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3248U - 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3248U
CN207353248U CN201721286623.5U CN201721286623U CN207353248U CN 207353248 U CN207353248 U CN 207353248U CN 201721286623 U CN201721286623 U CN 201721286623U CN 207353248 U CN207353248 U CN 207353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encapsulating structure
phases
supply voltage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866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美飞
李祥
盛春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il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866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53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3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3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onding areas
    • H01L2224/0601Structure
    • H01L2224/0603Bonding areas having different sizes, e.g. different heights or wid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35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48137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e.g.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5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4822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48245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 H01L2224/48247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connecting the wire to a bond pad of the i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9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wire connectors
    • H01L2224/491Disposition
    • H01L2224/4911Disposition the connectors being bonded to at least one common bonding area, e.g. daisy chain
    • H01L2224/49111Disposition the connectors being bonded to at least one common bonding area, e.g. daisy chain the connectors connecting two common bonding areas, e.g. Litz or braid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9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wire connectors
    • H01L2224/491Disposition
    • H01L2224/4912Layout
    • H01L2224/49171Fan-ou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包括:集成功率模块;以及用于包封所述集成功率模块的封装料,其中,所述集成功率模块,包括:引线框架,所述引线框架具有多个管芯垫和多个管脚;以及固定在所述多个管芯垫上的多个高侧晶体管和多个低侧晶体管、第一栅极驱动芯片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所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用于为所述多个高侧晶体管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所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用于为所述多个低侧晶体管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所述多个管脚包括从所述封装结构的第一侧边伸出的多个高压管脚,以及从所述封装结构的第二侧边伸出的多个低压管脚。该封装结构将高压管脚和低压管脚布置在不同的侧边上,从而可以设置不同的管脚间距以及避免布线的相互影响,提供可靠性。

Description

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半导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机驱动的集成功率模块及智能功率模块。
背景技术
在电机驱动应用中,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电路从直流电源产生三相的驱动电压,用于向三相电机供电。现有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多个栅极驱动芯片、以及由多个晶体管组成的全桥电路。随着人们对于芯片高集成、小型化的需求,已经将电机驱动电路形成集成功率模块,以实现电机控制和功率驱动一体化。
图1和2分别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集成功率模块的示意性电路图和内部透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第一至第三栅极驱动芯片U1至U3、以及第一至第三高侧晶体管Q11、Q21和Q31、第一至第三低侧晶体管Q12、Q22和Q32。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用于产生预定相位差的逻辑控制信号。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用于产生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串联连接的第一高侧晶体管Q11和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的导通状态,在二者的中间节点U产生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U相输出信号。类似地,在第二高侧晶体管Q21和第二低侧晶体管Q22的中间节点V产生V相输出信号,以及在第三高侧晶体管Q31和第三低侧晶体管Q32的中间节点W产生W相输出信号。
栅极驱动芯片如图2所示,集成功率模块100将控制芯片、栅极驱动芯片和晶体管安装在同一个引线框上。在集成功率模块100中,第一至第三高侧晶体管Q11、Q21、Q31和第一至第三低侧晶体管Q12、Q22、Q32沿横向并列设置于独立的焊芯垫上。由于焊芯垫之间需要留有安全距离,晶体管横向上的尺寸受到限制。栅极驱动芯片第一至第三栅极驱动芯片U1至U3和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的位置选择大大占用了纵向空间,进一步使得晶体管纵向的尺寸也受到了限制。由于晶体管的尺寸受到限制,因此集成功率模块100的输出功率也受到限制。进一步地,在集成功率模块100中,第一至第三低侧晶体管Q12、Q22、Q32的源极均连接至同一管脚PGND,在系统应用上只能应用于单电阻采样,无法应用扩展或升级。
此外,集成功率模块100中的芯片数量多达4个。芯片之间采用引线连接,因此,在集成功率模块100内部,引线数量多、乱、杂、长,封装时容易受到应力发生引线弯曲、短路、塌陷、漏引线、引线断裂等问题,使得模块生产的不良率增加,生产成本增高。高压管脚与低压管脚设置混乱,增加了外围PCB走线的复杂程度。
此外,现有技术提供的集成功率模块100中的栅极驱动芯片第一至第三栅极驱动芯片U1至U3中包括自举二极管,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自举电阻的阻值在300Ω左右,高于一般模块十几倍,可能会导致系统启动不良或变慢,影响系统性能。
进一步地,该集成功率模块100中的栅极驱动芯片第一至第三栅极驱动芯片U1至U3没有集成过流保护、过温保护、FO报警等功能,使得该集成功率模块100的布局设计无法用来重复封装成不内置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的集成功率模块,如额外增加低压栅极驱动模块,其管脚引线又会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功率模块,其可在实现小体积封装模块的低成本、多管脚布局的基础上实现大功率以及可扩展功能的智能功率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功率模块;以及用于包封所述集成功率模块的封装料,其中,所述集成功率模块,包括:引线框架,所述引线框架具有多个管芯垫和多个管脚;以及固定在所述多个管芯垫上的多个高侧晶体管和多个低侧晶体管、第一栅极驱动芯片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所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用于为所述多个高侧晶体管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所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用于为所述多个低侧晶体管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所述多个管脚包括从所述封装结构的第一侧边伸出的多个高压管脚,以及从所述封装结构的第二侧边伸出的多个低压管脚。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彼此相对。
优选地,所述多个低压管脚中彼此相邻的管脚之间的间距为标准间距。
优选地,所述多个高压管脚中彼此相邻的管脚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标准间距的n倍,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根据相邻管脚之间的电压差设置n的数值,以满足电气间距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多个高压管脚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正端、第二直流电源正端、第一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第一U相输出端、第二U相输出端、第一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第一V相输出端、第二V相输出端、第一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第一W相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和所述U相输出端彼此相邻,所述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和所述V相输出端彼此相邻,所述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和所述W相输出端彼此相邻。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正端、所述第一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所述第一U相输出端、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正端、所述第一V相输出端、所述第一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所述第一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第一W相输出端、所述第二V相输出端、所述第二U相输出端依次排列。
优选地,所述第一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与所述第一U相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V相输出端与所述第一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之间、所述第一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与第一W相输出端之间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1倍或2倍。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正端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正端与相邻管脚之间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
优选地,所述第二V相输出端与所述第一W相输出端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
优选地,所述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与所述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之间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
优选地,所述第二V相输出端与所述第二U相输出端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
优选地,所述封装结构还包括多个支撑管脚,所述多个支撑管脚分别与相应的输出端一起连接至所述封装料内部的管芯垫,用于所述管芯垫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多个支撑管脚的位于所述封装料外部的部分切断。
优选地,所述多个支撑管脚分别与相应的输出端相邻。
优选地,所述多个低压管脚包括多个控制信号管脚、多个模拟信号管脚和多个I/O信号管脚。
优选地,所述多个低压管脚包括多个霍尔信号管脚、多个模拟信号和多个I/O信号管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所有高压管脚均设计在模块的一侧,所有低压管脚在模块的另一侧。该布局方案很好地杜绝了高压管脚和低压管脚之间因电气间距不够而造成管脚漏电或电路损坏的风险。在印刷电路板的布线上,更有利于高压走线与低压走线分开,避免走线的相互影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高压管脚中相邻管脚之间的电压差设置间距,从而可以兼顾有效管脚数量和电气间距的要求。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设置分别与相应的输出端一起连接至管芯垫的支撑管脚,用于内部管芯垫的固定,从而提高封装结构的可靠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针对三相输出中的U相输出和V相输出,分别提供两个管脚并且在外部电连接,以便于优化集成功率模块中的芯片布局。采用该管脚分布方式,如上文所述,在封装料的内部,可以将高侧晶体管放置在一起,以及将低侧晶体管放置在一起,并且采用高压带将高侧晶体管与低侧晶体管彼此隔离。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集成功率模块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2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集成功率模块的内部透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4示出图3中的电机控制专用芯片的管脚分布图。
图5示出图3中的第一栅极驱动芯片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的管脚分布图。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内部透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8示出图7中的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的布局示意性框图。
图9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内部透视图。
图10示出根据本法第三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中,术语“高压管脚”表示芯片或封装结构中可能出现高压状态的管脚,术语“低压管脚”表示芯片或封装结构中一直处低压状态的管脚。
本实用新型可以各种形式呈现,以下将描述其中一些示例。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示意性电路图。
该集成功率模块200包括第一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1、U12、第一辅助模块C1、以及第一至第三高侧晶体管Q11、Q21和Q31、第一至第三低侧晶体管Q12、Q22和Q32。
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设置在集成功率模块200的外部,与集成功率模块200的管脚相连接。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用于产生预定相位差的多个逻辑控制信号。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用于产生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至第三高侧晶体管Q11、Q21和Q31的导通状态。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用于产生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一至第三低侧晶体管Q12、Q22和Q32的导通状态。
第一高侧晶体管Q11和第一低侧晶体管Q12串联连接在供电端P和U相直流电源负端之间,在二者的中间节点U产生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U相输出信号。类似地,在第二高侧晶体管Q21和第二低侧晶体管Q22的中间节点V产生V相输出信号,以及在第三高侧晶体管Q31和第三低侧晶体管Q32的中间节点W产生W相输出信号。U、V、W相输出信号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并且彼此存在预定相位差。
第一辅助模块C1用于辅助走线,以改善集成功率模块200的内部布局和走线。第一辅助模块C1是低成本芯片,例如仅包括衬底、布线层和焊盘(bonding pad)。可选地,第一辅助模块C1还可以包括有源器件,用于实现信号转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模块C1位于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和第三低侧晶体管Q32的栅极之间,使得第一引线从第一辅助模块C1连接至第三低侧晶体管Q32的栅极,第二引线从第一辅助模块C1连接至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
图4示出图3中的电机控制专用芯片的管脚分布图。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包括多个管脚,管脚名称和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1.电机控制专用芯片的管脚名称及其描述
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的管脚HWN、HWP、HVN、HVP、HUN、HUP连接外部的霍尔传感器。该霍尔传感器检测电机的转子磁体的位置。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的管脚UH、VH和WH连接至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用于提供高侧控制信号,管脚UL、VL和WL连接至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用于提供低侧控制信号。
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的管脚RCL用于接收过流检测信号。当该信号超过阈值时触发过流保护,从而停止提供高侧控制信号和低侧控制信号。
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的管脚VREG用于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从而给外围电路供电。
图5示出图3中的栅极驱动芯片的管脚分布图。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用于驱动第一至第三高侧晶体管Q11、Q21和Q31,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用于驱动第一至第三低侧晶体管Q12、Q22和Q32,
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分别包括多个管脚,管脚名称和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2.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的管脚名称及其描述
管脚名称 描 述
VBU 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
VBV 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
VBW 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
HINU U相高侧信号输入
HINV V相高侧信号输入
HINW W相高侧信号输入
VCCH 电源电压
COM1
SD 高侧关断输入
WVS 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地
WHO W相高侧栅极输出信号
VVS 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地
VHO V相高侧栅极输出信号
UVS 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地
UHO U相高侧栅极输出信号
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的管脚HINU、HINV、HINW分别连接至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的UH、VH和WH,用于接收高侧控制信号,管脚UHO、VHO、WHO分别连接至第一至第三高侧晶体管Q11、Q21和Q31的栅极,用于提供高侧驱动信号。
表3.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的管脚名称及其描述
OCL 限流保护信号输出端
VCCL 电源电压
LINU U相低侧信号输入
LINV V相低侧信号输入
LINW W相低侧信号输入
FO 报警信号输出端
VREG 稳压输出端
SNS 过流感应输入端
COM2
WLO W相低侧栅极输出信号
VLO V相低侧栅极输出信号
ULO U相低侧栅极输出信号
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的管脚LINU、LINV、LINW分别连接至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的UL、VL和WL,用于接收低侧控制信号,管脚ULO、VLO、WLO分别连接至第一至第三低侧晶体管Q12、Q22和Q32的控制端,用于提供低侧驱动信号。
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的管脚OCL和SNS分别提供限流保护信号和接收过流检测信号。该限流保护信号提供至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的管脚SD。因而,在触发限流保护时,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关断,从而停止高侧晶体管的工作。
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的管脚VREG作为基准电源,可供给外部电路使用。
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的管脚FO用于提供过流和/或欠压报警信号。
在工作中,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根据霍尔传感器检测电机的转子磁体的位置,分别为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提供高侧控制信号和低侧控制信号。进一步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分别用于控制高侧晶体管和低侧晶体管,从而为电机的三相绕组提供三相输出电压。因此,电机控制专用芯片A1根据电机的转子磁体的位置作出反应,从而对三相绕组进行相应的激励,以产生转子磁体旋转所需的转矩。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内部透视图。
该集成功率模块200包括引线框架210。该引线框架210包括第一至第七管芯垫211~217,其中,第一至第四管芯垫211~214形成在该引线框架210的一内侧,第五管芯垫215、第六管芯垫216、第七管芯垫217形成在该引线框架210相对的另一侧。
该集成功率模块200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第一辅助模块C1、第一高侧晶体管Q11、第二高侧晶体管Q21、第三高侧晶体管Q31、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第二低侧晶体管Q22以及第三低侧晶体管Q32。第一高侧晶体管Q11、第二高侧晶体管Q21以及第三高侧晶体管Q31位于第一管芯垫211上,第一低侧晶体管Q12位于第二管芯垫212上,第二低侧晶体管Q22位于第三管芯垫213上,第三低侧晶体管Q32位于第四管芯垫214上。第一高侧晶体管Q11与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经由管脚U1和U2彼此连接,第二高侧晶体管Q21与第二低侧晶体管Q22经由管脚V1和V2彼此连接,第三高侧晶体管Q31与第三低侧晶体管Q32经由内部的引线彼此连接。
与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集成功率模块100不同,根据本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200将高侧晶体管设置在公共的管芯垫上,将低侧晶体管设置各自独立的管芯垫上。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第二低侧晶体管Q22和第三低侧晶体管Q32的源极经由各自的管脚实现外部电连接。在集成功率模块200的外部分别将三个独立的采样电阻相应的管脚,从而连接至三个低侧晶体管的源极。该集成功率模块200可以分别对三相中的每一相进行采样,因此可以实现多种电机控制算法,容易扩展和升级。
进一步地,该集成功率模块200将高侧晶体管与低侧晶体管分开设置,因此可以减小晶体管对应管芯垫之间的安全距离,使得可以在该集成功率模块上放置更大尺寸的晶体管,从而可以提高集成功率模块200的输出功率。例如,第一高侧晶体管Q11、第二高侧晶体管Q21、第三高侧晶体管Q31、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第二低侧晶体管Q22以及第三低侧晶体管Q32各自在彼此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分别有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在0.6毫米至2.5毫米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尺寸在0.6毫米至5毫米的范围内。
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位于第五管芯垫215上,第一辅助模块C1位于第六管芯垫216上。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靠近第一高侧晶体管Q11、第二高侧晶体管Q21和第三高侧晶体管Q31,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靠近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第二低侧晶体管Q22、第三低侧晶体管Q32和第一辅助模块C1。
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通过引线与第一高侧晶体管Q11、第二高侧晶体管Q21和第三高侧晶体管Q31电连接,用于分别为第一高侧晶体管Q11、第二高侧晶体管Q21以及第三高侧晶体管Q31提供栅极驱动信号,以控制其导通或关断。
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通过引线与第三低侧晶体管Q32和第二低侧晶体管Q22电连接,并经由第一辅助模块C1与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电连接,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用于分别为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第二低侧晶体管Q22和第三低侧晶体管Q32提供栅极驱动信号,以控制其导通或关断。
在本实施例中,集成功率模块200的内部集成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以及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为高压栅极驱动芯片,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为低压栅极驱动芯片。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的主要功能参见上文结合图4和5描述的内容。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可以位于集成功率模块200外部,或者集成在高压栅极驱动芯片中。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单独设置在公共的第七管芯垫217上,从而可以减小芯片间的安全距离,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此外,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的电阻值可以按需求进行调节,只需更换相应二极管就可以达到目的。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是在单个P型衬底上形成的单个芯片。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的阳极为P型衬底,经由第七管芯垫217与外部连接,从而可以省去将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的阳极互相连接所需的引线。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的阴极分别连接至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的相应输入端。
第一辅助模块C1用于辅助走线,以改善集成功率模块200的内部布局和走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集成功率模块200内部,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远离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的低侧驱动信号输出端U应当连接至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的栅极,以控制后者的导通状态。第一辅助模块C1设置在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和第一低侧晶体管Q12之间,使得第一引线从第一辅助模块C1连接至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的栅极,第二引线从第一辅助模块C1连接至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辅助模块C1桥接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和第一低侧晶体管Q12之间的引线。与直接将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和第一低侧晶体管Q12相连接的单条引线相比,第一辅助模块C1改变引线的走向及避免与其他引线之间的交叉,从而实现灵活的芯片布局和走线。因此,引线之间间距足够宽,可以有效地减小引线之间的电磁干扰,模块封装时不容易出现短路、断裂、塌丝等现象,增加了模块生产的可靠性,提升了生产良率和效率。
集成功率模块200包括多个管脚,不仅包括上述与管芯垫相连接的管脚,而且包括采用引线与内部芯片相连接的多个管脚。集成功率模块200的管脚名称及其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4.集成功率模块的管脚名称及其描述
该集成功率模块200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在第一侧边设置多个高压管脚,包括:在表4示出的直流电源正端P1和P2,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U、VBV、VBW,输出端U、V、W。在第二侧边设置多个低压管脚,包括多个控制信号管脚、多个模拟信号管脚和多个I/O信号管脚。所述多个控制信号管脚包括:高侧信号输入HINU、HINV、HINW,低侧信号输入LINU、LINV、LINW等。所述多个模拟信号管脚包括:稳压输出端VREG、过流感应输入端SNS等。所述多个I/O信号管脚包括高侧关断输入SD、限流保护信号输出端OCL、报警信号输出端FO等。
在集成功率模块200的管脚中,所有高压管脚均设计在模块的一侧,所有低压管脚在模块的另一侧,从而杜绝了高压管脚和低压管脚之间因电气间距不够而造成管脚漏电或电路损坏的风险。在印刷电路板的布线上,更有利于高压走线与低压走线分开,避免走线的相互影响。
另外,为了模块框架的稳定性,设置假管脚作为模块框架的一部分引出,但管脚会在模块外部剪掉,既起到支撑管芯垫的作用,又不会增加多余的管脚而影响外围的印刷电路板的走线。
在集成功率模块200内部,还包括高压带221。该高压带221围绕第一至第三高侧晶体管Q11、Q21和Q31,并且延伸至集成功率模块外部,形成管脚VBV。高压带221将高侧晶体管与低侧晶体管和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1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12隔离,大大降低了模块内部各芯片之间的电磁干扰,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控制电路受到电磁干扰而发生误动作。
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示意性电路图。
该集成功率模块300包括第一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1、U22、第一辅助模块C1、第二辅助模块C2、以及第一至第三高侧晶体管Q11、Q21和Q31、第一至第三低侧晶体管Q12、Q22和Q32。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还包括电机控制专用芯片的功能。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的一部分区域用于电机控制专用模块,另一部分区域用于低压栅极驱动模块,在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的内部实现电机控制专用模块与低压栅极驱动模块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还可以提供辅助走线和信号切换功能。在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的外部,经由第二辅助模块C2将电机控制专用模块与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电连接。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将电机控制专用模块和低压栅极控制模块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中,二者之间采用内部连接,采用第二辅助模块用于电机控制专用模块与第一栅极驱动芯片之间的电连接。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其他方面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该集成功率模块进一步集成电机控制功能,并且减少了引线数量。采用第一辅助模块和第二辅助模块可以改善集成功率模块200的内部布局和走线,提高集成功率模块的可靠性,提升了生产良率和效率。
图8示出图7中的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的布局示意性框图。
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包括电机控制专用模块ASIC和低压侧栅极驱动模块LVIC。
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将电机控制专用模块和低压栅极控制模块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中。电机控制专用模块和低压栅极控制模块参见表1和表2,在此不再详述。
在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的内部,电机控制专用模块的三个低侧控制信号输出端UL、VL和WL与低压栅极控制模块的三个低侧控制信号输入端LINU、LINV和LINU相连接,电机控制专用模块的稳压输出端VREG、电源电压VCC和地COM分别与低压栅极控制模块的稳压输入端VREG、电源电压VCC和地COM相连接。
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包括多个管脚,其中至少包括未在内部连接的管脚,管脚名称和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5.包括电机控制专用模块的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的管脚名称及其描述
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是包括电机控制和低压驱动两种功能的集成芯片。电机控制专用模块和低压栅极驱动模块之间的连接是芯片内部走线,从而减小了外部引线的数量,并且避免受干扰以及响应更迅速,生产良率和产品可靠性更好。在该芯片集成方案中,可以两个模块的重复功能电路合并为一个电路,例如,供电电路,从而可以节省芯片面积和管脚,使得封装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变多。该芯片集成方案可以将节省的芯片资源用于扩展其他功能,例如:数据交换、分时省电、过压检测保护等。
图9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内部透视图。
如图9所示,集成功率模块300包括引线框架。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300可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引线框架2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300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包括电机控制专用模块和低压栅极驱动模块,以及采用第二辅助模块C2实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与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之间的引线桥接,以及集成功率模块300管脚名称不同。下文对二者的相同之处不再详述。
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第二辅助模块C2位于第五管芯垫215上,第二辅助模块C2位于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集成功率模块300的内部集成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以及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为高压栅极驱动芯片,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为低压栅极驱动芯片。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的主要功能参见上文结合图5和8描述的内容。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至第三自举二极管B1、B2、B3可以位于集成功率模块300外部,或者集成在高压栅极驱动芯片中。
第二辅助模块C2用于辅助走线,以改善集成功率模块300的内部布局和走线。第二辅助模块C2是低成本芯片,例如仅包括衬底、布线层和焊盘。可选地,第二辅助模块C2还可以包括有源器件,用于实现信号转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包括电机控制专用模块的功能,因此包括与电机控制专用模块相关的多个管脚。
集成功率模块300包括多个管脚,不仅包括上述与管芯垫相连接的管脚,而且包括采用引线与芯片相连接的多个管脚。集成功率模块300的管脚名称及其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6.集成功率模块的管脚名称及其描述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300的管脚数量和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200相同,然而,该集成功率模块300的管脚名称及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200相比存在着差别,并且包括新增的第二辅助模块C2。下文仅描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二者的相同之处不再详述。
如图9所示,在集成功率模块300内部,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相连接的引线包括第一至第三组引线。根据引线连接方式的不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的管脚可以分为第一至第三组管脚。第一组管脚包括用于提供栅极驱动信号的管脚ULO、VLO、WLO,分别经由第一组引线与三个低侧晶体管相连接。第二组管脚包括用于高压栅极驱动芯片的控制信号管脚(UH、VH、WH等)、模拟信号管脚(VSP、RT、PC、PCT、SNS等)和I/O管脚(FG、FGS、CCW等)和预留管脚,第三组管脚包括用于接收霍尔信号的管脚HWN、HWP、HVN、HVP、HUN、HUP。第二组管脚和第三组管脚经由第一组引线连接至第二辅助模块C2。进一步地,第二组引线将第二组管脚相关的引线从第二辅助模块C2连接至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第三组引线将第三组管脚相关的引线从第二辅助模块C2连接至集成功率模块300的相应管脚。
该集成功率模块300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在第一侧边设置多个高压管脚,包括:在表6示出的直流电源正端P1和P2,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U、VBV、VBW,输出端U、V、W。在第二侧边设置多个低压管脚,包括多个霍尔信号管脚、多个模拟信号管脚和多个I/O信号管脚。所述多个霍尔信号管脚包括:霍尔输入端HWN、HWP、HVN、HVP、HUN、HUP等。所述多个模拟信号管脚包括:稳压输出端VREG、调速电压输入端VSP、载频设置端RT、相位控制输入端PC、VSP失调输出端PCT、过流感应输入端SNS等。所述多个I/O信号管脚包括FG信号输出端FG、FG信号开关FGS、方向开关CCW等。
该集成功率模块300的低压管脚分布进行了精心合理的设计。将集成功率模块300的空管脚用于新的第三组管脚HWP、HVN、HVP、HUN、HUP。集成功率模块300与第三组管脚HWP、HVN、HVP、HUN、HUP相对应的管脚均位于集成功率模块300的邻近第二辅助模块C2的一侧中间位置。将易受到干扰要求尽量靠近芯片的模拟信号管脚(VSP、RT、PC、PCT、SNS等),全部设计放在集成功率模块300邻近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的一侧,由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直接引线连接至集成功率模块300的相应管脚上。最后3个I/O管脚(FG、FGS、CCW)和3个预留管脚则由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的辅助引线连接到集成功率模块300邻近第一栅极驱动芯片U21的一侧的相应管脚上。
第二辅助模块C2位于第一栅极驱动芯片C11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之间,使得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的第二组管脚HWP、HVN、HVP、HUN、HUP可以经由第一组引线、第二辅助模块C2和第三组引线连接至集成功率模块300的相应管脚。
第二辅助模块C2将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的第二组管脚和第三组管脚的引线走线方向分别引导至两个不同方向,即从第二辅助模块C2的一个侧边分别引导至两个不同的侧边。第二辅助模块C2可以避免第三组引线与第四组引线之间的交叉,并且减小了引线的长度,从而提高了功率封装模块300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二辅助模块C2将第二栅极驱动芯片U22的霍尔输入管脚集中在集成功率模块300的邻近第二辅助模块C2的一侧中间位置,从而改善了芯片布局,实现了同一个引线框兼容两种或更多种芯片布局方式,因而该集成方案的引线框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图10示出根据本法第三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的封装结构示意图。该封装结构400兼容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集成功率模块。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集成功率模块200内部没有包括电机控制专用芯片,因此需要经由控制信号管脚从外部的电机控制专用芯片接收控制信号;在第二实施例中,集成功率模块300内部设有电机控制专用芯片,从而简化了外部电路,但是需要经由霍尔信号管脚接收霍尔信号。针对该两种集成功率模块,可以采用相同的封装结构400及其管脚分布,然而,多个低压管脚412的管脚名称可以不相同,从而与集成功率模块的类型相对应。
如图所示,封装结构400包括集成功率模块和塑封料420。该集成功率模块例如具有图6或9所示的结构,其主要部分位于在塑封料420的内部。该集成功率模块的多个高压管脚411从封装结构的第一侧边伸出,多个低压管脚412从封装结构的第二侧边伸出。
在该实施例中,该封装结构400包括10个高压管脚411和27个低压管脚412。参见图6和9,高压管脚411从左至右依次为:直流电源正端P2、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U、输出端U1、直流电源正端P1、输出端V1、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V、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W、输出端V2、输出端U2。
在多个低压管脚412中,彼此相邻的低压管脚412之间的间距为标准间距d。
在多个高压管脚411中,彼此相邻的高压管脚411之间的间距是标准间距的n倍,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在多个高压管脚411中,根据相邻管脚之间的电压差设置n的数值,以满足电气间距的要求。
例如,在多个高压管脚411中,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U和输出端U1彼此相邻,输出端V1和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V彼此相邻,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W和输出端W彼此相邻,以便于外部布线。该组管脚中的相邻管脚电压差相对较低,因此,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1倍或2倍,可以以满足电气间距的要求。进一步地,在多个高压管脚411中,直流电源正端P1和P2与相邻的管脚之间的电压差相对较高,因此,与相邻管脚之间的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以满足电气间距的要求。进一步地,在多个高压管脚411中,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V与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VBW彼此相邻,输出端W与输出端V2彼此相邻,输出端V2与输出端U2彼此相邻。该组管脚中的相邻管脚电压差相对较高,因此,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以满足电气间距的要求。
优选地,针对三相输出中的U相输出和V相输出,分别提供两个管脚并且在外部电连接,以便于优化集成功率模块中的芯片布局。采用该管脚分布方式,如上文所述,在封装料420的内部,可以将高侧晶体管放置在一起,以及将低侧晶体管放置在一起,并且采用高压带将高侧晶体管与低侧晶体管彼此隔离。
优选地,该封装结构400的第一侧边还包括三个支撑管脚413。该三个支撑管脚413分别与输出端U2、V2和W相邻,并且在封装料420的内部,与相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同一个管芯垫。该支撑管脚413与相应的输出端管脚一起,用于内部管芯垫的固定,从而提高封装结构400的可靠性。该支撑管脚413位于封装料420外部的部分切断,因而没有用于外部电连接。在该实施例中,支撑管脚413与相应的输出端管脚相邻。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对电路的局部构造的变更、对元器件的类型或型号的替换。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成功率模块;以及
用于包封所述集成功率模块的封装料,
其中,所述集成功率模块,包括:引线框架,所述引线框架具有多个管芯垫和多个管脚;以及固定在所述多个管芯垫上的多个高侧晶体管和多个低侧晶体管、第一栅极驱动芯片和第二栅极驱动芯片;
所述第一栅极驱动芯片用于为所述多个高侧晶体管提供栅极驱动信号,
所述第二栅极驱动芯片用于为所述多个低侧晶体管提供栅极驱动信号,
所述多个管脚包括从所述封装结构的第一侧边伸出的多个高压管脚,以及从所述封装结构的第二侧边伸出的多个低压管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彼此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低压管脚中彼此相邻的管脚之间的间距为标准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高压管脚中彼此相邻的管脚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标准间距的n倍,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相邻管脚之间的电压差设置n的数值,以满足电气间距的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高压管脚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正端、第二直流电源正端、第一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第一U相输出端、第二U相输出端、第一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第一V相输出端、第二V相输出端、第一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第一W相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和所述U相输出端彼此相邻,所述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和所述V相输出端彼此相邻,所述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和所述W相输出端彼此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正端、所述第一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所述第一U相输出端、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正端、所述第一V相输出端、所述第一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所述第一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第一W相输出端、所述第二V相输出端、所述第二U相输出端依次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与所述第一U相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V相输出端与所述第一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之间、所述第一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与第一W相输出端之间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1倍或2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正端和所述第二直流电源正端与相邻管脚之间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与所述W相高侧驱动悬浮供电电压端之间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V相输出端与所述第二U相输出端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V相输出端与所述第一W相输出端的管脚间距等于标准间距d的3倍或更大。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还包括多个支撑管脚,所述多个支撑管脚分别与相应的输出端一起连接至所述封装料内部的管芯垫,用于所述管芯垫的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管脚的位于所述封装料外部的部分切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管脚分别与相应的输出端相邻。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低压管脚包括多个控制信号管脚、多个模拟信号管脚和多个I/O信号管脚。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低压管脚包括多个霍尔信号管脚、多个模拟信号和多个I/O信号管脚。
CN201721286623.5U 2017-09-30 2017-09-30 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 Active CN207353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6623.5U CN207353248U (zh) 2017-09-30 2017-09-30 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6623.5U CN207353248U (zh) 2017-09-30 2017-09-30 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3248U true CN207353248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58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86623.5U Active CN207353248U (zh) 2017-09-30 2017-09-30 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532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7049A (zh) * 2023-02-28 2023-06-09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7049A (zh) * 2023-02-28 2023-06-09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16247049B (zh) * 2023-02-28 2024-01-23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2620A (zh) 用于电机驱动的集成功率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
CN214797412U (zh) 智能功率模块
CN207353235U (zh) 用于电机驱动的集成功率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
CN102931182A (zh) 紧凑型单相集成驱动电路的封装装置及单相集成驱动电路
CN102624203A (zh) 变频调速器及变频空调器
CN109510176A (zh) 一种智能功率模块驱动保护电路
CN207353248U (zh) 用于电机驱动的封装结构
CN207354064U (zh) 用于电机驱动的集成功率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
CN207353240U (zh) 用于电机驱动的集成功率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
CN107658283A (zh) 用于电机驱动的集成功率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
US9906009B2 (en) Semiconductor module
CN207425843U (zh) 用于电机驱动的集成功率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
CN102208865A (zh) 一种用于三相电机桥式驱动的智能功率模块电路
CN104377175B (zh) 封装的功率晶体管和功率封装
CN202871791U (zh) 紧凑型单相集成驱动电路的封装装置及单相集成驱动电路
CN109801892A (zh) 多管芯封装及方法
CN106298737A (zh) 功率模块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5920339U (zh) 一种电源上断电时序控制电路
CN206015258U (zh) 一种具有新型电机驱动功能的智能缝纫机
CN110134974A (zh) 集成电路和应用其的电机装置
CN208589440U (zh) 一种用于电力电子器件mos模块的dbc基板
CN202085067U (zh) 一种用于三相电机桥式驱动的智能功率模块电路
CN109964314A (zh) 半导体模块
CN2838120Y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控制器
CN204179932U (zh) 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