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7807U - 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和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和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7807U
CN207377807U CN201721210700.9U CN201721210700U CN207377807U CN 207377807 U CN207377807 U CN 207377807U CN 201721210700 U CN201721210700 U CN 201721210700U CN 207377807 U CN207377807 U CN 207377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substrate
base bearing
compressor
s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07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利威
周光宇
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eland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107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7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7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7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1),包括:基板(11),所述基板(11)的大致中部设置有供压缩机的轴承穿过的轴承接合孔(111);以及从所述基板的周边区域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一体地延伸形成的裙边(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轴承支架(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加强部(13),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从所述基板(11)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凸出以增强所述底轴承支架(1)的刚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可以显著地降低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尤其是低频噪音,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高效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和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的领域以及压缩机领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空调系统等电器的噪音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诸如空调系统的电器的噪音主要由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引起,尤其是低频噪音甚至能够穿透墙体,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改进对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的控制、进而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尤其是降低其低频噪音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主要用以支承压缩机的底轴承,即,确保底轴承稳固于安装位置,而在压缩机的振动控制和因此产生的噪音控制方面的作用不甚明显。对于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发现既简单有效又成本较低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总体而言,本设计是在不改变底轴承支架的材料和安装空间的前提下,通过对底轴承支架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增加底轴承支架的刚度的目的,进而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尤其是降低其低频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大致中部设置有供压缩机的轴承穿过的轴承接合孔;以及从所述基板的周边区域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一体地延伸形成的裙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轴承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加强部,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从所述基板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凸出以增强所述底轴承支架的刚度。
通过设置上述至少一个加强部,能够对所述底轴承支架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增大了所述底轴承支架的局部和/或整体厚度,以增强所述底轴承支架的局部和整体刚度,从而抑制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尤其是低频噪音的辐射传播,进而实现降低噪音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包括通过冲压或冲孔翻边形成的第一加强部,所述裙边和所述第一加强部分别相对于所述基板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包括通过冲压或冲孔翻边形成的第一加强部,所述裙边和所述第一加强部分别相对于所述基板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凸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部围绕所述轴承接合孔形成为大致环形并且从所述基板沿与所述裙边凸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凸出,使得所述压缩机的轴承的安装平面从所述基板偏移。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部从所述基板凸出预定高度,使得所述裙边的最大高度能够在不与压缩机部件干涉的情况下得以增加所述预定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部围绕所述轴承接合孔通过冲压形成为连续的凸台,在所述第一加强部上围绕所述轴承接合孔形成有用于对所述压缩机的轴承进行固定的螺栓孔。
通过围绕所述轴承接合孔的内周缘设置所述第一加强部,使得所述轴承接合孔周围的区域的刚度得到加强,由于该区域最接近压缩机的轴承,因此增强该区域的刚度能够最有效地抑制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尤其是低频噪音的辐射传播。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加强部围绕所述轴承接合孔通过冲压形成为连续的凸台、压缩机的轴承插入所述轴承接合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加强部上的螺栓孔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加强部和所述裙边分别相对于所述基板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凸出以使得所述压缩机的轴承的安装平面从所述基板偏移,因此,上述第一加强部的存在使得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来进一步增加裙边的高度,进而使得底轴承支架的整体刚度进一步增加。此外,由于通过冲压而使所述第一加强部相对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个侧面内凹,使得所述底轴承支架可以以如下两种方式安装至压缩机:使得所述基板的两个侧面中的任一侧面面向所述压缩机,从而更灵活地适用于不同的安装条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部形成为多个并且设置在所述轴承接合孔与所述裙边之间的部分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部形成为四个并且具有大致矩形或长圆形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裙边仅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一个侧面向外延伸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强部还包括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设置有所述裙边的侧面相反的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部通过焊接或粘结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设置有所述裙边的侧面相反的侧面上。
优选地,在所述底轴承支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裙边对齐。
优选地,在所述底轴承支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加强部相对于所述裙边朝向所述轴承接合孔偏移。
可知,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裙边相互对应,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裙边的高度,进而使得底轴承支架的整体刚度进一步增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底轴承支架。
通过实施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压缩机的总噪音可降低2-3dba,尤其是1250Hz附近频段的低频噪音也可降低2-3dba。由此可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以及压缩机可以显著地降低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尤其是低频噪音,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高效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前述及另外的特征和特点将变得更加清楚,这些附图仅作为示例并且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件,并且附图中:
图1A、1B、1C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
图2A和2B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在压缩机中的安装状态;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
图4A和4B示出图3中所示的底轴承支架在压缩机中的两种安装状态;
图5A和5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
图6A和6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
图7A和7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
参考标记列表
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1;轴承的安装平面P;压缩机部件B;
基板11;轴承接合孔111;裙边12,12A,12B,12a,12b;
加强部13;第一加强部131,131A,131B;螺栓孔140;
第一加强部131的内端1311;轴承接合孔111的内周缘1111;
第二加强部132;预定高度a;
裙边12A、12a凸出的最大高度h;
裙边12凸出的最大高度H。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压缩机的振动和噪音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的刚度会显著影响压缩机的低频噪音,即,底轴承支架的刚度越大,底轴承支架辐射的低频噪音越小。也就是说,发明人发现可以通过加强底轴承支架的刚度来降低压缩机的低频噪音。进一步,零件的刚度与材料弹性模量及惯性矩成正比,当材料一定时,增加惯性矩则会提高零件的刚度,而惯性矩跟零件的结构有关。
下面,基于发明人的上述发现,简要介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明人提出的简单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图1A、1B和1C中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三种形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1,这种底轴承支架一般通过足够厚度的基板11和在基板11的周边区域处形成的用于固定连接到压缩机壳体的裙边12来实现底轴承支架的预定强度和刚度,以实现在轴承接合孔111处对底轴承的稳定支承。其中,图1A示出底轴承支架1具有大致呈环形形状的裙边12,该环形的裙边12可以通过压配合、焊接等合适的方式固定到压缩机的壳体。图2A示出了图1A的底轴承支架在压缩机壳体中的安装状态。图1B示出底轴承支架1包括弧形裙边12A和直线状裙边12B,弧形裙边12A可以通过压配合、焊接等合适的方式固定到压缩机的壳体。图1C示出底轴承支架1具有向上延伸的裙边12a和向下延伸的裙边12b,裙边12a可以通过压配合、焊接等合适的方式固定到压缩机的壳体。图2B示出了图1B或1C的底轴承支架在压缩机壳体中的安装状态。
然而,如图1A中所示的底轴承支架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底轴承支架通常由板材冲压而成,板材的厚度受制于冲压工艺,从而无法无限制地增加基板的厚度,而形成在基板11周边的环形裙边12对轴承接合孔111周边的刚度没有明显帮助,所以此种类型的底轴承支架在减小压缩机振动和噪音方面没有明显优势。如图1B和1C中所示的底轴承支架存在如下缺陷:裙边12B和12b对轴承接合孔111周边的刚度增加与裙边距离轴承接合孔111的距离密切关联,如图2B所示,由于压缩机的底轴承周围的空间有限并且为了避免底轴承支架与压缩机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涉,当将裙边12B和12b设计得靠近轴承接合孔111区域,则裙边12B和12b的高度将受到限制(以避免底轴承支架与压缩机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涉),因此难以实现足够的刚度;如果将裙边12B和12b设计得远离轴承接合孔111区域,则该裙边12B和12b对轴承接合孔111周边的刚度增加影响不大。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能够进一步加强刚度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现在将参照附图3-7B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下的描述在本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途。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1,并且图4A和4B示出图3中所示的底轴承支架在压缩机中的两种安装状态。底轴承支架1可以包括:基板11,在基板11的大致中部形成有供压缩机的轴承穿过的轴承接合孔111;以及从基板11的周边区域沿大致垂直于基板11的方向一体地延伸形成的裙边12。底轴承支架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基板11上的加强部13,该加强部13从基板11沿大致垂直于基板11的方向凸出。在图3和图4A、4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该加强部13构造为如下所述的第一加强部131:第一加强部131沿着轴承接合孔111的内周缘1111设置成使得第一加强部131的内端1311与所述内周缘1111齐平并且围绕轴承接合孔111的内周缘1111形成为连续的凸台。换言之,第一加强部131围绕轴承接合孔111形成为大致环形并且沿与裙边12凸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从基板11凸出,凸出的预定高度假定为a(参见图4B),使得轴承的安装平面P从基板11偏移预定距离,即,预定高度a。第一加强部131优选地通过冲压形成。围绕轴承接合孔111在第一加强部131上形成有用于对压缩机的轴承进行固定的一个或多个螺栓孔140。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131与基板11是一体的,第一加强部131与裙边12相对于基板11的同一个侧面延伸凸出,并且第一加强部131相对于基板11的另一个侧面内凹。
如上构造的第一加强部131将带来如下优点。一方面,通过围绕轴承接合孔111的内周缘1111设置第一加强部131,使得轴承接合孔111周围的区域的刚度得到加强,由于该区域最接近压缩机的轴承,因此增强该区域的刚度能够最有效地抑制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尤其是低频噪音的辐射传播。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由于压缩机的轴承插入轴承接合孔111并通过第一加强部131上的螺栓孔140进行固定且第一加强部131形成为与裙边12相对于基板11的同一个侧面延伸凸出,因此,在将底轴承支架1安装至压缩机时,上述第一加强部131的构造使得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来进一步增加裙边12的高度,进而使得底轴承支架1的整体刚度进一步增加。具体地,首先参照图2B,当将底轴承支架1安装到压缩机壳体时,要求底轴承支架1的安装平面P处于预定位置,为了不与底轴承支架1上方的压缩机部件B干涉,裙边12A、12a能够向上凸出的最大高度为h。对比参照图4B,由于第一加强部131从基板11向上凸出了高度a(当底轴承支架1的安装平面P处于与图2B相同的预定位置时,相当于基板11相对于安装平面P向下凸出了距离a),裙边12因此能够从基板11向上凸出的最大高度为H,H=h+a。由此裙边12的增加的高度给底轴承支架1带来了进一步加强的刚度。此外,由于第一加强部131相对于基板11的另一个侧面内凹,使得底轴承支架1可以以如图4A和4B中所示的两种方式安装至压缩机,即,可以使得基板的两个侧面中的任一侧面面向压缩机,从而更灵活地适用于不同的安装条件。
需指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第一加强部也可以不设置在轴承接合孔处,而是可以设置在基板上的其他位置处,并且,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加强部,通过在基板上、轴承接合孔与裙边之间的不同位置处设置多个第一加强部能够同时加强该不同位置处的强度,进而能够从不同位置同时抑制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多个第一加强部可以是与基板一体的或非一体的、具有不同的形状和/或采用不同的加工制造方法形成,例如,第一加强部可以通过冲压变形、模制成形、冲孔翻边、焊接接合、粘合剂接合的方式设置在基板上,并且,每个第一加强部均可以相对于基板的同一个侧面延伸凸出和/或相对于基板的不同的侧面延伸凸出。
如图5A和5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1。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底轴承支架1的基板11和裙边12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底轴承支架1的基本相似,区别在于以下方面:首先,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底轴承支架1的加强部并未设置在轴承接合孔111处,并且因此,用于对压缩机的轴承进行固定的螺栓孔140设置在轴承接合孔111周围的基板11上;此外,如图5A和5B所示,在底轴承支架1的基板11上、于轴承接合孔111与裙边12之间的区域中设置有四个第一加强部131A,这四个第一加强部131A均具有矩形形状,且均匀分布在轴承接合孔111的周围。从图5A和5B中可知,这四个第一加强部131A均可以通过例如模制成形、冲孔翻边的方法制成,即,在基板11上以一体成形的方式制成,图中所示的四个第一加强部131A均与裙边12相对于基板11的不同的侧面延伸凸出,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第一加强部131A的个数可以是其他任意数目,其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环形、椭圆形、方形、矩形或任意不规则形状,并且四个第一加强部131A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部可以设置成向与图5A和5B中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凸出,即,与裙边12相对于基板11的同一个侧面延伸凸出。
图6A和6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1。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底轴承支架1的基板11和裙边12与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底轴承支架1的基本相似,区别在于以下方面: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底轴承支架1的四个第一加强部131B形成为均与裙边12相对于基板11的不同的侧面延伸凸出的长形凸台。第一加强部131B优选地通过冲压形成。如图6A和6B中所示,四个第一加强部131B均相对于基板11的图中示出为下侧面的侧面延伸凸出,并且相对于上侧面凹陷。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四个第一加强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部可以设置成向与图6A和6B中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凸出,即,与裙边12相对于基板11的同一个侧面延伸凸出,并且各加强部可以相对于基板11的两个侧面均凸出而没有凹陷。
关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以及安装条件,第一加强部的个数可以是任意其他数目,其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环形、椭圆形、方形、矩形或任意不规则形状,并且上述加强部也可以以非一体的方式、采用与基体相同或不同的具有一定刚度的材料、通过焊接接合、粘合剂接合的方式设置在基板上。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想到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技术特征进行任意的组合或舍弃其中的某些技术特征,从而实现各种变型。
图7A和7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底轴承支架1包括:基板11,基板11的大致中部具有供压缩机的轴承穿过的轴承接合孔111;以及从基板11的周边区域沿大致垂直于基板11的两个侧面的方向一体地延伸形成的裙边12。底轴承支架1还包括设置在基板11上的两个加强部13,该两个加强部13从基板11沿大致垂直于基板11的方向凸出。在图7A和7B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该两个加强部13构造为如下所述的第二加强部132:第二加强部132整体上完全位于基板11上的设置有裙边12的周边区域中,并且位于基板11的如图7A和7B中所示为下侧面的侧面上,即,设置在与设置有裙边12的侧面相反的另一侧面上。优选地,第二加强部132与裙边12的一部分上下对应,即在底轴承支架1的高度方向(即与压缩机的旋转轴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第二加强部132与裙边12对齐。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底轴承支架1的高度方向上,第二加强部132可以不与裙边12对齐,而是可以相对于裙边朝向轴承接合孔111偏移。图7A和7B中所示的第二加强部132为长条状且与基板11非一体,第二加强部132可以通过焊接接合、粘合剂接合等方式设置在基板11上,其材料可以是与所述基板11的材料相同或不同的具有一定刚度的材料。
通过设置上述第二加强部132,由于其与裙边12的一部分上下对应,因而可以在合理利用空间的同时在裙边12的高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底轴承支架1的整体高度,进而进一步增强底轴承支架1的整体刚度。并且,这种第二加强部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
然而,上述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的,在确保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想到将第二加强部设置为任意多个,且其形状可以是能够想到的任意形状。
应当理解的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上述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结合使用,以根据不同需要对底轴承支架1的结构进行优化。
上文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可以理解,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上述描述可以想到多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同样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1),包括:
基板(11),所述基板(11)的大致中部设置有供压缩机的轴承穿过的轴承接合孔(111);以及
从所述基板(11)的周边区域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基板(11)的方向一体地延伸形成的裙边(12),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轴承支架(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的至少一个加强部(13),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13)从所述基板(11)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基板(11)的方向凸出以增强所述底轴承支架(1)的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13)包括通过冲压形成的第一加强部(131,131A,131B),所述裙边(12)和所述第一加强部(131,131A,131B)分别相对于所述基板(11)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13)包括通过冲压或冲孔翻边形成的第一加强部(131,131A,131B),所述裙边(12)和所述第一加强部(131,131A,131B)分别相对于所述基板(11)沿相同的方向延伸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31)围绕所述轴承接合孔(111)形成为大致环形并且从所述基板(11)沿与所述裙边(12)凸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凸出,使得所述压缩机的轴承的安装平面(P)从所述基板(11)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31)从所述基板(11)凸出预定高度(a),使得所述裙边(12)的最大高度(H)能够增加所述预定高度(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31)围绕所述轴承接合孔(111)通过冲压形成为连续的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强部(131)上围绕所述轴承接合孔(111)形成有用于对所述压缩机的轴承进行固定的螺栓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31A,131B)形成为多个并且设置在所述轴承接合孔(111)与所述裙边(12)之间的部分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131A,131B)形成为四个并且具有大致矩形或长圆形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12)仅相对于所述基板(11)的一个侧面向外延伸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还包括第二加强部(132),所述第二加强部(132)设置在所述基板(11)的与设置有所述裙边(12)的侧面相反的侧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132)通过焊接设置在所述基板(11)的与设置有所述裙边(12)的侧面相反的侧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轴承支架(1)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加强部(132)与所述裙边(12)对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轴承支架(1)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加强部(132)相对于所述裙边(12)朝向所述轴承接合孔(111)偏移。
15.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底轴承支架(1)。
CN201721210700.9U 2017-09-19 2017-09-19 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和压缩机 Active CN207377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0700.9U CN207377807U (zh) 2017-09-19 2017-09-19 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和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0700.9U CN207377807U (zh) 2017-09-19 2017-09-19 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和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7807U true CN207377807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41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0700.9U Active CN207377807U (zh) 2017-09-19 2017-09-19 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和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7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9583A1 (zh) * 2019-04-01 2020-10-0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压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9583A1 (zh) * 2019-04-01 2020-10-08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6630A (zh) 屏蔽罩结构
CN207377807U (zh) 用于压缩机的底轴承支架和压缩机
CN107454530A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US20180352669A1 (en) Outdoor cabinet and top structure thereof
CN201170650Y (zh) 一种空调器底盘
WO2018103329A1 (zh) 一种格栅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10211896U (zh) 车轮
JP6153288B2 (ja) 換気扇
CN207029300U (zh) 一种车辆的车架滑柱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18127864A (ja) 壁材の取付具、壁構造、及び取付具の製造方法
CN207283800U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CN212991216U (zh) 一种电池箱及电动车辆
CN219974818U (zh) 一种压缩机底脚托架
CN211617875U (zh) 用于车辆顶盖横梁的横梁连接件以及车身总成
CN206831701U (zh) 一种电机支架及空调器
CN215772726U (zh) 一种壁挂机电机支架结构
JP4465131B2 (ja) 二重床構造
JP6061839B2 (ja) 換気扇
CN217426932U (zh) 电池包上盖及电池包
CN110364838A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压缩机
CN217519505U (zh) 一种支架型材
CN218484327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178650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风柜支撑结构及吸油烟机
CN209944542U (zh) 空调器的底盘及空调器
CN108759036B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电控盒安装组件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