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2080U - 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52080U CN207352080U CN201621248496.5U CN201621248496U CN207352080U CN 207352080 U CN207352080 U CN 207352080U CN 201621248496 U CN201621248496 U CN 201621248496U CN 207352080 U CN207352080 U CN 2073520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 interface
- controller
- load
- te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22 software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其中,包括至少一个测试单元、控制器、第一测试仪及电源,测试单元包括第一负载、第一电控开关及测试样品;其中,第一电控开关,接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切通测试样品到电源或第一测试仪;控制器,控制所有第一电控开关的接口连接;第一测试仪,测试测试样品,并获得测试数据;电源,为测试样品供电;第一负载,对测试样品进行拉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控制多个测试单元中的第一电控开关的接口连接,实现测试仪对多个测试样品的自动化测试,提高了产品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一件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多道测试才可成为一件合格品。现有的电子产品的测试装置往往一次只能测试一件产品,需要操作人员不断的更换测试产品。这样会使得产品的测试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同时依靠人员手动更换测试产品也容易发生测试人员错误操作的情况,导致待测试的产品损坏或测试失败,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测试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测试多个电子产品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测试单元、控制器、第一测试仪及电源,所述测试单元包括第一负载、第一电控开关及测试样品;其中,
所述第一电控开关,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切通所述测试样品到所述电源或所述第一测试仪;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有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接口连接;
所述第一测试仪,测试所述测试样品,并获得测试数据;
所述电源,为所述测试样品供电;
所述第一负载,对所述测试样品进行拉载。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测试仪的测试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试仪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测试样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样品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载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负载,所述测试单元还包括第二电控开关;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测试样品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负载连接,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的输入端与所有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第三接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测试仪,所述第二测试仪的测试端与所述第二负载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受控端及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受控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负载及所述第二负载都为有源负载。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测试样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测试仪的测试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测试仪包括功率分析仪,所述功率分析仪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分析仪的测试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第二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测试系统,包括自动测试装置及计算机,所述自动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测试单元、控制器、第一测试仪及电源,所述测试单元包括第一负载、第一电控开关及测试样品;其中,所述第一电控开关,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切通所述测试样品到所述电源或所述第一测试仪;所述控制器,控制所有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试仪,测试所述测试样品,并获得测试数据;所述电源,为所述测试样品供电;所述第一负载,对所述测试样品进行拉载;所述控制器的数据输入端与所述计 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数据,并传输到所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一个测试单元、控制器、第一测试仪及电源实现了一种自动测试装置,所述测试单元包括第一负载、第一电控开关及测试样品。由电源对产品进行供电,通过第一负载对测试产品进行拉载;当一测试单元内的测试样品切通到第一测试仪时,第一测试仪对该测试单元内的测试样品进行数据测试,当该测试单元内的测试样品切通到电源时,该测试单元内的测试样品不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每个测试单元中的第一电控开关,实现第一测试仪对多个测试样品的自动化测试,提高了产品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测试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测试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测试单元 | 700 | 计算机 |
200 | 控制器 | 110 | 第一负载 |
300 | 第一测试仪 | 120 | 测试样品 |
400 | 电源 | 130 | 第一电控开关 |
500 | 第二负载 | 140 | 第二电控开关 |
600 | 第二测试仪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 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测试装置。
参照图1,包括至少一个测试单元100、控制器200、第一测试仪300及电源400,所述测试单元包括第一负载110、第一电控开关130及测试样品120;其中,所述第一电控开关130,接收所述控制器200的控制信号,切通所述测试样品120到所述电源400或所述第一测试仪300;所述控制器200,控制所有所述第一电控开关130的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试仪300,测试所述测试样品120,并获得测试数据;所述电源400,为所述测试样品120供电;所述第一负载110,对所述测试样品进行拉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测试样品为直流电源,该自动测试装置工作时,由控制器200发送控制信号到每一个第一电控开关130的 控制端,控制需要测试的测试样品120通过第一电控开关130与第一测试仪300的测试端连接;而无需测试的测试样品120仅与电源400连接,进行热机操作,热机操作使得该仪器在测试时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从而使测试样品120的测试数据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由至少一个测试单元100、控制器200、第一测试仪300及电源400实现了一种自动测试装置,所述测试单元100包括第一负载110、第一电控开关130及测试样品120。由电源400对产品进行供电,通过第一负载110对测试产品进行拉载;当一测试单元内的测试样品切通到第一测试仪300时,第一测试仪300对该测试单元100内的测试样品120进行数据测试,当该测试单元100内的测试样品120切通到电源400时,该测试单元100内的测试样品120不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200控制每个测试单元中的第一电控开关130,实现第一测试仪300对多个测试样品120的自动化测试,提高了产品的测试效率。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00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130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测试仪300的测试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130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试仪300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源4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400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130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130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测试样品1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样品12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载110连接,所述控制器200控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具体地,还包括第二负载500,所述测试单元100还包括第二电控开关140;所述第二电控开关140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测试样品1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控开关140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负载110连接,所述第二电控开关140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20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负载500的输入端与所有所述第二电控开关140的第三接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样品120在进行不同的拉载测试时,需要连接不同的负载。通过控制器200对第二电控开关140的控制,使得测试样品120可以在接通第一负载110与第二负载500之间自动切换,从而更快的完成测试。
具体地,该自动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测试仪600,所述第二测试仪600的 测试端与所述第二负载500的输入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测试仪600用于测试第二负载500输入端的相关数据,使得测试样品120的测试数据更加全面、丰富。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00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130的受控端及所述第二电控开关140的受控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负载110及所述第二负载500为有源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有源负载又称主动式负载,是一种表现出稳流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元件或电路。有源负载可以是电路设计中的元件,也可以是一类测试设备。在电子测试设备领域中,有源负载用于自动测试电源供应和其他电功率来源,以确保这些电功率来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在负载情况变化范围(无负载到最大负载)内符合规格。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控开关130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测试样品1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测试仪300的测试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电源4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20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接收所述控制器200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测试仪300包括功率分析仪,所述功率分析仪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源4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分析仪的测试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130的第二接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测试样品120为直流测试样品,该功率分析仪用于测试直流电源的电压、电流、输出功率及频率等数据,并将测试得到的数据存储,以供分析使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200控制多个电控开关,实现测试自动切断或切通到测试仪器,进而实现测试样品120的自动切换;同时控制器200还控制测试样品120自动切换多个不同的负载,以满足测试样品测试时需要连接不同负载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子产品测试的自动化,提高了测试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测试装置及计算机700,该自动测试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所述控制器 200的数据输入端与所述计算机700连接,所述计算机700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数据,并传输到所述控制器200。由于该测试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测试装置,用于对电源产品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测试单元、控制器、第一测试仪及电源,所述测试单元包括第一负载、第一电控开关及测试样品;其中,
所述第一电控开关,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切通所述测试样品到所述电源或所述第一测试仪;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有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接口连接;
所述第一测试仪,测试所述测试样品,并获得测试数据;
所述电源,为所述测试样品供电;
所述第一负载,对所述测试样品进行拉载;
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测试仪的测试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测试仪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测试样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试样品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载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负载,所述测试单元还包括第二电控开关;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测试样品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负载连接,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负载的输入端与所有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第三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测试仪,所述第二测试仪的测试端与所述第二负载的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受控端及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受控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及所述第二负载都为有源负载。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测试样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测试仪的测试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仪包括功率分析仪,所述功率分析仪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分析仪的测试端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第二接口连接。
8.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测试装置及计算机,所述控制器的数据输入端与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数据,并传输到所述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48496.5U CN207352080U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48496.5U CN207352080U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52080U true CN207352080U (zh) | 2018-05-11 |
Family
ID=6236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48496.5U Active CN207352080U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5208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4925A (zh) * | 2019-08-13 | 2019-11-29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测试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
-
2016
- 2016-11-15 CN CN201621248496.5U patent/CN2073520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4925A (zh) * | 2019-08-13 | 2019-11-29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测试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59566A (zh) | 一种二次电源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
CN213457147U (zh) | 老化测试电路及老化测试平台 | |
CN103592477A (zh) | 宇航级电容测试开关通道 | |
CN202548256U (zh) | 短路测试装置 | |
CN205880146U (zh) | 通用自动化测试平台 | |
CN207352080U (zh) | 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
CN113917308A (zh) | 一种印制电路板的自动化测试平台 | |
CN104749478A (zh) | 压接测试电路和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 |
CN205826731U (zh) | 工作电压测量盒 | |
CN115079076A (zh) | 一种元器件老化设备计量装置、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6569187B (zh) | 一种基于老化台的自动监控系统 | |
CN107064853B (zh) | 具有测试电压自动切换功能的电能表耐压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209525427U (zh) | 继电器试验平台综合控制装置 | |
CN217425580U (zh) | 一种耐压仪辅助工装及充电桩的耐压测试系统 | |
CN103792399A (zh) | 多路输入输出电路板的测试夹具 | |
CN104849584B (zh) | 过负荷保护卡件的功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202330629U (zh) | 电气安全工器具试验仪 | |
CN211669544U (zh) | 测试系统 | |
CN204964642U (zh) | 自动测试平台的测试系统 | |
KR100961170B1 (ko) | 전력소자 자동 진단 시스템 | |
CN207894990U (zh) | 一种电流测试适配盒和汽车电子产品的电流测试装置 | |
CN202182917U (zh) | 多电池内阻测试电路 | |
CN219574270U (zh) | 一种高压测试装置 | |
CN218974542U (zh) | 一种硬件检测设备及硬件测试系统 | |
CN107561394B (zh) | 一种测试车载充电机低压供电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