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3510U - 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03510U
CN207403510U CN201721349626.9U CN201721349626U CN207403510U CN 207403510 U CN207403510 U CN 207403510U CN 201721349626 U CN201721349626 U CN 201721349626U CN 207403510 U CN207403510 U CN 207403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traight beam
suspension
seat
to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496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鹏
高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ilip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ilip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496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03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03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03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包括连接至电机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两侧通过万向节连接半轴,所述半轴的端部通过万向节穿过后拖曳臂连接至车轮驱动件,所述两侧后拖曳臂的后端通过扭转直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针对低速电动车后置后驱形式设计,通过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其螺旋弹簧及减振器总长度变短,使车身宽度满足整车设计要求,同时极大地增加了车内空间。

Description

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悬架结构,属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拖曳臂带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架是专为后轮而设计的悬架结构,它的构成非常简单—以粗壮的上下摆动式拖臂实现车轮与车身或车架的硬性连接,然后以液压减振器和螺旋弹簧充当软性连接,起到吸振和支撑车身的作用,圆柱形或方形横梁则连接左右车轮。
常见的拖曳臂带扭力梁半独立悬架中间横梁通过焊接连接到拖曳臂中间位置,结构呈H型。由于该结构横梁位于制动器前侧,导致整车无法采用后置后驱型式。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后悬架结构型式,其可用于电动车后置后驱。该结构采用C型拖曳臂,且拖曳臂的后部通过螺栓与扭转横梁连接,横梁位于车轮后部,通过组合式减振器把拖曳臂与车身或车架连接,增加横向推力杆连接横梁和车身,减少后悬架横向窜动。
该结构主要适用于后驱电动小车,由于其减振器采用组合结构,造成减振器结构较长,其安装硬点位于车架外侧,使得车身收窄,不适应于普通汽车车身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针对低速电动车后置后驱形式设计,通过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其螺旋弹簧及减振器总长度变短,使车身宽度满足整车设计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包括连接至电机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两侧通过万向节连接半轴,所述半轴的端部通过万向节穿过后拖曳臂连接至车轮驱动件,所述两侧后拖曳臂的后端通过扭转直梁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体一侧的后拖曳臂还连接有横向推力杆,所述横向推力杆另一端连接至车身支架,所述横向推力杆与扭转直梁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左悬置连接至车体;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通过右悬置总成连接至车体;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后悬置总成连接至车体,采用三点悬挂形式,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容易设计而且不易产生定位干涉。
进一步,所述的左悬置总成包括左悬置支架以及悬置Ⅰ,所述左悬置支架包括与电机同轴且开有安装孔的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连接有支架连接架,所述支架连接架通过铰接耳铰接至悬置Ⅰ;
进一步,所述的右悬置总成包括右悬置支架以及悬置Ⅱ,所述右悬置支架包括开有若干安装孔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四周设有折弯部,所述固定座上部设置有铰接耳Ⅱ,通过铰接耳Ⅱ铰接至悬置Ⅱ。
进一步,所述的后悬置总成包括后悬置支架以及悬置Ⅲ,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两根侧支架,所述侧支架的前端设置有铰接座,通过铰接座连接至悬置Ⅲ。
进一步,所述的悬置Ⅰ、悬置Ⅱ及悬置Ⅲ包括与车体固定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有衬套安装座,所述衬套安装座内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铰接至铰接耳。
进一步,所述后拖曳臂包括由延展部、连接部以及突出部连接构成的拖曳臂主体,所述拖曳臂主体两侧本别固定有加强板Ⅰ及加强板Ⅱ,所述延展部的前端设置有车身铰接座,突出部开有驱动轴孔,所述驱动轴孔外侧开有制动器安装孔,突出部尾端折弯形成扭转梁连接座;所述连接部上还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所述加强板Ⅰ在扭转梁连接座上方还设置有弹簧安装座,所述加强板Ⅱ在减振器安装座下设置有安装平台,通过连接部、加强板Ⅰ、加强板Ⅱ、以及突出部尾端折弯形成的扭转梁连接座围成盒状结构,可有效地加强减振器安装座以及拖曳臂的结构强度;所述突出部在驱动轴孔上部设置有制动器安装凹槽,通过制动器安装凹槽可方便后制动总成的预安装定位,从而节省安装时间;所述扭转梁连接座的底部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且突出部折弯处固定有加强筋,可显著增加拖曳臂主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安装座包括两条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至加强板Ⅱ,一侧端部固定至连接部,另一侧端部通过安装板Ⅰ固定连接;所述两条连接板外侧分别固定有辅助安装板,所述辅助安装板的一端通过安装板Ⅱ固定连接,所述两侧辅助安装板伸出安装板Ⅰ且与安装板Ⅰ与安装板Ⅱ围合形成减振器安装槽;所述安装板Ⅰ与安装板Ⅱ中部还开有减振器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低速电动车后置后驱形式设计,通过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其螺旋弹簧及减振器总长度变短,使车身宽度满足整车设计要求,同时极大地增加了车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悬置总成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悬置总成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悬置总成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拖曳臂总成的结构图。
图中:1、电机,2、减速器,3、左悬置总成,31、左悬置支架,32、悬置Ⅰ,33、弧形连接板,34、支架连接架,35、铰接耳Ⅰ,4、右悬置总成,41、右悬置支架,42、悬置Ⅱ,43、固定座,44、折弯部,45、铰接耳Ⅱ,46、连接座,47、衬套安装座,48、衬套,5、后悬置总成,51、后悬置支架,52、悬置Ⅲ,53、铰接座,54、侧支架,6、后拖曳臂,61、延展部,611、车身铰接座,62、连接部,63、突出部,631、驱动轴孔,632、制动器安装孔,633、扭转梁连接座,634、制动器安装凹槽,635、加强筋,64、加强板Ⅰ,65、加强板Ⅱ,651、安装平台,66、减振器安装座,661、连接板,662、安装板Ⅰ,663、辅助安装板,664、安装板Ⅱ,665、减振器安装槽,7、半轴,8、车轮驱动件,9、扭转直梁,10、横向推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包括连接至电机1的减速器2,所述减速器2的输出端两侧通过万向节连接半轴7,所述半轴7的端部通过万向节穿过后拖曳臂6连接至车轮驱动件8,所述两侧后拖曳臂6的后端通过扭转直梁9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体一侧的后拖曳臂6还连接有横向推力杆10,所述横向推力杆10的另一端连接至车身支架,所述横向推力杆10与扭转直梁9平行设置。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电机1的一端通过左悬置总成3连接至车体;所述减速器2的输入端通过右悬置总成4连接至车体;所述减速器2的输出端通过后悬置总成5连接至车体,采用三点悬挂形式,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容易设计而且不易产生定位干涉。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的左悬置总成3包括左悬置支架31以及悬置Ⅰ32,所述左悬置支架31包括与电机1同轴且开有安装孔的弧形连接板33,所述弧形连接板33连接有支架连接架34,所述支架连接架34通过铰接耳Ⅰ35铰接至悬置Ⅰ32。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的右悬置总成4包括右悬置支架41以及悬置Ⅱ42,所述右悬置支架41包括开有若干安装孔的固定座43,所述固定座43的四周设有折弯部44,所述固定座43上部设置有铰接耳Ⅱ45,通过铰接耳Ⅱ45铰接至悬置Ⅱ42。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的后悬置总成5包括后悬置支架51以及悬置Ⅲ52,所述后悬置支架51包括两根连接至减速器输出端的侧支架54,所述侧支架54的前端设置有铰接座53,通过铰接座53连接至悬置Ⅲ52。
进一步,所述的悬置Ⅰ32、悬置Ⅱ42及悬置Ⅲ52包括与车体固定的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连接有衬套安装座61,所述衬套安装座61内安装有衬套62,所述衬套62铰接至左悬置支架31、右悬置支架41以及后悬置支架51的铰接装置。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后拖曳臂6包括由延展部61、连接部62以及突出部63连接构成的拖曳臂主体,所述拖曳臂主体两侧分别固定有加强板Ⅰ64及加强板Ⅱ65,所述延展部61的前端设置有车身铰接座611,突出部63开有驱动轴孔631,所述驱动轴孔631的外侧开有制动器安装孔632,突出部63尾端折弯形成扭转梁连接座633;所述连接部62上还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66,所述加强板Ⅰ64在扭转梁连接座633上方还设置有弹簧安装座641,所述加强板Ⅱ65在减振器安装座66下设置有安装平台651,通过连接部62、加强板Ⅰ64、加强板Ⅱ65、以及突出部63的尾端折弯形成的扭转梁连接座633围成盒状结构,可有效地加强减振器安装座以及拖曳臂的结构强度;所述突出部63在驱动轴孔631上部设置有制动器安装凹槽634,通过制动器安装凹槽634可方便后制动总成的预安装定位,从而节省安装时间;所述扭转梁连接座633的底部与安装平台651固定连接,且突出部63折弯处固定有加强筋635,可显著增加拖曳臂主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安装座66包括两条连接板661,所述连接板661的底部固定至安装平台651,一侧端部固定至连接部62,另一侧端部通过安装板Ⅰ662固定连接;所述两条连接板661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辅助安装板663,所述辅助安装板663的一端通过安装板Ⅱ664固定连接,所述两侧辅助安装板663伸出安装板Ⅰ662且与安装板Ⅰ662与安装板Ⅱ664围合形成减振器安装槽665;所述安装板Ⅰ662与安装板Ⅱ664中部还开有减振器安装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针对低速电动车后置后驱形式设计,通过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其螺旋弹簧及减振器总长度变短,使车身宽度满足整车设计要求,同时极大地增加了车内空间。

Claims (9)

1.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至电机(1)的减速器(2),所述减速器(2)的输出端两侧通过万向节连接半轴(7),所述半轴(7)的端部通过万向节穿过后拖曳臂(6)连接至车轮驱动件(8),车体两侧的后拖曳臂(6)的后端通过扭转直梁(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车体一侧的后拖曳臂(6)还连接有横向推力杆(10),所述横向推力杆(10)的另一端连接至车身支架,所述横向推力杆(10)与扭转直梁(9)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一端通过左悬置总成(3)连接至车体;所述减速器(2)的输入端通过右悬置总成(4)连接至车体;所述减速器(2)的输出端通过后悬置总成(5)连接至车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悬置总成(3)包括左悬置支架(31)以及悬置Ⅰ(32),所述左悬置支架(31)包括与电机(1)同轴且开有安装孔的弧形连接板(33),所述弧形连接板(33)连接有支架连接架(34),所述支架连接架(34)通过铰接耳Ⅰ(35)铰接至悬置Ⅰ(3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悬置总成(4)包括右悬置支架(41)以及悬置Ⅱ(42),所述右悬置支架(41)包括开有若干安装孔的固定座(43),所述固定座(43)的四周设有折弯部(44),所述固定座(43)上部设置有铰接耳Ⅱ(45),通过铰接耳Ⅱ(45)铰接至悬置Ⅱ(4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悬置总成(5)包括后悬置支架(51)以及悬置Ⅲ(52),所述后悬置支架(51)包括两根连接至减速器输出端的侧支架(54),所述侧支架(54)的前端设置有铰接座(53),通过铰接座(53)连接至悬置Ⅲ(5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置Ⅰ(32)的结构与悬置Ⅱ(42)及悬置Ⅲ(52)一致,包括与车体固定的连接座(46),所述连接座(46)连接有衬套安装座(47),所述衬套安装座(47)内安装有衬套(48),所述衬套(48)铰接至左悬置支架(31)、右悬置支架(41)以及后悬置支架(51)的铰接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拖曳臂(6)包括由延展部(61)、连接部(62)以及突出部(63)连接构成的拖曳臂主体,所述拖曳臂主体两侧分别固定有加强板Ⅰ(64)及加强板Ⅱ(65),所述延展部(61)的前端设置有车身铰接座(611),突出部(63)开有驱动轴孔(631),所述驱动轴孔(631)的外侧开有制动器安装孔(632),突出部(63)尾端折弯形成扭转梁连接座(633);所述连接部(62)上还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66),所述加强板Ⅰ(64)在扭转梁连接座(633)上方还设置有弹簧安装座(641),所述加强板Ⅱ(65)在减振器安装座(66)下设置有安装平台(651),通过连接部(62)、加强板Ⅰ(64)、加强板Ⅱ(65)、以及突出部(63)的尾端折弯形成的扭转梁连接座(633)围成盒状结构;所述突出部(63)在驱动轴孔(631)上部设置有制动器安装凹槽(634);所述扭转梁连接座(633)的底部与安装平台(651)固定连接,且突出部(63)折弯处固定有加强筋(6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安装座(66)包括两条连接板(661),所述连接板(661)的底部固定至安装平台(651),一侧端部固定至连接部(62),另一侧端部通过安装板Ⅰ(662)固定连接;所述两条连接板(661)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辅助安装板(663),所述辅助安装板(663)的一端通过安装板Ⅱ(664)固定连接,两侧的辅助安装板(663)伸出安装板Ⅰ(662)且与安装板Ⅰ(662)与安装板Ⅱ(664)围合形成减振器安装槽(665);所述安装板Ⅰ(662)与安装板Ⅱ(664)中部还开有减振器安装孔。
CN201721349626.9U 2017-10-19 2017-10-19 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Active CN207403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9626.9U CN207403510U (zh) 2017-10-19 2017-10-19 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9626.9U CN207403510U (zh) 2017-10-19 2017-10-19 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03510U true CN207403510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320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49626.9U Active CN207403510U (zh) 2017-10-19 2017-10-19 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03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8699A (zh) * 2018-08-27 2019-02-12 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电动汽车中的轮毂羊角架及其电动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8699A (zh) * 2018-08-27 2019-02-12 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电动汽车中的轮毂羊角架及其电动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28871B2 (ja) 車両前部の下部車体構造
TW200904688A (en) Stiffening device
CN208558933U (zh) 一种汽车的后扭力梁
CN101353002A (zh) 车辆用悬挂装置
CN102616108B (zh) 一种具有双横撑杆结构的拖曳臂悬架
CN104354558B (zh) 一种轻量化组装式汽车扭转梁悬架
CN204222580U (zh) 一种轻量化组装式汽车扭转梁悬架
CN207403510U (zh) 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CN210191655U (zh) 一种轻型卡车驾驶室半浮悬置系统
CN201254064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CN208962805U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悬架角总成
JP2010247599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06406716U (zh) 汽车用整体桥式悬架结构
CN207403511U (zh) 拖曳臂带扭力弯梁式后悬架结构
CN109305003B (zh) 乘用车及独立悬架系统
CN201390297Y (zh) 驾驶室翻转机构总成
CN203713459U (zh) 一种扭杆弹簧安装支座
CN206871176U (zh) 低速纯电动车前驱动桥的副车架总成及前驱动桥
CN102107677B (zh) 上控制臂支架总成
CN203211388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总成
CN208453090U (zh) 一种副车架
CN207902063U (zh) 下控制臂及汽车
CN205768442U (zh) 一种车辆后悬架
CN202754085U (zh) 四轮全地形摩托车的前独立悬挂
CN203449873U (zh)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