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2301U - 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2301U
CN207412301U CN201720229403.2U CN201720229403U CN207412301U CN 207412301 U CN207412301 U CN 207412301U CN 201720229403 U CN201720229403 U CN 201720229403U CN 207412301 U CN207412301 U CN 207412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generating unit
probe
ultrasonic generating
uni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294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ye Tech Care SA
Original Assignee
Eye Tech Car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ye Tech Care SA filed Critical Eye Tech Care SA
Priority to CN2017202294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2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2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2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包括环(1)和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其中:环(1)包括轴线为A‑A’的圆锥台(11),圆锥台具有适于承载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的第一端部以及用于与患者的眼睛(4)相接触的第二端部(112);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具有用于面对第一端部(111)的第一基座(211)以及与第一基座(211)相背对的第二基座(212);探头进一步包括旋转引导部件(123,216),以能够围绕轴线A‑A’相对于环(1)枢转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

Description

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生成聚焦或非聚焦、高或低强度超声非侵入性治疗眼病装置的大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生成装置的探头,用于治疗眼病、例如治疗青光眼。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一种视神经病变、即视神经的退化,这通常导致眼内压 (IOP)的增大。
在不能足够快速排出眼房水时,其会被累积,这导致眼内压的增大。眼内压的增大压迫视神经中的轴突和还可能损坏视神经的血管。长时间的眼内压增大会引起全部视力丧失。
目前唯一有效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包括通过如下方法减小眼内压:
-或者通过小梁网和眼睛的Schlemm管而改善眼房水的引流,
-或者通过眼睫状体减少房水的产生。
从文献WO 2009/103721已知一种装置,基于凝血环原理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减少眼房水的产生,包括减少部分睫状体以减少眼房水的产生。
WO 2009/103721中描述的眼病治疗装置能够一次性治疗一个或多个眼睛部位。该装置包括由环和超声生成部件组成的探头。
环具有近端部分用于与患者的眼睛相接触,以及远端部分用于容纳超声生成部件。
超声生成部件包括六个带凹陷轮廓的变能器,具有一段圆柱体形状,被定位在圆柱台上。各个变能器适于向眼睫状体发射高强度聚焦超声。这些高强度聚焦超声(或HIFU)导致在睫状体位置形成直线型损伤。
而且,该装置能够在睫状体位置形成六处直线型损伤,每处损伤分别对应一个变能器。
为了生成更多处损伤,因此需要加设更多的变能器。
然而,由于装置体积小,实施加设额外变能器较困难。这导致增加WO 2009/103721中所描述装置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病治疗装置,比WO 2009/103721所描述装置更容易制造,且能够通过HIFU生成多于六处的直线损伤,而不会增加制造成本,或生成六处损伤并降低制造成本。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病治疗探头,包括环和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其中:
环包括旋转轴为A-A’的圆锥台,圆锥台具有适于承载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的第一端部以及用于与患者的眼睛相接触的第二端部,
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具有用于面对第一端部的第一基座以及与第一基座相背对的第二基座,
探头进一步包括旋转引导部件,以能够围绕轴线A-A’相对于环枢转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
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探头包括的引导部件能够相对于环旋转移动超声发生部件。
由于发生部件相对于环旋转移动,能够在超声发生部件的两次连续激活之间将固定的环保持在眼睛上。
超声发生部件的激活使得能够在待治疗眼睛的睫状体位置产生至少两组不同的损伤(在WO 2009/103721中所描述装置的情况下为六处)。
通过允许超声发生部件围绕轴线A-A’枢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探头使得能够产生多于超声发生部件中含有变能器的数量的损伤。
而且,相较WO 2009/103721描述的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探头使得能够由六个变能器产生多于六处的损伤。在变化形式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生成六处(或更少)损伤的变能器数量,以降低制造探头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探头的优选但非限制性方面如下:
所述旋转引导部件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枢转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
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转角小于180°、优选地小于90°并仍优选地小于50°、尤其基本等于30°,
所述探头还包括平移引导部件,以能够沿轴线A-A’相对于环滑动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
有利地,环包括与圆锥台同轴的侧缘,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包括圆柱台,侧缘自第一端部向外部延伸,以包围圆柱台,
所述旋转引导部件包括:
横槽,其形成在环侧缘内表面上,所述横槽在一段圆环上延伸,
凸销,其形成在超声发生部件的圆柱台上,所述凸销朝着圆柱台外部径向突出延伸,所述凸销用于在所述横槽中滑动。
所述平移引导部件包括纵槽,其设置在侧缘的内表面上,纵槽自侧壁自由端沿与轴线A-A’平行的方向纵向延伸。
所述纵槽通过其一个端部联接至横槽,以使所述纵槽开通至横槽。
所述横槽和纵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凸销具有矩形横截面,用于与横槽和纵槽相配合,
环和超声发生部件制成为待被组装的两个不同零件,探头包括保持器,以用于相对于超声发生部件固定环,所述保持器包括一对形状回复弹性卡爪,所述形状回复弹性卡装在第二基座的周缘延伸,各个卡爪包括凸缘以用于通过卡扣而与形成在环上的隆起部相配合,从而固定环相对于超声发生部件的平移。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通过对以举例而非限制方式给出的多种实施变化形式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探头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和2为探头环的立体视图;
图3为探头超声发生部件的立体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患者的眼睛;
图5为超声发生部件基座和一部分环的立体视图;
图6为组装环和超声发生部件时的探头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探头的不同实施例。在不同附图中,等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
参照图1至图6,其中示出眼病治疗探头的实施方式。
探头包括:
-环1,
-超声发生部件2。
超声发生部件2被用于与环1配合。更确切地,环1构成超声发生部件2的容置部。
1.探头的总体介绍
1.1超声发生部件
超声发生部件2能够生成超声能量。例如,超声发生部件能够生成高强度聚焦超声。
它们包括轴线为A-A’的圆柱台21,圆柱台21包括:
-与轴线A-A’正交的相互背对的第一和第二基座211、212,
-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的外侧壁213,和
-在第一和第二基座211、212之间定义中央通道的内侧壁214。
第一基座211包括至少一个变能器215,所述变能器215具有用于产生超声的辐射构件。
一个(或多个)辐射构件的轮廓适于能够将超声定向和聚焦在指定聚焦线上。可选择地,变能器21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反射器,用于将一个(或多个)辐射构件产生的超声反射、定向和聚焦在指定聚焦线上。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六个变能器215在圆柱台21的第一基座211上延伸。
变能器215被组成每对有三个变能器的两对,由两个固定扇区217 分开。
两个固定扇区217被定位在圆柱台21上,以在将探头安置在眼睛4上时在眼睛4的颞骨/鼻部平面B-B’上延伸,这些扇区217对应眼睛4的包括大部分神经末梢和血管的区域。
1.2.环
环1能够适当和恒定定位超声发生部件2,以及相对超声发生部件 2的巩膜一定距离正确定中心。
环1包括轴线为A-A’的圆锥台11、和与圆锥台11同轴的周围侧缘12。
圆锥台11在其两个端部上开口。圆锥台11的大基座(以下称之为“第一端部111”)包括承载托架,用于容纳超声发生部件2。圆锥台11的小基座(以下称之为“第二端部”)用于与眼睛4相接触。第二端部112包括的外环形凸缘适于被施加在眼睛4的外表面上,该凸缘具有的凹陷轮廓的曲率半径基本等于眼睛4的曲率半径。
侧缘12包括与圆锥台11同轴的环壁。侧缘12自圆锥台11的第一端部111向外部延伸。更确切地,侧缘12包括第一和第二开口边沿 121、122:
-第一边沿121被联结于第一端部111
-第二边沿122背对于第二端部。
有利地,侧缘12具有与超声发生部件2互补的形状。更确切地,环壁的内部轮廓与圆柱台21的外部轮廓相对应。
如图6所示,环1构成用于超声发生部件2的容置部:
-圆锥台11在圆柱台21下方延伸、面对第一基座211,
-侧缘12包围圆柱台21。
优选地,环壁高度(即沿轴线A-A’的尺寸)大于圆柱台21的高度,以使第二边沿122相距第二基座212非零距离定位。这使得能够在圆柱台21的上方限定出足够空间,以一旦在探头填充耦合流体时将其完全浸没。
1.3.低压生成部件
探头具有低压生成部件,其能够在整个治疗持续期间将环1保持在眼睛4的位置上。
低压生成部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且接下来将不再详细描述。
1.4.夹持部件
探头还包括夹持部件以易于医生操作,和向其指示其手指所处区域。
优选地,夹持部件具有:
-第一夹持器,被安置在侧缘12上,以使医生能够将环1保持在其母指和食指之间,和
-第二夹持器,被安置在圆柱台21上,以允许医生在其母指和食指之间操控超声发生部件2。
第一夹持器包括例如朝向环壁外部径向延伸的两个凸销125。有利地,凸销125可被配置在环壁上,以在将探头安置在眼睛4上时被定位在上/下平面C-C’上(与颞骨/鼻部平面B-B’正交)。这使得医生能够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位置上。
第二夹持器在自由端上具有两个形状回复弹性扁平卡爪219。如图6所示,这两个卡爪219沿圆柱台21的直径而相互面对安置,并突出第二基座212周围、在外侧壁213的延长部上延伸。预成形的中空压印可被设置在各个卡爪219的端部上,以限制医生的手术手套在第二夹持器上滑动的风险。
2.用于使超声发生部件相对于环移动的引导部件
2.1.旋转引导部件
探头还包括旋转引导部件,以使超声生成部件2能够围绕轴线 A-A’相对于环1枢转。
更确切地,旋转引导部件使得超声发生部件2围绕轴线A-A’移动,同时使环1相对眼睛4固定,以在第一极限位置P1和第二极限位置P2之间圆周地移动超声发生部件2。
旋转引导部件的设置使得能够通过超声发生部件2增大在睫状体中产生损伤的数量:
-在第一极限位置P1处,超声生成部件2被激活以在睫状体中产生“n”损伤的第一组合,
-接下来禁用超声生成部件2并将其向第二极限位置P2移动,
-在第二极限位置P2上,超声生成部件2被再次激活以在睫状体中产生“m”损伤的第二组合。
由于旋转引导部件,因此可根据已定尺寸的超声生成部件2产生“n+m”损伤,以在第一次激活时生成“n”损伤和在第二次激活时生成“m”损伤(“n和m”为大于或等于1、尤其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由于在旋转超声发生部件2时,环1保持相对患者的眼睛固定不动,使得能够向医生保证将探头保持在超声发生部件2的两次连续激活之间的位置上。
超声发生部件2相对环1的转角通常小于180°并且可根据目标应用改变。优选地小于90°(或50°)。转角例如基本等于45°、30°、 25°等。由于转角应小于50°,使得能够:
-一方面保证第一和第二损伤组合不相交叠,
-另一方面使医生易于操控探头。
在图1、2、3、5和6所示的实施例中,旋转引导部件包括:
-形成在环1上的圆形横槽123,
-超声发生部件2的凸销216。
如图1和2所示,横槽123在侧缘12的内表面上延伸,横向于轴线A-A’;更确切地,横槽123在沿圆形侧壁的一段圆上横向延伸。
如图3所示,凸销216本身朝向圆柱台21的外表面的外部径向延伸。
横槽123和凸销216组合配合。尤其是,凸销216在横槽123的内部滑动。
横槽优选地具有矩形轮廓。凸销216也具有矩形轮廓。更确切地,凸销216具有与横槽123相互补的形状,以使得其能够在横槽123中滑动。由于凸销216和横槽123具有矩形轮廓,使得能够将机械间隙限制在环1和超声发生部件2之间,以保证将超声发生部件2相对患者的眼睛4(和更具体地相对睫状体)准确定位。
可以理解,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探头中可使用其它任何的旋转引导部件。例如,在一种实施变化形式中,旋转引导部件可包括:
-设置在超声发生部件2的圆柱台21外表面上的槽,和
-设置在环1的侧缘12内表面上的滑动件,滑动件例如包括矩形杆,朝向侧缘12内部径向延伸,且用于与槽相配合。
2.2.平移引导部件
装置还包括平移引导部件,以易于组装超声发生部件2与环1。
这能够保证超声发生部件2相对于环11精确和可重复的定位。
在图1、2、3、5和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平移引导部件包括形成在侧缘12内表面上的纵槽124,直线型纵槽124沿与轴线A-A’平行的方向自侧缘12的自由端纵向延伸。
该纵槽124适于容纳凸销216。
凸销216与纵槽124相配合的使用能够向医生提供超声发生部件2 相对环1的定向提示,超声发生部件2仅可沿唯一定向穿过环1。
如图1、2和6所示,纵槽124通过其中一个端部联接至横槽123,以使纵槽124开通至横槽123。
2.3.平移保持器
探头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持器,用于将超声发生部件2可逆地固定在环1上。
保持器使得一旦组装探头便能够使超声发生部件2固定(平移) 不动。其包括:
-在超声发生部件2上的两个凸缘,
-在环1上的两个隆起部分。
各个凸缘被分别安装在各个弹性卡爪219上并在整个卡爪219的宽度上径向向外延伸。
各个凸缘旨在与相应的隆起部分相配合,所述隆起部分形成在第二边沿122上并且径向向内(即A-A’轴线的方向)延伸。
3.探头的使用
现将描述使用探头治疗躺在操作台上患者的眼睛的过程的实施例。
在过程步骤中,环1和超声发生部件2被连接至控制系统。更确切地:
-环1通过连接管附接至控制系统的抽吸装置,
-超声发生部件2通过电缆附接至控制系统的发生器。
在另一步骤中,医生通过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抓捏凸销125而握住环1。其定位在患者额头位置并将环1放置在眼睛4上并使第二端部 112与眼睛4相接触。
激活抽吸装置以在环的抽吸嘴位置产生压力,从而通过吸附作用将环1固定在眼睛4上。
如果需要,以及在激活施压之前,医生移动环1以将其定中心在眼睛4上。
一旦将环1定中心在眼睛4上,医生握持超声发生部件2并用其姆指和食指夹紧弹性卡爪219的端部。其将圆柱台21定位在侧壁12 的上方。
医生接下来通过围绕轴线A-A’转动圆柱台21将凸销216与纵槽 124对齐。一旦对齐凸销216与纵槽124,医生在环1的内部滑动圆柱台21,以使环壁包围外侧壁213。凸销216在纵槽124的内部滑动直至到达开通于纵槽124上的横槽123的第一终止端。从而使超声发生部件位于第一极限位置P1上。
在圆柱台21相对环1移动过程中,凸缘与隆起部分相接触。弹性卡爪219变形,直到凸缘越过隆起部分,然后占据其静止位置。
通过卡扣凸缘和隆起部分将圆柱台21锁固在环1中。V形凸缘致使持续施加作用力,以制止隆起部分趋向于将圆柱台21紧贴于圆锥台 11的主体托架,进而保证超声发生部件2的精确定位。
一旦组装探头,其被填充有耦合液体。医生将点滴瓶定位在探头上方并将液体引流到第二基座212上。
在圆柱台21被完全浸没时,医生中断填充。如前面说明的,超声发生部件在第一极限位置P1上。
医生激活控制装置。变能器215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这些超声聚焦于睫状体位置并使得在睫状体上产生第一损伤组合。
一旦产生损伤,停止超声发生装置。医生围绕轴线A-A’枢转超声发生部件。凸销216在横槽123中滑行,直到凸销碰到与第一终端相对的横槽123的第二终端。从而使超声发生部件位于第二极限位置 P2上。
医生激活控制装置。变能器215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这些超声聚焦于睫状体位置并使得在睫状体上产生第二损伤组合。
一旦产生损伤,停止超声发生装置。医生停止抽吸装置并将探头从患者眼睛4上取下。
通过允许超声发生部件相对于环旋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探头使得在睫状体上产生的损伤数量大于由超声发生部件包含的变能器数量,并保证为医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阅读者将理解到,可对前面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改变而实质上不超出此处描述的多种揭示和优点的范围。因此,该类型的任何改变被结合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包括环(1)和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其特征在于:
环(1)包括轴线为A-A’的圆锥台(11),圆锥台具有适于承载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的第一端部以及用于与患者的眼睛(4)相接触的第二端部(112),
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具有用于面对第一端部(111)的第一基座(211)以及与第一基座(211)相背对的第二基座(212),
探头进一步包括旋转引导部件(123,216),以能够围绕轴线A-A’相对于环(1)枢转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引导部件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极限位置(P1)和第二极限位置(P2)之间枢转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P1)和第二极限位置(P2)之间的转角小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P1)和第二极限位置(P2)之间的转角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P1)和第二极限位置(P2)之间的转角小于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P1)和第二极限位置(P2)之间的转角等于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还包括平移引导部件(124,216),以能够沿轴线A-A’相对于环(1)滑动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
环(1)包括与圆锥台(11)同轴的侧缘(12),
高强度聚焦超声发生部件(2)包括圆柱台(21),
侧缘(12)自第一端部(111)向外部延伸,以包围圆柱台(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引导部件包括:
横槽(123),其形成在环(1)的侧缘(12)的内表面上,所述横槽(123)在一段圆环上延伸,
凸销(216),其形成在超声发生部件(2)的圆柱台(21)上,所述凸销朝着圆柱台外部径向突出延伸,
所述凸销(216)用于在所述横槽(123)中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引导部件包括纵槽(124),其设置在侧缘(12)的内表面上,自侧缘(12)的自由端沿与轴线A-A’平行的方向纵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槽(124)通过其一个端部联接至横槽(123),以使所述纵槽(124)开通至横槽(12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123)和纵槽(124)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凸销(216)具有矩形横截面,用于与横槽(123)和纵槽(124)相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其特征在于:环(1)和超声发生部件(2)制成为待被组装的两个不同零件,探头包括保持器,以用于相对于超声发生部件(2)固定环(1),所述保持器包括一对形状回复弹性卡爪(219),所述形状回复弹性卡爪在第二基座(212)的周缘延伸,各个卡爪(219)包括凸缘(230)以用于通过卡扣而与形成在环(1)上的隆起部分(130)相配合,从而固定环(1)相对于超声发生部件(2)的平移。
CN201720229403.2U 2017-01-25 2017-01-25 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 Active CN207412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9403.2U CN207412301U (zh) 2017-01-25 2017-01-25 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29403.2U CN207412301U (zh) 2017-01-25 2017-01-25 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2301U true CN207412301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9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29403.2U Active CN207412301U (zh) 2017-01-25 2017-01-25 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2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2567A (zh) * 2019-12-16 2022-09-13 护眼科技公司 包括工具支架和具有非接触旋转运动装置的工具的治疗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2567A (zh) * 2019-12-16 2022-09-13 护眼科技公司 包括工具支架和具有非接触旋转运动装置的工具的治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6611B2 (en) Ultrasound therapeutic and scanning apparatus
KR101188931B1 (ko) 지방 조직을 파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9010520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cular laser surgery and therapeutic treatments
US8496588B2 (en) Procedures for an ultrasonic arc scanning apparatus
EP2745820B1 (en) Light therapy system for noninvasive correction of the refractive system of the eye
CN108472017A (zh) 用于眼部治疗的超声引导空化方法和系统
US20080200813A1 (en) Component ultrasound transducer
RU2010138619A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патологии глаза с помощью фокусированного ультразвука высокой интенсивнос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9597059B2 (en) Correcting for unintended motion for ultrasonic eye scans
WO2014081440A1 (en) Alignment and imaging of an eye with an ultrasonic scanner
CN107427387A (zh) 用于超声波治疗的眼部探针
JP2019504742A (ja) 組織体を成形および位置決め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KR20110126662A (ko) 단일 곡률을 갖는 오목한 세그먼트 형상을 제공하는 초음파광선을 생성하는 수단을 포함하는 초음파 장치
RU2513151C2 (ru) Параметры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о средствами генерации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го луча высокой интенсивности
CN207412301U (zh) 具有可移动超声生成部件的眼部探头
US8905949B2 (en) Device for ocular ultrasound therapy having a reflector
KR20200016357A (ko) 각막 문신을 준비하고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2008504898A (ja) 角膜内レンズ配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60008172A1 (en) Non-invasive devices for lowering intraocular pressure
US20220079808A1 (en) Robotic cataract surgery using focused ultrasound
CN106806058B (zh) 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针头
CN219000854U (zh) 一种多点聚焦的青光眼超声治疗设备
CN1212896A (zh) 用于治疗体部疾病的超声波治疗装置
WO202322769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ocating in a contactless, non-invasive manner an object, such as a lens, with regards to an eye
US20230142825A1 (en) Therapeutic method for the eye using ultrasou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