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8867U -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8867U
CN207388867U CN201721308453.6U CN201721308453U CN207388867U CN 207388867 U CN207388867 U CN 207388867U CN 201721308453 U CN201721308453 U CN 201721308453U CN 207388867 U CN207388867 U CN 207388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ing device
device assembly
gear shifting
automatic gea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084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鹏
陈斌
钱高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AOFA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AOFA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AOFA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AOFA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084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8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8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8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包括:外壳,沿外壳的各个部角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脚;支架,且支架的各个部角与固定脚相连,与外壳形成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在其外壳的下部连接支架,并与外壳形成一体式结构,在增加自动换挡器总成高度的同时,仍便于其安装,且对于其所需的装配精度要求较低,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总成,特别是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的代步工具,人们对于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换挡机构总成,汽车换挡机构总成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动力,并在动力传递过程中改变传动比,以调节或变换发动机的特性,同时通过变速来适应不同的驾驶要求。根据汽车运行条件的变化,驾驶员通过操纵换挡杆来改变不同比例的换挡器齿轮的合分,汽车即可实现加速、减速或者倒车。
但是现有的自动换挡器总成中,为了提高自动换挡器总成的高度,需要在自动换挡器总成的外壳下方连接增高块,从而实现自动换挡器总成高度的增加,但是这样的结构设计,不利于自动换挡器总成的安装,而且间接提高了其装配所需的精度和工艺,使得装配也变得复杂。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一体式增高模块,且装配方便、简单的自动换挡器总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式增高模块,且装配方便、简单的自动换挡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包括:外壳,沿外壳的各个部角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脚;支架,且支架的各个部角与固定脚相连,与外壳形成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连接于支架一端的固定脚贯穿支架,且该端固定脚的端部与支架之间的高度差作为安装自动换挡器总成于车体上的连接部。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沿外壳各个部角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通孔,且在通孔的内侧壁上环设有一圈环形凸起,其中,固定脚包括一个嵌套于环形凸起上的垫块。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垫块呈阶梯状结构设置,且垫块两端的轴径大于其垫块中间的轴径,其中,垫块中的上部嵌装于环形凸起的上表面,垫块中的下部嵌装于环形凸起的下表面。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沿支架各个部角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通槽,作为固定脚的安装通道,其中,通槽的上端的环形凹面,与垫块的下端面之间形成定位嵌装。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外壳内嵌装有一个行程控制板,且在靠近支架一端的行程控制板上贯穿有一根转轴,其中,转轴的两端连接于外壳的两侧。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在行程控制板的两侧各向外设置有一个延伸部,且延伸部与行程控制板呈一体式结构,其中,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延伸部,并连接于外壳的两侧。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连接转轴端部的外壳内部设置有一阶梯部,且该阶梯部与延伸部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在阶梯部外侧设置有一个齿形垫圈,其中,齿形垫圈的齿部卡接在转轴上。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自动换挡器总成还包括一个操纵杆组件,且操纵杆组件的一端嵌装于行程控制板内,并连接于转轴上,其中,操纵杆组件的另一端与行程控制板相卡接。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远离延伸部一端的行程控制板上设置有一阶梯状凹部,与操纵杆组件上的凸部相卡接,从而实现行程控制板上部的限位。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在外壳上设置有一个槽口,作为操纵杆组件在进行换挡操作时的移动范围,其中,操纵杆组件左右的移动范围与阶梯状凹部的横向宽度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操纵杆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嵌套设置有挡位套,套筒以及推杆,其中,凸部设置于挡位套上端,且挡位套的另一端与转轴相嵌套。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自动换挡器总成还包括一个解锁机构,其中,解锁机构包括:安装于外壳上的电磁组件,和与电磁组件电连接的P挡限位组件,其中,P挡限位组件上设置有一个缓冲件,且电磁组件包括一个锁定或者解锁P挡的解锁按钮。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P挡限位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端与推杆相连,固定块的另一端与P挡限位块相连,其中,两个缓冲件分别嵌套在P挡限位块的两侧,且P 挡限位块嵌装于行程控制板内。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固定块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其中,推杆在固定块上的安装平面低于P挡限位块在固定块上的安装平面。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P挡限位块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件,作为P挡限位块的复位件。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P挡限位块呈T形结构设置,其中,两个缓冲件位于P挡限位块水平方向上的两端,且弹性件安装于P挡限位块上。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P挡限位块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三个支脚,其中,位于左右两侧的支脚作为P挡限位块与固定块之间的连接部,中间的支脚作为弹性件的嵌套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三个支脚的长短不一,其中,位于左右两侧的支脚长度相一致,并长于位于中间的支脚。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中间支脚的端部高于固定块的安装端面,其中,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块表面相抵,弹性件的另一端与P挡限位块相抵。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电磁组件还包括与解锁按钮相连的解锁旋转臂总成,和与解锁旋转臂总成相连的电磁阀。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电磁阀的一端向外延伸一根销轴,且销轴的一端穿射于电磁阀阀体内,销轴的另一端与解锁旋转臂总成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中,电磁组件还包括一个用以定位解锁旋转臂总成的解锁固定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在其外壳的下部连接支架,并与外壳形成一体式结构,在增加自动换挡器总成高度的同时,仍便于其安装,且对于其所需的装配精度要求较低,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的局部爆炸图A。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的局部爆炸图B。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图中,100、外壳;110、通孔;120、环形凸起;130、阶梯部;140、槽口;200、固定脚;210、垫块;300、支架;310、通槽;320、环形凹面;400、行程控制板;410、延伸部;420、阶梯状凹部;500、转轴;510、齿形垫圈;600、操纵杆组件;610、凸部;620、挡位套;630、套筒;640、推杆;700、电磁组件; 710、解锁按钮;720、解锁旋转臂总成;730、电磁阀;731、销轴;800、P挡限位组件;810、缓冲件;820、固定块;830、P 挡限位块;831、支脚;84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包括:外壳100,沿外壳100的各个部角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脚 200;支架300,且支架300的各个部角与固定脚200相连,与外壳100形成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在其外壳100的下部连接支架300,并与外壳100形成一体式结构,在增加自动换挡器总成高度的同时,仍便于其安装,且对于其所需的装配精度要求较低,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于支架300一端的固定脚200贯穿支架300,且该端固定脚200的端部与支架300 之间的高度差作为安装自动换挡器总成于车体上的连接部。由此可知,该固定脚200既作为外壳100与支架300之间的连接结构,也作为自动换挡器总成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提高零件的利用率,减少自动换挡器总成的装配零件。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述,沿外壳100各个部角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通孔110,且在通孔110的内侧壁上环设有一圈环形凸起120,其中,固定脚200包括一个嵌套于环形凸起 120上的垫块210,从而提高外壳100与支架30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优选地,垫块210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其中,垫块210两端的轴径大于其垫块210中间的轴径,当垫块210嵌装于环形凸起120上时,垫块210中的上部位于环形凸起120的上表面,垫块210中的下部位于环形凸起120的下表面,即垫块210与环形凸起120之间形成类似“夹层”形状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外壳100 与支架300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沿支架300各个部角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通槽310,作为固定脚200的安装通道,其中,通槽310的上端的环形凹面320,与垫块210的下端面(位于环形凸起120下表面的垫块210一侧端面)之间形成定位嵌装,使得外壳100与支架300在其连接位置上形成无缝拼接,防止将自动换挡器总成安装于车体上时,在外壳100与支架300的连接部位发生晃动而产生噪音,进一步提高自动换挡器总成使用时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外壳100内嵌装有一个行程控制板400,且在靠近支架300一端的行程控制板400上贯穿有一根转轴500,其中,转轴500的两端连接于外壳100的两侧,从而限定行程控制板400在机壳中的位置,防止其左右晃动。进一步优选地,在行程控制板400的两侧各向外设置有一个延伸部 410,且延伸部410与行程控制板400呈一体式结构,其中,转轴 500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延伸部410,并连接于外壳100的两侧。通过延伸部410定位转轴500的安装,进一步限位行程控制板400 在外壳100内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连接转轴500端部的外壳100内部设置有一阶梯部130,且该阶梯部130与延伸部410 相配合,进一步缩短外壳100内壁(阶梯部130的端面)与行程控制板400最外侧端部(延伸部410的端部)之间的缝隙,从而更好的限位行程控制板400在外壳100中的安装位置,防止其发生左右晃动。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在阶梯部130外侧设置有一个齿形垫圈510,其中,齿形垫圈510的齿部卡接在转轴500 上,使得连接于外壳100上的转轴500不发生相对移动或者晃动,从而进一步限定行程控制板400的安装位置。进一步优选地,齿形垫圈510呈锥台状设置,使得齿形垫圈510与转轴500侧壁之间形成楔形结构,从而进一步限定行程控制板400的安装位置。
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自动换挡器总成还包括一个操纵杆组件600,且操纵杆组件600的一端嵌装于行程控制板400 内,并连接于转轴500上,其中,操纵杆组件600的另一端与行程控制板400相卡接,通过外壳100上的阶梯部130与行程控制板400上的延伸部410之间的抵触配合,实现行程控制板400下部的限位,通过操纵杆组件600与行程控制板400之间的卡接配合,实现行程控制板400上部的限位,从而使得安装于外壳100 内的行程控制板400定位精准,且在安装后不发生晃动,进而保证操纵杆组件600在进行换挡操作时,挡位选择的更加精准、可靠。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远离延伸部410一端的行程控制板400上设置有一阶梯状凹部420,与操纵杆组件600 上的凸部610相卡接,从而实现行程控制板400上部的限位。进一步优选地,在外壳100上设置有一个槽口140,作为操纵杆组件600在进行换挡操作时的移动范围,其中,操纵杆组件600左右的移动范围与阶梯状凹部420的横向宽度相对应,从而进一步提高行程控制板400的限位精准。
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操纵杆组件60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嵌套设置有挡位套620,套筒630以及推杆640,其中,凸部610设置于挡位套620上端(远离支架300的一端),且挡位套 620的另一端(靠近支架300的一端)与转轴500相嵌套,通过推动或者拉动推杆640,使得挡位套620绕转轴500旋转,完成挡位的切换。
优选地,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自动换挡器总成还包括一个解锁机构,用以锁定或者解锁车辆,优选地,解锁机构包括:安装于外壳100上的电磁组件700,和与电磁组件700电连接的P挡限位组件800,其中,P挡限位组件800上设置有一个缓冲件810,且电磁组件700包括一个锁定或者解锁P挡的解锁按钮710,按下解锁按钮710,解除P挡的锁定,当解锁按钮710 回弹时,通过缓冲件810减弱P挡限位组件800与外壳100内壁之间碰撞所产生的噪音。进一步优选地,缓冲件81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P挡限位组件800的两侧,进一步降低噪音。
本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机构,通过在P挡限位组件800上设置缓冲件810,从而减弱P挡解锁时,产生的噪音,提高车主驾车时的舒适度。
优选地,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P挡限位组件800包括一个固定块820,且固定块820的一端与推杆640相连,固定块 820的另一端与P挡限位块830相连,其中,两个缓冲件810分别嵌套在P挡限位块830的两侧,且P挡限位块830嵌装于行程控制板400内,通过固定块820限定或者控制P挡限位组件800 的上升距离,从而减弱由于碰触外壳100内壁而产生的噪音,另外,通过行程控制板400限定P挡限位块830水平方向自由度,保证P挡限位块830只能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保证了自动换挡器总成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固定块820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其中,推杆640在固定块820上的安装平面低于P挡限位块830在固定块820上的安装平面,缩短安装有缓冲件810一端的P挡限位块830与外壳100内壁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少噪音,提高车主驾驶车辆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P挡限位块830 与固定块820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件840,作为P挡限位块830 的复位件,进一步优选地,P挡限位块830大致呈T形结构设置,其中,两个缓冲件810嵌套于P挡限位块830水平方向上的两端, P挡限位块830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三个支脚831,且三个支脚831 的长度不一,优选地,位于左右两侧的支脚831长度相一致,且长于位于中间的支脚831,其中,左右两侧的支脚831作为P挡限位块830与固定块820之间的连接部,中间的支脚831作为弹性件840的嵌套位置,保证弹性件840被压缩或者伸展时的垂直度。优选地,中间支脚831的端面高于固定块820的安装端面,其中,弹性件840的一端与固定块820表面相抵,弹性件840的另一端与P挡限位块830相抵,使得弹性件840处于非固连状态,便于更换疲劳使用后的弹性件840,保证自动换挡器总成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缓冲件810的材质选用橡胶材质,其使用寿命较长,而且降噪效果较好。
优选地,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电磁组件700还包括与解锁按钮710相连的解锁旋转臂总成720,和与解锁旋转臂总成720相连的电磁阀730,按下解锁按钮710,驱动解锁旋转臂总成720作用于电磁阀730上,从而解除P挡的锁定。进一步优选地,电磁阀730的一端向外延伸一根销轴731,且销轴731的一端穿射于电磁阀730阀体内,销轴731的另一端与解锁旋转臂总成720相连,按下解锁按钮710,给解锁旋转臂总成720提供一个向下的压力,而该压力通过解锁旋转臂总成720作用于销轴731 上,使得销轴731转动,从而关闭电磁阀730,解除对P挡的锁定。进一步优选地,电磁组件700还包括一个用以定位解锁旋转臂总成720的解锁固定座,提高解锁旋转臂总成720在进行压力传递时的可靠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沿外壳的各个部角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脚;支架,且支架的各个部角与固定脚相连,与外壳形成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支架一端的固定脚贯穿支架,且该端固定脚的端部与支架之间的高度差作为安装自动换挡器总成于车体上的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外壳内嵌装有一个行程控制板,且在靠近支架一端的行程控制板上贯穿有一根转轴,其中,转轴的两端连接于外壳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在行程控制板的两侧各向外设置有一个延伸部,其中,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的延伸部,并连接于外壳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连接转轴端部的外壳内部设置有一阶梯部,且该阶梯部与延伸部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自动换挡器总成还包括一个操纵杆组件,且操纵杆组件的一端嵌装于行程控制板内,并连接于转轴上,其中,操纵杆组件的另一端与行程控制板相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自动换挡器总成还包括一个解锁机构,其中,解锁机构包括:安装于外壳上的电磁组件,和与电磁组件电连接的P挡限位组件,其中,P挡限位组件上设置有一个缓冲件,且电磁组件包括一个锁定或者解锁P挡的解锁按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P挡限位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端与操纵杆组件相连,固定块的另一端与P挡限位块相连,其中,两个缓冲件分别嵌套在P挡限位块的两侧,且P挡限位块嵌装于行程控制板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P挡限位块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件,作为P挡限位块的复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P挡限位块上设置有三个支脚,其中,位于左右两侧的支脚作为P挡限位块与固定块之间的连接部,中间的支脚作为弹性件的嵌套位置,且中间支脚的端部高于固定块的安装端面。
CN201721308453.6U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Active CN207388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8453.6U CN207388867U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8453.6U CN207388867U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8867U true CN207388867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331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08453.6U Active CN207388867U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88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2449A (zh) * 2017-10-11 2018-02-09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2449A (zh) * 2017-10-11 2018-02-09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8867U (zh)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CN20199205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换挡杆
CN206904222U (zh) 一种汽车电控挂挡结构
JP3900786B2 (ja) 変速機
CN103671901A (zh) 一种自动换挡器p挡机械解锁装置
CN104613168A (zh) 一种换挡拉索装置及自动变速箱换档系统
CN107672449A (zh) 一种自动换挡器总成
CN201053490Y (zh) 汽车换挡拉杆总成
CN201646390U (zh) 一种选换挡操纵多连杆机构
CN201068115Y (zh) 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和翻转装置
CN207388984U (zh) 具有礼让及靠背倒平功能的中排座椅
CN101078435B (zh) 汽车换挡传感机构
CN209892734U (zh) 汽车自动变速器操纵装置
CN107187356A (zh) 车辆驾驶位座椅扶手
CN205769744U (zh) 一种自行车车座联动锁
CN107701715A (zh) 一种汽车换挡操纵机构总成
KR100461377B1 (ko) 자동 변속기의 시프트 록 장치
CN211171102U (zh) 针织机械的起底板锁定装置
CN103527764B (zh) 汽车换档器定位装置
CN209410027U (zh) 驻车制动操纵杆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173286Y (zh) 一种自动离合器换挡组合
CN203614725U (zh) 汽车换挡器定位机构
KR102359185B1 (ko) 작업차의 주행 조작 장치
CN105065653B (zh) 一种电动车两档变速器的选档机构
CN205075992U (zh) 一种摩托车换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