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99334U - 智能拍摄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拍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99334U
CN207399334U CN201721198845.1U CN201721198845U CN207399334U CN 207399334 U CN207399334 U CN 207399334U CN 201721198845 U CN201721198845 U CN 201721198845U CN 207399334 U CN207399334 U CN 207399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ystem
operating parameter
running track
camera
operativ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88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
戴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 Lan 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 Lan 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 Lan 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988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99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99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99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智能拍摄系统,涉及摄影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多场景拍摄的质量及效率。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串联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场景拍摄点的运行轨道;摄像机器人包括在所述运行轨道上运行的运行器件、设置在所述运行器件上的摄像机、控制器件以及为所述运行的运行器件提供运行参数的运行参数输入部件,所述控制器件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运行参数输入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件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运行器件和所述摄像机电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只需要向摄像机器人输入运行参数即可,无需搬运摄像机。同时,运行轨迹是固定位置的,摄像机器人会在运行轨迹上较精确的抵达拍摄场景的摄像位置,拍摄的图像效果较为统一。

Description

智能拍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拍摄对象摄影的多样化需求,摄影室中通常会放置多个场景来满足用户。
例如,在摄影室中可布置有雨天场景、雪天场景、水下场景、沙漠场景、夜间场景等等,同时,在摄影室内还布置有一台摄像机,摄像机通常是放置在一个摄影支架上,拍摄对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场景进行拍摄。对不同场景的拍摄当中,摄像师将摄像机和摄影支架一同搬运至需要拍摄的场景位置,然后调节好摄像机在摄影支架上的高度和角度,对场景内的拍摄对象进行拍摄。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每更换一次拍摄场景,摄像师均需要搬运依次摄像机和摄影支架,对于拍摄量较大的时候,搬运的工作量较大,拍摄的效率低下。同时,摄像机与场景的位置也是根据摄像师每次搬运的位置决定的,不同的摄像师可能会搬运至不同的位置,导致拍摄的角度的参差不齐,拍摄效果无法统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拍摄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多场景拍摄的质量及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拍摄系统,包括:
串联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场景拍摄点的运行轨道;
摄像机器人,包括在所述运行轨道上运行的运行器件、设置在所述运行器件上的摄像机、控制器件以及为所述运行的运行器件提供运行参数的运行参数输入部件,所述控制器件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运行参数输入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件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运行器件和所述摄像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中所述运行器件包括与所述运行轨道配合的导轨运动部、驱动所述摄像机高低的高度调节部、驱动所述摄像机仰俯角的仰俯角角度调节部和驱动所述摄像机水平旋转角度的旋转角角度调节部。
可选的,前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中所述导轨运动部包括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控制器件电连接。
可选的,前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中所述定位器包括卫星导航器。
可选的,前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中所述运行轨道包括环形轨道
可选的,前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中所述定位器包括触控开关以及用于计量触控开关触发次数的计数部,所述计数部与所述控制器件电连接;
运行轨道上对应每个拍摄场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触控体,当所述摄像机器人移动至每个拍摄场景,每个拍摄场景位置的触控体出发触控开关。
可选的,前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中所述运行轨道采用磁条轨迹;
所述导轨运动部包括行驶驱动器、位于所述磁条轨迹两侧的磁感应传感器以及偏离纠正器;
所述偏离纠正器分别与两个磁感应传感器以及行驶驱动器电连接。
可选的,前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中所述运行轨道采用铁轨;
所述导轨运动部包括在所述铁轨上行驶的铁轨轮。
可选的,前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中所述摄像机器人还包括显示部件,与所述摄像机电连接。
可选的,前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中所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摄像机器人的正面,所述运行参数输入部件和所述显示部件设置在所述摄像机器人的背面。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智能拍摄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拍摄场景通过运行轨道进行串联,摄像机器人可在运行轨道上运行,通过向运行参数输入部件输入运行参数,便可控制运行器件携带摄像机运动至目标的拍摄场景,并可以使摄像机对目标的场景拍摄,相对于现有技术,只需要向摄像机器人输入运行参数即可,无需搬运摄像机。同时,运行轨迹是固定位置的,摄像机器人会在运行轨迹上较精确的抵达拍摄场景的摄像位置,拍摄的图像效果较为统一。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拍摄系统的运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拍摄系统的摄像机器人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拍摄系统的摄像机器人的内部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拍摄系统的摄像机器人与运行轨道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拍摄系统的摄像机器人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拍摄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拍摄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拍摄场景、运行轨道10以及摄像机器人20。
其中,拍摄场景可以包括有雨天场景、雪天场景、水下场景、沙漠场景、夜间场景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每个拍摄场景可均设置在同一摄影室中。
运行轨道串联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场景的拍摄点p1、p2,拍摄点即每个拍摄场景对应的摄像机的拍摄位置,其中,每个拍摄场景的拍摄点的个数不局限于一个,若一个拍摄场景的拍摄点为多个,那么运行轨迹则串联每个拍摄场景的多个拍摄点。
摄像机器人20包括在所述运行轨道上运行的运行器件21、设置在所述运行器件上的摄像机22、控制器件23以及为所述运行的运行器件提供运行参数的运行参数输入部件24,所述控制器件23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运行参数输入部件24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件2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运行器件21和所述摄像机2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拍摄场景通过运行轨道进行串联,摄像机器人可在运行轨道上运行,通过向运行参数输入部件输入运行参数,便可控制运行器件携带摄像机运动至目标的拍摄场景,并可以使摄像机对目标的场景拍摄,相对于现有技术,只需要向摄像机器人输入运行参数即可,无需搬运摄像机。同时,运行轨迹是固定位置的,摄像机器人会在运行轨迹上较精确的抵达拍摄场景的摄像位置,拍摄的图像效果较为统一。
具体的,运行参数可以包括有需要抵达的拍摄场景的拍摄点信息,控制器件根据需要抵达的拍摄场景的拍摄点信息控制运行器件工作,使运行器件携带摄像机至需要抵达的拍摄场景的拍摄点;进一步的,运行参数可以包括有在运行器件携带摄像机至需要抵达的拍摄场景的拍摄点后,令摄像机拍摄的拍摄指令信息。
在每个场景中,拍摄的方位通常不一,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拍摄水平,如图3所示,所述运行器件包括与所述运行轨道配合的导轨运动部211、驱动所述摄像机高低的高度调节部212、驱动所述摄像机仰俯角的仰俯角角度调节部213和驱动所述摄像机水平旋转角度的旋转角角度调节部214。运行参数可以包括控制运动部、高度调解部、仰俯角角度调节部、旋转角角度调节部的控制参数。
实际应用中,智能拍摄系统的摄像机器人可采用卡通人物,例如熊出没、超级飞侠等,导轨运动部包括卡通人物脚下的行驶轮,高度调节部包括卡通人物可伸缩的腿,仰俯角角度调节部包括驱动摄像机在卡通人物躯体上上下转动的竖直转动机构,旋转角角度调节部包括驱动卡通人物躯体以及卡通人物腿转动的水平转动机构。
通常的,拍摄场景为三个或三个以上,运行轨道为弯曲的路径,如图4所示,所述运行轨道10采用磁条轨迹;所述导轨运动部包括行驶驱动器、位于所述磁条轨迹两侧的磁感应传感器2111以及偏离纠正器;所述偏离纠正器分别与两个磁感应传感器以及行驶驱动器电连接。两个磁感应传感器不停的扫描磁条轨迹上的磁信号,用以控制运行器件行驶轮2112的行驶方向。磁条轨迹始终位于两个磁感应传感器之间,前进中,当运行器件向左偏离磁条轨迹,左侧的磁感应传感器就能检测到磁条轨迹的磁信号,偏离纠正器接收到左侧磁感应传感器响应磁信号的响应信号后,向控制行驶驱动器发送运行方向纠正指令;同样的,当运行器件向右偏离磁条轨迹,右侧的磁感应传感器就能检测到磁条轨迹的磁信号,偏离纠正器接收到右侧磁感应传感器响应磁信号的响应信号后,向控制行驶驱动器发送运行方向纠正指令。
当然,运行轨道的结构形式不限于磁条轨迹,所述运行轨道采用铁轨;所述导轨运动部包括在所述铁轨上行驶的铁轨轮,铁轨轮会在铁轨上弯曲运行。
具体控制中,可以通过控制运行器件的运行距离来使摄像机到达运行轨道的指定点,也可采用下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所述导轨运动部包括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控制器件电连接。通过读取定位器的信息,可判断摄像机器人的位置。
定位器可采用微型导航器,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等。对于信号不好的区域中,所述运行轨道呈环形,所述定位器包括触控开关以及用于计量触控开关触发次数的计数部,所述计数部与所述控制器件电连接;运行轨道上对应每个拍摄场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触控体,当所述摄像机器人移动至每个拍摄场景,每个拍摄场景位置的触控体出发触控开关。控制器件可通过读取的数部的计数来判断摄像机器人到达的拍摄场景位置。例如,前进方向,计数器增加1则场景位置增加1,后退方向计数器增加1则场景位置减少1。
如图3所示,所述摄像机器人还可包括显示部件25,显示部件与所述摄像机电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摄像机器人的正面,所述运行参数输入部件和所述显示部件设置在所述摄像机器人的背面,具体可通过采用触控显示屏幕26的结构,如平板电脑。在触控显示屏幕上可显示有至少两个拍摄场景的选择区,不同的选择区可对应了不同的运行参数,不同的选择区对应的不同运行参数可以是预先设定的。预先设定的运行参数可以包括有位置参数、摄像机高低参数、摄像机仰俯角参数、摄像机水平旋转角度参数、摄像机的拍摄参数等,每个选择区对应着各自的预先设定的参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串联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场景拍摄点的运行轨道;
摄像机器人,包括在所述运行轨道上运行的运行器件、设置在所述运行器件上的摄像机、控制器件以及为所述运行的运行器件提供运行参数的运行参数输入部件,所述控制器件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运行参数输入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件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运行器件和所述摄像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器件包括与所述运行轨道配合的导轨运动部、驱动所述摄像机高低的高度调节部、驱动所述摄像机仰俯角的仰俯角角度调节部和驱动所述摄像机水平旋转角度的旋转角角度调节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运动部包括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控制器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器包括卫星导航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轨道包括环形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器包括触控开关以及用于计量触控开关触发次数的计数部,所述计数部与所述控制器件电连接;
运行轨道上对应每个拍摄场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触控体,当所述摄像机器人移动至每个拍摄场景,每个拍摄场景位置的触控体出发触控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轨道采用磁条轨迹;
所述导轨运动部包括行驶驱动器、位于所述磁条轨迹两侧的磁感应传感器以及偏离纠正器;
所述偏离纠正器分别与两个磁感应传感器以及行驶驱动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轨道采用铁轨;
所述导轨运动部包括在所述铁轨上行驶的铁轨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机器人还包括显示部件,与所述摄像机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摄像机器人的正面,所述运行参数输入部件和所述显示部件设置在所述摄像机器人的背面。
CN201721198845.1U 2017-09-18 2017-09-18 智能拍摄系统 Active CN207399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8845.1U CN207399334U (zh) 2017-09-18 2017-09-18 智能拍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8845.1U CN207399334U (zh) 2017-09-18 2017-09-18 智能拍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99334U true CN207399334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40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8845.1U Active CN207399334U (zh) 2017-09-18 2017-09-18 智能拍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993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5315A (zh) * 2018-09-30 2018-12-14 河南大学 一种影视动画轨迹拍摄设备
CN111843975A (zh) * 2020-07-31 2020-10-30 马鞍山迈若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机器人运动轨迹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70415A (zh) * 2020-09-01 2020-11-20 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微缩场景与实景拍摄实时合成预览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5315A (zh) * 2018-09-30 2018-12-14 河南大学 一种影视动画轨迹拍摄设备
CN109005315B (zh) * 2018-09-30 2021-05-07 河南大学 一种影视动画轨迹拍摄设备
CN111843975A (zh) * 2020-07-31 2020-10-30 马鞍山迈若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机器人运动轨迹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43975B (zh) * 2020-07-31 2021-12-07 淮北创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机器人运动轨迹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70415A (zh) * 2020-09-01 2020-11-20 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实现微缩场景与实景拍摄实时合成预览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99334U (zh) 智能拍摄系统
JP6351870B1 (ja) モバイル装置の全方向立体撮影
EP2610671A1 (en) 360-degree automatic tracking hunting camera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447705B (zh) 应用于室内场景虚拟现实直播的多目立体视觉系统及方法
CN107463173A (zh) 仓储agv导航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22062B (zh) 多角度拍摄支架及系统
CN103176347A (zh) 全景图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7529431U (zh) 一种摄像头标定系统
US9756277B2 (en) System for filming a video movie
CN106331471A (zh) 一种自动跟踪摄像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旋转支架
CN105120251A (zh) 一种3d场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3907341A (zh) 图像生成装置和图像生成方法
CN107179091B (zh) 一种agv行走视觉定位误差修正方法
US20190313020A1 (en) Mobile Tracking Camera Device
CN103795892A (zh) 一种采集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86494A (zh) 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7301677A (zh) 一种三维建模的车载移动影像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106733686B (zh) 一种基于视觉和码盘数据融合的流水线物体定位方法
CN107633554A (zh) 地面移动目标及其和所处位置的三维场景的展示方法
Vidal et al. Hybrid, frame and event based visual inertial odometry for robust,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quadrotors
CN107835384B (zh) 导览系统和方法
TWI726536B (zh) 影像擷取方法及影像擷取設備
CN105872396B (zh) 摄影方法及装置
CN106553762A (zh) 一种无人机
CN109159105B (zh) 一种带翻滚摄像头的全景视觉滚动机器人及图像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2

Address after: Room 202, Unit 1, Building 1, Yard 19, Andri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0

Patentee after: Li Yaosha

Address before: 100123 5a, 718 Cultural Park, No. 19, ganluyu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DONLANN VIS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16

Address after: 311, Unit 2, Floor 3, Building 2, Yard 1, Shengfang Road,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Patentee after: Lang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2, Unit 1, Building 1, Yard 19, Andri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0

Patentee before: Li Yao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