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0297U - 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 Google Patents

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0297U
CN207380297U CN201721277858.8U CN201721277858U CN207380297U CN 207380297 U CN207380297 U CN 207380297U CN 201721277858 U CN201721277858 U CN 201721277858U CN 207380297 U CN207380297 U CN 207380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lever
elastic component
box body
distributing frame
shackl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78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志东
程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78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0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0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0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包括安装架及至少一模块盒,安装架设置有至少一安装区,安装区的底部设有限位轨、卡接位及安装位,模块盒包括盒体、限位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操作杆及卡接件,盒体的底部与安装区的底部抵接,限位块设置于盒体的底部并与限位轨滑动配合,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安装位连接,另一端与盒体弹性抵接,第二弹性件与盒体连接,操作杆滑动设置于盒体上,操作杆的操作端与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弹性抵接,卡接件的卡接端与卡接位抵接,操作杆的推起部还与卡接件抵接。上述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可快速方便地在铜缆模块盒及光纤模块盒中切换,不必更换配线架,节省投资,最大化地合理分配使用配线架的空间。

Description

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背景技术
配线架的定位是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的模块化的设备,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上。通过安装附件,配线架可以全线满足UTP、STP、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
例如,中国专利201621487529.1公开了一种配线架,涉及布线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为长条形,安装架上设有多个接线部,多个接线部沿安装架的长度方向排列于安装架上,接线部上设有若干线缆插口,安装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安装槽,若干安装槽内均设有旋转部,旋转部与安装槽铰接,多个接线部分为若干组,每组接线部分别通过平行于安装架的转轴设置于旋转部内,接线部与旋转部之间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套设于转轴上。该专利能够减小线缆的弯折角度,减小绝缘层破裂的概率。
然而,在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中心等领域实现铜缆和光缆进行连接和端接的情形下,往往采用不同的连接器并采用不同的配线架结构以分别实现铜缆和光缆的连接和端接,在需要切换铜缆和光缆模块时还需要更换对应的配线架结构,这样带来了较大的成本,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切换铜缆和光缆模块时需要更换对应的配线架结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一种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包括安装架及至少一用于安装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的模块盒,所述安装架设置有至少一安装区,每一所述安装区对应安装有一所述模块盒,所述安装区的底部设有限位轨、卡接位及安装位,所述模块盒包括盒体、限位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操作杆及卡接件,所述盒体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区的底部抵接,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底部并与所述限位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弹性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操作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盒体上,所述操作杆的自由端外露于所述盒体,所述操作杆的操作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弹性抵接,所述卡接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卡接件的卡接端与所述卡接位抵接,所述操作杆的推起部还与所述卡接件抵接,用于在所述操作杆滑动时分离所述卡接件的卡接端与所述卡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轨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轨平行设置,所述限位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限位块与两个所述限位轨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的底部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安装区的底部于所述条形开口的侧边设置有条形挡板,所述条形挡板朝远离所述安装区的底部延伸并迂回覆盖至所述条形开口的上方,所述条形开口及所述条形挡板形成所述限位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区的底部于两个所述限位轨之间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邻近所述操作杆的自由端的一侧形成所述卡接位,且所述卡接件对应收容于所述让位缺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受力部、滑动部、限位部、推起部及操作部,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操作杆的自由端,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操作杆的操作端,所述滑动部收容于所述盒体,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盒体的前端部,以限制所述操作杆朝所述受力部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位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区的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平行设置,且每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对应于一个所述安装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前端部、主体部及后端部,所述前端部的下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端部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主体部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依次设置有滑行槽、限位区、限位孔及安装部,所述操作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滑动部收容于所述滑行槽,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区且与所述盒体的前端部抵接,所述限位区及所述限位孔之间具有卡设部,所述卡接件卡设于所述卡设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邻近所述限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叠设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卡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体、倾斜部及卡接部,所述限位体为门字形结构,其位于所述限位区,所述推起部半包裹于所述限位体中,且所述限位体的末端与所述卡接位抵接,所述卡接部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卡钩及弹板,所述卡钩及所述弹板分别位于所述卡设部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卡设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端、条形部及形变端,所述限位端位于所述盒体中,所述条形部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安装架,所述形变端外露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形变端用于将所述模块盒与所述安装架的分离距离限制为所述条形部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或扭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的方向与所述操作杆的滑动方向相同。
上述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通过按压操作杆,操作杆相对盒体滑动,此时卡接件的卡接端与卡接位分离,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模块盒被弹出即与安装架分离,并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操作杆复位以便再次将模块盒安装在安装架上,如此通过在模块盒上安装设置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即可快速方便地在铜缆模块盒及光纤模块盒中切换,不必更换配线架,节省投资,也可以将铜缆模块盒及光纤模块盒混合安装,最大化地合理分配使用配线架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实施例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模块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一个实施例中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的结构示意图,例如,一种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10包括安装架101及至少一模块盒102,安装架101设置有至少一安装区103,每一安装区103对应安装有一模块盒102,模块盒102用于安装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在多个模块盒102中可以单纯设置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也可以将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混合安装,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安装设计即可。本实施例中,安装区103的数量为四个,对应的,模块盒102的数量为四个,每一个模块盒102对应安装于一个安装区103上。
请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安装区103的底部设有限位轨121、卡接位122及安装位123。模块盒102包括盒体124、限位块125、第一弹性件126、第二弹性件127、操作杆128及卡接件129。例如,安装区103为方形结构;例如,盒体124为方形结构。盒体124的底部与安装区103的底部抵接,限位块125设置于盒体124的底部并与限位轨121滑动配合。
第一弹性件126的一端与安装位123连接,另一端与盒体124弹性抵接,第二弹性件127与盒体124连接,操作杆128滑动设置于盒体124上,操作杆128的自由端外露于盒体124,操作杆128的操作端与第二弹性件127的自由端弹性抵接,卡接件129活动设置于盒体124的底部,卡接件129的卡接端与卡接位122抵接,操作杆128的推起部还与卡接件129抵接,用于在操作杆128滑动时分离卡接件129的卡接端与卡接位122的抵接。
通过按压操作杆128,操作杆128相对盒体124滑动,此时卡接件129的卡接端与卡接位122分离,在第一弹性件126的弹性作用下,模块盒102被弹出即与安装架101分离,并在第二弹性件127的弹性作用下操作杆128复位以便再次将模块盒102安装在安装架101上,如此通过在模块盒102上安装设置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即可快速方便地在铜缆模块盒102及光纤模块盒102中切换,不必更换配线架,节省投资,也可以将铜缆模块盒102及光纤模块盒102混合安装,最大化地合理分配使用配线架的空间。
如图2和图4所示,例如,限位轨121的数量有两个,两个限位轨121平行设置,限位块125的数量有两个,两个限位块125平行设置,两个限位块125与两个限位轨121滑动配合,也就是说,每一个限位块125对应于一个限位轨121滑动配合。可以理解,限位块125滑入限位轨121后可以防止模块盒102向上移动;而两个限位轨121可以防止模块盒102向侧方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模块盒102固定在安装架101上。
如图2所示,例如,安装区103的底部开设有条形开口1211,安装区103的底部于条形开口1211的侧边设置有条形挡板1212,条形挡板1212朝远离安装区103的底部延伸并迂回覆盖至条形开口1211的上方。也可以理解,条形挡板1212朝远离安装区103的底部延伸弯曲至条形开口1211的上方,以部分遮挡条形开口1211。条形开口1211及条形挡板1212形成限位轨121。例如,条形挡板1212的长度小于条形开口1211的长度。这样条形挡板1212与条形开口1211之间具有可以收纳限位块125的空间,限位块125可沿着条形开口1211的长度方向滑入,条形挡板1212将限制限位块125的向上及向侧方的移动,从而将模块盒102固定在安装架101上。
如图2所示,例如,安装区103的底部于两个限位轨121之间开设有让位缺口1031,让位缺口1031邻近操作杆128的自由端的一侧形成卡接位122,且卡接件129对应收容于让位缺口1031中。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卡接位122是让位缺口1031的一侧边,该侧边可以与卡接件129的限位体抵接,从而限制卡接件129的移动。
请图5,其为一个实施例中操作杆128的结构示意图,例如,操作杆128包括依次连接的受力部151、滑动部152、限位部153、推起部154及操作部155,受力部151位于操作杆128的自由端,操作部155位于操作杆128的操作端,滑动部152收容于盒体124,限位部153抵接于盒体124的前端部,以限制操作杆128朝受力部151的方向移动。优选的,受力部151、滑动部152、限位部153、推起部154及操作部155一体成型。结合图2和图5,受力部151外露于模块盒102,以便于用户按压。推起部154在滑动过程中与卡接件129作用,将卡接件129顶起,从而使卡接件129的限位体离开卡接位122即离开让位缺口1031的一侧边,这样一键式操作该操作杆128即可快速地将模块盒102从安装架101上取出,方便快捷。
为提高弹出效率,例如,安装位1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位123分别位于安装区103的底部的两侧,第一弹性件1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126平行设置,且每一个第一弹性件126对应于一个安装位123。例如,第一弹性件126为弹簧或扭簧或其他弹性体。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26为弹簧。例如,第一弹性的弹性形变的方向与操作杆128的滑动方向相同。这样当卡接件129的限位体离开卡接位122时,两个第一弹性件126可以快速地将模块盒102从安装区103弹出,从而快速取下模块盒102,提高了切换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例如,盒体124包括前端部1241、主体部1242及后端部1243,前端部1241的下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244,后端部1243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245,第一通孔1244与第二通孔1245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可以使操作杆128沿直线滑行。
例如,主体部1242于第一通孔1244及第二通孔1245之间依次设置有滑行槽1246、限位区1247、限位孔1248及安装部1249,操作杆128穿设于第一通孔1244,滑动部152收容于滑行槽1246,限位部153位于限位区1247且与盒体124的前端部1241抵接,限位区1247及限位孔1248之间具有卡设部1230,卡接件129卡设于卡设部1230。例如,限位区1247为开口设置。这样操作杆128在第一通孔1244的限制下可沿着滑行槽1246的长度方向滑动,且限位区1247将盒体124的前端部1241暴露以便于收容限位部153,限位部153与盒体124的前端部1241抵接,从而限制操作杆128向盒体124外部移动。
例如,第二弹性件127的一端设置于安装部1249,第二弹性件127的另一端邻近限位孔1248。例如,第二弹性件127为弹簧或扭簧或弹性体。例如,第二弹性件127的弹性形变的方向与操作杆128的滑动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27为弹性体,该弹性体呈几字形,其有弹性材料制成。操作杆128的操作部155与该弹性体的自由端抵接。这样当操作部155受力挤压第二弹性件127时,第二弹性件127形变收缩,当作用在操作杆128上的力消失时,操作杆128通过操作部155与第二弹性件127形变力复位,如此反复,以便于再次将模块盒102安装在安装架101上。
请参阅图6,其为一个实施例中卡接件129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例如,卡接件129叠设于操作杆128上,卡接件129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体161、倾斜部162及卡接部163。例如,限位体161为门字形结构。例如,倾斜部162倾斜设置。例如,限位体161位于限位区1247。例如,推起部154半包裹于限位体161中,且限位体161的末端与卡接位122抵接。例如,卡接部163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卡钩1631及弹板1632,卡钩1631及弹板1632分别位于卡设部1230的两侧并分别与卡设部1230抵接。这样通过本实施例的卡接件129的结构设计,卡钩1631及弹板1632分别与卡设部1230抵接后可将卡接件129限制在模块盒102中,同时门字形结构的限位体161配合倾斜设置的倾斜部162,在操作杆128滑动时限位体161向上抬起,从而使限位体161的末端远离卡接位122,此时盒体124将第一弹性件126的弹力弹出安装区103,从而便于切换安装部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实现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的快速切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防止在切换模块盒102的过程中模块盒102从安装架101上掉落,例如,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还包括限位条,限位条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端、条形部及形变端,限位端位于盒体124中,条形部穿设于第二通孔1245和安装架101,形变端外露与安装架101,形变端用于将模块盒102与安装架101的分离距离限制为条形部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按压操作杆,操作杆相对盒体滑动,此时卡接件的卡接端与卡接位分离,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模块盒被弹出即与安装架分离,并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操作杆复位以便再次将模块盒安装在安装架上,如此通过在模块盒上安装设置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即可快速方便地在铜缆模块盒及光纤模块盒中切换,不必更换配线架,节省投资,也可以将铜缆模块盒及光纤模块盒混合安装,最大化地合理分配使用配线架的空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包括安装架及至少一用于安装铜缆模块或者光纤模块的模块盒,所述安装架设置有至少一安装区,每一所述安装区对应安装有一所述模块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区的底部设有限位轨、卡接位及安装位,所述模块盒包括盒体、限位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操作杆及卡接件,
所述盒体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区的底部抵接,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底部并与所述限位轨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弹性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盒体连接,
所述操作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盒体上,所述操作杆的自由端外露于所述盒体,所述操作杆的操作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弹性抵接,
所述卡接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卡接件的卡接端与所述卡接位抵接,所述操作杆的推起部还与所述卡接件抵接,用于在所述操作杆滑动时分离所述卡接件的卡接端与所述卡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轨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轨平行设置,所述限位块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限位块与两个所述限位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的底部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安装区的底部于所述条形开口的侧边设置有条形挡板,所述条形挡板朝远离所述安装区的底部延伸并迂回覆盖至所述条形开口的上方,所述条形开口及所述条形挡板形成所述限位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的底部于两个所述限位轨之间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邻近所述操作杆的自由端的一侧形成所述卡接位,且所述卡接件对应收容于所述让位缺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受力部、滑动部、限位部、推起部及操作部,所述受力部位于所述操作杆的自由端,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操作杆的操作端,所述滑动部收容于所述盒体,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盒体的前端部,以限制所述操作杆朝所述受力部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位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区的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平行设置,且每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对应于一个所述安装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前端部、主体部及后端部,所述前端部的下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后端部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主体部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依次设置有滑行槽、限位区、限位孔及安装部,所述操作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滑动部收容于所述滑行槽,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区且与所述盒体的前端部抵接,所述限位区及所述限位孔之间具有卡设部,所述卡接件卡设于所述卡设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邻近所述限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叠设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卡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体、倾斜部及卡接部,所述限位体为门字形结构,其位于所述限位区,所述推起部半包裹于所述限位体中,且所述限位体的末端与所述卡接位抵接,所述卡接部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卡钩及弹板,所述卡钩及所述弹板分别位于所述卡设部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卡设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包括依次连接的限位端、条形部及形变端,所述限位端位于所述盒体中,所述条形部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安装架,所述形变端外露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形变端用于将所述模块盒与所述安装架的分离距离限制为所述条形部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或扭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形变的方向与所述操作杆的滑动方向相同。
CN201721277858.8U 2017-09-29 2017-09-29 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Active CN207380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858.8U CN207380297U (zh) 2017-09-29 2017-09-29 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858.8U CN207380297U (zh) 2017-09-29 2017-09-29 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0297U true CN207380297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7858.8U Active CN207380297U (zh) 2017-09-29 2017-09-29 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029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0643A (zh) * 2018-11-09 2019-01-25 欧博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109521539A (zh) * 2019-01-28 2019-03-26 衡东光通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箱
CN110426802A (zh) * 2019-08-26 2019-11-08 上海天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快拆支架的新型配线架
CN112630917A (zh) * 2021-01-20 2021-04-09 南京升平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放线的光纤配线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0643A (zh) * 2018-11-09 2019-01-25 欧博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109270643B (zh) * 2018-11-09 2024-02-13 欧博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109521539A (zh) * 2019-01-28 2019-03-26 衡东光通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箱
CN109521539B (zh) * 2019-01-28 2023-11-14 蘅东光通讯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箱
CN110426802A (zh) * 2019-08-26 2019-11-08 上海天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快拆支架的新型配线架
CN112630917A (zh) * 2021-01-20 2021-04-09 南京升平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放线的光纤配线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0297U (zh) 可互换模块盒的配线架
CN207480770U (zh) Schmoll机专用快速退针设备
DE202010006904U1 (de) Computergehäuse mit einem Aufnahmeraum zur flexiblen Aufnahme von Festplatten bzw. Schnittstellenkarten
DE202023100115U1 (de) Gleichstrom-Wechselstrom-Wandler und Wechselstrom-Abgabevorrichtung
CN207380296U (zh) 抽屉式可互换模块的光纤配线架
CN207235281U (zh) 通讯机柜线槽及其通讯机柜
CN108241413B (zh) 服务器机架
CN209786705U (zh) 一种计算机用理线器
CN208094092U (zh) 固线装置
CN217395061U (zh) 一种线槽齿裁剪工装治具
CN212949807U (zh) 一种财务管理专用便携式文件架
CN212033693U (zh) 一种计算机线缆用分线器
CN110007722A (zh) 服务器装置与风扇模块
CN213692974U (zh) 一种新型线缆固定器
EP1555727B1 (de) Anschlussmodul
CN206619703U (zh) 一种用于铜排与跨接线连接的连接端子及跨接线
CN215989702U (zh) 一种新型智能化开关柜
CN211209148U (zh) 一种网络线缆安装用理线器
CN208581329U (zh) 一种防火耐高温的配线架
CN217956613U (zh) 一种医疗设备线路有序规划处理装置
CN219678020U (zh) 一种网络线路固定系统
CN216522669U (zh) 一种病理切片柜
CN220556785U (zh) 一种设置有理线机构的网络机柜
CN219067263U (zh) 一种老旧小区用排线盒
CN217115293U (zh) 一种便于操作和支撑插入的机械应急启动装置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007 b1-b3 workshop, No.39 Hechang 6th Road Eas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egrand intelligent electric (Hu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7 b1-b3 workshop, No.39 Hechang 6th Road Eas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LEGRAND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HUIZHOU)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