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4248U -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4248U
CN207414248U CN201721351041.0U CN201721351041U CN207414248U CN 207414248 U CN207414248 U CN 207414248U CN 201721351041 U CN201721351041 U CN 201721351041U CN 207414248 U CN207414248 U CN 207414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eeding
rod material
upper flitch
clothes 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10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忠谋
彭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shan Wanlida Metal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shan Wanlida Metal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shan Wanlida Metal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shan Wanlida Metal Produc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510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4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4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4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支架、储料槽和上料部件;储料槽设置于上料支架的一侧,且其槽底开设有一出料口;出料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上料部件包括上料板和上料驱动机构;上料板设置于上料支架,并位于储料槽下方,且其顶部开设有容料槽;容料槽与所述出料口平行并正对朝向出料口,且其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上料驱动机构可驱动上料板在出料口和下一工位之间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完成连杆物料的上料操作,有序地将连杆物料一根一根地送到相应的工位,大大提高上料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架连杆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衣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用品,随着人们的广泛应用,对衣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使得衣架的材质种类也越来越多,如有金属衣架、木质衣架和塑料衣架等,而每种材质的衣架又有简易型衣架和多结构型衣架。
而简易型金属衣架又具有多种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的一种简易型金属衣架x10由衣架挂钩x1、衣架臂x2和衣架连杆x3组成;所述衣架挂钩x1的底端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衣架臂x2的中心处;所述衣架臂x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贯穿其的通孔。所述衣架连杆x3包括横杆x31、由横杆x31的两端分别向内往靠近横杆x31的方向弯折形成的两悬挂部(x32和x33)、以及分别由两悬挂部(x32和x33)中与横杆x31连接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向外往靠近横杆x31的方向弯折形成的两连接部(x34和x35)。每一连接部中和与其连接的悬挂部连接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为扁平结构的连接端,且该连接端设有贯穿其的连接孔。衣架连杆x3相对两端上的两连接孔分别通过一连接件与衣架臂x2相对两端上的通孔固定连接,由此形成整个衣架。
而在图1中的金属衣架生产的过程中,一般分成两个生产部分——一是衣架挂钩x1和衣架臂x2的生产,二是衣架连杆x3的生产。进行衣架连杆x3的生产前,必须完成对圆柱体结构的连杆物料的上料操作。
目前,完成连杆物料的上料操作大多是通过人工放置到相应的工位上,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工作人员负担大且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能够自动完成连杆物料的上料操作,有序地将连杆物料一根一根地送到相应的工位上,大大提高上料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且结构简单。
一种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支架、储料槽和上料部件;
所述储料槽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的一侧,且其槽底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
所述上料部件包括上料板和上料驱动机构;所述上料板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并位于所述储料槽下方,且其顶部开设有容料槽;所述容料槽与所述出料口平行并正对朝向所述出料口,且其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所述上料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料板驱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上料板在出料口和下一工位之间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由此,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衣架连杆自动上料机构能够自动完成连杆物料的上料操作,有序地将连杆物料一根一根地送到相应的工位上,大大提高上料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且结构简单。
进一步,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还包括出料阀门和控制器;所述出料阀门设置于所述出料口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出料阀门和所述上料驱动机构电连接。通过此处设置,只要控制器控制出料阀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开启和关闭即可进一步保证出料口每次只能输出一根连杆物料,大大提高了连杆物料输出的有序性和保证了上料工序完全不会发生故障。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上料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板运动至容料槽与出料口正对的位置时,同时控制出料阀门开启;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上料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板往下一工位运动时,同时控制出料阀门关闭。通过此处限定,增强了上料板和出料阀门之间工作的合理性和协调性,避免上料板的容料槽已经对准出料口时而出料阀门却没有开启的现象发生,从而减少了等待时间,也即,保证上料板的容料槽一对准出料口时,出料阀门即刻开启,提高各部件之间工作的紧凑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料效率。
进一步,所述上料部件还包括至少一平行滑轨和至少一固定基柱;所述平行滑轨与所述上料板的运动方向平行,并设置于所述上料板的顶部;所述固定基柱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中,且其底端端部设置于所述平行滑轨中。通过此处限定,使得上料板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预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运动,从而大大提高了上料板运动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
作为平行滑轨和固定基柱的安装位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上料部件还包括至少一平行滑轨和至少一固定基柱;所述平行滑轨与所述上料板的运动方向平行,并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中,且其朝向所述上料板顶部;所述固定基柱设置于所述上料板的顶部,且其顶端端部设置于所述平行滑轨中。通过此处限定,使得上料板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预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运动,从而大大提高了上料板运动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
进一步,所述容料槽的内底面与所述出料口的外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通过此处限定,保证了即使在没有出料阀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出料口出料的稳定性,也即,即使出现出料口输出一根连杆物料后,而紧接着有下一根连杆物料也要输出,则此时便会由于容料槽内底面与出料口外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法一次容纳两根连杆物料,第二根连杆物料也就无法完成出料。故也能达到进一步保证出料口每次只能输出一根连杆物料,大大提高了连杆物料输出的有序性和保证了上料工序完全不会发生故障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上料部件还包括上料底板和翻转驱动机构;所述上料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上料底板与所述上料板驱动连接;所述上料板和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底板顶面,且所述上料板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可由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而绕翻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轴往背向上料底板的方向旋转。通过此处限定,当下一工位的接料机构为传送带或限位槽时,即可以通过翻转驱动机构带动上料板往下一工位的接料机构旋转,实现将连杆物料直接“倒出”至下一工位的接料机构中,有利于扩大了本实用新型衣架连杆自动上料机构的使用范围,使得该衣架连杆自动上料机构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上料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竖梁、以及相对设置于所述两竖梁之间的两组横梁;每组横梁包括沿两竖梁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于两竖梁之间的多根横梁;所述两组横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基柱的安装空间。通过此处对上料支架的限定,在保证上料支架具有最简单的结构、降低上料支架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设置于上料支架上的所有部件的安装牢固性。
进一步,所述上料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
进一步,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为电机。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通用的其中一种简易型金属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处于上料至下一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的储料槽拆卸后及容料槽承接有连杆物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20,用于将连杆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其包括上料支架21、储料槽22和上料部件23。
所述上料支架21架设于下一工位外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上料支架21具有最简单的结构的同时保证安装在上料支架21中的结构的安装稳定性,优选地,所述上料支架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竖梁(211和212)、以及相对设置于所述两竖梁(211和212)之间的两组横梁(213和214)。每组横梁包括沿两竖梁(211和212)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于两竖梁(211和212)之间的多根横梁。所述两组横梁(213和214)之间的空间形成一安装空间。
所述储料槽22用于存放连杆物料,其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21中背向下一工位的一侧,其槽底或槽侧面开设有一进料口,且其槽底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由此保证出料口一次只能输出一个连杆物料。
所述上料部件23包括上料驱动机构231、与上料驱动机构231的动力轴驱动连接的上料板232、至少一平行滑轨和至少一固定基柱。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上料板232运动稳定性的同时简化上料部件23的结构,优选地,所述上料部件23包括两平行滑轨233和两固定基柱234。
所述上料板232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21,并位于所述储料槽22下方,且其顶部设有容料槽C。所述容料槽C与所述出料口平行并正对朝向所述出料口,且容料槽C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杆物料B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B的直径的2倍。所述两平行滑轨233与上料板232的运动方向平行,并相对设置于所述上料板232的顶部。所述两固定基柱234相对且平行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21的所述安装空间中,且两固定基柱234的底端端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平行滑轨233中。
工作时,上料驱动机构231驱动所述上料板232在出料口和下一工位之间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同时上料板232带动所述两平行滑轨233分别沿着所述两固定基柱234做往复运动,实现将储料槽22中的连杆物料一根一根地输送至所述工位转移单元30。
为进一步保证容料槽C和出料口之间只能存在一连杆物料,优选地,所述容料槽C内底面与所述出料口的外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
为进一步提高出料口出料的稳定性,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还包括出料阀门和控制器。所述出料阀门设置于所述出料口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出料阀门和所述上料驱动机构231电连接。在该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各部件之间工作的紧凑性,以进一步提高上料效率,优选地,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上料驱动机构231驱动上料板232运动至容料槽C与出料口正对的位置时,同时控制出料阀门开启;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上料驱动机构231驱动上料板232往下一工位运动时,同时控制出料阀门关闭。
其中,怎么判断容料槽C当前是否位于正对于出料口的位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在出料口底面设置一红外发射器,并在上料板232顶面设置一红外接收器。在容料槽C位于出料口的位置上时,红外接收器会一直接收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并经过转换电路转成相应的电压信号而传送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会根据该电压信号实现对出料阀门的开闭控制;在其它变形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它位置检测器件实现对位置检测,在此不再赘述;
2)计算上料板232从初始位置到接收物料后返回初始位置的这一过程所需要消耗的时长,也即,计算:上料板232接收到连杆物料→上料板232输送连杆物料到下一工位→上料板232返回接收连杆物料的位置(即返回到容料槽C正对出料口的位置上)的这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长,并保存为上料复位时长;同时,计算:上料板232接收到连杆物料→上料板232输送连杆物料到下一工位的时长,并保存为上料时长。
同时,控制器记录出料阀门开启后能够保证一连杆物料完全输出的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长,并保存为出料时长。
假设上料板232处于初始位置和出料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则在控制器对上料板和出料阀门的控制为:控制出料阀门开启,当开启时长的大小等于所述出料时长时,控制出料阀门关闭同时控制上料驱动机构231驱动上料板232往下一工位运动直至耗时=上料时长-出料时长;接着控制上料驱动机构231收缩带动上料板232往初始位置运动直至耗时=上料复位时长-上料时长,即控制上料驱动机构231停止运行,同时控制出料阀门再次开启。由此循环控制,实现连杆物料一根一根地输送至下一工位。
为进一步增强上料板232往复运动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两固定基柱234的宽度略小于或等于所述两平行滑轨233的宽度,从而使得两固定基柱234刚好能够容纳于所述两平行滑轨233中,避免因固定基柱宽度过小于平行滑轨而引起的运行不稳定现象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驱动机构231为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它变形实施例,例如:
1)将上料部件23中的两平行滑轨233和两固定基柱234删除,上料驱动机构231直接驱动上料板232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2)调换两平行滑轨233和两固定基柱234的安装位置,也即,将两平行滑轨233安装于上料支架21的安装空间中,而将两固定基柱234安装于上料板232的顶部,此时,在上料板232的往复运动过程中,上料板232带动所述两固定基柱234分别在两平行滑轨233中做往复运动。
3)改变上料部件的结构,也即,上料部件还包括上料底板和翻转驱动机构。所述上料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上料底板与所述上料板驱动连接。所述上料板和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底板顶面,且所述上料板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可由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而绕翻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轴往背向上料底板的方向旋转。则当下一工位的接料机构为传送带或限位槽时,即可以通过翻转驱动机构带动上料板往下一工位的接料机构旋转,实现将连杆物料直接“倒出”至下一工位的接料机构中,有利于增强本机构的实用性。在该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为电机。
4)还可以在储料槽22的进料口中铰接一盖体,则有利于在不需要使用连杆物料时,对储料槽22进行封闭,避免灰尘进入储料槽22内,也可以避免连杆物料受到空气氧化。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能够实现衣架连杆的一体化生产,可以满足多加工需求的衣架连杆的自动生产,自动化生产水平高,大大提高了衣架连杆的生产效率和生产产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支架、储料槽和上料部件;
所述储料槽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的一侧,且其槽底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
所述上料部件包括上料板和上料驱动机构;所述上料板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并位于所述储料槽下方,且其顶部开设有容料槽;所述容料槽与所述出料口平行并正对朝向所述出料口,且其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所述上料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料板驱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上料板在出料口和下一工位之间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阀门和控制器;所述出料阀门设置于所述出料口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出料阀门和所述上料驱动机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上料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板运动至容料槽与出料口正对的位置时,同时控制出料阀门开启;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上料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板往下一工位运动时,同时控制出料阀门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件还包括至少一平行滑轨和至少一固定基柱;所述平行滑轨与所述上料板的运动方向平行,并设置于所述上料板的顶部;所述固定基柱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中,且其底端端部设置于所述平行滑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件还包括至少一平行滑轨和至少一固定基柱;所述平行滑轨与所述上料板的运动方向平行,并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架中,且其朝向所述上料板顶部;所述固定基柱设置于所述上料板的顶部,且其顶端端部设置于所述平行滑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槽的内底面与所述出料口的外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槽的内底面与所述出料口的外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杆物料的直径且小于连杆物料的直径的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件还包括上料底板和翻转驱动机构;所述上料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上料底板与所述上料板驱动连接;所述上料板和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底板顶面,且所述上料板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可由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驱动而绕翻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轴往背向上料底板的方向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竖梁、以及相对设置于所述两竖梁之间的两组横梁;每组横梁包括沿两竖梁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于两竖梁之间的多根横梁;所述两组横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基柱的安装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竖梁、以及相对设置于所述两竖梁之间的两组横梁;每组横梁包括沿两竖梁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于两竖梁之间的多根横梁;所述两组横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基柱的安装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为电机。
CN201721351041.0U 2017-10-19 2017-10-19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Active CN207414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1041.0U CN207414248U (zh) 2017-10-19 2017-10-19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1041.0U CN207414248U (zh) 2017-10-19 2017-10-19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4248U true CN207414248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2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1041.0U Active CN207414248U (zh) 2017-10-19 2017-10-19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42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9187A (zh) * 2017-10-19 2018-01-30 台山市万力达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CN109112754A (zh) * 2018-09-13 2019-01-01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9187A (zh) * 2017-10-19 2018-01-30 台山市万力达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CN107639187B (zh) * 2017-10-19 2024-05-14 台山市万力达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CN109112754A (zh) * 2018-09-13 2019-01-01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干洗后衣物四氯乙烯残留的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4248U (zh)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CN209038384U (zh) 一种具有抖动功能的茶叶带式输送机
CN205708735U (zh) 皮带机分料装置
CN109261249A (zh) 一种绿色环保肥料处理设备
CN110253447B (zh) 一种转动喷丸处理车辆零件的抛丸设备
CN207463744U (zh) 一种用于毛坯管材的全自动清洗系统
CN206614831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废弃铁质边角料回收处理车
CN211989328U (zh) 一种用于园林养护的自动涂白机
CN109093611A (zh) 一种用于抓取废旧冰箱的机器人系统
CN209037922U (zh) 装箱机
CN112008355A (zh) 笔记本铰链平垫片串料设备
CN107639187A (zh) 衣架连杆物料自动上料机构
CN210943160U (zh) 一种氧化锌粉末输送收集装置
CN110239916A (zh) Ch小包透明纸包装机的入口输送带清洁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828241U (zh) 自动投叉机
CN209631519U (zh) 一种用于生产玻纤天花板的喷胶机构
CN205328604U (zh) 一体式充绒机
CN204830746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08402842U (zh) 一种投食装置
CN208408464U (zh) 型砂下料装置
CN207986098U (zh) 升降摇摆装置
CN105950377A (zh) 一种实现曲块进出酵房并在酵房中翻动的设备
CN208979896U (zh) 一种电动车快速吊装、压箱、自动分拣输送集成线
CN209546819U (zh) 一种新型链板式打蛋机
CN208199691U (zh) 缓存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