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2019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12019U CN207412019U CN201720478940.0U CN201720478940U CN207412019U CN 207412019 U CN207412019 U CN 207412019U CN 201720478940 U CN201720478940 U CN 201720478940U CN 207412019 U CN207412019 U CN 2074120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fit structure
- cooking apparatus
- elastic spacing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和提手。本体包括外壳,外壳上形成有一限位壁,本体上设有弹性限位件,该弹性限位件包括弹性形变部和与弹性形变部连接的卡位部;提手与外壳能够转动地连接,提手上设有限位配合结构;其中,限位壁与卡位部共同构成一个可将限位配合结构卡设在其二者之间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提手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机构与限位配合结构相配合,避免提手越过第二位置继续转动或回复至第一位置,从而实现提手在本体上的限位,减小烹饪器具的移动过程中本体的晃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压力锅,如图1至图4所示,提手30’与锅体20’能够转动地连接,当食物烹饪完成后锅体内压力未降低到安全压力时,若用户此时提着提手30’移动产品,提手30’与本体会有相对晃动,从而导致排气阀10’晃动,此时因排气阀无法完全密封产品从而导致锅体内高温蒸汽会从排气阀处喷出,使用户有被烫伤的危险。所以对于带有可以转动的提手的压力锅产品,为更好的保护用户安全,该类型产品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形成有一限位壁,所述本体上设有弹性限位件,该弹性限位件包括弹性形变部和与弹性形变部连接的卡位部;和提手,与所述外壳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提手上设有限位配合结构;其中,所述限位壁与所述卡位部共同构成一个可将限位配合结构卡设在其二者之间的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提手设置在外壳上,并能够相对于外壳转动,具体地,提手能够在未被提起(未被提起的自然状态下)的第一位置和被提起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多数情况下,第二位置下提手处于竖直方向上,在第一位置下提手处于水平方向上或处于抵接在外壳的外表面的位置上。在本体上设有弹性限位件,弹性限位件包括卡位部,且外壳上设有限位壁,卡位部和限位壁形成限位机构,在提手上设有与卡位部和限位壁相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提手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机构与提手上的限位配合结构相配合,提手上的限位配合结构卡在卡位部和限位壁之间,从而阻止提手相对于本体转动,具体地,阻止提手越过第二位置继续转动,也阻止提手从第二位置转动回复至第一位置,从而使得提手与本体之间不会发生相对于转动,很大程度上避免用户手提提手移动产品时(提手处于第二位置时),提手相对于本体晃动,而导致的产品内高温蒸汽喷出烫伤手的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且弹性限位件还包括与卡位部相连接的弹性形变部,设置弹性形变部后能够增加弹性限位件的变形能力,使得提手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容易的卡在卡位部上,避免限位配合结构与卡位部之间的摩擦力和干涉量过大导致的限位配合结构的过快磨损,且限位配合结构与卡位部之间的摩擦力和干涉量过大还会导致提手转动费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限位件为弹片。
当然,除选用弹片外,弹性限位件还可以选用弯曲形变性能不强的部件,只是若弹性限位件的形变能力不强,若要实现限位配合结构卡在卡位部上,在提手转动过程中限位配合结构与弹性限位件之间的干涉量较大,导致限位配合结构与弹性限位件之间的摩擦力大,一方面导致限位配合结构的过快磨损,另一方便导致转动提手费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片为弹簧钢弹片或所述弹片为不锈钢弹片;和/或,所述弹片的厚度为0.5mm~1.5mm。
弹片除为弹簧钢或不锈钢材质外,还可以是其它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弹片的厚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5mm,在保证弹片易发生形变的前提下,保证弹片的刚度,使得提手位于第二位置时,弹片能够与限位配合结构相配合,限制提手的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提手的端部设有装配柱,所述外壳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柱位于所述装配孔内,并相对于所述装配孔转动,所述限位配合结构包括所述装配柱上设置的限位凸起。
提手大致呈弧形,提手相对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装配柱,相对应的,外壳上设有与装配柱一一对应的装配孔,装配柱位于装配孔内,实现提手相对于本体的转动。装配柱的外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优选地,装配柱的外表面沿装配柱的径向延伸形成限位凸起。当然,装配柱也可以沿轴向延伸或沿其它方向延伸形成限位凸起,此时需要相应的调整限位机构的位置和/或形状,使得限位凸起与限位机构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形变部与所述卡位部上远离所述限位配合结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弹性形变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所述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的连接处形成弯折。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形变部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弹性形变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提手转动过程中,限位配合结构(限位凸起)与弹性限位件之间会相互接触并相互摩擦,在限位凸起的作用下,卡位部会向靠近弹性形变部的方向运动,且限位凸起与弹性限位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弹性形变部发生变形,因此,设置弹性形变部能够增强弹片的变形能力。弹性形变部包括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的连接处形成弯折,优选地,弹性形变部可以呈V形、U形等。外壳上设有向弹片方向凸出的固定凸起,固定凸起围设出与弹性形变部相适配的安装槽,弹性形变部位于安装槽内,弹性形变部与安装槽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强弹片在外壳上的固定牢固度。优选地,弹性形变部与卡位部的终点相连接,其中,卡位部的起点为靠近第一位置的一端,卡位部的终点为靠近第二位置的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限位件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卡位部远离所述弹性形变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提手转过所述导向部后限位在所述卡位部上,其中,沿所述提手的转动方向,所述导向部向靠近所述限位配合结构的方向倾斜。
弹片还包括导向部,导向部与卡位部的起点相连接,即沿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方向,导向部和卡位部依次设置。提手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时,限位配合结构先与导向部相接触并挤压,再限位于卡位部上。且沿提手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方向,导向部逐渐向靠近限位配合结构的方向倾斜,使得提手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限位配合结构对导向部的挤压量逐渐增大(限位配合结构与导向部之间的干涉量逐渐增大),使得限位配合结构逐渐稳定的过渡到与卡位部相抵接,增强了提手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优选地,导向部与卡位部直接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限位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或者,所述外壳上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围设出限位槽,所述弹性限位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或者,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外壳相卡接。
可以在外壳上设置螺钉柱,螺钉穿过弹性限位件、螺钉柱,实现外壳与弹性限位件之间的连接。或者,弹性限位件限位与外壳上的限位槽内,还可以是弹性限位件卡接在外壳上。优选地弹性限位件与外壳的连接处远离限位凸起设置,更加增强弹性限位件的变形能力,进一步地,弹性限位件与外壳的连接处位于弹性形变部远离限位凸起的一侧。当然,弹性限位件还可以连接在本体上除外壳外的其它部分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配合结构上设有金属防护件,提手转动过程中,所述金属防护件与所述弹性限位件相挤压。
因烹饪器具重量普遍较大,若要在提着提手移动产品时提手和产品间不做相对转动,弹性限位件的弹力需足够大,且在转动提手时,尤其在限位凸起与导向部作用时,限位凸起和弹性限位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较大。尤其当提手为塑胶件(限位凸起也为塑胶件)时,塑胶件与五金弹性限位件在较大挤压力的条件下反复摩擦、挤压,会导致塑胶件磨损变形严重,最终会因为塑胶件对弹性限位件的挤压量过少而导致对提手的限位作用失效。因此,在限位凸起上设置金属防护件,这样,转动提手时,当提手转动至与导向部相接触并挤压时,导向部直接接触并挤压的为金属防护件,避免了对限位凸起的磨损。优选地,在提手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及从第二位置转到回复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限位凸起均是通过金属防护件与弹性限位件相接触并挤压,包括在第二位置时,与卡位部直接相抵接的也为金属防护件,即提手转动过程中金属防护件与弹性限位件相接触,限位凸起不与弹性限位件接触。当提手处平放状态时,金属防护件与弹性限位件不接触。当提手旋转到一定角度时,金属防护件挤压弹性限位件导向部,使得弹性限位件变形;当提手旋转到竖直方向时,金属防护件对弹性限位件的挤压作用减小或不挤压弹性限位件,此时弹性限位件变形量较少或弹性限位件已恢复未变形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金属防护件为套设在所述限位配合结构上的金属保护套,提手转动过程中,所述金属保护套的外表面与所述弹性限位件相挤压。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金属防护件为设置在所述限位配合结构上的金属柱,所述金属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限位配合结构内,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限位配合结构外,提手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弹性限位件相挤压。
为避免提手转动过程中限位配合结构(限位凸起)被磨损,除可以在限位凸起上套设金属保护套外,还可以在限位凸起上设置金属柱。具体地,金属柱的第一端部位于限位凸起内,实现金属柱在限位凸起上的固定,金属柱的第二端部凸出限位凸起,限位凸起通过金属柱的第二端部与弹性限位件相互作用。金属柱的截面可以呈圆柱形,还可以呈多边形等其它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金属柱为介子头螺钉,所述介子头螺钉的第二端部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限位配合结构上靠近所述第二端部处的部分的尺寸,其中所述介子头螺钉的第一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
具体地,金属柱为介子头螺钉,介子头螺钉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端部的外径大于第一端部的外径,第二端部为螺帽部分,介子头螺钉安装在限位凸起上后,第二端部凸出限位凸起,为保证提手转动过程中,与弹性限位件发生摩擦和挤压的是第二端部,第二端部的外径大于限位凸起上靠近第二端部的部分的尺寸,使得第二端部能够完全遮挡限位凸起靠近第二端部处的部分。
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盖体,锅体包括外壳。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与卡位部共同构成限位机构的限位壁可以是外壳的顶壁或其它壁面,也可以是外壳向下延伸形成的限位柱。限位配合结构包括与限位壁相配合的装配柱,或装配柱上形成的限位块。提手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壁与限位配合结构相配合,阻止提手越过第二位置继续沿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
当提手处平放状态(第一位置)时,弹片与限位凸起不接触。当提手旋转到一定角度(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时,提手上的限位凸起挤压导向部,使得弹片变形,此时旋转提手的手感最重;当提手旋转到竖直方向(第二位置)时,提手上的限位凸起对弹片的挤压减小或不挤压弹片,此时弹片变形量较少或弹片已恢复未变形状态。此时因提手上限位凸起卡在弹片卡位部上,且限位壁与限位配合结构相抵接,实现了对提手的限位,用户提着产品移动时,提手不会与锅体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及其它带有排气阀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处于提手未被提起的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处于提手被提起的第二位置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处于提手被提起的第二位置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排气阀,20’锅体,30’提手。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局部提手位于未被提起的第一位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烹饪器具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局部提手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烹饪器具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局部提手位于被提起的第二位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烹饪器具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E-E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局部提手位于未被提起的第一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G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局部提手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局部提手位于被提起的第二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5至图1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外壳,11固定凸起,12安装槽,13螺钉柱,14限位壁,2提手,21装配柱,22限位凸起,3弹性限位件,31卡位部,32导向部,33弹性形变部,331第一形变段,332第二形变段,4介子头螺钉,41第一端部,42第二端部,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
如图5、6、8、9、12和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体和提手2。本体包括外壳1,外壳1上形成有一限位壁14,本体上设有弹性限位件3,该弹性限位件3包括弹性形变部33和与弹性形变部33连接的卡位部31;提手2与外壳1能够转动地连接,提手2上设有限位配合结构;其中,限位壁14与卡位部31共同构成一个可将限位配合结构卡设在其二者之间的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提手2设置在外壳1上,并能够相对于外壳1转动,具体地,提手2能够在未被提起(未被提起的自然状态下)的第一位置和被提起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多数情况下,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位置下提手2处于竖直方向上,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位置下提手2处于水平方向上或处于抵接在外壳1的外表面的位置上。在本体上设有弹性限位件3,弹性限位件3包括卡位部31,且外壳1上设有限位壁14,卡位部31和限位壁14形成限位机构,在提手2上设有与卡位部31和限位壁14相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提手2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机构与提手2上的限位配合结构相配合,提手2上的限位配合结构卡在卡位部31和限位壁14之间,从而阻止提手2相对于本体转动,具体地,限位配合结构与限位壁的配合,阻止提手2越过第二位置继续转动,限位配合结构与卡位部的配合,也阻止提手2从第二位置转动回复至第一位置,从而使得提手2与本体之间不会发生相对于转动,很大程度上避免用户手提提手2移动产品时(提手2处于第二位置时),提手2相对于本体晃动,而导致的产品内高温蒸汽喷出烫伤手的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且弹性限位件3还包括与卡位部31相连接的弹性形变部33,设置弹性形变部33后能够增加弹性限位件3的变形能力,使得提手2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容易的卡在卡位部31上,避免限位配合结构与卡位部31之间的摩擦力和干涉量过大导致的限位配合结构的过快磨损,且限位配合结构与卡位部31之间的摩擦力和干涉量过大还会导致提手2转动费力。
优选地,弹性限位件3为弹片。
当然,除选用弹片外,弹性限位件3还可以选用弯曲形变性能不强的部件,只是若弹性限位件3的形变能力不强,若要实现限位配合结构卡在卡位部31上,在提手2转动过程中限位配合结构与弹性限位件3之间的干涉量较大,导致限位配合结构与弹性限位件3之间的摩擦力大,一方面导致限位配合结构的过快磨损,另一方便导致转动提手2费力。
优选地,弹片为弹簧钢弹片或弹片为不锈钢弹片;和/或,弹片的厚度为0.5mm~1.5mm。
弹片除为弹簧钢或不锈钢材质外,还可以是其它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弹片的厚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5mm,在保证弹片易发生形变的前提下,保证弹片的刚度,使得提手2位于第二位置时,弹片能够与限位配合结构相配合,限制提手2的转动。
优选地,如图7、图11、图14和图15所示,提手2的端部设有装配柱21,外壳1上设有装配孔,装配柱21位于装配孔内,并相对于装配孔转动,限位配合结构包括装配柱21上设置的限位凸起22。
提手2大致呈弧形,提手2相对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装配柱21,相对应的,外壳1上设有与装配柱21一一对应的装配孔,装配柱21位于装配孔内,实现提手2相对于本体的转动。装配柱21的外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22,优选地,装配柱21的外表面沿装配柱21的径向延伸形成限位凸起22。当然,装配柱21也可以沿轴向延伸或沿其它方向延伸形成限位凸起22,此时需要相应的调整限位机构的位置和/或形状,使得限位凸起22与限位机构相配合。
优选地,如图11和图15所示,弹性形变部33与卡位部31上远离限位配合结构的一端相连接,弹性形变部3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形变段331和第二形变段332,第一形变段331和第二形变段332的连接处形成弯折。
优选地,如图11和图15所示,外壳1上设有与弹性形变部33相适配的安装槽12,弹性形变部33位于安装槽12内。
提手2转动过程中,限位配合结构(限位凸起22)与弹性限位件3之间会相互接触并相互摩擦,在限位凸起22的作用下,卡位部31会向靠近弹性形变部33的方向运动,且限位凸起22与弹性限位件3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弹性形变部33发生变形,因此,设置弹性形变部33能够增强弹片的变形能力。弹性形变部33包括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的连接处形成弯折,优选地,弹性形变部33可以呈V形、U形等。如图11所示,弯折段呈开口朝下的U形。如图7所示,外壳1上设有向弹片方向凸出的固定凸起11,固定凸起11围设出与弹性形变部33相适配的安装槽12,弹性形变部33位于安装槽12内,弹性形变部33与安装槽12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强弹片在外壳1上的固定牢固度。优选地,弹性形变部33与卡位部31的终点相连接,其中,卡位部31的起点为靠近第一位置的一端,卡位部31的终点为靠近第二位置的一端。
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弹性限位件3还包括导向部32,导向部32与卡位部31远离弹性形变部33的一端相连接,提手2转过导向部32后限位在卡位部31上,其中,沿提手2的转动方向,导向部32向靠近限位配合结构的方向倾斜。
弹片还包括导向部32,导向部32与卡位部31的起点相连接,即沿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方向,导向部32和卡位部31依次设置。提手2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时,限位配合结构先与导向部32相接触并挤压,再限位于卡位部31上。且沿提手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方向,导向部32逐渐向靠近限位配合结构的方向倾斜,使得提手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限位配合结构对导向部32的挤压量逐渐增大(限位配合结构与导向部32之间的干涉量逐渐增大),使得限位配合结构逐渐稳定的过渡到与卡位部31相抵接,增强了提手2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优选地,导向部32与卡位部31直接相连接。
限位凸起用于与弹片相接触并挤压的外轮廓可以呈平直形状,也可以呈弧形等其它形状。
如图11所示,弹性限位件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外壳1上。
可以在外壳1上设置螺钉柱13,螺钉5穿过弹性限位件3、螺钉柱13,实现外壳1与弹性限位件3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弹性限位件3与外壳1的连接处远离限位凸起22设置,更加增强弹性限位件3的变形能力,进一步地,弹性限位件3与外壳1的连接处位于弹性形变部33上远离限位凸起22的一侧。
或者,外壳1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围设出限位槽,弹性限位件3限位于限位槽内。或者,弹性限位件3与外壳1相卡接。
当然,弹性限位件3还可以连接在本体上除外壳1外的其它部分上。
优选地,限位配合结构上设有金属防护件,提手2转动过程中,金属防护件与弹性限位件3相挤压。
因烹饪器具重量普遍较大,若要在提着提手2移动产品时提手2和产品间不做相对转动,弹性限位件3的弹力需足够大,且在转动提手2时,尤其在限位凸起22与导向部32作用时,限位凸起22和弹性限位件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较大。尤其当提手2为塑胶件(限位凸起22也为塑胶件)时,塑胶件与五金弹性限位件3在较大挤压力的条件下反复摩擦、挤压,会导致塑胶件磨损变形严重,最终会因为塑胶件对弹性限位件3的挤压量过少而导致对提手2的限位作用失效。因此,在限位凸起22上设置金属防护件,这样,转动提手2时,当提手2转动至与导向部32相接触并挤压时,导向部32直接接触并挤压的为金属防护件,避免了对限位凸起22的磨损。优选地,在提手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及从第二位置转到回复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限位凸起22均是通过金属防护件与弹性限位件3相接触并挤压,包括在第二位置时,与卡位部31直接相抵接的也为金属防护件,即提手2转动过程中金属防护件与弹性限位件3相接触,限位凸起22不与弹性限位件3接触。当提手2处平放状态时,金属防护件与弹性限位件3不接触。当提手2旋转到一定角度时,金属防护件挤压弹性限位件3导向部32,使得弹性限位件3变形;当提手2旋转到竖直方向时,金属防护件对弹性限位件3的挤压作用减小或不挤压弹性限位件3,此时弹性限位件3变形量较少或弹性限位件3已恢复未变形状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金属防护件为套设在限位配合结构上的金属保护套,提手2转动过程中,金属保护套的外表面与弹性限位件3相挤压。
限位配合结构的外表面上套设有金属保护套,在提手转动过程中,金属保护套与导向部相接触并摩擦。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金属防护件为设置在限位配合结构上的金属柱,金属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位于限位配合结构内,第二端部位于限位配合结构外,提手2转动过程中,第二端部42与弹性限位件3相挤压。
为避免提手2转动过程中限位配合结构(限位凸起22)被磨损,除可以在限位凸起22上套设金属保护套外,还可以在限位凸起22上设置金属柱。具体地,金属柱的第一端部位于限位凸起22内,实现金属柱在限位凸起22上的固定,金属柱的第二端部凸出限位凸起22,限位凸起22通过金属柱的第二端部与弹性限位件相互作用。金属柱的截面可以呈圆柱形,还可以呈多边形等其它形状。
优选地,如图16至图19所示,金属柱为介子头螺钉4,介子头螺钉4的第二端部42的外径D2(介子直径)不小于限位配合结构上靠近第二端部42处的部分的尺寸D1,其中介子头螺钉4的第一端部41的外径小于第二端部42的外径。
具体地,金属柱为介子头螺钉4,介子头螺钉4包括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第二端部42的外径大于第一端部41的外径,第二端部42为螺帽部分,介子头螺钉4安装在限位凸起22上后,第二端部42凸出限位凸起22,为保证提手2转动过程中,与弹性限位件3发生摩擦和挤压的是第二端部42,第二端部42的外径大于限位凸起22上靠近第二端部42的部分的尺寸,使得第二端部42能够完全遮挡限位凸起22靠近第二端部42处的部分。
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盖体,锅体包括外壳1。
优选地,与卡位部31共同构成限位机构的限位壁14可以是外壳1的顶壁或其它壁面,也可以是外壳1向下延伸形成的限位柱。限位配合结构包括与限位壁14相配合的装配柱21,或装配柱21上形成的限位块。提手2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壁14与限位配合结构相配合,阻止提手2越过第二位置继续沿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
如图7所示,当提手2处平放状态(第一位置)时,弹片与限位凸起22不接触。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提手2旋转到一定角度(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一个位置)时,提手2上的限位凸起22挤压导向部32,使得弹片变形,此时旋转提手2的手感最重。如图14和图15所示,当提手2旋转到竖直方向(第二位置)时,提手2上的限位凸起22对弹片的挤压减小或不挤压弹片,此时弹片变形量较少或弹片已恢复未变形状态。此时因提手2上限位凸起22卡在弹片卡位部31上,且限位壁14与限位配合结构相抵接,实现了对提手2的限位,用户提着产品移动时,提手2不会与锅体发生相对转动。
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及其它带有排气阀的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提手2处于第二位置时,卡位部、限位壁构成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提手上的限位配合结构相配合,避免2越过第二位置继续转动或回复至第一位置,从而实现2在本体上的限位,减小烹饪器具的移动过程中本体的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形成有一限位壁,所述本体上设有弹性限位件,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弹性形变部和与所述弹性形变部连接的卡位部;和
提手,与所述外壳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提手上设有限位配合结构;
其中,所述限位壁与所述卡位部共同构成一个可将所述限位配合结构卡设在其二者之间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限位件为弹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形变部与所述卡位部上远离所述限位配合结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弹性形变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所述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的连接处形成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形变部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弹性形变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限位件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卡位部远离所述弹性形变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提手转过所述导向部后限位在所述卡位部上,其中,沿所述提手的转动方向,所述导向部向靠近所述限位配合结构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限位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或者,所述外壳上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围设出限位槽,所述弹性限位件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或者,所述弹性限位件与所述外壳相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手的端部设有装配柱,所述外壳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柱位于所述装配孔内,并相对于所述装配孔转动,所述限位配合结构包括所述装配柱上设置的限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配合结构上设有金属防护件,所述提手转动过程中,所述金属防护件与所述弹性限位件相挤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防护件为套设在所述限位配合结构上的金属保护套,所述提手转动过程中,所述金属保护套的外表面与所述弹性限位件相挤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防护件为设置在所述限位配合结构上的金属柱,所述金属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限位配合结构内,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限位配合结构外,所述提手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弹性限位件相挤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柱为介子头螺钉,所述介子头螺钉的第二端部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限位配合结构上靠近所述第二端部处的部分的尺寸,其中所述介子头螺钉的第一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78940.0U CN207412019U (zh) | 2017-05-03 | 2017-05-03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78940.0U CN207412019U (zh) | 2017-05-03 | 2017-05-03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12019U true CN207412019U (zh) | 2018-05-29 |
Family
ID=62397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78940.0U Active CN207412019U (zh) | 2017-05-03 | 2017-05-03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120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7773A (zh) * | 2018-09-21 | 2019-04-26 |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容器 |
-
2017
- 2017-05-03 CN CN201720478940.0U patent/CN2074120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7773A (zh) * | 2018-09-21 | 2019-04-26 |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容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26807B2 (en) | Lift assembly and spa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07412019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8618593A (zh) | 烹饪器具 | |
CN103385650B (zh) | 转盘式快速开合压盖锅 | |
CN20741207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864087U (zh) | 一种弹簧式电饭锅开启开关 | |
CN207253242U (zh) | 一种电饭煲 | |
CN207751020U (zh) | 一种旋钮结构及燃气灶具 | |
CN207768140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2302837A (zh) | 阻尼限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上肢牵引器 | |
CN208243386U (zh) | 一种具有隐藏式安全开关的蒸汽烤箱 | |
CN20732327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673842U (zh) | 烤箱 | |
CN20776813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7604840U (zh) |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104715954B (zh) | 家用电器的旋钮式操作装置及家用电器 | |
CN209136149U (zh) | 阻尼器及包括其的蒸煮器具 | |
CN208416781U (zh) | 叶轮锁紧装置 | |
CN107691597A (zh) | 一种新颖型食品加工设备 | |
CN101803862A (zh) | 电压力锅的排汽装置 | |
CN105795907A (zh) | 防烫水龙头及饮水机 | |
CN203155450U (zh) | 一种便捷的升降花洒 | |
CN208002612U (zh) | 锅盖组件和压力锅 | |
CN208658955U (zh) | 开盖助推结构及烹饪装置 | |
CN207768139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