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4742U - 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4742U
CN207384742U CN201721411681.6U CN201721411681U CN207384742U CN 207384742 U CN207384742 U CN 207384742U CN 201721411681 U CN201721411681 U CN 201721411681U CN 207384742 U CN207384742 U CN 207384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belt
heavy burden
weight
belt
retain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16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耀宇
曹传宝
刘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HYSICAL CULTURE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PHYSICAL CULTURE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PHYSICAL CULTURE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PHYSICAL CULTURE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214116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4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4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47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包括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第一负重带位于第二负重带的顶部,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侧插有负重条,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通过固定环分别与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相连接,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销,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可以使人在蹲起时明显感觉到一定的负重力,更有利于对腿部的锻炼,同时,负重条可以从固定环中进行删减和添加,使本装置能根据训练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时调节,有利于提高训练者的锻炼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负重蹲起健身器只是在腿部绑上负重物进行训练,人们在蹲起运动时,只能轻微感觉到负重物的影响,没有起到负重训练的效果,而且目前的负重物不容易进行随时调节,不能根据训练者当前的情况进行随时调节,影响了训练者的锻炼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更有利于对腿部的锻炼,同时可以根据训练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时调节,有利于提高训练者的锻炼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包括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所述第一负重带位于第二负重带的顶部,所述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插有负重条,所述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通过固定环分别与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相连接,所述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第一负重带和第二负重带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负重带为大腿负重带,所述第二负重带为小腿负重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均匀分布在负重带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孔与固定销相扣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可以使人在蹲起时明显感觉到一定的负重力,更有利于对腿部的锻炼,同时,负重条可以从固定环中进行删减和添加,使本装置能根据训练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时调节,有利于提高训练者的锻炼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负重带;2、第二负重带;3、固定环;4、负重条;5、弹簧;6、固定销;7、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包括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第一负重带1位于第二负重带2的顶部,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环3,固定环3的内侧插有负重条4,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之间设置有弹簧5,弹簧5通过固定环3分别与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相连接,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销6,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7。
进一步的,第一负重带1为大腿负重带,第二负重带2为小腿负重带,可以进行固定,防止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从腿部滑落,同时固定孔7按照一定间隔均匀排列,可以根据人腿部的大小进行调节。
固定环3均匀分布在负重带的外侧,固定环3中可以放置负重条4。
固定孔7与固定销6相扣合,使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固定。
具体的,在使用时,将第一负重带1缠绕在人的大腿处,并将固定销6插入固定孔7中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二负重带2缠绕在人的小腿处,也用固定销6插入固定孔7进行固定,并在第一负重带1的底部和第二负重带2的左侧连接有弹簧5,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向固定环3中加上负重条4,固定环3与负重条4存在一定的摩擦,使负重条4处于垂直状态时不会掉落,当人们由蹲到起健身时,弹簧5会在第一负重带1的带动下拉长,因此弹簧5需要收缩会给人体一个向下的负重力,同时,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上的负重条4形成一个向下的重力,因此,人体需要同时克服弹簧5弹力和重力进行负重练习,有利于对腿部的锻炼,其中,弹簧5的负重力不宜太大,同时,负重条4可以从固定环3中进行删减、去除。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5,可以使人在蹲起时明显感觉到一定的负重力,更有利于对腿部的锻炼,同时,负重条4可以从固定环3中进行删减和添加,使本装置能根据训练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时调节,有利于提高训练者的锻炼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包括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重带(1)位于第二负重带(2)的顶部,所述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内侧插有负重条(4),所述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通过固定环(3)分别与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相连接,所述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销(6),所述第一负重带(1)和第二负重带(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重带(1)为大腿负重带,所述第二负重带(2)为小腿负重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均匀分布在负重带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7)与固定销(6)相扣合。
CN201721411681.6U 2017-10-29 2017-10-29 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84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1681.6U CN207384742U (zh) 2017-10-29 2017-10-29 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1681.6U CN207384742U (zh) 2017-10-29 2017-10-29 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4742U true CN207384742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32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168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84742U (zh) 2017-10-29 2017-10-29 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4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5209U (zh) 颠球训练器
CN207384742U (zh) 一种新型符合人体运动曲线负重蹲起健身器
CN206979945U (zh) 一种健美操力量训练器
CN206404270U (zh) 拳击练习装置
CN205287398U (zh) 一种臂力训练装置
CN103272378A (zh) 可调式人型沙包训练器
CN206275953U (zh) 单杠上拉训练辅助器
CN202777696U (zh) 游泳平拉训练器
CN208031728U (zh) 一种体育教学使用的体能训练装置
CN203123421U (zh) 跳高背弓练习器
CN207085194U (zh) 一种腿部抗阻训练装置
CN206526466U (zh) 一种身体协调与平衡性训练器
CN204502334U (zh) 高尔夫球杆力量套
CN207591244U (zh) 一种太极拳练习负重装置
CN204293751U (zh) 一种训练器
CN205287394U (zh)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器
CN204337653U (zh) 负重卷绳臂力器
CN203196203U (zh) 一种球内带有滚动球的哑铃
CN207137243U (zh) 一种综合体育教育装置
CN210645012U (zh) 一种少儿柱式拉力器
CN204840802U (zh) 一种健美操力量训练器
CN203525238U (zh) 可调式仰卧起坐垫
CN214436147U (zh) 一种啦啦操抛接力量专向训练器
CN211215320U (zh) 一种柔道技术背负投强化训练器
CN203154694U (zh) 海绵体技巧项目辅助练习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