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1023U -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1023U
CN207331023U CN201721170670.3U CN201721170670U CN207331023U CN 207331023 U CN207331023 U CN 207331023U CN 201721170670 U CN201721170670 U CN 201721170670U CN 207331023 U CN207331023 U CN 207331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ining agent
storehouse
bin
air
transpor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06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江
庆毅
郭镇华
庄景巍
颜奇辉
肖毅鹏
张�林
张瑞敏
郑李媛
黎强
龙江
王旭升
郑小斌
潘志伟
魏永胜
袁利烨
张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BRIDGE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Plateau Of Qinghai Nonferrous Metal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teau Of Qinghai Nonferrous Metal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lateau Of Qinghai Nonferrous Metal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06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1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1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1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涉及铝及铝合金生产设备领域,该精炼剂输送系统包括储料罐、稀相输送系统和接收仓。其中,储料罐的出料端连通至稀相输送系统的进料端,稀相输送系统的出料端连通至接收仓的进料端。精炼剂在储料罐中汇集,通过储料罐均匀送料进入稀相输送系统中,与压缩气体混合分散,并在压缩气体的运输下进入到接收仓中,再通过接收仓进行再分配。各设备之间布局合理,相互配合实现了精炼剂的高效输送,降低输送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损耗,并能有效避免精炼剂堆积,提高精炼剂运输的精确性。该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包括上述精炼剂输送系统。其布局合理,输送效率高,并且能在运输过程中,有效避免精炼剂堆积。

Description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及铝合金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熔铸是利用电解铝液(或铝锭)、返回废料、中间合金为主要原料,经熔化、保温、精炼、铸造后形成外形各异的产品,如扁锭、圆锭、铸轧卷等。由于电解铝液直接铸造铝加工生产用锭坯和用重熔铝锭生产加工锭坯相比,既可省去重熔工序、节约能耗,又可减少烧损、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每吨铸锭可节省约540度电,减少二次重熔的铝损失约0.5%-1%,据测算,每吨锭坯的成本可降低500元以上。电解铝水具有温度高、含氢量高、渣含量高的特点,要想对电解铝水更好的加以利用,对熔融铝液的净化工艺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熔铸产品的质量问题。
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需对精炼剂进行集中储存,并将精炼剂分别输送到各个使用点,并实现精炼剂的输送及使用量实现自动化控制,但现有技术中,在运输精炼剂时,精炼剂容易出现堆积、无法运输或运输不精确的现象,导致精炼剂的运输量得不到良好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其布局合理,通过各设备之间的配合达到高效输送,降低损耗的作用,其能有效避免精炼剂堆积,提高精炼剂运输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稀相输送系统的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其布局合理,输送效率高,并且能在运输过程中,有效避免精炼剂堆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其包括用以提供精炼剂的储料罐、用以对精炼剂进行输送的稀相输送系统和用于将精炼剂接收并再分配的接收仓,储料罐的出料端连通至稀相输送系统的进料端,稀相输送系统的出料端连通至接收仓的进料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储料罐包括罐体,罐体具有容置腔,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装置和旋转入料机,排气装置与容置腔连通,旋转入料机包括相互连通的机器主体和第一进料口,机器主体设置于容置腔内,且与容置腔连通,第一进料口位于容置腔外,罐体的壁面设置有振动锤,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出料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排气装置包括外壳、滤袋以及风机,外壳内具有过滤腔室,滤袋设置于过滤腔室内,风机的风口与过滤腔室的上部连通,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进气口与滤袋连通,风机设置于滤袋的顶部,且位于出气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储料罐还包括入料斗,入料斗包括壳体和由壳体围成的料仓,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贯穿壳体的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连通至第一进料口;入料斗还包括沸腾床,沸腾床包括贯穿壳体的喷气口,以及将喷气口连通至压缩气体提供装置的供气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稀相输送系统包括仓泵泵体、流化盘和送料管,仓泵泵体的顶部设有第三进料口,流化盘设置于仓泵泵体的底部,流化盘包括流化腔体和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与流化腔体连通,流化腔体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流化腔体与仓泵泵体通过出气孔连通,流化腔体通过送料管连通至接收仓。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仓泵泵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释放仓泵泵体内下料气压的回气阀以及用于保持仓泵泵体内的安全气压的安全阀,回气阀通过第一回气管道连通至储料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接收仓包括中间仓和工作仓,工作仓位于中间仓的下方,中间仓的进料端与稀相输送系统的出料端连通,工作仓的进料端与中间仓的出料端连通,工作仓设置有用于向工作仓内提供惰性气体的第一进气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接收仓还包括第二回气管,第二回气管的一端与中间仓连通,另一端与工作仓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中间仓的顶部设有用于回收压缩空气的出气阀,出气阀通过第三回气管连通至储料罐。
一种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其包括上述精炼剂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其包括用以提供精炼剂的储料罐、用以对精炼剂进行输送的稀相输送系统和用于将精炼剂接收并再分配的接收仓。其中,储料罐的出料端连通至稀相输送系统的进料端,稀相输送系统的出料端连通至接收仓的进料端。精炼剂在储料罐中汇集,通过储料罐均匀送料进入稀相输送系统中,与压缩气体混合分散,并在压缩气体的运输下进入到接收仓中,再通过接收仓进行再分配。各设备之间布局合理,相互配合实现了精炼剂的高效输送,降低输送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损耗,并能有效避免精炼剂堆积,提高精炼剂运输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其包括上述精炼剂输送系统。其布局合理,输送效率高,并且能在运输过程中,有效避免精炼剂堆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储料罐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入料斗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入料斗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排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振动锤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稀相输送系统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稀相输送系统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混合室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流化盘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助吹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接收仓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接收仓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工作仓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的喂料机的示意图。
图标:10-精炼剂输送系统;100-储料罐;110-罐体;111-容置腔;112-第一出料口;120-排气装置;121-外壳;122-滤袋;123-风机;124-过滤腔室;125-进气口;126-出气口;127-过滤板;130-旋转入料机;131-机器主体;132-第一进料口;140-振动锤;141-锤壳体;142-活塞;143-进气管;144-弹簧;145-大头端;146-小头端;147-工作腔;150-第一料位计;160-入料斗;161-壳体;1611-顶壁;1612-侧壁;1612a-引导面;162-料仓;1621-第二进料口;1622-第二出料口;1622a-入料格栅;163-沸腾床;1631-喷气口;1631a-筛网;1632-供气管;164-破袋装置;1641-刀刃;1642-刃尖;165-导向柱;1651-导向通道;200-稀相输送系统;210-第三进料口;211-下料阀;220-仓泵泵体;221-第二料位计;222-压力继电器;223-安全阀;224-回气阀;225-第一回气管;226-第一混合室;230-流化盘;231-流化腔体;232-第一进气管;233-出气孔;234-环片;235-分气室;236-分气孔;240-送料管;241-送料阀;242-助吹器;243-第一管道;244-第二管道;245-第二进气管;246-第三进气管;300-接收仓;320-中间仓;321-进料阀;322-电控出料阀;323-第三回气管;324-第二回气管;325-电控气阀;326-振动锤;327-管道;328-方圆过渡连接件;330-工作仓;331-第一输气管;332-第三料位计;333-喂料机;334-电机;335-减速机;3351-转动轴;336-喂料腔室;337-旋转叶片;337a-第一旋转叶片;337b-第二旋转叶片;338-第二混合室;339-第二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10,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用以提供精炼剂的储料罐100、用以对精炼剂进行输送的稀相输送系统200和用于将精炼剂接收并再分配的接收仓300,储料罐100的出料端连通至稀相输送系统200的进料端,稀相输送系统200的出料端连通至接收仓300的进料端。
如图1和图3所示,储料罐100包括罐体110,罐体110具有容置腔111,罐体110的顶部设置有排气装置120和旋转入料机130,排气装置120与容置腔111连通,旋转入料机130包括相互连通的机器主体131和第一进料口132,机器主体131设置于容置腔111内,且与容置腔111连通,第一进料口132位于容置腔111外,罐体110的壁面设置有振动锤140,罐体110的底部设置有与容置腔111连通的第一出料口112。实际使用过程中,粉料药剂从第一进料口132进入旋转入料机130中,经旋转入料机130进入容置腔111内,旋转入料机130使得粉料能够均匀地进入容置腔111内,使粉料在容置腔111内储存,由于粉料药剂在进入容置腔111的过程中掺杂于其中的气体也同时进入容置腔111内,故为了防止容置腔111内气压过大,则通过排气装置120排出其中气体,以防止容置腔111内气压过大发生安全事故。振动锤140能够敲击罐体110的内壁,使罐体110内壁附着的粉料脱落。当工业加工过程需要加料时,则通过第一出料口112将粉料排出。
进一步地,罐体11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料位的第一料位计150。第一料位计150通过红外测距的原理测量容置腔111内部粉料堆积到达的高度,根据粉料的液位高度判断进料速度以及是否进料。
储料罐100还包括入料斗160,参照图4至图5所示,包括壳体161和由壳体161围成的料仓162,壳体16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贯穿壳体161的第二进料口1621和第二出料口1622。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61为倒置的四棱台状,其具有一个较大的顶壁1611,一个较小的底壁(图未示),以及四个为梯形的侧壁1612。第二进料口1621设置于顶壁1611,第二出料口1622设置于底壁,第二出料口1622在顶壁1611的投影位于进料口的范围内。四个侧壁1612的内壁形成用于对物料进行支撑和引导的四个引导面1612a,四个引导面1612a倾斜设置,并由第二进料口1621延伸至第二出料口1622。
入料斗160还包括沸腾床163,沸腾床163设置于壳体161的侧壁1612上,其包括贯穿壳体161的喷气口1631,以及将喷气口1631连通至压缩气体提供装置(图未示)的供气管1632。压缩气体提供装置通过供气管1632输出压缩气体,压缩气体经过喷气口1631进入料仓162内,冲击物料,使物料与物料之间、物料与壳体161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从而对物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物料的流动性得以增加。
第二进料口1621处设置有破袋装置164,破袋装置164包括多个由壳体161内壁延伸至第二进料口1621外侧的刀刃1641,多个刀刃1641远离壳体161的一端汇集形成刃尖1642。在本实施例中,刀刃1641的数量总共有四个,四个刀刃1641分别由四个侧壁1612延伸而出,并在壳体161外形成尖锥状的刃尖164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直接将袋装物料置于刃尖1642上方,在袋装物料下落的过程中,由于袋装物料自身的重量,刃尖1642可以轻易的刺破包装袋,将其内的物料释放出来,并由第二进料口1621进入到料仓162。同时,由于刀刃1641分别朝向不同的角度,被刺出的破口会在袋装物料下落的同时,被刀刃1641进一步扩大,促使物料更快速的释放。
壳体161上还设置有多个导向柱165,多个导向柱165围绕第二进料口1621设置,多个导向柱165之间形成导向通道1651,导向通道1651连通至第二进料口1621。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四个导向柱165,四个导向柱165分别与四个侧壁1612连接。四个导向柱165均是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多个导向柱165保持平行。导向柱165可以对袋装物料的运动轨迹加以限制,使袋装物料可以准确的落在刃尖1642上,保证破袋的成功率以及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出料口1622通过连接软管与第一进料口132连通。连接软管采用橡胶类材质制成,与其他刚性管相比,连接时密封性好,能哟小防止跑料。优选地,第二出料口1622处设置有用于对物料进行筛选的入料格栅1622a。入料格栅1622a可以对一些大颗粒的杂质进行排除,而使打磨好的物料进入到储料罐100中。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排气装置120包括外壳121、滤袋122以及风机123,外壳121内具有过滤腔室124,滤袋122设置于过滤腔室124内,风机123的风口与过滤腔室124的上部连通,外壳12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25,外壳12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26,进气口125与滤袋122连通,风机123设置于滤袋122的顶部,且位于出气口126的下方。容置腔111内的粉料与气体的混合物从进气口125进入排气装置120中,然后在风机123的作用下进入滤袋122中,滤袋122采用布料制成,该布料的孔径小于粉料的粒径,粉料在滤袋122过滤作用下被截留于滤袋122内部,气体则通过滤袋122的孔隙经出气口126被排出。
进一步地,排气装置120的顶部还设置有反吹喷嘴装置(图未示)。当滤袋122内粉料积累过多需要清理时,启动该装置,该装置采用与风机123相反方向的喷吹的方式向滤袋122吹气,使得滤袋122内的粉料脱落。同时,容置腔111的底部还设置有过滤板127。当粉料与气体的混合物进入到容置腔111时首先经过过滤板127的初过滤截留一部分粒径较大的粉料以减轻滤袋122的工作负荷。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振动锤140为气动敲击锤。气动敲击锤为振动锤140的一种。具体地,如图6所示,振动锤140包括锤壳体141、活塞142、进气管143以及弹簧144,锤壳体141的一端与罐体110的外壁连接,锤壳体141内设置有工作腔147,弹簧144、活塞142均设置于工作腔147内,活塞142具有大头端145和小头端146,弹簧144的一端抵接于罐体110的外壁,弹簧144的另一端套设于活塞142的小头端146,活塞142的大头端145抵接于锤壳体141对应工作腔147的内壁,进气管143与工作腔147远离罐体110的一端连通。向进气管143内通入气体,使气体进入工作腔147内,在气体的压力下推动活塞142朝向罐体110运动,当活塞142运动至接触罐体110时对罐体110产生敲击作用,使得粘附于罐体110内壁的粉料下落。当气体在无外推力的条件下从工作腔147排出时,活塞142在弹簧144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则一次敲击过程完成。需要说明的是,通入的气体为高压气体,这样对罐体110产生的冲击力才更大。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出料口112与稀相输送装置系统,稀相输送系统200包括仓泵泵体220、流化盘230以及送料管240。仓泵泵体22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接收物料第三进料口210,第三进料口210连通至第一出料口112。第三进料口210处设置有用于启闭第三进料口210的下料阀211。
如图8和图9所示,仓泵泵体220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锥形,从而实现上部堆积物料,下部排出物料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仓泵泵体22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料位计221、压力继电器222、安全阀223以及回气阀224。
第二料位计221与仓泵泵体220连接,用于检测仓泵泵体220内的物料的料位高度,并及时反馈至下料阀211,以避免物料溢出。
压力继电器222与仓泵泵体220连接,用于检测仓泵泵体220中物料和压缩空气的混合压力,当混合压力达到预设值后,压力继电器222发送信号至送料管240上设置的送料阀241,从而启闭送料阀241。
安全阀223与仓泵泵体220连通,安全阀223的设置能够保证在管道堵塞的情况下,仓泵泵体220内的压力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回气阀224通过第一回气管225连通至储料罐100,在仓泵泵体220进料时,第一回气管225可以排出仓泵泵体220内的空气,便于物料的进入,同时,将仓泵泵体220内的排出的空气输送至储料罐100中,对这部分空气再利用,增加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
进一步地,流化盘230以及送料管240均与仓泵泵体220连接,为了便于加工,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仓泵泵体220的底部设置第一混合室226,第一混合室226与仓泵泵体22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计。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混合室226与仓泵泵体220分体设计。第一混合室226的结构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10。第一混合室226为圆筒状,第一混合室226与仓泵泵体220连通,流化盘230和送料管240均设置于第一混合室226上,从而简化了仓泵泵体220的加工,同时流化盘230和送料管240与圆筒状的第一混合室226连接相较于与锥形的仓泵泵体220连接方便,因此简化了加工工艺。
流化盘230设置于仓泵泵体220的底部,进一步地,流化盘230设置于第一混合室226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流化盘230包括流化腔体231和第一进气管232,第一进气管232与流化腔体231连通,流化腔体231设置有多个出气孔233,流化腔体231与仓泵泵体220通过出气孔233连通。本实施例中,流化腔体231为半球形空腔,压缩空气通过第一进气管232进入流化盘230进行分流,流化盘230内的压缩空气从多个出气孔233排出,与仓泵泵体220内的物料接触,起到分散物料和混合物料的作用。
具体地,参照图11所示,流化腔体231内设置有环片234、分气室235。环片234为圆环形的片状结构,本实施例中,多个环片234依次间隔重叠设置。分气室235为长方体腔体,并且在分气室235上设置有分气孔236,分气室235设置于流化腔体231内,并且通过分气孔236与流化腔体231连通,第一进气管232与分气室235连通。也即是,压缩空气通过第一进气管232进入分气室235,然后经分气室235上的分气孔236进入流化腔体231内,再经过相邻两个环片234之间的间隙排出至仓泵泵体220内。通过分气孔236和出气孔233实现对压缩空气的两次分流,使得压缩空气分布更均匀,与物料的混合更均匀。
送料管240连接于仓泵泵体220与接收仓300之间,更具体地,送料管240连通了接收仓300与仓泵泵体220底部的第一混合室226,第一混合室226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45,如图3所示,第二进气管245伸入第一混合室226的内部,送料管240的轴心线与第二进气管245的轴心线相同,使得第二进气管245的气体能够直接进入至送料管240,对送料管240内的物料起到辅助送料的作用,送料管240上设置有送料阀241,送料阀241的启闭通过安装于仓泵泵体220的压力继电器222控制。
本实施例中,送料管240和仓泵泵体220的第一混合室226之间连接有助吹器242。助吹器242的结构请参阅图12,助吹器242包括第一管道243、第二管道244和第三进气管246,第一管道243与仓泵泵体220的第一混合室226连通,第一管道243远离仓泵泵体220的一端伸入第二管道244内,第二管道244与送料管240连通,第三进气管246与第二管道244的侧壁连通。
具体地,第一管道243为圆管,第二管道244为锥形管,第二管道244的直径大于第一管道243的直径,物料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进入第一管道243后,在压力的推动下,继续进入第二管道244,第二管道244的直径由大变小,直径较大的部分便于接收物料,避免物料堆积,直径较小的部分,便于加大物料的压力,有利于物料的运输。第二管道244侧壁上的第三进气管246能够向第二管道244内通入压缩空气,从而能够调节第二管道244内的物料和压缩空气的混合比例,同时经第三进气管246进入的压缩空气还能进一步作用于物料,以推动物料运输。
如图13所示,接收仓300包括中间仓320和工作仓330。工作仓330位于中间仓320的下方,中间仓320的进料端与稀相输送系统200的出料端连通,工作仓330的进料端与中间仓320的出料端连通。接收仓30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接收仓300并联设置,用于将物料分配至不同的工段。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了两个接收仓300,两个接收仓300的进料端分别与送料管240连通。
中间仓320用于暂存物料(如精炼剂)并向工作仓330输送物料,中间仓320的体积远大于工作仓330的体积,有效避免了物料持续运输至工作仓330的情况,减少了动力传送的频率。具体地,中间仓320的上部的形状大致为长方体结构,中间仓320的下部的形状大致为梯形台的结构,中间仓320的上部和下部一体成型且连通。
请参阅图14,在中间仓320的上部的顶面设置有进料阀321、第二回气管324和第三回气管323。其中,进料阀321用于进料,进料阀321位于中间仓320的进料口处。第三回气管323连通至储料罐100的顶部,用于排出物料混合的压缩空气,这些压缩空气中还混有少量的粉末物料,将其通入到储料罐100中,可以实现物料的回收以及压缩空气的再利用,从而增加整体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第二回气管324用于使中间仓320能够顺利向工作仓330进料,本实施例中,请返回参阅图2,第二回气管324的一端与中间仓320的顶部连通,第二回气管324的另一端与工作仓330的顶部连通,在第二回气管324上还设置有电控气阀325用于启闭第二回气管324。在中间仓320向工作仓330进料的过程中,工作仓330内原有的空气会受到物料的挤压,若未设第二回气管324,此时工作仓330内的受到物料挤压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使得中间仓320无法再向工作仓330内进料,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回气管324,工作仓330内的空气经挤压后能够经第二回气管324排出至中间仓320内,从而保证了工作仓330的压力小,物料能够顺利进料。
如图13所示,在中间仓320的下部设置有电控出料阀322和振动锤326。其中,电控出料阀322用于出料,电控出料阀322位于中间仓320的出料端。振动锤326用于振动带动中间仓320下料,从而避免中间仓320内的物料堆积和堵塞。本实施例中,中间仓320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出料端,并且中间仓320的下部为两个梯形台的结构,两个出料端分别与工作仓330连通。
由于本实施例中,中间仓320的下部大致为梯形台的结构,中间仓320的出料端大致为方形,中间仓320与工作仓330之间通过柔性的管道327连通,该管道327为圆柱形,本实施例通过在管道327与出料端之间设置有方圆过渡连接件328,有利于管道327与出料端之间的过渡,连接更紧密。此外,上述提及的电控出料阀322设置于该管道327上。
如图15所示,工作仓330的形状大致为锥形,工作仓330位于中间仓320的下方,工作仓330的进料口与中间仓320的出料端连通。由于本实施例中,中间仓320的出料端为两个,对应的,工作仓330也为两个,且两个出料端分别与两个工作仓330连通。中间仓320内的物料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进入工作仓330。
工作仓330设置有第一输气管331、第三料位计332以及喂料机333。第一输气管331用于向工作仓330内通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进入工作仓330后,会施压于工作仓330内的物料,并推动物料运输,并且惰性气体还会挤压工作仓330内的物料,缩小物料之间的空隙,以提供更高精度的物料运输,避免出现一段时间运输量大,一段时间运输量小的情况。
第三料位计332用于检测工作仓330内的物料的料位高度,第三料位计332分别与电控气阀325、电控出料阀322以及振动锤326电连接。当工作仓330第三料位计332发出“料空”信号后,PLC指令打开中间仓320底部的电控出料阀322、电控气阀325和振动锤326,精炼剂由中间仓320流向工作仓330,直至工作仓330第三料位计332发出“料满”信号,PLC指令关闭中间仓320底部电控出料阀322、电控气阀325和振动锤326,停止补料,完成工作仓330精炼剂补料流程。
请参阅图16,喂料机333包括电机334、减速机335、喂料腔室336和第二混合室338。喂料腔室336内设置有旋转叶片337,减速机335与旋转叶片337连接,电机334与减速机335连接。本实施例中,旋转叶片337包括第一旋转叶片337a和第二旋转叶片337b,减速机335设置有转动轴3351,第一旋转叶片337a和第二旋转叶片337b大致为半圆弧形,第一旋转叶片337a和第二旋转叶片337b均位于转动轴3351远离减速机335的一端,更具体地是,第一旋转叶片337a连接于转动轴3351的端部,第二旋转叶片337b连接于转动轴3351的侧壁。
第二混合室338大致为长方体腔体结构,第二混合室33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输气管339。喂料腔室336与第二混合室338连通,喂料腔室336内的物料经旋转叶片337分散后,进入第二混合室338,惰性气体经第二输气管339进入第二混合室338,物料能够在惰性气体的压力的推动作用下,运输更顺畅,并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物料受到惰性气体的挤压,能够缩小物料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提高物料运输的精确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其包括上述精炼剂输送系统10。其布局合理,输送效率高,并且能在运输过程中,有效避免精炼剂堆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提供精炼剂的储料罐、用以对精炼剂进行输送的稀相输送系统和用于将精炼剂接收并再分配的接收仓,所述储料罐的出料端连通至所述稀相输送系统的进料端,所述稀相输送系统的出料端连通至所述接收仓的进料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炼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容置腔,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装置和旋转入料机,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旋转入料机包括相互连通的机器主体和第一进料口,所述机器主体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料口位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罐体的壁面设置有振动锤,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炼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外壳、滤袋以及风机,所述外壳内具有过滤腔室,所述滤袋设置于所述过滤腔室内,所述风机的风口与所述过滤腔室的上部连通,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滤袋连通,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滤袋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炼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还包括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包括壳体和由所述壳体围成的料仓,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至所述第一进料口;所述入料斗还包括沸腾床,所述沸腾床包括贯穿所述壳体的喷气口,以及将所述喷气口连通至压缩气体提供装置的供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炼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相输送系统包括仓泵泵体、流化盘和送料管,所述仓泵泵体的顶部设有第三进料口,所述流化盘设置于所述仓泵泵体的底部,所述流化盘包括流化腔体和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流化腔体连通,所述流化腔体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流化腔体与所述仓泵泵体通过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流化腔体通过所述送料管连通至所述接收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炼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泵泵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释放所述仓泵泵体内下料气压的回气阀以及用于保持所述仓泵泵体内的安全气压的安全阀,所述回气阀通过第一回气管道连通至所述储料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炼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仓包括中间仓和工作仓,所述工作仓位于所述中间仓的下方,所述中间仓的进料端与所述稀相输送系统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工作仓的进料端与所述中间仓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工作仓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工作仓内提供惰性气体的第一进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炼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仓还包括第二回气管,所述第二回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中间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工作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炼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仓的顶部设有用于回收压缩空气的出气阀,所述出气阀通过第三回气管连通至所述储料罐。
10.一种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精炼剂输送系统。
CN201721170670.3U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Active CN207331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670.3U CN207331023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670.3U CN207331023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1023U true CN207331023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0670.3U Active CN207331023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1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8131B (zh) 一种自动配料系统
CN204034577U (zh) 一种自动配料系统
CN203568486U (zh) 一种气力输送装置
CN204246969U (zh) 气箱分室布袋式除尘器
CN104353297A (zh) 气箱分室布袋式除尘器
CN207331023U (zh)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CN111690809B (zh) 除尘灰冷化球成型生产线
CN107351260B (zh)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干混砂浆储料罐搅拌制浆装置
CN107435105A (zh) 一种精炼剂输送系统以及电解铝熔体净化系统
CN203229204U (zh) 高温烟尘输送系统
CN204569741U (zh) 全自动石膏粉均化降温设备
CN110921328A (zh) 一种均匀给料器
CN208431781U (zh) 一种锅炉污泥掺烧系统
CN202762306U (zh) 一种半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CN109095217A (zh) 一种防扬尘卸料溜槽
CN215877867U (zh) 便于硫磺添加的硫磺制硫酸用硫磺熔融装置
CN104353302A (zh) 组合式布袋除尘器
CN213388401U (zh) 一种石灰乳自动制备装置
CN109294894B (zh) 厌氧反应器进料装置
CN209522295U (zh) 一种用于水性涂料制备的粉体气力输送装置
CN203564914U (zh) 填料流动置换式除尘装置
CN214863285U (zh) 一种混凝土膨胀剂下料装置
CN205974572U (zh) 转炉干法除尘粗灰收集装置
CN202322724U (zh) 一种干熄焦环境除尘灰仓结构
CN210195175U (zh) 一种砼表面喷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30

Address after: 810100, Nanj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Ning Zhang highway 32 kilometers

Patentee after: QINGHAI BRIDGE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810000 No. 55 East Kunlun Road, Xi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Qinghai

Patentee before: QINGHAI PLATEAU NONFERROUS METAL R & 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