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0496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0496U
CN207350496U CN201721014568.4U CN201721014568U CN207350496U CN 207350496 U CN207350496 U CN 207350496U CN 201721014568 U CN201721014568 U CN 201721014568U CN 207350496 U CN207350496 U CN 207350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air conditioner
indoor apparatus
foreboard
suppor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145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展波
姚永林
杨贝贝
陈彬
徐帆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145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50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0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0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本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器、风扇组件以及电气部件;其中,壳体包括彼此可拆卸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中设置热交换器和风扇组件,第二容纳腔中设置电气部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使用状态下以上下位置关系通过固定结构叠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装配、拆卸都很方便,并且便于布置或进一步追加功能部件。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分为落地式和壁挂式。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通常被放置在房间的角落里,然而,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相对占地面积较大。一种常见的壁挂式的空调室内机通常被水平安装在墙壁靠近天花板的位置处。水平安装的壁挂式室内机尺寸较小,然而,水平安装壁挂式室内机占居墙面中间的一块面积,美观度较差。
已有通过挂壁的方式安装在墙角的竖式挂壁空调室内机被开发出来。这种空调室内机通常包括外壳、容纳在外壳内的热交换器、风扇组件以及电气部件等。然而,由于空调室内机为挂壁安装,体积较大,当室内机维修时,需要将整机拆下,操作不便。
因此,需要对竖式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进行改进,提高维修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器、风扇组件以及电气部件;其中,壳体包括彼此可拆卸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壳体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中设置热交换器和风扇组件,第二容纳腔中设置电气部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使用状态下以上下位置关系通过固定结构叠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上部,或者也可以将述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端板、两个成角度设置的第一侧板以及连接两个第一侧板的第一前板,两个第一侧板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吸风面,第一前板上设有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第二壳体具有至少一端板、成角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以及第二前板,第二前板的边缘与第一前板的边缘相互对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面板,面板同时覆盖在第一前板和第二前板上,第一前板与第二前板的接缝至少部分地被面板遮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固定结构包括卡合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壳体边缘上设有卡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的壳体边缘上设有与卡扣匹配的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壳体设有一个或多个支承件,支承件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壳体上。支承件的一端可以一体地设置在第一壳体上,而支承件的另一端则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到第二壳体上。或者,支承件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设置在第一壳体上,支承件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到第二壳体。在这种情况下,支承件可具有定位件,第一壳体可具有插槽,支承件的定位件插入到插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空调室内机的两个成角度设置的第一侧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将空调室内机竖直地固定到墙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第二容纳腔中通过隔板分隔设置交互电气装置容纳部,交互电气装置容纳部靠近第二容纳腔的前侧设置,交互电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气部件容纳部中,交互电气装置可包括显示组件、遥控设备、摄像头和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采用根据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由于具有彼此可拆卸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且它们以上下位置关系叠设,因此,壳体的装配、拆卸都很方便,从而提高了室调设备日常维护的便利性,并且便于布置或进一步追加功能部件。
容纳电气部件的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下方是尤为有利的,如需要对其中的电气部件进行维修,维修人员能够很容易地将第二壳体从下方拆下,操作便利性大大提高。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支承件相互连接,两个壳体连接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壳体的第一侧板中设有固定到竖直墙体的固定结构,而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可拆卸,因此,在不从墙体拆下第一壳体的情况下,即可对第二壳体内的电气部件进行维护修理,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其中示出了上下叠设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立体图,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配合在一起。
图3为示出了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端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了第一壳体上的支承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的局部仰视立体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不同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该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前板上设有面板。
附图标记列表
空调室内机1
第一壳体10
第一前板11
第一侧围板12
第二壳体20
第二前板21
第二侧围板22
水平隔板25
竖直隔板26
开口部28
端板29
支承杆35
电气部件30
内外机联络配管50
显示组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的壳体总体而言具有顶板、底板、前板和侧围板。前板大致垂直于顶板和底板延伸,并且其上设有出风口。侧围板同样地也大致垂直于顶板和底板延伸,其上设有进风口。优选地,侧围板成角度的两个侧板构成,在较佳实施例中,这两个侧板大致成90度。空调室内机1是一种竖式挂壁空调室内机1,其侧围板上设有固定到竖直墙体的固定结构,在使用状态下,空调室内机1的壳体呈直立状态,这里的使用状态包括了空调室内机1安装完成的状态以及空调室内机1的运转状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的壳体10由可拆卸的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形成第一容纳腔,而第二壳体20形成第二容纳腔。如图1所示,位于上部较大的第一壳体10的第一容纳腔中设置热交换器和风扇组件(未示出),位于下部较小的第二壳体20的第二容纳腔中设置电气部件30(见图5B)。在空调室内机1使用状态下,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以上下放置的位置关系通过固定结构叠设。
需说明的是,尽管较佳实施例示出为容纳热交换器和风扇组件的第一壳体10位于容纳电气部件30的第二壳体20的上方,如图6A所示,但也可以将容纳电气部件30的第二壳体20设置在容纳热交换器和风扇组件的第一壳体10上方,如图6B所示。这可以取决于空调室内机1的安装位置、使用环境以及一些特定的附加功能。
此外,还可以在第一壳体10的两端设置相同的固定结构,从而使第二壳体20可根据安装环境的要求可选择地连接到第一壳体10的上方或下方。
第一壳体10通常包括构成顶板或底板的端板、第一侧围板12和第一前板11,其中当第一壳体10设置在第二壳体20上方而叠设在一起时,第一壳体10的端板构成了室内机1的顶板(若第一壳体10在第二壳体20下方,而该端板将构造室内机1的底板)。第一侧围板12包括两个第一侧板,它们成角度设置,优选地,两个第一侧板成90度夹角设置,其中至少一个第一侧板形成吸风面,而第一前板11设有出风口。在第一壳体10形成的第一容纳腔中,热交换器沿着第一侧围板12设置,而风扇组件设置第一容纳腔的中间被热交换器包围的位置。在风扇组件的驱动下,气流从侧围板12上的吸风面进入,通过热交换器最后从第一前板11上的出风口送出。
第二壳体20与第一壳体10具有基本相同的水平截面形状。第二壳体20具有端板29、第二侧围板22和第二前板21。当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彼此叠设后,如图7所示,第二壳体20的端板29构成了室内机1的底板,第二壳体20的第二侧板围22与第一壳体10的第一侧围板12对齐,第二壳体20的第二前板21与第一壳体10的第一前板11对齐。如图5A所示,第二壳体20的第二侧围板22在空调室内机1的后部具有开口部28,该开口部28适于引出空调室内机1的内外机联络配管50,以便于室外机相连。
第二壳体20可以容纳各种电气部件30,包括但不仅限定:控制部件、无线通信装置、指示装置等。优选地,电气部件30构成电气盒的形式,第二壳体20中设有基本平行于端板29的水平隔板25,电气盒固定到该水平隔板25上。当第二壳体20以上下叠设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壳体10的下方时,设置第二壳体20中的电气部件30若是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将能很方便地拆下第二壳体20,对电气部件30进维修或更换。
当第二壳体20安装在第一壳体10上方时,例如可以设置摄像头等附加的功能组件,从而使摄像头可以在高位进行监控拍摄。
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的固定结构包括卡合结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中的至少一个的壳体边缘上设有卡扣,而另一个壳体的壳体边缘上设有匹配的卡槽。通过卡槽和卡扣的配合,可以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固定在一起。这样的固定结构便于拆卸。
优选地,用于将空调室内机1固定到竖直墙体的固定结构仅设置在第一壳体10的第一侧围板12上,而第二壳体20相对第一壳体10可拆卸,因此,在不从墙体拆下第一壳体10的情况下,即可卸下第二壳体20,从而对其内部的电气部件30进行维护修理,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为了进一步确保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根据一个较佳实施例,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支承件35连接在一起。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10的与第二壳体20邻近的一支承板24上设有两个支承件35。支承件35呈杆状,其长度设定成延伸到可以达到第二壳体20的中的水平隔板25。两个支承件35设置在第一壳体10的由第一前板11和第一侧围板12形成的角部。当两个壳体装配在一起时,支承件35在第二壳体20的第二容纳腔中靠近角部延伸。
支承件35的一端具有诸如凸片的定位件36,而在第一壳体10的支承板24的相应位置设有匹配插槽,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将定位件36插入到插槽中,将支承件35定位到第一壳体10上。随后,支承件35的该端部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到第一壳体10上。接着,将支承件35的另一端通过螺丝等紧固件从第二容纳腔的内部固定到第二壳体20的水平隔板25。作为一种替代形式,支承件35可通过紧固件直接固定到第二壳体20的端板29上。
或者,支承件35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在第一壳体10或第二壳体20中的一个上,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到另一个壳体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内外机联络配管50从第一壳体10的第一容纳腔延伸进入第二壳体20的第二容纳腔,随后再从第二壳体20的开口部28延伸出室内机1。
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具有彼此对接的边缘,边缘对接形成接缝。如图7所示,优选地,在空调室内机1的正面,即第一前板11和第二前板21所在一侧,设有面板80以遮蔽接缝。优选地,面板80设置为完全覆盖第一壳体10上的出风口,并且延伸到第二壳体20上并覆盖第二前板21的至少一部分。
面板80可以由两块活动板构成。两块活动板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中时,两块活动板合拢遮蔽出风口,而在打开位置中,两块活动板沿相反方向移动打开露出第一前板11中的出风口。
此外,如图5A所示,第二壳体20特别地在靠近其前板21的位置处设有一个显示容纳部,用于设置显示组件40。具体而言,在第二容纳腔中设有竖直隔板26,该隔板26使显示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的其他部分隔开。显示组件40插设在显示容纳部中。这样,显示组件40可以靠近电气部件30布置,便于与电气部件30之间的接线。竖直隔板26又对显示组件起到了保护作用,使得各部件之间不会互相干涉。
此外,还可以在第二壳体20中设置其他类型的交互电气装置容纳部。交互电气装置指各种能够实现用户和室内机1之间信息传递的装置,包括但不仅限定显示器、遥控设备、摄像头、无线通信装置等。
采用根据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由于具有彼此可拆卸配合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并且它们以上下位置关系叠设,因此,它们装配、拆卸都很方便,并且便于布置或进一步追加功能部件。
当容纳电气部件30的第二壳体20设置在下方时,需要对其中的电气部件30进行维修,维修人员能够很容易地将第二壳体20从下方拆下,操作便利性大大提高。
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支承件35相互连接,两个壳体连接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器、风扇组件以及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彼此可拆卸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中设置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风扇组件,所述第二容纳腔中设置所述电气部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使用状态下以上下位置关系通过固定结构叠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部,或者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端板、成角度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连接所述两个第一侧板的第一前板,所述两个第一侧板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吸风面,所述第一前板上设有出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端板、成角度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以及第二前板,所述第二前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前板的边缘相互对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同时覆盖在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二前板上,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二前板的接缝至少部分地被所述面板遮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卡合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壳体边缘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的壳体边缘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匹配的卡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壳体设有一个或多个支承件,并且所述支承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壳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的一端一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并且所述支承件的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到所述第二壳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并且所述支承件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到所述第二壳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具有定位件,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插槽,所述支承件的所述定位件插入到所述插槽。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两个成角度设置的第一侧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空调室内机竖直地固定到墙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通过隔板分隔设置交互电气装置容纳部,所述交互电气装置容纳部靠近第二容纳腔的前板一侧设置,所述交互电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气部件容纳部中,所述交互电气装置包括显示组件、遥控设备、摄像头和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721014568.4U 2017-08-14 2017-08-14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07350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4568.4U CN207350496U (zh) 2017-08-14 2017-08-14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14568.4U CN207350496U (zh) 2017-08-14 2017-08-14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0496U true CN207350496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41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14568.4U Active CN207350496U (zh) 2017-08-14 2017-08-14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50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57472A1 (ja) Ic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環境調整装置
JP200811161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7350496U (zh) 空调室内机
JPS6422929U (zh)
KR102055435B1 (ko) 에어컨 송풍 방법
CN20767458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579396U (zh) 电器盒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733511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206220U (zh) 新风一体机空调
CN21039914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042597U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3744400U (zh)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JP2011232007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07317093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8042027U (zh) 一种电器盒及空调器
CN109269103A (zh) 热风机及换热系统
CN215909231U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03860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5091099B (zh) 具有显示罩的立式空调
CN102102898A (zh) 进风格栅和过滤网结构
CN109341082A (zh) 热风机及换热系统
CN202419799U (zh) 空调器
CN101737911A (zh) 空调的室内机
CN201242240Y (zh) 换新风装置
CN21060193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