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5411U -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5411U
CN207345411U CN201721225027.6U CN201721225027U CN207345411U CN 207345411 U CN207345411 U CN 207345411U CN 201721225027 U CN201721225027 U CN 201721225027U CN 207345411 U CN207345411 U CN 207345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arm
arm body
shaped
vehicle bridge
air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50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李培浩
朱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angch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angch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angch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angch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250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5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5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5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1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 B60G2206/12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rms the arm having an H or X-shape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包括一H形臂主体,在H形臂主体的四个端角处均具有一安装孔,同时在车桥的上端及横梁的侧端分别具有与H形臂主体的四个端角相对应的安装座;所述H形臂主体由两个横臂及一个纵臂一体制造成型,且两个横臂与纵臂之间的连接处之间均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其中,与车桥连接的H形臂主体上的两个安装孔之间相互平行或成一定角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传统的车桥上端连接的V推座进行改进,利用H形状的H形臂的设计,使得车桥上端的连接点变为两个连接点,并且将两个连接点设计为与H形臂之间采用平行连接的方式,确保车桥连接的稳定,从而可去除了横向稳定杆、竖直连接杆等一系列零件,方便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背景技术
空气悬架主要用于各种载重车辆,其工作原理为将压缩空气输送到空气弹簧的空气室中,以此来改变车辆承压时的弹性高度。在前轮和后轮的附近设有高度传感器,按高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微机判断出车身高度的变化,再控制压缩机和排气阀,使空气弹簧压缩或伸长,从而起到车身高度恒定的效果。其车身高度恒定具体工作为:高度传感器安装在车架上,通过摆杆与桥连接,当车身与桥高度变化,高度传感器内产生感应电流,电信号传到ECU,ECU将此高度变化与其内存储的设定高度进行比较,给出信号控制电磁阀给气囊充气或排气,从而实现车身高度恒定控制;除高度信息外,ECU还接受其他的输入信息,如车速信息、制动信息、供气信息等,然后ECU综合所有的输入信息,判断当前车辆状态按照其内部的控制逻辑,激发电磁阀工作。
对于空气悬架中车桥的固定,为了确保车桥的稳定安装,其上端采用V推座连接固定,下端通过托臂支撑,而由于V推座与车桥之间只采用一个连接点固定,因此还需要在托臂的端部加装稳定杆来确保车桥及车身的稳定。
例如,在专利申请号2017105479321中就提到了一种改进型空气悬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纵梁,在纵梁上开有若干连接孔;一安装在两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横梁包括一横梁主体,该横梁主体由一横梁管体以及一对 对称设置在横梁管体两端的纵梁连接法兰整体铸造而成;一对安装在纵梁下端的车桥, 车桥的两端通过托臂支撑固定;四对分别安装在气囊连接面板上的气囊;一对设置在纵梁两外侧端的悬架支架;两对分别设置在悬架支架两端的减震器;一对设置在纵梁内的连接衬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悬架能够在供气的基础上,提高横梁的密封性能,并保证横梁的结构强度,同时制造更加的方便,并能够降低整体结构高度,使得结构更加的稳定。
其对于车桥的固定,车桥的两端通过托臂支撑固定,上端采用V推杆进行固定,托臂的外侧端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横向稳定杆,横向稳定杆的两端通过竖直连接杆固定在纵梁上。在上述结构中,其安装所需的零部件较多,需要在托臂的外侧端加装横向稳定杆、竖直连接杆来确保车桥及车身的稳定,需要的零件较多,安装不方便,而且在加装横向稳定杆时,又需要在托臂的下端开弧形凹槽,加工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能够在确保车桥稳定的基础上,减少安装所需的零部件,方便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该空气悬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纵梁,在两个纵梁之间安装有横梁,在纵梁的下端安装有车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H形臂的两端分别与车桥及横梁固定,包括
一H形臂主体,所述H形臂主体呈H形状,在H形臂主体的四个端角处均具有一安装孔,同时在车桥的上端及横梁的侧端分别具有与H形臂主体的四个端角相对应的安装座;
所述H形臂主体由两个横臂及一个纵臂一体制造成型,且两个横臂与纵臂之间的连接处之间均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其中,与车桥连接的H形臂主体上的两个安装孔之间相互平行或成一定角度,与横梁连接的H形臂主体上的两个安装孔之间相互平行或成一定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H形臂主体的底端开有凹槽,从而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C字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H形臂主体为一中空结构,且两个横臂的两个外侧端均为与H形臂主体内的空腔相连通的开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H形臂主体的上下两端均开有凹槽,从而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工字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传统的车桥上端连接的V推座进行改进,利用H形状的H形臂的设计,使得车桥上端的连接点变为两个连接点,并且将两个连接点设计为与H形臂之间采用平行或成一定夹角连接的方式,确保车桥连接的稳定,从而可去除了稳定作用的横向稳定杆、竖直连接杆等一系列零件,减少了配置零件,方便安装,而且又不需要在托臂的下端开弧形凹槽,也方便了加工。
对于H形臂主体的设计,第一种结构通过在H形臂主体的底端开有凹槽,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C字形状,从而在确保H形臂主体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轻H形臂的整体重量,为实现轻量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种结构,通过将整个H形臂主体设计为中空的结构也是为了在确保H形臂主体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轻H形臂的整体重量,为实现轻量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种结构,通过在H形臂主体的上下两端均开有凹槽,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工字形状,从而在确保H形臂主体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轻H形臂主体的整体重量,为实现轻量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上述三种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悬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悬架用H形臂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悬架用H形臂的第一种结构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悬架用H形臂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悬架用H形臂的第二种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悬架用H形臂的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该空气悬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纵梁5,在两个纵梁5之间安装有横梁1,在纵梁5的下端安装有车桥3,H形臂2的两端分别与车桥3及横梁1固定,包括
一H形臂主体,H形臂主体呈H形状,在H形臂主体的四个端角处均具有一安装孔8,同时在车桥3的上端及横梁1的侧端分别具有与H形臂主体的四个端角相对应的安装座。
H形臂主体由两个横臂7及一个纵臂6一体制造成型,且两个横臂7与纵臂6之间的连接处之间均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其中,与车桥3连接的H形臂主体上的两个安装孔8之间相互平行或成一定角度,与横梁1连接的H形臂主体上的两个安装孔之间相互平行或成一定角度。通过对传统的车桥上端连接的V推座进行改进,利用H形状的H形臂的设计,使得车桥上端的连接点变为两个连接点,并且将两个连接点设计为与H形臂之间采用平行或成一定夹角连接的方式,确保车桥连接的稳定,从而可去除了稳定作用的横向稳定杆、竖直连接杆等一系列零件,减少了配置零件,方便安装,而且又不需要在托臂的下端开弧形凹槽,也方便了加工。
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在H形臂主体的底端开有凹槽9,从而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C字形状。通过在H形臂主体的底端开有凹槽9,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C字形状,从而在确保H形臂主体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轻H形臂的整体重量,为实现轻量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图4、图5所示的示意图可知,H形臂主体为一中空结构,且两个横臂7的两个外侧端均为与H形臂主体内的空腔相连通的开口结构10。通过将整个H形臂主体设计为中空的结构也是为了在确保H形臂主体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轻H形臂的整体重量,为实现轻量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图6所示的示意图可知,H形臂主体的上下两端均开有凹槽11,从而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工字形状,通过在H形臂主体的上下两端均开有凹槽11,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工字形状,从而在确保H形臂主体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轻H形臂主体的整体重量,为实现轻量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上述三种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另外,在确保H形臂主体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还可根据需要在H形臂主体上再增开减重孔来进一步减轻重量。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该空气悬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纵梁,在两个纵梁之间安装有横梁,在纵梁的下端安装有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臂的两端分别与车桥及横梁固定,包括
一H形臂主体,所述H形臂主体呈H形状,在H形臂主体的四个端角处均具有一安装孔,同时在车桥的上端及横梁的侧端分别具有与H形臂主体的四个端角相对应的安装座;
所述H形臂主体由两个横臂及一个纵臂一体制造成型,且两个横臂与纵臂之间的连接处之间均通过弧形过渡连接,其中,与车桥连接的H形臂主体上的两个安装孔之间相互平行或成一定角度,与横梁连接的H形臂主体上的两个安装孔之间相互平行或成一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用H形臂,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臂主体的底端开有凹槽,从而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C字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用H形臂,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臂主体为一中空结构,且两个横臂的两个外侧端均为与H形臂主体内的空腔相连通的开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用H形臂,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臂主体的上下两端均开有凹槽,从而使得H形臂主体的截面呈工字形状。
CN201721225027.6U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Active CN207345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5027.6U CN207345411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5027.6U CN207345411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5411U true CN207345411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410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5027.6U Active CN207345411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54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1700A (zh) * 2017-09-22 2018-01-12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1700A (zh) * 2017-09-22 2018-01-12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1700A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CN210553999U (zh) 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用x型臂以及基于该x型臂的空气悬架总成
CN110341409A (zh) 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用x型臂以及基于该x型臂的空气悬架总成
CN107323528B (zh) 一种改进型空气悬架
CN104709303A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顶及其空调安装座
CN207345411U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CN112061252A (zh) 一种驾驶室前后悬置总成
CN207225004U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口形臂
CN206984123U (zh) 一种改进型空气悬架
CN207345415U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叉形臂
CN206968333U (zh) 一种汽车用前空气悬架结构
CN107571704A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叉形臂
CN205930234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CN107215163A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
CN201395026Y (zh) 重型卡车用空气悬架
CN201457469U (zh) 主副一体化工程车车架
CN205674804U (zh) 前空气悬架系统及重型汽车
CN210478326U (zh) 一种空气悬架导向臂气囊支座模块
CN109334770B (zh) 一种混合式轻型纯电动客车车架
CN107571701A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口形臂
CN204548125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顶及其空调安装座
CN106494510A (zh) 一种车架以及载货汽车
CN206983653U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悬架支架
CN109515091A (zh) 电车的悬架结构
CN104309692A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