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9054U -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29054U CN207429054U CN201720473517.1U CN201720473517U CN207429054U CN 207429054 U CN207429054 U CN 207429054U CN 201720473517 U CN201720473517 U CN 201720473517U CN 207429054 U CN207429054 U CN 2074290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ush
- dust
- hose
- scrubbing brush
- scrubb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所述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壳体、滚刷以及滚刷电机,所述地刷壳体上具有吸尘口和输尘口,所述地刷壳体内具有隔离开设置且分别连通在所述吸尘口与所述输尘口之间的第一吸尘通道和第二吸尘通道,所述滚刷设在所述地刷壳体内且与所述吸尘口相对,所述滚刷电机设在所述地刷壳体内且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吸尘通道和所述第二吸尘通道之间的传动装置与所述滚刷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刷组件,通过设置分别接通在吸尘口和输尘口之间的两个吸尘通道,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刷组件的吸尘效率,确保吸尘口的宽度足够使得灰尘可以迅速吸入到两个吸尘通道内,改善尘气在吸尘口处多次旋转而引起的吸尘不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吸尘器,主要采用地刷组件进行吸尘,在带有滚刷的地刷组件中,滚刷通常通过皮带等的传动作用实现滚动清扫。其中,皮带一般都安装在滚刷的侧边不与吸尘口正对,此时虽然可以保证吸尘口的完整性,但是由于皮带需要占用空间,势必会缩短吸尘口的宽度,从而降低地刷组件的吸尘器效率。然而,当将皮带设置在滚刷侧边偏中间的位置以与吸尘口相对时,皮带可以将吸尘口分隔成两个独立的部分,此时虽然可以确保吸尘口具有较长的宽度,但是其中一个吸尘口由于无法越过皮带实现尘气输送,因此难以实现有效的吸尘作用,使得尘气在该吸尘口处反复旋转,仍然影响吸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地刷组件,所述地刷组件的吸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地刷组件的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壳体,所述地刷壳体上具有吸尘口和输尘口,所述地刷壳体内具有隔离开设置且分别连通在所述吸尘口与所述输尘口之间的第一吸尘通道和第二吸尘通道;滚刷,所述滚刷设在所述地刷壳体内且与所述吸尘口相对;以及滚刷电机,所述滚刷电机设在所述地刷壳体内且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吸尘通道和所述第二吸尘通道之间的传动装置与所述滚刷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地刷组件,通过设置分别接通在吸尘口和输尘口之间的两个吸尘通道,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刷组件的吸尘效率,确保吸尘口的宽度足够使得灰尘可以迅速吸入到两个吸尘通道内,改善尘气在吸尘口处多次旋转而引起的吸尘不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刷壳体包括:地刷壳支架,所述滚刷电机和所述传动装置分别设在所述地刷壳支架的上下两侧;地刷下盖板,所述地刷下盖板盖合在所述地刷壳支架的底部且与所述地刷壳支架共同限定出彼此隔离开的所述第一吸尘通道、所述第二吸尘通道以及用于安装所述传动装置下安装腔;以及地刷上盖板,所述地刷上盖板盖合在所述地刷壳支架的顶部且与所述地刷壳支架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所述滚刷电机的上安装腔,所述上安装腔与所述下安装腔通过所述地刷壳支架上的连通孔位连通以使所述滚刷电机与所述传动装置得以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刷壳支架上具有由所述地刷壳支架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向上凹入的凹入部,所述地刷下盖板与所述凹入部限定出所述下安装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尘口形成在所述地刷壳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尘口靠近所述地刷壳支架的宽向侧壁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尘通道的与所述吸尘口连通的端部在所述滚刷轴向上的宽度W1与所述第二吸尘通道的与所述吸尘口连通的端部在所述滚刷轴向上的宽度W2之比W1:W2的取值范围为2:8~4: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刷电机的轴向与所述滚刷的轴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为绕设在所述滚刷电机和所述滚刷上的皮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皮带为同步带或多楔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吸尘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地刷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地刷组件,从而提高了吸尘器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立式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尘杯组件的透视效果立体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尘杯组件的底盖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立式吸尘器的侧视图;
图6是图1中圈示的FD1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立式吸尘器处于软管组件使用模式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圈示的FD2部的放大图;
图9是图1种所示的软管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沿图9中JM1-JM1线的截面图;
图11是图10中圈示的FD3部的放大图;
图12是沿图10中JM2-JM2线的截面图;
图13是图12中圈示的FD4部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2中圈示的FD5部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1中所示的滑移件滑移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所示的滑移件滑移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7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仰视图;
图20是图17中所示的地刷组件的剖视图;
图21是图17中所示的地刷组件拆去地刷上盖板的立体图;
图22是图18中所示的地刷组件拆去地刷上盖板的立体图;
图23是图19中所示的地刷组件拆去地刷下盖板的立体图;
图24是图1中所示的立式吸尘器的部分爆炸图。
附图标记:
立式吸尘器T;
地刷组件A;
地刷壳体A1;
吸尘口A101;输尘口A102;
吸尘通道A103;第一吸尘通道A1031;第二吸尘通道A1032;
地刷壳支架A13;凹入部A130;地刷上盖板A14;地刷下盖板A15;
滚刷A21;滚刷电机A31;传动装置A340;地刷接管A4;
机身组件B;
机身侧排气通道B0;后撑部B1;底撑部B2;顶盖B21;通孔B22;底盖B23;
尘杯组件C;
入口C01;出口C02;过尘通道C03;旋风腔C04;集尘腔C05;
杯壳C1;
旋风分离装置C2;中央空间C201;
筒形外壳C21;切向排风空隙C211;旋风锥C22;
连通管C3;防扬件C4;压灰件C5;
阻旋件C6;侧阻旋筋C61;底阻旋筋C62;底加强筋C63;
电机组件D;
电机侧排气通道D01;排风口D02;负压电机D1;避让内凹部D21;
换向阀E;
出气口E01;地刷供气口E02;软管供气口E03;
端盖E1;扭簧E2;锁扣结构E3;
软管组件F;
软管件F1;伸缩软管F11;软管接头F12;限位结构F121;
锁扣件F2;触发端F21;锁扣端F22;锁扣复位件F23;
滑移件F3;
夹持组件G;
卡圈G1;护套G2;螺牙G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图1-图2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T。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T可以包括:机身组件B、尘杯组件C、电机组件D、地刷组件A、换向阀E以及软管组件F。
如图1、图2和图24所示,机身组件B可以作为立式吸尘器T的主体支撑部件,尘杯组件C可以设在机身组件B上且用于对立式吸尘器T吸入的尘气进行尘气分离以得到清洁空气,电机组件D设在尘杯组件C的底部且包括用于将尘气抽吸到立式吸尘器T内的负压电机D1,地刷组件A设在电机组件D的前侧且用于与待清洁表面接触以吸入待清洁表面的尘气,地刷组件A可以包括用于清扫待清洁表面的滚刷A21和用于驱动滚刷A21转动的滚刷电机A31。由此,通过将电机组件D设在立式吸尘器T的底部,从而可以调整立式吸尘器T整机的重心,使得整机的稳定性更高,而且通过设置负压电机D1和滚刷电机A31 两个独立的电机,从而可以提高立式吸尘器T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1、图2和图24所示,换向阀E具有出气口E01以及连通至出气口E01的地刷供气口E02和软管供气口E03,即本实施例中的换向阀E可以为一个简单的三通结构,其中出气口E01连通至尘杯组件C的入口C01,地刷供气口E02连通至地刷组件A,软管组件 F与软管供气口E03可选择地接通,当软管组件F接通至软管供气口E03时则切断地刷供气口E02和出气口E01以使尘杯组件C由软管组件F供气。也就是说,当软管组件F未接通至软管供气口E03时(如图5和图6所示),地刷供气口E02和出气口E01处于接通状态以使尘杯组件C由地刷组件A供气(例如沿图1中箭头所示的气流走向),而当软管组件F接通至软管供气口E03时(如图7和图8所示),软管组件F会切断地刷供气口E02 和出气口E01、并使软管供气口E03接通至出气口E01以使尘杯组件C由软管组件F供气 (例如沿图7中箭头所示的气流走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段中“地刷供气口E02 连通至地刷组件A”当作广义理解,既可以包括“地刷供气口E02可选择地连通至地刷组件A”、又可以包括“地刷供气口E02始终连通至地刷组件A”。
简言之,当软管组件F未插配到软管供气口E03内之前(如图5和图6所示),仅由地刷组件A向尘杯组件C供入尘气(如图1所示);而当软管组件F插配到软管供气口E03 内之后(如图7和图8所示),地刷组件A无法再向尘杯组件C供入尘气,此时仅由软管组件F向尘杯组件C供入尘气(如图7所示)。由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采用地刷组件A进行吸尘、还是采用软管组件F进行吸气,当选择采用软管组件F进行吸尘时,用户可以自行将软管组件F接通至换向阀E上的软管供气口E03,从而方便使用。
参照图1,软管组件F可分离地设在机身组件B上,也就是说,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将软管组件F安装在机身组件B上,例如,当需要使用软管组件F进行吸尘时,用户可以将软管组件F安装在机身组件B上并将软管组件F接通至软管供气口E03,而不需要使用软管组件F进行吸尘时,用户可以自行将软管组件F从机身组件B上拆卸下来以减轻立式吸尘器T的整机重量。由此,可以提高立式吸尘器T的易操作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机身组件B上设有夹持组件G,软管组件F与夹持组件G可分离地相连。也就是说,软管组件F可以通过夹持组件G可分离地设在机身组件B上。由此,通过在机身组件B上外设夹持组件G,可以便于软管组件F的安装和拆卸,提高软管组件F与机身组件B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可以降低机身组件B的加工难度,另外,当夹持组件G出现损坏时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更换、维修,降低维护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软管组件F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机身组件B可拆卸地相连,例如机身组件B上还可以一体加工成型有用于夹持软管组件F的夹持部(图未示出该示例)。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4,夹持组件G包括具有径向开口以夹持软管组件F的卡圈G1,这样,软管组件F就可以沿着卡圈G1的径向、通过卡圈G1的径向开口装配到卡圈 G1内部,并且沿着卡圈G1的径向、通过卡圈G1的径向开口从卡圈G1内部脱出。由此,夹持组件G的结构简单,与软管组件F的拆装便捷。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夹持组件G还可以构造为其他形式,例如夹持组件G还可以构造为夹子结构等,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和图7,软管组件F与夹持组件G配合的部位相对夹持组件G静止,软管组件F的至少位于夹持组件G下方的部分可伸缩,以在向下拉长时可与软管供气口E03连接且在与软管供气口E03分离时可向上缩回。例如,软管组件F可以包括可实现伸缩的伸缩软管F11,其中,伸缩软管F11的概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另外,为了实现更好的夹持效果,夹持组件G还可以包括螺纹旋套于软管组件F且与卡圈G1卡合的护套G2,其中,护套G2的具体示例将在后文中详述,因此这里不作过多赘述。
由此,当软管组件F被夹持组件G夹持后,软管组件F被夹持的部位相对夹持组件G不再运动,但是软管组件F的位于被夹持部位以下的部分可以实现伸缩,从而当需要将软管组件F接通至换向阀E时可以将软管组件F向下拉长以实现连接,而当不需要将软管组件F接通至换向阀E时软管组件F可以自动向上缩回以与换向阀E分离,从而避免软管组件F与换向阀E之间发生磕碰损坏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6,换向阀E上具有用于开关软管供气口E03的端盖E1。由此,当需要将软管组件F接通至软管供气口E03时,可以使端盖 E1打开软管供气口E03以接入软管组件F,而不需要将软管组件F接通至软管供气口E03 时,可以拔出软管组件F(此时软管组件F可以自动向上缩回)并使端盖E1关闭软管供气口E03,以确保地刷组件A得到足够的吸力进行地面吸尘。可选地,端盖E1通过扭簧E2 等弹性复位部件与换向阀E相连以处于常关闭软管供气口E03的状态,也就是说,当软管组件F离开换向阀E后,通过扭簧E2的弹性恢复力,端盖E1可以自动关闭软管供气口 E03,从而易于操作。另外,软管供气口E03与端盖E1之间可以设置密封件,如密封垫等,从而提高端盖E1对于软管供气口E03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17、图20和图24,地刷组件A包括地刷壳体A1和地刷接管A4,地刷壳体A1内具有吸尘通道A103,地刷接管A4的一端接通至吸尘通道A103、另一端接通至换向阀E的地刷供气口E02。也就是说,地刷壳体A1通过地刷接管A4与换向阀E相连。由此,通过一根简单的地刷接管A4就可以实现地刷壳体 A1与换向阀E的连通,从而缩短了从地刷组件A到尘杯组件C的供气路径,降低了吸气能耗,而且通过地刷接管A4实现供气的方式简单、可靠性高。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地刷壳体A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换向阀E相连,例如电机组件D内部还可以形成供气通道,地刷壳体A1还可以通过一段管路与供气通道接通,供气通道通过另一段管路与换向阀E接通(图未示出该示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0和图23,地刷壳体A1上具有吸尘口A101和输尘口A102,其中,吸尘口A101可以与滚刷A21正对设置且用于吸入待清洁表面上的尘气,输尘口A102与地刷接管A4的一端接通以将地刷壳体A1吸入的尘气通过地刷接管 A4和换向阀E供入尘杯组件C,吸尘通道A103为彼此隔离开设置的多个且均连通在输尘口A102和吸尘口A101之间,也就是说,吸尘口A101和输尘口A102之间设置有多个吸尘通道A103。这样,由吸尘口A101吸入的尘气可以通过多个吸尘通道A103分别输送至输尘口A102,从而可以提高地刷组件A的吸尘效率。另外,设置多个吸尘通道A103的具体示例将在后文中详述,因此这里不作过多赘述。
优选地,参照图24,电机组件D的外表面上具有避让内凹部D21,地刷接管A4设在电机组件D的外部的避让内凹部D21处,例如避让内凹部D21可以由电机组件D的底壁向上凹入形成,地刷接管A4设在电机组件D的底部且位于避让内凹部D21内。由此,地刷接管A4和电机组件D之间不存在安装干涉问题,电机组件D可以相对地刷接管A4自由转动,从而方便电机组件D的工作使用,且使得立式吸尘器T的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
下面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T的整机风道。
如图2所示,机身组件B内具有机身侧排气通道B0,电机组件D内具有电机侧排气通道D01,电机组件D上具有排风口D02,尘杯组件C的出口C02通过机身侧排气通道 B0和电机侧排气通道D01连通至排风口D02。由此,当负压电机D1工作时,地刷组件A 和软管组件F中的其中一个从立式吸尘器T外吸入尘气,并通过换向阀E供入尘杯组件C 的入口C01,进入尘杯组件C内的尘气在尘杯组件C内分离出清洁空气,并通过尘杯组件 C的出口C02供向机身组件B内的机身侧排气通道B0,清洁空气流经机身侧排气通道B0 后进入电机组件D内的电机侧排气通道D01,然后经由电机组件D上的排风口D02排出到立式吸尘器T外,从而完成吸尘滤气。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尘杯组件C的入口C01位于尘杯组件C的底部,尘杯组件C的出口C02位于尘杯组件C的上部,从而尘气可以自下向上进入尘杯组件C内并完成尘气分离。由此,可以缩短尘杯组件C的入口C01与地刷组件A之间的距离,从而缩短地刷接管A4的长度,使立式吸尘器T的结构更加紧凑、简洁,提高立式吸尘器T的工作可靠性,降低立式吸尘器T的能耗。另外,尘杯组件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将在后文中详述,因此这里不作过多赘述。
参照图1和图24,机身组件B可以包括后撑部B1和底撑部B2,尘杯组件C安装在底撑部B2上且位于后撑部B1的前侧,换向阀E的形成有出气口E01的部分隐藏在底撑部 B2内。例如,后撑部B1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机身侧排气通道B0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形成在后撑部B1内,底撑部B2可以水平设置且连接在后撑部B1的底端前侧,底撑部 B2可以包括上下对接的顶盖B21和底盖B23,尘杯组件C安装在顶盖B21的顶部,换向阀E的形成有出气口E01的部分夹设在顶盖B21与底盖B23之间以被底撑部B2隐藏,顶盖B21上可以具有通孔B22以使换向阀E的出气口E01通过该通孔B22与尘杯组件C的底部入口C01连通。由此,立式吸尘器T的整体外观更加整洁、大方、美观,且换向阀E 不易磕碰损坏,使用寿命长。
这里,解释一下本文中所述的“前”、“后”、“左”、“右”方向,当用户正常使用立式吸尘器T时,立式吸尘器T通常位于用户的前侧,此时,用户的脸所朝向的方向为“前”,其相反方向、即用户的后脑所朝向的方向为“后”,用户的左手边为方向“左”,用户的右手边为方向“右”。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的立式吸尘器,由于由地刷组件抽吸的灰尘通过手柄软管输送至尘杯组件,从而造成吸尘风道过长,存在严重的吸力损失。而且,手柄软管作为吸尘风道的一部分必须安装在机身组件上,使得吸尘器整机的重量较重,不便于用户使用。
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T,地刷组件A和软管组件F(即手柄软管)为两个彼此独立的部分,可以分别向尘杯组件C输入尘气,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吸尘风道的长度,降低了吸力损失,而且当不需要使用软管组件F吸入灰尘时,用户还可以自行将软管组件F从机身组件B上拆卸下来,以减轻立式吸尘器T的整机重量、即使得整机更加轻便,达到省力、方便操作的效果。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T,存在即“地刷组件使用模式”和“软管组件使用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并在这两种工作模式下切换进行,即当其中一种使用模式进行时,另一种使用模式无法进行。
当立式吸尘器T处于“地刷组件使用模式”时,整机的吸口为地刷组件A底部的吸尘口A101,此时可以对地面等进行清洁,当负压电机D1工作时,地面上的灰尘可以通过地刷底部的吸尘口A101进入地刷组件A内,然后经过地刷接管A4和换向阀E进入到尘杯组件C内进行尘气分离,分离出的清洁空气可以通过机身侧排气通道B0进入到电机侧排气通道D01内,然后通过电机组件D上的排风口D02排出。
而当立式吸尘器T处于“软管组件使用模式”时,整机的吸口为软管组件F的自由端,软管组件F的自由端可以安装扁吸、方刷等附件进行吸尘,当负压电机D1工作时,软管组件F的自由端正对表面上的尘气可以吸入到软管组件F内,然后经过换向阀E进入到尘杯组件C内进行尘气分离,分离出的清洁空气可以通过机身侧排气通道B0进入到电机侧排气通道D01内,然后通过电机组件D上的排风口D02排出。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T中,尘杯组件C除了可以为底部进风式的过滤装置以外,还可以是上部侧边进风等形式的过滤装置。而且,地刷组件A内可以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吸尘通道A103。
下面,参照图5-图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换向阀E与软管组件F的具体连接方式。
如图1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可以包括:尘杯组件C、换向阀E、地刷组件A以及软管组件F。其中,本实施例的尘杯组件C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尘杯组件相同或者不同、本实施例的换向阀E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换向阀相同或者不同、本实施例的地刷组件A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相同或者不同、本实施例的软管组件F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软管组件相同或者不同。
由此说明,本实施例描述的换向阀E与软管组件F的具体连接方式不限于应用在上述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T中,即还可以用于其他形式的吸尘器、例如将电机组件D整合到尘杯组件C上方的立式吸尘器中、或者取消滚刷电机A31的立式吸尘器中、或者卧式吸尘器中等。
下面,仅以本实施例的尘杯组件C、换向阀E、地刷组件A以及软管组件F与上述实施例的尘杯组件、换向阀、地刷组件以及软管组件分别对应相同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后,显然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尘杯组件C、换向阀E、地刷组件A以及软管组件F与上述实施例的尘杯组件、换向阀、地刷组件以及软管组件分别对应不同的实施方案。
参照图6和图24,换向阀E具有出气口E01、地刷供气口E02和软管供气口E03,出气口E01一方面接通至尘杯组件C、另一方面与地刷供气口E02和软管供气口E03中的至少一个接通。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换向阀E与上述实施例的换向阀E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即本实施例的换向阀E可以为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换向阀E、即简单的三通结构,此时出气口E01与地刷供气口E02和软管供气口E03分别接通,本实施例的换向阀E还可以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换向阀E、例如具有换向旋钮的三通结构,此时通过调整换向旋钮,出气口E01可以仅与地刷供气口E02和软管供气口E03中的其中一个接通,等等。下面,仅以本实施例的换向阀E为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简单的三通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5-图8、并结合图11-图15,地刷组件A与地刷供气口E02接通,例如地刷组件A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地刷接管A4与地刷供气口E02始终接通或可选择地接通。软管组件F包括软管件F1、锁扣件F2和滑移件F3,软管件F1沿自身轴向与软管供气口E03 可插拔地相连,锁扣件F2具有将软管件F1锁定至换向阀E的锁定状态(如图11所示)和将软管件F1从换向阀E上释放开的解锁状态(如图15所示),滑移件F3沿软管件F1的轴向在使锁扣件F2呈现锁定状态的第一位置(如图11所示)和使锁扣件F2呈现解锁状态的第二位置(如图15所示)之间可移动。
也就是说,软管件F1可以沿自身的轴线方向插入到软管供气口E03内、并且沿自身的轴线方向从软管供气口E03内拔出,其中,当滑移件F3沿软管件F1的轴线方向滑移至第一位置(如图11所示)时,锁扣件F2切换为锁定状态(如图11所示),此时,插入换向阀E的软管件F1被锁定至换向阀E、而不能与换向阀E分离脱开;而当滑移件F3沿软管件F1的轴线方向滑移至第二位置(如图15所示)时,锁扣件F2切换为解锁状态(如图 15所示),此时,插入换向阀E的软管件F1被解锁可以沿软管件F1的轴向拔出、以与换向阀E分离脱开。
由此,通过设置锁扣件F2实现软管件F1的锁定和解锁,可以提高软管组件F与换向阀E的连接可靠性和拆卸便利性,而且,由于滑移件F3使锁扣件F2实现解锁和锁定的滑移方向与软管件F1的插拔方向相同、即均沿软管件F1的轴线方向,从而用户仅需一只手、沿一个方向即可完成软管件F1的插拔动作(例如先向上滑动滑移件F3、再向上拔出软管件F1),从而减小了操作空间,使得软管组件F的拆装非常容易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和图15,锁扣件F2为杠杆结构且两端分别为触发端F21和锁扣端F22,当滑移件F3滑移至第一位置时(如图11所示),触发端F21 朝向远离软管件F1的方向翘起、锁扣端F22朝向靠近软管件F1的方向压下以切换为锁定换向阀E的锁定状态(例如,此时锁扣端F22可以与换向阀E上的锁扣结构E3(如图24 所示)配合锁紧,例如卡扣配合),而当滑移件F3滑移至第二位置时(如图15所示),触发端F21被滑移件F3推动朝向靠近软管件F1的方向被压下、锁扣端F22朝向远离软管件 F1的方向翘起以切换为释放开换向阀E的解锁状态(例如,此时锁扣端F22可以与换向阀 E上的锁扣结构E3脱离配合,例如卡扣分离)。由此,锁扣件F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且易于实现锁紧和释放,动作可靠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扣件F2与软管件F1之间设有锁扣复位件F23,锁扣复位件F23与锁扣件F2作用以推动锁扣件F2常处于图11所示的锁定状态。例如在图 11和图15所示的示例中,锁扣复位件F23可以为弹簧等弹性部件且设置在锁扣件F2的触发端F21和软管件F1之间以推动触发端F21处于常翘起的状态,从而使得锁扣端F22处于常压下的状态以实现对软管件F1的常锁紧,当滑移件F3移离图11所示的第一位置时,锁扣复位件F23可以推动锁扣件F2自动朝向锁定状态切换。由此,不但可以提高锁扣件 F2的锁定可靠性,还可以提高锁扣件F2的锁定便捷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锁扣件F2与软管件F1之间还可以不设有锁扣复位件F23,此时,可以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实现锁扣件F2的锁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10,软管件F1包括伸缩软管F11和软管接头F12,软管接头F12连接在伸缩软管F11的一端且用于与软管供气口E03插拔。由此,软管件F1的结构简单,不但可以通过具有伸缩特性的伸缩软管F11实现有效的伸缩功能,还可以通过硬质的软管接头F12实现与换向阀E的可靠的插接功能。
优选地,软管接头F12与伸缩软管F11螺纹旋接。由此,可以提高软管接头F12与伸缩软管F11的拆装便捷性,而且便于软管接头F12和伸缩软管F11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换、维修。其中,伸缩软管F11的概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例如可以为预埋有螺旋钢丝弹簧的伸缩软管,此种伸缩软管的外表面上本身就具有外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12,滑移件F3为环形圈且沿软管接头F12 的轴向可移动地套设在软管接头F12上。由此,滑移件F3的结构简单,便于与软管件F1进行装配和相互动作,且动作实现的可靠性高。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滑移件F3件还可以形成为环形圈以外的其他结构,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参照图14和图16,软管接头F12上具有用于限制滑移件F3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限位结构F121(例如台阶等结构)。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滑移件F3从软管接头F12上滑脱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滑移件F3的动作有效、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滑移件F3与软管接头F12之间设有滑移复位件(图未示出),滑移复位件与滑移件F3作用以推动滑移件F3常处于图11所示的第一位置。也就是说,当用户不去主动推动滑移件F3时,滑移件F3受滑移复位件的推动作用,可以处于第一位置以使锁扣件F2常处于锁定状态,从而可以提高锁扣件F2的锁定可靠性。例如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滑移复位件可以为弹簧等弹性部件且设置在软管接头F12中部的下端面与滑移件F3的上端面之间以向滑移件F3施加向下的弹性力,使滑移件F3常处于图11 所示的第一位置以使锁扣件F2常处于锁定状态,当用户向上提起滑移件F3时,可以使滑移复位件压缩以使滑移件F3向上运动至图15所示的第二位置,从而使得锁扣件F2切换至解锁状态,当用户放开滑移件F3时,滑移复位件可以释放弹性力并推动滑移件F3再次向下运动至图11所示的第一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13并结合图24、吸尘器还可以包括可分离地设在吸尘器的机身组件B上的护套G2,伸缩软管F11穿设于护套G2且伸缩软管F11 与护套G2配合的部位相对护套G2静止。也就是说,如上述实施例一样,软管组件F通过护套G2可以实现与机身组件B的可分离相连,当用户希望采用软管组件F进行吸尘时,可以通过护套G2将软管组件F安装于机身组件B上,而当用户不希望采用软管组件F进行吸尘时,可以将护套G2从机身组件B上拆下,以实现软管组件F与机身组件B的分离。由此,可以降低整机重量,便于用户使用。
例如在图1和图24所示的示例中,护套G2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卡圈G1与机身组件B可拆卸地相连,即本实施例的吸尘器还可以包括设在机身组件B上且具有径向开口以使护套G2卡入或脱出的卡圈G1。由此,可以实现护套G2与机身组件B的快速拆装。
可选地,护套G2与伸缩软管F11螺纹旋接。由此,可以提高护套G2与伸缩软管F11的拆装便捷性,而且便于护套G2和伸缩软管F11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换、维修。例如在图13所示的示例中,护套G2内壁上具有与伸缩软管F11螺纹配合的内螺牙G21,当伸缩软管F11与护套G2螺纹旋接后,伸缩软管F11与护套G2螺纹配合的部分相对护套G2不可伸缩从而与护套G2相对静止。其中,伸缩软管F11的概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例如可以为预埋有螺旋钢丝弹簧的伸缩软管,此种伸缩软管的外表面上本身就具有外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伸缩软管F11的位于护套G2和软管接头F12之间的部分可收缩至使护套G2与软管接头F12彼此邻近的端面贴合以完全收纳于护套G2和软管接头F12之间。例如在图5和图6所示的示例中,当用户未拉动软管接头F12时,伸缩软管F11处于自然收缩的状态,此时护套G2的下端面可以与软管接头F12的上端面贴合,伸缩软管F11的位于护套G2以下的部分可以隐藏在护套G2和软管接头F12内部,从而提高整机的美观性,且可以保护伸缩软管F11;如图7和图8所示,而当用户向下拉动软管接头F12时,软管接头F12向下运动以与护套G2分离开,此时伸缩软管F11的上述部分可以被拉长而显露出来,从而确保软管接头F12与换向阀E得以插接配合。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的吸尘器,手柄软管通常与换向阀插接配合,其主要采用的插接配合方式包括锥度紧配方式、旋转锁紧方式、以及按钮锁紧方式。其中,锥度紧配方式指的是,靠锥度插入式配合,由于此种插接配合方式没有可靠的锁紧结构,从而只能适用于不受拉力或者拉力不大的连接位置,难以满足手柄软管的使用要求。其中,旋转锁紧方式指的是,一边旋转一边插接以实现旋入配合,此种操作对设置位置和捂手空间要求较大,而且在装配过程中由于手柄软管需要不停旋转,从而难免会引起手柄软管的损伤。其中,按钮锁紧方式指的是,在拔出手柄软管时,需要先握紧手柄软管,然后沿手柄软管的径向按动按钮使手柄软管被解锁,而且在按钮被按下的同时将手柄软管用力拔出,由此用户常常需要两个手才能完成该拆卸操作,因此当处在操作空间较小或者方向位置不便于用户操作的位置时,这种结构就显现出劣势。
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由于具有锁扣件F2,从而可以保证软管组件 F与换向阀E的连接可靠性。而且由于滑移件F3的解锁方向与软管件F1的插拔方向相同,从而可以单手进行且所需的操作空间极小,便于操作且使用范围广,用户体验好。另外,利用软管件F1自身的收缩功能,使得其在使用和非使用状态之间不产生多余的动作,使得用户操作更加简单。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在使用中,当将软管组件F插入换向阀E 内后,可以切断出气口E01和地刷供气口E02,并使出气口E01与软管供气口E03连通,从而实现风道转换。当将软管组件F从换向阀E上释放开时,通过伸缩软管F11的自然收缩作用,软管件F1可以自动向上缩回,端盖E1可以通过扭簧E2自动将换向阀E上的软管供气口E03密封,此时,出气口E01和地刷供气口E02连通,完成再次的风道转换。具体地,当滑移件F3向上移动时,滑移件F3推动锁扣件F2的下端翘起与换向阀E上的锁扣结构E3分离,实现解锁,从而可以将软管件F1从换向阀E上拔出,当松开手后,滑移件F3可以在滑移复位件的推动作用下自动下滑。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卡圈G1与护套G2的装配方案不限于此,而且卡圈G1和护套G2可以合并为一个一体件,即两个部件不可分离,此时,软管组件F无法再与机身组件B分离。而且,上文中所述的伸缩软管F11的下端部收缩到隐藏于软管接头F12和护套G2之间指的是,伸缩软管F11的该部分可以完全隐藏在软管接头F12内、也可以完全隐藏在护套G2内、也可以部分隐藏在软管接头F12内其余部分隐藏在护套G2内,主要取决于软管接头F12与伸缩软管F11的连接位置、护套G2与伸缩软管F11的连接位置、护套G2的内部空间、以及软管接头F12的内部空间。这里,由于伸缩软管F11的下端部可以收缩到隐藏于软管接头F12和护套G2之间,使得软管接头F12 和护套G2相对的端面贴合,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软管件F1发生晃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对用户操作的不良影响。
下面,参照图17-图2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地刷组件A的具体形式。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描述的地刷组件A的具体形式不限于应用在上述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T和吸尘器中,即还可以用于其他形式的吸尘器、例如卧式吸尘器、手持吸尘器等中。
参照图17和图20、图2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A可以包括:地刷壳体A1、滚刷A21、以及滚刷电机A31。其中,地刷壳体A1上具有吸尘口A101和输尘口A102,地刷壳体A1内具有隔离开设置且分别连通在吸尘口A101与输尘口A102之间的两个吸尘通道A103、分别为第一吸尘通道A1031和第二吸尘通道A1032,滚刷A21设在地刷壳体 A1内且与吸尘口A101相对,滚刷电机A31设在地刷壳体A1内且通过位于第一吸尘通道 A1031和第二吸尘通道A1032之间的传动装置A340与滚刷A21相连。
也就是说,地刷壳体A1内具有滚刷A21、滚刷电机A31、传动装置A340和两个吸尘通道A103,传动装置A340夹设在两个互不连通的吸尘通道A103之间,滚刷电机A31通过传动装置A340驱动滚刷A21滚动,当滚刷电机A31驱动滚刷A21滚动后,尘气可以通过吸尘口A101进入地刷壳体A1内并分别通过两个吸尘通道A103单独传送到输尘口 A102。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A,通过在设有滚刷电机A31的地刷壳体A1 内设置两个吸尘通道A103且将传动装置A340设于两个吸尘通道A103之间,从而使得地刷组件A的布局更加紧凑,吸尘效率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7-图23,地刷壳体A1包括:地刷壳支架A13、地刷下盖板A15以及地刷上盖板A14,其中,滚刷电机A31和传动装置A340分别设在地刷壳支架A13的上下两侧,地刷下盖板A15盖合在地刷壳支架A13的底部且与地刷壳支架 A13共同限定出彼此隔离开的第一吸尘通道A1031、第二吸尘通道A1032以及用于安装传动装置A340的下安装腔,地刷上盖板A14盖合在地刷壳支架A13的顶部且与地刷壳支架 A13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滚刷电机A31的上安装腔,上安装腔与下安装腔通过地刷壳支架 A13上的连通孔位连通以使滚刷电机A31与传动装置A340得以相连。
由此,由于第一吸尘通道A1031和下安装腔互不连通,且第二吸尘通道A1032与下安装腔也互不连通,从而第一吸尘通道A1031和第二吸尘通道A1032内的尘气均不会进入到下安装腔内污染传动装置A340、也不会进入到上安装腔内污染滚刷电机A31,从而提高了地刷组件A的工作可靠性。简言之,本实施例的地刷壳体A1的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使得地刷组件A的功能可靠性更高。
参照图23,地刷壳支架A13上可以具有由地刷壳支架A13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向上凹入的凹入部A130,地刷下盖板A15与凹入部A130限定出下安装腔。由此,下安装腔可以很方便地获得且可以很可靠地与第一吸尘通道A1031和第二吸尘通道A1032隔离开。另外,如此形成的下安装腔的空间较大,便于传动装置A340的安装。
参照图20和图23,输尘口A102可以加工在地刷壳支架A13上。由此,输尘口A102 的设置位置不但方便将尘气导出,而且方便输尘口A102与外接管路(如上文所述的地刷接管A4)的拆装。优选地,输尘口A102靠近地刷壳支架A13的宽向侧壁(例如图23中所示的地刷壳支架A13的左侧壁)设置,从而可以避免与输尘口A102相连的外接管路与其他部件(如上文所述的电机组件D)之间的安装干涉问题,从而提高吸尘器整体布局的紧凑性和巧妙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宽向”指的是地刷组件A的左右方向,其中,“左右”的含义已在上文中解释过,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3,第一吸尘通道A1031的与吸尘口A101连通的端部在滚刷A21轴向上的宽度W1与第二吸尘通道A1032的与吸尘口A101连通的端部在滚刷A21轴向上的宽度W2之比W1:W2的取值范围为2:8~4:6。由此,设在第一吸尘通道A1031和第二吸尘通道A1032之间的传动装置A340、可以位于地刷壳体A1中央偏一侧的位置,这样传动装置A340可以向滚刷电机A31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以便于滚刷电机A31的安装和布局,进一步提高地刷组件A布局的紧凑性和巧妙性。
参照图21,滚刷电机A31可以设置为其轴向与滚刷A21的轴向平行。也就是说,滚刷电机A31的输出轴的旋转轴线与滚刷A21的旋转轴线平行。由此,地刷组件A的布局更加紧凑和巧妙。优选地,传动装置A340为绕设在滚刷电机A31和滚刷A21上的皮带,例如同步带或多楔带,从而传动装置A340的结构简单、传动效果好、成本低、易实现。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的吸尘器,主要采用地刷组件进行吸尘,在带有滚刷的地刷组件中,滚刷通常通过皮带等的传动作用实现滚动清扫。其中,皮带一般都安装在滚刷的侧边不与吸尘口正对,此时虽然可以保证吸尘口的完整性,但是由于皮带需要占用空间,势必会缩短吸尘口的宽度,从而降低地刷组件的吸尘器效率。然而,当将皮带设置在滚刷侧边偏中间的位置以与吸尘口相对时,皮带可以将吸尘口分隔成两个独立的部分,此时虽然可以确保吸尘口具有较长的宽度,但是其中一个吸尘口由于无法越过皮带实现尘气输送,因此难以实现有效的吸尘作用,使得尘气在该吸尘口处反复旋转,仍然影响吸尘效率。
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A,通过设置分别接通在吸尘口A101和输尘口A102之间的两个吸尘通道A103,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刷组件A的吸尘效率,确保吸尘口A101的宽度足够使得灰尘可以迅速吸入到两个吸尘通道A103内,改善尘气在吸尘口A101处多次旋转而引起的吸尘不良问题。
下面,参照图2-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尘杯组件C的具体形式。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描述的尘杯组件C的具体形式不限于应用在上述实施例的立式吸尘器T和吸尘器中,即还可以用于其他形式的吸尘器、例如卧式吸尘器、手持吸尘器等中。
参照图2-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C可以包括:杯壳C1、旋风分离装置C2、连通管C3、防扬件C4、压灰件C5以及阻旋件C6。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旋风分离装置C2的类型、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下面仅以旋风分离装置C2为图2和图3中所示的二级旋风分离器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2和图3,旋风分离装置C2可以包括多孔筒形外壳C21和至少部分设在筒形外壳C21内的多个旋风锥C22,筒形外壳C21的侧壁上具有与多个旋风锥C22之间的中央空间C201连通的切向排风空隙C211,中央空间C201的底部敞开为旋风分离装置C2的进风口,每个旋风锥C22的侧壁上均具有与多孔连通的切向进风空隙。
由此,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尘气分离的箭头走势,尘气可以通过进风口进入中央空间C201,并通过切向排风空隙C211进入到筒形外壳C21之外实现初步旋风分离,初步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在筒形外壳C21的外部向下坠落,而初步旋风分离出的气流可以通过筒形外壳C21上的多孔以及每个旋风锥C22上的切向进风空隙进入到每个旋风锥C22内实现再次旋风分离,再次旋风分离出的气流可以从旋风锥C22的顶部排出,而再次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从旋风锥C22的底部向下排出。
参照图2-图4,杯壳C1的底部设有尘杯组件C的入口C01,旋风分离装置C2设在杯壳C1内且具有进风口,连通管C3立式设在杯壳C1内且连通在入口C01与进风口之间,防扬件C4设在旋风分离装置C2与连通管C3的连接处以将杯壳C1内部的空间划分为分别位于防扬件C4上下两侧且通过过尘通道C03连通的旋风腔C04和集尘腔C05,压灰件C5 设在集尘腔C05内且自上向下螺旋盘绕连通管C3,阻旋件C6设在集尘腔C05内且在连通管C3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
这样,当吸尘器工作时,尘气可以通过杯壳C1底部的入口C01进入到连通管C3内,并沿着连通管C3供入到旋风分离装置C2内,再通过旋风分离装置C2进入到旋风腔C04 内进行初步旋风分离,初步旋风分离出的尘质可以通过过尘通道C03向下进入到集尘腔C05 内,而初步旋风分离出的气流可以在旋风腔C04内进入到旋风分离装置C2内部再次旋风分离。
由此,通过在旋风腔C04和集尘腔C05之间设置防扬件C4,可以改善落入到集尘腔C05内的尘质向旋风腔C04内回流的问题,从而避免二次污染,而且通过设置压灰件C5 和阻旋件C6,使得集尘腔C05内的尘质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落入杯壳C1底部,以避免尘质被气流卷起造成二次污染,从而通过设置防扬件C4、压灰件C5和阻旋件C6,可以有效地提高尘杯组件C的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阻旋件C6包括设在杯壳C1的侧壁上且在连通管C3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的多个侧阻旋筋C61。由此,侧阻旋筋C61可以使得在集尘腔C05内螺旋下落的尘质更加快速地坠落到杯壳C1的底部。优选地,每个侧阻旋筋C61 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由侧壁的内表面向连通管C3的方向延伸而成。由此,侧阻旋筋C61 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阻旋效果好。进一步地,至少一个侧阻旋筋C61为片状且与杯壳 C1之间连接有侧加强筋。由此,通过设置侧加强筋可以提高侧阻旋筋C61的结构强度和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阻旋件C6包括设在杯壳C1的底壁上且在连通管C3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的多个底阻旋筋C62。由此,底阻旋筋C62可以改善尘质在杯壳C1底部的旋转扬起问题,从而确保尘质可以更加稳定地停留在杯壳C1的底部,避免二次污染。优选地,每个底阻旋筋C62均沿连通管C3的径向延伸且由底壁的内表面向上凸出形成。由此,底阻旋筋C6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阻旋效果好。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底阻旋筋C62为片状且与杯壳C1之间连接有底加强筋C63。由此,通过设置底加强筋C63可以提高底阻旋筋C62的结构强度和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防扬件C4为水平设置的环形板件,此时,防扬件C4的外周壁与杯壳C1的内周壁之间可以限定出过尘通道C03。由此,防扬件C4 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且防止尘质倒流的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灰件C5可以直接形成在连通管C3的外表面上(图未示出该示例),由此,便于加工和制造。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压灰件C5还可以不直接形成在连通管C3的外表面上,即压灰件C5还可以间接形成在连通管C3的外表面上,例如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连通管C3外套设有套管、压灰件C5直接形成在套管的外表面上。由此,便于压灰件C5的清洁、维修和更换。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的吸尘器,尘杯组件主要具有两个功能,即分离灰尘的功能和存储灰尘的功能。然而,尘杯组件内部高速运动的气流会扰乱分离出的灰尘的走向,造成分离出的灰尘难以沉积,使得灰尘很容易被再次卷起,造成二次污染,致使尘气分离效率低。
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C,可以使得分离出的灰尘迅速沉积,改善集尘腔C05的灰尘被再次扬起而回流到旋风腔C04内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尘杯组件C的尘气分离效率。
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组件C,尘气进入旋风腔C04内旋风分离时,由于旋风腔C04的位置靠上,旋风分离出的灰尘会向下作高速的螺旋运动,最终沉积在集尘腔C05底部的储灰区域内,通过设置具有压灰、止转、减速等功能的压灰件C5、阻旋件C6以及防扬件C4,灰尘能够迅速地沉积下来,并且难以再向上扬起而回流到旋风腔C04 内,从而提高了尘杯组件C的尘气分离效率。优选地,压灰件C5的螺旋方向设置为与灰尘的旋向相同,从而使得灰尘可以更加迅速地沉降下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灰件C5、阻旋件C6以及防扬件C4的设置位置、设置数量以及具体形状均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刷壳体,所述地刷壳体上具有吸尘口和输尘口,所述地刷壳体内具有隔离开设置且分别连通在所述吸尘口与所述输尘口之间的第一吸尘通道和第二吸尘通道;
滚刷,所述滚刷设在所述地刷壳体内且与所述吸尘口相对;以及
滚刷电机,所述滚刷电机设在所述地刷壳体内且通过位于所述第一吸尘通道和所述第二吸尘通道之间的传动装置与所述滚刷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壳体包括:
地刷壳支架,所述滚刷电机和所述传动装置分别设在所述地刷壳支架的上下两侧;
地刷下盖板,所述地刷下盖板盖合在所述地刷壳支架的底部且与所述地刷壳支架共同限定出彼此隔离开的所述第一吸尘通道、所述第二吸尘通道以及用于安装所述传动装置下安装腔;以及
地刷上盖板,所述地刷上盖板盖合在所述地刷壳支架的顶部且与所述地刷壳支架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所述滚刷电机的上安装腔,所述上安装腔与所述下安装腔通过所述地刷壳支架上的连通孔位连通以使所述滚刷电机与所述传动装置得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壳支架上具有由所述地刷壳支架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向上凹入的凹入部,所述地刷下盖板与所述凹入部限定出所述下安装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尘口形成在所述地刷壳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尘口靠近所述地刷壳支架的宽向侧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通道的与所述吸尘口连通的端部在所述滚刷轴向上的宽度W1与所述第二吸尘通道的与所述吸尘口连通的端部在所述滚刷轴向上的宽度W2之比W1:W2的取值范围为2:8~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电机的轴向与所述滚刷的轴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绕设在所述滚刷电机和所述滚刷上的皮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为同步带或多楔带。
10.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刷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73517.1U CN207429054U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73517.1U CN207429054U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29054U true CN207429054U (zh) | 2018-06-01 |
Family
ID=62395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73517.1U Active CN207429054U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2905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93474A (zh) * | 2019-08-23 | 2019-11-01 | 索立沃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推杆式吸尘器 |
CN111035319A (zh) * | 2018-10-12 | 2020-04-21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扫地机器人的壳体以及扫地机器人 |
-
2017
- 2017-04-28 CN CN201720473517.1U patent/CN2074290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5319A (zh) * | 2018-10-12 | 2020-04-21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扫地机器人的壳体以及扫地机器人 |
CN111035319B (zh) * | 2018-10-12 | 2022-06-24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扫地机器人的壳体以及扫地机器人 |
CN110393474A (zh) * | 2019-08-23 | 2019-11-01 | 索立沃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推杆式吸尘器 |
CN110393474B (zh) * | 2019-08-23 | 2024-04-30 | 苏州地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推杆式吸尘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29043U (zh) | 立式吸尘器 | |
CN209404611U (zh) | 手持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组合件、推杆式吸尘器 | |
CN206612746U (zh) | 用于真空清洁器的气旋模块和真空清洁器 | |
CN101816537B (zh) | 旋风分离装置 | |
CN103860103B (zh) | 清洁器具 | |
AU2008313528B2 (en) |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for a cleaning appliance | |
EP2217122B1 (en) |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 |
CN207429045U (zh) | 立式吸尘器 | |
CN209437158U (zh) | 集尘器 | |
CN102657498B (zh) | 表面处理器具 | |
CN109330476A (zh) | 手持清洁设备 | |
WO2012089073A1 (zh) | 旋风分离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旋风吸尘器 | |
AU2007274886A1 (en) |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 |
AU2008313526A1 (en) |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for a cleaning appliance | |
AU2004294771A1 (en) |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 |
GB2399780A (en) | Arrangement of cyclones for noise damping | |
CN209315735U (zh) | 清洁设备 | |
CN207429054U (zh) | 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CN109602327A (zh) | 手持式清洁设备 | |
CN106923748A (zh) | 手持旋风式吸尘装置以及相应的除尘系统 | |
CN206507871U (zh) | 手持吸尘器 | |
CN208973655U (zh) | 手持式吸尘器 | |
CN207429058U (zh) | 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CN207429056U (zh) | 吸尘器 | |
CN206434260U (zh) | 手持吸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