概念,有时候可能会将下降速度调的稍高或稍低,如果下降速度过高,那么逃生人员降落地面时可能会对逃生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下降速度过低,就会影响逃生人员逃离火灾现场的效率;第二种方法中,虽然逃生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下降的速度,但是,当火灾发生时,很有可能不止一人被困火灾现场,在缓降器随逃生人员下降后,缓降器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次的被使用,逃生人员只能通过其他的工具借助安全绳下降,同样会影响逃生人员逃离火灾现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缓降器,该救生缓降器在可调节下降速度的同时,可用于多人逃离火灾现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救生缓降器,包括安全绳、设置在安全绳一端的挂锁以及设置在安全绳上的缓降器,所述缓降器设置有控制缓降器沿安全绳自动移动的回升装置以及调节缓降器相对安全绳移动速度的调速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逃生人员使用该救生缓降器时,可先通过挂锁将安全绳一端固定在屋内或屋外一固定的位置,探后通过束缚绳将缓降器固定在自身的身体上;当逃生人员跳出屋内时,可通过调速装置调节自身下降的速度,如果发生火灾的屋内的人员过多,可通过回升装置使已经沿安全绳降落的缓降器沿安全绳自动移动,从而回到发生火灾的屋内,使得屋内的人员可以重复使用缓降器逃离火灾现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回升装置包括设置在缓降器内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安全绳相应于挂锁一端的回升启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回升启动装置设置在安全绳相应于挂锁的一端,所以位于发生火灾的屋内的人员可以自行通过驱动装置控制缓降器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位于屋内的人员对缓降器的控制的便利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电机以及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缓降轴,所述缓降轴设置有防止安全绳相对缓降轴滑动的限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可控制缓降轴转动又因为限位机构的设置,可以防止安全绳相当对缓降轴滑动,当缓降轴转动时,可带动安全绳随缓降轴移动,从而实现安全绳相对缓降器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安全绳设置为缓降带,缓降带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依次排列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缓降轴弧面设置的与限位孔配合的限位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齿和限位孔,可以使得缓降轴带动缓降带移动,又因为安全绳设置为缓降带,可以使得限位孔相对限位齿的位置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限位孔从相应的限位齿脱离的概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缓降带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排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排限位孔,当缓降轴带动缓降带升降时,是通过两组限位齿与两排限位孔配合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升降带升降时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升降带发生明显形变的可能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调速装置包括与所述缓降轴背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配合的调速板,所述调速板背离缓降轴的一侧设置有一调速按钮,所述缓降器内设置有防止常态时调速板与缓降轴抵接的复位装置以及防止调速板相对缓降器旋转的限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自身降落速度时,可按下调速按钮,使得调速板与缓降轴抵接,根据按下调速按钮的力的不同,调速板与缓降轴之间的相对作用力也不同,从而使得调速板与缓降轴之间的摩擦力发生变化,从而起到了调节缓降轴旋转难易程度的作用,实现了调节缓降器降落速度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问题,弹簧作为一种常见的复位零件,其设置方式方法成熟,成本低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救生缓降器的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调速板周边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缓降器内并与限位槽配合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柱的设置,使得调速板只能够通过限位槽沿限位柱滑动,从而起到了防止调速板转动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回升启动装置包括一启动按钮,所述缓降带内设置有连接启动按钮和驱动电机的回升导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回升导线设置在缓降带内,可以起到保护回升导线的作用,同时起到连通启动按钮和启动电机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回升导线弯曲埋设在缓降带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回升导线弯曲设置,可以使得回升导线具有一定的可拉伸性,从而防止当缓降带出现较大形变时影响启动按钮与启动电机之间的通电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使用成本低廉,当发生火灾时,该救生缓降器可用于多个人逐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救生缓降器的购买数量,从而降低了救生缓降带的使用陈本;
二、 使用方便,相比较现有的救生缓降带的使用方式,只是多出了一个启动按钮,方便逃生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调速装置位置示意图;
图2是回升装置位置示意图;
图3是回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缓降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调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缓降带;11、限位孔;12、回升导线;2、缓降器;21、拉环;22、限位柱;23、弹簧固定轴;24、复位弹簧;3、挂锁;4、回升装置;41、驱动电机;42、缓降轴;421、限位齿;43、启动按钮;5、调速装置;51、调速板;511、限位槽;512、橡胶防滑层;52、调速按钮;6、收纳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救生缓降器,包括安全绳、设置在安全绳一端的挂锁3以及设置在安全绳上的缓降器2。其中,安全绳设置为缓降带1;缓降器2设置有控制缓降器2沿安全绳自动移动的回升装置4以及调节缓降器2相对安全绳移动速度的调速装置5;缓降绳另一端缠绕在一收纳轴6上;缓降器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束缚腰带的拉环21。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回升装置4包括设置在缓降器2一侧的驱动电机41、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并位于缓降器2内的缓降轴42以及设置在缓降带1连接有挂锁3的一端的启动按钮43,缓降轴42沿自身弧面设置有两圈限位齿421,缓降带1两侧设置有与限位齿421配合的限位孔11。其中,缓降带1内弯曲埋设连接启动按钮43和驱动电机41的回升导线12。
当触发启动按钮43时,可控制驱动电机41转动,从而通过缓降轴42带动缓降带1相对缓降器2移动,实现了缓降器2沿缓降带1移动的目的。
如图5换人图6所示,上述调速装置5包括与缓降轴42背离驱动电机41的一端配合的调速板51以及固定设置在调速板51背离缓降轴42一侧的调速按钮52,调速按钮52设置在上述缓降器2外侧。其中,缓降器2内固定设置有两个限位柱22,调速板51设置有两个与限位柱22配合的限位槽511,调速板51通过限位槽511沿限位柱22滑动。
缓降器2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4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两个弹簧固定轴23,弹簧固定轴23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的自由端抵接上述调速板51。常态时,调速板51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与上述缓降轴42分离,当逃生人员通过救生缓降器2下降时,按动调速按钮52,可使得调速板51靠向缓降轴42移动,当加大按动调速按钮52上的力时,调速板51与缓降轴42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从而降低缓降轴42的转速,达到了调节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的作用。
进一步的,调速板51朝向缓降轴42的一侧设置有一层橡胶防滑层512,橡胶防滑层512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调速板51与缓降轴42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逃生人员调节自身的降落速度。
由以上所述内容可知,当逃生人员通过该救生缓降器2下降时,可通过调速按钮52达到调节自身下降速度的目的;当缓降器2随逃生人员滑落到地面时,位于发生火灾的屋子中的剩余人员可通过启动按钮43使得缓降器2沿缓降带1向上移动,以便于剩余人员通过缓降器2依次逃离火灾现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救生缓降器,包括安全绳、设置在安全绳一端的挂锁(3)以及设置在安全绳上的缓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2)设置有控制缓降器(2)沿安全绳自动移动的回升装置(4)以及调节缓降器(2)相对安全绳移动速度的调速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升装置(4)包括设置在缓降器(2)内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安全绳相应于挂锁(3)一端的回升启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电机(41)以及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的缓降轴(42),所述缓降轴(42)设置有防止安全绳相对缓降轴(42)滑动的限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设置为缓降带(1),缓降带(1)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依次排列的限位孔(11),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缓降轴(42)弧面设置的与限位孔(11)配合的限位齿(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救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带(1)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排限位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装置(5)包括与所述缓降轴(42)背离驱动电机(41)的一端配合的调速板(51),所述调速板(51)背离缓降轴(42)的一侧设置有一调速按钮(52),所述缓降器(2)内设置有防止常态时调速板(51)与缓降轴(42)抵接的复位装置以及防止调速板(51)相对缓降器(2)旋转的限位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救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救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板(51)周边设置有两个限位槽(511),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缓降器(2)内并与限位槽(511)配合限位柱(2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救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升启动装置包括一启动按钮(43),所述缓降带(1)内设置有连接启动按钮(43)和驱动电机(41)的回升导线(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救生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升导线(12)弯曲埋设在缓降带(1)内。
CN201721199223.0U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救生缓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29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9223.0U CN207429526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救生缓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9223.0U CN207429526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救生缓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9526U true CN207429526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302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922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29526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救生缓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9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1893B (zh) 自助式弹力绷带缠绕器
CN206334225U (zh) 防坠安全装置
CN207429526U (zh) 一种救生缓降器
CN201186113Y (zh) 遥控轨道式大楼逃生装置
CN109310892A (zh) 借助绳索下降的装置
CN105819358A (zh) 一种竖梯攀爬防坠助力装置
CN205527487U (zh) 绞车限速装置
CN109552945A (zh) 一种长度可控的卷线器
CN209429511U (zh) 防坠落保护装置
CN204428638U (zh) 高层多人逃生缓降器
CN20922829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圆盘式安全爬梯
CN108331479A (zh) 一种滑动窗紧急开启系统
CN101934117A (zh) 一种高空载人匀速下降救生器
CN110589700A (zh) 一种安全速降装置
CN208893505U (zh) 自适应重力高层火灾逃生匀速迫降装置
WO2018113306A1 (zh) 一种用于攀岩的保护钢丝分钢丝机构
US10166413B1 (en) Controlled descent safet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0585613B (zh) 一种高楼逃生器
CN206518783U (zh) 应急逃生器
CN207957625U (zh) 一种轴向压紧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升降装置
CN203829497U (zh) 一种新型双控缓降器
CN208791072U (zh) 一种防止人员车辆坠落的原矿仓安全防护装置
CN2726642Y (zh) 一种应急高楼救生器
CN203329256U (zh) 一种旋转弹跳床
CN207436891U (zh) 一种新型消防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