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1631U - 一种防触电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触电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1631U
CN207381631U CN201721445861.6U CN201721445861U CN207381631U CN 207381631 U CN207381631 U CN 207381631U CN 201721445861 U CN201721445861 U CN 201721445861U CN 207381631 U CN207381631 U CN 207381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lamping terminal
movable contact
connecting portion
stati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58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程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4458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1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1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16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触电插座,技术方案包括对接的上盖、底座以及安装于上盖、底座之间的中间安装座,所述上盖上设有多个插孔,所述中间安装座上安装有多个与所述插孔对应的夹持端子,所述夹持端子至少包括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所述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分别通过底部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外部电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中间均断开,形成有第五触头机构、第六触头机构,在第五触头机构、第六触头机构上方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上端部伸出上盖,在所述压杆底部设有复位弹簧,当外部的插头插入防触电插座内后,带动所述压杆下压,使第五触头机构、第六触头机构分别闭合。

Description

一种防触电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触电插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触电插座,其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静触头和动触头,在夹持端子一侧设有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的驱动件。当插头上的二个插脚同时插入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的插入槽内时,插脚对驱动件进行挤压,使驱动件发生位移,使动触头变形以与静触头接触。存在的缺点是:其驱动件由一安装于底座安装槽内的推动板组成,通过推动板的横向移动,使动触头变形以与静触头接触,由于推动板在安装槽内为横向移动,之间存有较大的摩擦力,而动触头通常又由较薄的铜片制成,其复位能力较弱,易造成动触头复位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复位的防触电插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对接的上盖、底座以及安装于上盖、底座之间的中间安装座,所述上盖上设有多个插孔,所述中间安装座上安装有多个与所述插孔对应的夹持端子,所述夹持端子至少包括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所述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分别通过底部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外部电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中间均断开,形成有第五触头机构、第六触头机构,在第五触头机构、第六触头机构上方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上端部伸出上盖,在所述压杆底部设有复位弹簧,当外部的插头插入防触电插座内后,带动所述压杆下压,使第五触头机构、第六触头机构分别闭合。
所述的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上分别连接有相向的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所述中间安装座对应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的相对侧设有第三静触头、第四静触头,所述中间安装座对应所述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的插入槽两端延伸方向分别安装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三动触点、第四动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动触点、第四动触点分别与第二连接部的两端电连接;
所述中间安装座对应所述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的插入槽两端的延伸方向还安装有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包括摆臂、挤压部、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上套有绝缘部,所述摆动件通过摆臂安装于中间安装座的轴槽内;
所述第三静触头、第四静触头的下端延伸至所述中间安装座之外,形成有第一接线部、第二接线部;
当插头上的二个插脚插入零线夹持端子、火线夹持端子的插入槽内时,所述插脚宽度方向的两端对所述摆动件的挤压部进行挤压,使摆动件发生转动,在利用摆动件的推动部对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三动触点、第四动触点进行推压使其变形以分别与第三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第四静触头、第一静触头接触。
所述的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与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三动触点、第四动触点之间分别隔有绝缘板。
所述的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由金属件一体冲压成型或由塑料件一体注塑料成型。
所述的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夹持端子及与其连接的第一静触头由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火线夹持端子及与其连接的第二静触头由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防触电插座优点如下:1、通过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中间均断开,形成第五触头机构、第六触头机构,只有将压杆下压,使第五触头机构、第六触头机构闭合后,插座才与外部电源接通,从而形成第一道防触电功能;2、通过摆动件与触头的配合,只有将标准宽度的插脚插入,插座才与外部电源接通,从而形成第二道防触电功能;3、摆动件通过摆臂安装于中间安装座的轴槽内,与安装座之间为转动连接,其摩擦力非常小,更易于插头插片的推动和自身的复位;4、采用中间安装座安装电路组件,便于组装,且组装后全部电路组件(除接线部顶端伸出底座外)盖合于上盖、底座内,其安全性更佳;3、夹持端子与动触头之间采用绝缘板隔离(隔弧),进一步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触电插座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间安装座与摆动件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间安装座与触头机构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在本实用新型夹持端子、触头机构、压杆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摆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触电插座,包括通过卡扣27配合连接的上盖1、底座2以及安装于上盖1、底座2之间的中间安装座3,所述上盖1上设有二个或三个插孔4,所述中间安装座3上安装有二个或三个与所述插孔4对应的夹持端子(夹持端子包括双脚夹持端子和三脚夹持端子),所述夹持端子包括地线夹持端子5、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所述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分别通过底部的第一连接部27、第二连接部28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7、第二连接部28两端固定在中间安装座3上。所述第一连接部27、第二连接部28中间均断开,形成有第五触头机构29、第六触头机构30,在第五触头机构29、第六触头机构30上方设有压杆31,所述压杆31的上端部伸出上盖1,在所述压杆31底部设有复位弹簧32。所述第五触头机构29、第六触头机构30均有静触点和动触点组成,当外部的插头插入防触电插座内后,带动所述压杆31下压,使第五触头机构29、第六触头机构30的静触点和动触点分别闭合,形成通路。当插头拔出后,压杆31受复位弹簧32的作用力复位。动触点受自身弱弹力的影响,也自动复位,使其与静触点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上分别连接有相向的第一静触头8、第二静触头9,所述中间安装座3对应第一静触头8、第二静触头9的相对侧设有第三静触头10、第四静触头11,所述中间安装座3对应所述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的插入槽12两端延伸方向分别安装第一动触点13、第二动触点14、第三动触点15、第四动触点16,所述第一动触点13与第二动触点14电连接,所述第三动触点15与第四动触点16电连接。
所述中间安装座3对应所述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的插入槽12两端的延伸方向还安装有摆动件17,所述摆动件17包括摆臂18、挤压部19、推动部20,所述推动部20上套有绝缘部22,所述摆动件17通过摆臂18安装于中间安装座3的轴槽21内。
所述第三静触头10、第四静触头1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中间安装座3之外,形成有第一接线部23、第二接线部24,所述第一接线部23、第二接线部24用于与电源导线连接。
当插头上的二个插脚插入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的插入槽12内时,所述插脚宽度方向的两端对所述摆动件17的挤压部19进行挤压,使摆动件17发生转动,在利用摆动件17的推动部20对第一动触点13、第二动触点14、第三动触点15、第四动触点16进行推压使其变形以分别与第三静触头10、第二静触头9、第四静触头11、第一静触头8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件17与第一动触点13、第二动触点14、第三动触点15、第四动触点16之间分别隔有绝缘板26。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件17由金属件一体冲压成型或由塑料件一体注塑料成型,使得更便于生产和组装。
进一步的,所述零线夹持端子及与其连接的第一静触头由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火线夹持端子及与其连接的第二静触头由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使得更便于生产和组装。
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Claims (5)

1.一种防触电插座,包括对接的上盖(1)、底座(2)以及安装于上盖(1)、底座(2)之间的中间安装座(3),所述上盖(1)上设有多个插孔(4),所述中间安装座(3)上安装有多个与所述插孔(4)对应的夹持端子,所述夹持端子至少包括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所述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分别通过底部的第一连接部(27)、第二连接部(28)与外部电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7)、第二连接部(28)中间均断开,形成有第五触头机构(29)、第六触头机构(30),在第五触头机构(29)、第六触头机构(30)上方设有压杆(31),所述压杆(31)的上端部伸出上盖(1),在所述压杆(31)底部设有复位弹簧(32),当外部的插头插入防触电插座内后,带动所述压杆(31)下压,使第五触头机构(29)、第六触头机构(30)分别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上分别连接有相向的第一静触头(8)、第二静触头(9),所述中间安装座(3)对应第一静触头(8)、第二静触头(9)的相对侧设有第三静触头(10)、第四静触头(11),所述中间安装座(3)对应所述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的插入槽(12)两端延伸方向分别安装第一动触点(13)、第二动触点(14)、第三动触点(15)、第四动触点(16),所述第一动触点(13)、第二动触点(14)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7)的两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动触点(15)、第四动触点(16)分别与第二连接部(28)的两端电连接;
所述中间安装座(3)对应所述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的插入槽(12)两端的延伸方向还安装有摆动件(17),所述摆动件(17)包括摆臂(18)、挤压部(19)、推动部(20),所述推动部(20)上套有绝缘部(22),所述摆动件(17)通过摆臂(18)安装于中间安装座(3)的轴槽(21)内;
所述第三静触头(10)、第四静触头(1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中间安装座(3)之外,形成有第一接线部(23)、第二接线部(24);
当插头上的二个插脚插入零线夹持端子(6)、火线夹持端子(7)的插入槽(12)内时,所述插脚宽度方向的两端对所述摆动件(17)的挤压部(19)进行挤压,使摆动件(17)发生转动,在利用摆动件(17)的推动部(20)对第一动触点(13)、第二动触点(14)、第三动触点(15)、第四动触点(16)进行推压使其变形以分别与第三静触头(10)、第二静触头(9)、第四静触头(11)、第一静触头(8)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17)与第一动触点(13)、第二动触点(14)、第三动触点(15)、第四动触点(16)之间分别隔有绝缘板(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17)由金属件一体冲压成型或由塑料件一体注塑料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触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夹持端子及与其连接的第一静触头由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火线夹持端子及与其连接的第二静触头由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
CN201721445861.6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防触电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81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5861.6U CN207381631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防触电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5861.6U CN207381631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防触电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1631U true CN207381631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586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81631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防触电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1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18152U (zh) 开关装置
CN206210664U (zh) 自锁开关
CN102969582A (zh) 一种按压式导线连接器
CN205212010U (zh) 电连接器
CN201084844Y (zh) 端子座紧固结构
CN201226387Y (zh) 一种插座结构
CN203883261U (zh) 插座用按键开关以及使用该按键开关的排插
CN207381631U (zh) 一种防触电插座
CN206116254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07912552U (zh) 一种电压力锅锅盖闭合检测开关
CN207082463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07149790U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安全插头
CN203415522U (zh) 双断点万能式断路器的静触头结构
KR100711980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203521318U (zh) 大功率方形温控器
CN213584208U (zh) 一种超薄软板用金属端子制品结构
CN207282825U (zh) 一种防触电插座
CN203674032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09357944U (zh) 一种替代板对板连接器的便捷连接结构
CN210517246U (zh) 一种新型接插件
CN207009741U (zh) 防松脱插脚组件、防松脱插座
CN204332771U (zh) 轻触开关
CN201256229Y (zh) 射频连接器
CN205355347U (zh) 一种插座
CN213546718U (zh) 一种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