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2940U - 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2940U
CN207372940U CN201721227301.3U CN201721227301U CN207372940U CN 207372940 U CN207372940 U CN 207372940U CN 201721227301 U CN201721227301 U CN 201721227301U CN 207372940 U CN207372940 U CN 207372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edestal
superfinishing
cylinder
transmission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73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康华
潘坚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Kanglida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Kanglida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Kanglida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Kanglida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273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2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2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2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包括位于两个轴承超精机之间的基座、位于基座上且用于同时输送多个轴承的传输轨、两个设置在基座上且分别用于对经过两个轴承超精机的轴承进行定位的夹持机构,位于传输轨一端的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轴承进入到传输轨内的进料机构,夹持机构包括位于超精驱动器下侧的传输轨上且与传输轨平齐的支撑台、用于将传输到支撑台上的轴承夹持在支撑台上的夹持件,位于两个轴承超精机之间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带动轴承朝向下一个夹持机构移动的送料气缸。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夹持件、进料机构、送料机构,最终方便走料,完成轴承的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在制作时轴承的外圈、内圈、沟槽均需要进行利用磨床进行精磨,其中轴承磨床又称之为超精机。
目前,公开号为CN205817569U,公告日为2016年12月21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滚道和超精一体机,包括外径超精机座和滚道超精机座,外径超精机座和滚道超精机座相互连接,外径超精机座上设有工件驱动器,工件驱动器上设有用于套设轴承外圈的工件轴,工件驱动器能驱动工件轴周向转动,滚道超精机座上设有能沿着轴向往复移动的输出轴的滚道超精驱动器,滚道超精驱动器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滚道超精油石,外径超精机座上还设有能沿着轴向往复移动的输出轴的外径超精驱动器,外径超精驱动器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外径超精油石。
当需要利用该种轴承外圈滚道和超精一体机对一个轴承进行精磨时,通常需要对轴承进行两次研磨,故需要准备两个轴承外圈滚道和超精一体机,一个是利用粗磨油石对轴承进行粗磨,另二个是利用精磨油石对轴承进行精磨,两次研磨后的轴承才能达到轴承使用的标准。
该种轴承外圈滚道和超精一体机在对轴承进行加工时,首先将轴承套设在工件轴上,随后压轮驱动器带动压轮压在轴承上,工件驱动器带动工件轴转动后即可调动轴承转动,此时油石即可对轴承进行加工;而当需要将粗磨完的轴承送到下一个轴承外圈滚道和超精一体机内进行精磨时,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将工件轴上的轴承取下,然后才能将轴承送到下一个轴承外圈滚道和超精一体机内进行精磨,如此就会使得对轴承进行研磨加工时会比较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能够比较方便的将轴承从一个轴承超精机上输送到另一个轴承超精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包括位于两个轴承超精机之间的基座、位于所述基座上且用于同时输送多个轴承的传输轨、两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分别用于对经过两个轴承超精机的轴承进行定位的夹持机构,位于所述传输轨一端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轴承进入到所述传输轨内的进料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位于超精驱动器下侧的所述传输轨上且与所述传输轨平齐的支撑台、用于将传输到所述支撑台上的轴承夹持在所述支撑台上的夹持件,位于两个轴承超精机之间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带动轴承朝向下一个所述夹持机构移动的送料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首先第一个轴承超精机对轴承进行粗磨,此时利用夹持件将传输到第一个轴承超精机位置处的支撑台上的轴承夹持住,随后超精驱动器即可利用粗磨油石对轴承进行粗磨加工;当轴承粗 磨加工完后,夹持件即可松开;随后利用传输轨供多个轴承同时传输,同时利用进料机构带动新的一个轴承进入传输轨内,此时传输轨内的轴承由于受到来自新进入的轴承的挤压力,故传输轨内的轴承会移动一个轴承的外径长度的距离,此时支撑台内已经粗磨加工完的轴承即可被未加工的轴承挤出去,第一个轴承超精机的超精驱动器即可对下一个轴承进行粗磨加工;
其中已经经过粗磨加工的轴承即可沿着传输轨朝向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移动,又由于传输轨供多个轴承同时传输,当轴承移动到送料机构位置处时,利用送料气缸带动轴承朝向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移动,此时传输轨内的轴承由于受到来自新进入的轴承的挤压力,故传输轨内的轴承会移动一个轴承的外径长度的距离;此时已经被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精磨后的轴承即可被待加工的轴承挤出去,粗磨后的轴承即可被送入到第二个轴承超精机位置处的夹持机构内,夹持机构夹持定位后,第二个轴承超精机上的超精驱动器即可利用精磨油石对轴承进行精磨;
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更换轴承,通过夹持件的松紧、进料机构的进料、送料机构的送料,最终即可实现比较方便的将轴承从一个轴承超精机上传输到另一个轴承超精机上,从而完成轴承的粗磨和精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件包括位于所述传输轨一侧的所述支撑台上设置的从动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传输轨远离所述从动滚轮一侧的所述基座上且用于将轴承压紧在所述从动滚轮上的主动滚轮、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滚轮朝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从动滚轮一侧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加工轴承时,驱动件驱动主动滚轮朝向靠近从动滚轮的一侧移动,随后主动滚轮即可将轴承压紧在从动滚轮上,此时利用主动滚轮的转动,主动滚轮即可依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带动轴承转动,随后超精驱动器即可利用油石对轴承进行加工;当轴承加工完后,驱动件驱动主动滚轮朝向远离从动滚轮的一侧移动;利用进料机构带动新的一个轴承进入传输轨内,支撑台内已经加工完的轴承即可被未加工的轴承挤出去,最后主动滚轮将未加工的轴承再次压紧在从动滚轮上,超精驱动器即可对下一个轴承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即可带动主动滚轮朝向远离或者靠近从动滚轮一侧移动,其中第一气缸的操作比较简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且用于带动所述主动滚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主动滚轮将轴承压紧在从动滚轮上时,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主动滚轮转动,由于主动滚轮抵紧在轴承外壁上,此时主动滚轮与轴承之间具有摩擦力,当主动滚轮转动后即可通过摩擦力带动轴承转动,最终即可方便超精驱动器对轴承的周侧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滚轮、所述从动滚轮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抵紧在轴承上的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均抵紧在轴承上,此时利用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外壁上的橡胶垫,橡胶垫本身为橡胶材质构成,而橡胶材质本身具有弹力且摩擦系数比较大,当橡胶垫抵紧在轴承上且与轴承发生摩擦时,不易使得轴承表面发生磨损,同时橡胶垫与轴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又较大,故主动滚轮可以比较方便的带动轴承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传输轨两侧的支撑块、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两侧上的立柱、设置在两侧所述支撑块之间的所述基座上的驱动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从而将位于四根所述立柱之间的轴承推往所述传输轨内的第三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支撑块将立柱垫高,其中两侧支撑块上的四根立柱之间供多个轴承叠放在一起,当需要驱动新的轴承进入到传输轨内时,第三气缸带动驱动板朝向靠近传输轨一侧移动后,驱动板即可将位于立柱最下端的轴承推往传输轨内;当推完之后,第三气缸带动驱动板朝向远离传输轨一侧移动,当驱动板从两侧支撑块之间移走后,立柱上的轴承即可下落,从而供下一次进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送料气缸的活塞杆上的第四气缸、固定在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且用于穿过轴承的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已经经过粗磨加工的轴承沿着传输轨朝向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移动,当轴承移动到送料机构位置处时,首先利用第四气缸带动连接板上移,从而使得连接板穿过轴承,随后利用送料气缸带动第四气缸朝向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移动,此时连接板即可带动轴承朝向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主控电路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上侧的所述传输轨上固定有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红外感应器,当所述红外感应器检测到轴承后,所述红外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将信号传递给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送料气缸,所述主控电路板控制所述送料气缸和位于所述第四气缸带动轴承朝向下一个所述夹持机构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红外感应器检测到轴承移动到连接板的位置处后,红外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主控电路板,主控电路板将信号传递给第四气缸和送料气缸,第四气缸伸缩后即可带动连接板上移,从而使得连接板穿过轴承,随后送料气缸伸缩后即可带动第三气缸移动,从而将周侧送入到下一个轴承超精机内,最终即可利用下一个轴承超精机对轴承进行精磨,整个传输的过程即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从而方便将轴承从一个轴承超精机上输送到另一个轴承超精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需要利用第一个轴承超精机对轴承进行粗磨,此时利用主动滚轮即可将轴承压紧在从动滚轮上,从而完成对轴承的定位,随后超精驱动器即可利用粗磨油石对轴承进行粗磨加工;当轴承粗磨加工完后,第一气缸驱动主动滚轮朝向远离从动滚轮的一侧移动;随后第三气缸带动驱动板朝向靠近传输轨一侧移动后,驱动板即可将位于立柱最下端的轴承推往传输轨内;此时传输轨内的轴承由于受到来自新进入的轴承的挤压力,故传输轨内的轴承会移动一个轴承的外径长度的距离,此时支撑台内已经加工完的轴承即可被未加工的轴承挤压出去;
其中已经经过粗磨加工的轴承即可沿着传输轨朝向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移动,又由于传输轨供多个轴承同时传输,当轴承移动到送料机构位置处时,首先利用第四气缸带动连接板上移,从而使得连接板穿过轴承,随后利用送料气缸带动第四气缸朝向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移动,此时连接板即可带动轴承朝向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移动;此时传输轨内的轴承由于受到来自新进入的轴承的挤压力,故传输轨内的轴承会移动一个轴承的外径长度的距离;此时已经被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精磨后的轴承即可被待加工的轴承挤出去,粗磨后的轴承即可被送入到第二个轴承超精机内进行精磨;
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更换轴承,通过夹持件的松紧、进料机构的进料、送料机构的送料,最终即可实现比较方便的将轴承从一个轴承超精机上传输到另一个轴承超精机上,从而完成轴承的粗磨和精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夹持机构的结构关系;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送料机构的结构关系。
图中:1、基座;2、传输轨;3、进料机构;31、支撑块;32、立柱;33、驱动板;34、第三气缸;4、夹持机构;41、支撑台;42、夹持件;421、从动滚轮;422、主动滚轮;423、驱动件;4231、第一气缸;43、驱动电机;5、送料机构;51、送料气缸;52、第四气缸;53、连接板;54、主控电路板;55、红外感应器;6、橡胶垫;7、长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轴承超精机的走料装置,参照图1,该种轴承超精机的走料装置包括位于两个轴承超精机之间的基座1,其中基座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传输轨2,传输轨2内用于同时传输多个轴承;同时位于传输轨2一端位置处的基座1上设置有进料机构3,且进料机构3靠近用于粗磨的轴承超精机一侧,其中进料机构3用于将轴承传输到传输轨2内;且位于两个轴承超精机之间的基座1上设置有送料机构5,送料机构5用于将粗磨完的轴承送入到下一个轴承超精机内进行精磨。
参照图1,进料机构3包括支撑块31、立柱32、驱动板33、第三气缸34;其中支撑块31设置有两块且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传输轨2的两侧,且立柱32在每一个支撑块31上均设置有两根,立柱32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块31的两侧,此时两侧支撑块31上的四根立柱32之间即可放置多个上下叠放在一起的轴承,通过立柱32即可对轴承进行限位。
参照图1,驱动板33位于两侧支撑块31之间的位置处,其中第三气缸34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且第三气缸34的活塞杆上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板33的一端,此时第三气缸34的活塞杆伸缩后即可带动驱动板33在两侧支撑块31之间来回滑移。
参照图2,位于每个轴承超精机上的超精驱动器下侧的基座1上均设置有夹持机构4,夹持机构4用 于对传输轨2上的一个轴承进行夹持;该种夹持机构4包括支撑台41、夹持件42、驱动电机43;且该种夹持件42为从动滚轮421、主动滚轮422、驱动件423,同时该种驱动件423为第一气缸4231;其中支撑台41呈与轴承形状配合使用的圆环状,且支撑台41通过螺栓固定在位于超精驱动器下侧的基座1上,同时支撑台41的高度与传输轨2的高度平齐。
参照图2,从动滚轮421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传输轨2的一侧位置处,且从动滚轮421利用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台41上;其中第一气缸42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位于传输轨2远离从动滚轮421一侧的基座1上,且驱动电机4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4231的活塞杆端部;同时主动滚轮422通过轴承连接在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上;当第一气缸4231带动主动滚轮422朝向靠近从动滚轮421一侧移动后,主动滚轮422即可将轴承压紧在从动滚轮421上。
参照图2,两个从动滚轮421与一个主动滚轮422之间呈“品”字形分布在支撑台41的周侧,其中从动滚轮421、主动滚轮422的外壁上均粘结有橡胶垫6,且橡胶垫6为橡胶材质构成。
参照图3,送料机构5包括送料气缸51、第四气缸52、连接板53、主控电路板54、红外感应器55,其中送料气缸51固定在位于传输轨2下侧的基座1上,且位于送料气缸51上侧的传输轨2中部开设有长条孔7,长条孔7的延伸方向与传输轨2的延伸方向平行;同时第四气缸52通过螺栓固定在送料气缸51的活塞杆端部,且连接板53焊接在第四气缸52的活塞杆端部,其中连接板53沿竖直向上方向延伸且连接板53穿过条形孔后用于穿入到轴承内。
参照图3,主控电路板54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其中主控电路板54与送料气缸51、第四气缸52均电性连接在一起;同时红外感应器55通过螺栓固定在位于连接板53上侧的传输轨2上,当红外感应器55检测到轴承移动到连接板53的位置处后,红外感应器55将信号传递给主控电路板54,主控电路板54将信号传递给第四气缸52和送料气缸51,第四气缸52伸缩后即可带动连接板53上移,从而使得连接板53穿过轴承,随后送料气缸51伸缩后即可带动第三气缸34移动。
原理:参照图2,首先需要利用第一个轴承超精机对轴承进行粗磨,此时利用主动滚轮422即可将轴承压紧在从动滚轮421上,从而完成对轴承的定位,随后超精驱动器即可利用粗磨油石对轴承进行粗磨加工;当轴承粗磨加工完后,第一气缸4231驱动主动滚轮422朝向远离从动滚轮421的一侧移动。
参照图1,随后第三气缸34带动驱动板33朝向靠近传输轨2一侧移动后,驱动板33即可将位于立柱32最下端的轴承推往传输轨2内;此时传输轨2内的轴承由于受到来自新进入的轴承的挤压力,故传输轨2内的轴承会移动一个轴承的外径长度的距离,此时支撑台41(参照图2)内已经加工完的轴承即可被未加工的轴承挤压出去。
参照图3,其中已经经过粗磨加工的轴承即可沿着传输轨2朝向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移动,又由于传输轨2供多个轴承同时传输,当轴承移动到送料机构5位置处时,红外感应器55检测到轴承移动到连接板53的位置处后,红外感应器55将信号传递给主控电路板54,主控电路板54将信号传递给第四气缸52和 送料气缸51,第四气缸52伸缩后即可带动连接板53上移,从而使得连接板53穿过轴承,随后送料气缸51伸缩后即可带动第三气缸34移动,从而将周侧送入到下一个轴承超精机内。
参照图1,此时传输轨2内的轴承由于受到来自新进入的轴承的挤压力,故传输轨2内的轴承会移动一个轴承的外径长度的距离;此时已经被第二个轴承超精机精磨后的轴承即可被待加工的轴承挤出去,粗磨后的轴承即可被送入到第二个轴承超精机内进行精磨。
参照图1,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更换轴承,通过夹持件42(参照图2)的松紧、进料机构3的进料、送料机构5的送料,最终即可实现比较方便的将轴承从一个轴承超精机上传输到另一个轴承超精机上,从而完成轴承的粗磨和精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个轴承超精机之间的基座(1)、位于所述基座(1)上且用于同时输送多个轴承的传输轨(2)、两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且分别用于对经过两个轴承超精机的轴承进行定位的夹持机构(4),位于所述传输轨(2)一端的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轴承进入到所述传输轨(2)内的进料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位于超精驱动器下侧的所述传输轨(2)上且与所述传输轨(2)平齐的支撑台(41)、用于将传输到所述支撑台(41)上的轴承夹持在所述支撑台(41)上的夹持件(42),位于两个轴承超精机之间的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送料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5)包括用于带动轴承朝向下一个所述夹持机构(4)移动的送料气缸(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42)包括位于所述传输轨(2)一侧的所述支撑台(41)上设置的从动滚轮(421)、转动连接在所述传输轨(2)远离所述从动滚轮(421)一侧的所述基座(1)上且用于将轴承压紧在所述从动滚轮(421)上的主动滚轮(422)、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滚轮(422)朝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从动滚轮(421)一侧移动的驱动件(4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23)为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的第一气缸(42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4231)的活塞杆上且用于带动所述主动滚轮(422)转动的驱动电机(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滚轮(422)、所述从动滚轮(421)的外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抵紧在轴承上的橡胶垫(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3)包括固定在所述传输轨(2)两侧的支撑块(31)、固定在所述支撑块(31)两侧上的立柱(32)、设置在两侧所述支撑块(31)之间的所述基座(1)上的驱动板(33)、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33)从而将位于四根所述立柱(32)之间的轴承推往所述传输轨(2)内的第三气缸(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5)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送料气缸(51)的活塞杆上的第四气缸(52)、固定在所述第四气缸(52)的活塞杆端部且用于穿过轴承的连接板(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主控电路板(54)、位于所述连接板(53)上侧的所述传输轨(2)上固定有与所述主控电路板(54)电性连接的红外感应器(55),当所述红外感应器(55)检测到轴承后,所述红外感应器(55)将信号传递给所述主控电路板(54),所述主控电路板(54)将信号传递给所述第四气缸(52)和所述送料气缸(51),所述主控电路板(54)控制所述送料气缸(51)和位于所述第四气缸(52)带动轴承朝向下一个所述夹持机构(4)移动。
CN201721227301.3U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 Active CN207372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7301.3U CN207372940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7301.3U CN207372940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2940U true CN207372940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4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7301.3U Active CN207372940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294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6122A (zh) * 2018-08-06 2018-12-07 蚌埠飞宇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收料装置
CN108972315A (zh) * 2018-09-14 2018-12-11 湖北优尔特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生产用滚道超精机
CN110877275A (zh) * 2019-11-04 2020-03-13 嘉善广翔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套专用的弹夹式上料抛光机
CN112676790A (zh) * 2020-12-15 2021-04-20 浙江智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保持架装配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6122A (zh) * 2018-08-06 2018-12-07 蚌埠飞宇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收料装置
CN108946122B (zh) * 2018-08-06 2021-06-08 蚌埠飞宇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收料装置
CN108972315A (zh) * 2018-09-14 2018-12-11 湖北优尔特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生产用滚道超精机
CN110877275A (zh) * 2019-11-04 2020-03-13 嘉善广翔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套专用的弹夹式上料抛光机
CN112676790A (zh) * 2020-12-15 2021-04-20 浙江智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保持架装配装置
CN112676790B (zh) * 2020-12-15 2022-03-25 浙江智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保持架装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72940U (zh) 一种轴承超精机组的走料装置
CN203509799U (zh) 轴套内表面处理装置
CN109483397A (zh) 一种手机外壳圆弧面自动打磨方法
CN105598758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曲轴柔性自动化连线及曲轴的加工方法
CN106984833A (zh) 一种基于用于圆柱形工件加工的自动车床的加工方法
CN104493001A (zh) 一种冲床上的自动上料机
CN206814076U (zh) 无纺布预压机构
CN207223693U (zh) 一种轴承超精机的换料装置
CN104400549B (zh) 一种自带导轨的斜向防护罩
CN210588496U (zh) 一种圆柱滚子端面磨削的工装夹具
CN203600015U (zh) 轴承内圈挡边和推力球轴承滚道磨削装置
CN207147529U (zh) 一种发动机生产线在线检测辅助装置
CN205968581U (zh) 一种全自动轴承抛光检测一体机
CN103213018A (zh) 一种弓锯床加工物料进给装置
CN107138805A (zh) 一种智能化内圆切片机切片方法
CN207077324U (zh) 多尺寸圆柱形工件表观打磨夹具
CN106315222A (zh) 嵌件移送流水线
CN207158388U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生产用上料装置
CN206870012U (zh) 一种用于fpc软板背胶生产的多工位旋转模切装置
CN202499805U (zh) 一种准确定位玻璃钻孔机
CN206123291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加工系统
CN108747410A (zh) 一种制动钳壳体数控加工生产线
CN106938357A (zh) 一种智能化内圆切片机床
CN109396861A (zh) 一种制动钳壳体数控加工生产线
CN204566860U (zh) 一种带整平装置的热压式面料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