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3866U - 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3866U
CN207423866U CN201721311934.2U CN201721311934U CN207423866U CN 207423866 U CN207423866 U CN 207423866U CN 201721311934 U CN201721311934 U CN 201721311934U CN 207423866 U CN207423866 U CN 207423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block
inner cavity
spring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119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绍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ianyi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ianyi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ianyi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ianyi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119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3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3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38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的内腔上端中部固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端通过传动轴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侧面中部与设备壳体的内侧壁的连接处镶嵌有第一滚珠,所述转动块的内腔上部开有元件腔,所述元件腔的内腔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右端设有电压采集模块,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右端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右端设有储存模块,所述转动块的下部开有插接腔。该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通过弹簧触片和弹簧的结构,保证了数据传递的稳定性;通过设有第二滚珠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并且操作步骤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背景技术
无损探伤检测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NDT,是指对材料或工件实施一种不损害或不影响其未来使用性能或用途的检测手段,在无损探伤的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检测探头,可是普通的检测探头在检测物体的表面时,检测的数据不够精确,并且容易出现漏检的地方,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的内腔上端中部固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端通过传动轴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侧面中部与设备壳体的内侧壁的连接处镶嵌有第一滚珠,所述转动块的内腔上部开有元件腔,所述元件腔的内腔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右端设有电压采集模块,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右端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右端设有储存模块,所述转动块的下部开有插接腔,所述插接腔的内腔上端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插接腔的内腔左侧设有滑动变阻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左侧通过连接头与滑动变阻器的滑块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镶嵌有第二滚珠,所述转动块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垫块,所述转动块的外侧上部开有环形接线机构,所述环形接线机构包括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环形滑槽、弹簧触片和弹簧,所述弹簧触片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柱。
优选的,所述环形滑槽的内腔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述环形滑槽的中部插接有一对弹簧触片,所述弹簧触片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插接腔设有若干个,所述插接腔等距排列在转动块的下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与电压采集模块、蓄电池和储存模块电性串联,所述电压采集模块与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电性串联。
优选的,所述第二滚珠的直径小于插接腔下部圆柱孔截面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通过设有弹簧触片和弹簧的结构,使得弹簧触片与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接触的更加紧密,保证了数据传递的稳定性;通过设有第二滚珠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电动机带动转动块转动,在转动块转动时,第二滚珠会贴着检测物的表面进行转动,在检测物的表面存在损伤时,第二滚珠会带动连接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带动连接头上下移动,从而会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电压采集模块会采集变化的阻值电压,第二滚珠产生的位移差通过阻值的改变,进而改变电压的变化,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并且操作步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接线机构剖视图。
图中:1设备壳体、2电动机、3转动块、4第一滚珠、5元件腔、6微处理器、7电压采集模块、8蓄电池、9储存模块、10插接腔、11滑动变阻器、12挤压弹簧、13连接杆、14连接头、15第二滚珠、16水平垫块、17环形接线机构、171第一触片、172第二触片、173环形滑槽、174弹簧触片、175弹簧、18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包括设备壳体1,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腔上端中部固连接有电动机2,电动机2带动转动块3转动,所述电动机2的下端通过传动轴连接转动块3,所述转动块3的侧面中部与设备壳体1的内侧壁的连接处镶嵌有第一滚珠4,所述转动块3的内腔上部开有元件腔5,所述元件腔5的内腔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微处理器6,所述微处理器6的右端设有电压采集模块7,所述电压采集模块7的右端设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的右端设有储存模块9,所述微处理器6与电压采集模块7、蓄电池8和储存模块9电性串联,所述电压采集模块7与第一触片171和第二触片172电性串联。所述转动块3的下部开有插接腔10,所述插接腔10设有若干个,所述插接腔10等距排列在转动块3的下端面上。所述插接腔10的内腔上端设有挤压弹簧12,所述挤压弹簧1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插接腔10的内腔左侧设有滑动变阻器11,所述连接杆13的上端左侧通过连接头14与滑动变阻器11的滑块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下端镶嵌有第二滚珠15,如果检测物的表面存在损伤时,第二滚珠15会带动连接杆13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13带动连接头14上下移动,从而会改变滑动变阻器11的阻值,在滑动变阻器11的阻值改变时,电压采集模块7会采集变化的阻值电压,并把数据通过微处理器6把信息通过接线柱18传递到外部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滚珠15的直径小于插接腔10下部圆柱孔截面的直径。所述转动块3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垫块16,在进行物体的无伤检测时,把设备壳体1的水平垫块16的下部压紧在物体的表面上,然后启动电动机2,使得电动机2带动转动块3转动,在转动块3转动时,第二滚珠15会贴着检测物的表面进行转动,所述转动块3的外侧上部开有环形接线机构17,所述环形接线机构17包括第一触片171、第二触片172、环形滑槽173、弹簧触片174和弹簧175,通过弹簧触片174和弹簧175的结构,使得弹簧触片174与第一触片171和第二触片172接触的更加紧密,保证了数据传递的稳定性,所述环形滑槽173的内腔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片171和第二触片172,所述环形滑槽173的中部插接有一对弹簧触片174,所述弹簧触片174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75。所述弹簧触片17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柱18,把接线柱18连接在外部显示的设备上。
工作原理: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在进行工作时,把检测探头连接在机器的上下驱动设备上,然后把接线柱18连接在外部显示的设备上,在进行物体的无伤检测时,把设备壳体1的水平垫块16的下部压紧在物体的表面上,然后启动电动机2,使得电动机2带动转动块3转动,在转动块3转动时,第二滚珠15会贴着检测物的表面进行转动,如果检测物的表面存在损伤时,第二滚珠15会带动连接杆13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13带动连接头14上下移动,从而会改变滑动变阻器11的阻值,在滑动变阻器11的阻值改变时,电压采集模块7会采集变化的阻值电压,并把数据通过微处理器6把信息通过接线柱18传递到外部进行显示,并且通过弹簧触片174和弹簧175的结构,使得弹簧触片174与第一触片171和第二触片172接触的更加紧密,保证了数据传递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包括设备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腔上端中部固连接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的下端通过传动轴连接转动块(3),所述转动块(3)的侧面中部与设备壳体(1)的内侧壁的连接处镶嵌有第一滚珠(4),所述转动块(3)的内腔上部开有元件腔(5),所述元件腔(5)的内腔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微处理器(6),所述微处理器(6)的右端设有电压采集模块(7),所述电压采集模块(7)的右端设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的右端设有储存模块(9),所述转动块(3)的下部开有插接腔(10),所述插接腔(10)的内腔上端设有挤压弹簧(12),所述挤压弹簧(1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插接腔(10)的内腔左侧设有滑动变阻器(11),所述连接杆(13)的上端左侧通过连接头(14)与滑动变阻器(11)的滑块相连接,所述连接杆(13)的下端镶嵌有第二滚珠(15),所述转动块(3)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垫块(16),所述转动块(3)的外侧上部开有环形接线机构(17),所述环形接线机构(17)包括第一触片(171)、第二触片(172)、环形滑槽(173)、弹簧触片(174)和弹簧(175),所述弹簧触片(17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柱(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槽(173)的内腔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片(171)和第二触片(172),所述环形滑槽(173)的中部插接有一对弹簧触片(174),所述弹簧触片(174)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腔(10)设有若干个,所述插接腔(10)等距排列在转动块(3)的下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6)与电压采集模块(7)、蓄电池(8)和储存模块(9)电性串联,所述电压采集模块(7)与第一触片(171)和第二触片(172)电性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珠(15)的直径小于插接腔(10)下部圆柱孔截面的直径。
CN201721311934.2U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23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1934.2U CN207423866U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1934.2U CN207423866U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3866U true CN207423866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1193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23866U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38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4343A (zh) * 2019-12-31 2020-04-03 巫溪县鑫鹏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汽车制动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4343A (zh) * 2019-12-31 2020-04-03 巫溪县鑫鹏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汽车制动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06442U (zh) 一种膨胀力测试装置
CN209858711U (zh) 一种电池短路保护循环测试装置
CN210572643U (zh) 一种锂电池挤压力及膨胀压力检测装置
CN102135580A (zh) 一种电容器的检测装置
CN207423866U (zh) 一种无损探伤检测用检测探头
CN101975908A (zh) 一种连接器电气性能测试治具
CN103018643A (zh) 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绝缘耐压自动测试装置
CN213689823U (zh) 多工位电容芯子耐电压强度测试仪
CN110579717A (zh) 一种检测效率高的锂电池膨胀检测装置
CN103245592A (zh) 测量电池非水电解液浸润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7471273A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检测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16746043U (zh) 一种滚珠丝杠生产用精确度检测装置
CN204159567U (zh) 一种电池绝缘内阻自动测试装置
CN110440663A (zh) 一种螺纹检测设备及螺纹测量方法
CN107449616B (zh) 一种汽车配件抗压检测装置
CN209264932U (zh) 一种电池电量检测装置
CN209264925U (zh) 一种胶体蓄电池车间测试平台
CN106940412B (zh) 一种快速电容极性测量的系统
CN216646160U (zh) 一种载流球块往复摩擦实验机
CN207426061U (zh) 一种电池倾斜摇摆试验台
CN219456343U (zh) 一种电感检测装置
CN111366112A (zh) 一种汽车差速器壳体检测用夹具
CN212965012U (zh) 一种带有防尘功能的芯片定位机构
CN219084978U (zh) 一种集成电路测试机
CN210323275U (zh) 一种集成电路检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