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2400U - 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2400U
CN207322400U CN201720311967.0U CN201720311967U CN207322400U CN 207322400 U CN207322400 U CN 207322400U CN 201720311967 U CN201720311967 U CN 201720311967U CN 207322400 U CN207322400 U CN 207322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ol wall
pond
cultivating system
fish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119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利平
刘登攀
张文博
吴嘉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3119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22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2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2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所述池塘包括构成矩形的第一池壁、第二池壁、第三池壁、第四池壁,其中第一池壁与第三池壁相对,第二池壁与第四池壁相对;所述池塘内设水生植物吸附区、养殖区及光伏区,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设在塘角区域,所述池塘中部设有挡水墙,所述养殖区分布于挡水墙的两侧;所述池塘还包括有推水装置,所述推水装置设在所述第一池壁和第三池壁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将水产养殖业与新能源产业优势互补,最大程度的发挥水产养殖业的产能和产值,实现光伏发电与养殖同步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作为增速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目前为人类提供近一半的食用鱼品。在众多的水产养殖方式中,池塘养殖仍是最主要的形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和饲料养鱼技术的发展,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池塘养殖是在一个自身相对闭合的区域内从事养殖活动,养殖池塘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也是粪便、残饵等的分解场所以及浮游生物的培育池。在这种“三池合一”的养殖方式中,池塘所具备的各种功能是混淆的,池塘中的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所处的位置也是不确定的,这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容易造成生态失衡。同时,在池塘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养殖对象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分离和降解,容易造成水质恶化,这需要定期换水来调节水质,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或污水,造成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可见,传统池塘养殖具有水资源浪费、养殖品种单一、能耗大及劳动力成本高等缺点。
在养殖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发电、水面下养鱼,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模式,既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环境,又能提高单位鱼塘的收入,这种模式即被称作“渔光互补”模式。这种模式虽具有明显优势,但要发挥光伏产业优势,且提高养殖渔业的效益,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布局合理、既能够光伏发电又能够保持养殖产能和产值的养殖系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所述池塘包括构成矩形的第一池壁、第二池壁、第三池壁、第四池壁,其中第一池壁与第三池壁相对,第二池壁与第四池壁相对;所述池塘内设水生植物吸附区、养殖区及光伏区,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设在塘角区域,所述池塘中部设有挡水墙,所述养殖区分布于挡水墙的两侧;所述池塘还包括有推水装置,所述推水装置设在所述第一池壁和第三池壁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推水装置为水车式增氧机。
优选地,所述推水装置推动水流呈逆时针循环流动。
优选地,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呈三角形分布。
优选地,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中的种植植物为水葫芦和茭白。
更优选地,所述水葫芦种植在水生植物吸附区的水面上,所述茭白种植在水生植物吸附区的近岸浅水区域。
在水生植物吸附区内种植水生植物,可以利用池塘周边未被光伏区中光伏电池板阻挡的阳光照射,从而正常生长,能够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的覆盖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百分比为10-15%。
优选地,所述挡水墙与所述第一池壁或第三池壁平行,所述挡水墙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池壁保持间隔,所述挡水墙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池壁保持间隔。
优选地,所述养殖区的覆盖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百分比为5-15%。
优选地,所述养殖区内设有多个养殖单元,所述养殖单元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中空的曝气推水段、流水槽段、吸污段,所示流水槽段内养殖鱼,所述曝气推水段与流水槽段之间设有第一栏网,所述吸污段与流水槽段之间设有第二栏网,所述吸污段的出水口还设有第三栏网。所述第一栏网、第二栏网阻挡鱼流出流水槽段。所述第三栏网阻挡鱼粪等污物流出吸污段。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栏网、第二栏网或第三栏网的网孔孔径均为1-2cm。
更优选地,所述水流方向为水流沿逆时针循环流动。
更优选地,所述养殖单元的养殖容量为84-414立方米。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养殖单元的养殖容量为220立方米。
更优选地,所述养殖单元的长×宽×高分别为21-23m×4-6m×1-3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养殖单元的长×宽×高分别为22m×5m×2m。
更优选地,所述养殖单元的建造材质选自玻璃钢、砖混结构或不锈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更优选地,所述养殖单元的养殖鱼产量为100-250kg/m3
更优选地,所述曝气推水段中设有曝气推水装置,所述曝气推水装置为水车叶轮。
更优选地,所述流水槽段的底部设有多个增氧机构,所述增氧机构为纳米管微孔增氧机。主要起净化流水槽段内水质的作用。
更优选地,所述吸污段包括有水槽、吸污管,所述水槽与吸污管相连通,所述吸污管外接有吸污泵。有利于将水槽积聚的污物通过吸污泵经吸污管排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槽为水泥制的常规水槽。所述吸污管为常规使用的管路。所述吸污泵为常规使用的吸污泵。
优选地,所述光伏区内设有多个光伏单元,所述光伏单元包括有光伏电池板和基座,所述基座下端与池塘底部相连接,所述基座上端与光伏电池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伏区的覆盖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百分比为65-75%。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能够合理利用光伏电池板覆盖下的大水面,减少因建设光伏电站导致的土地资源闲置与浪费,将水产养殖业与新能源产业优势互补,形成‘渔光互补’新模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将先进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与光伏发电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水产养殖业的产能和产值,能够在每一个养殖单元中实现100-250kg/m3的鱼产量,养殖产量可以达到没架设光伏板之前的产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将挡水墙两边的养殖单元反向排列,可以使池塘内水流逆时针循环流动,减少光伏水泥基座对水流的阻挡作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还设有水生植物吸附区,利用池塘周边未被光伏区中光伏电池板阻挡的阳光照射,从而正常生长,能够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能够降低能耗和劳动力成本,降低生态环境压力,养殖水体可循环利用,方便起捕和管理,可进行高密度精养,实现光伏发电与养殖同步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示的养殖单元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示的养殖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 池塘
11 第一池壁
12 第二池壁
13 第三池壁
14 第四池壁
2 挡水墙
3 推水装置
4 水生植物吸附区
5 养殖区
51 养殖单元
511 曝气推水段
512 流水槽段
5121 增氧机构
513 吸污段
514 第一栏网
515 第二栏网
516 第三栏网
6 光伏区
61 光伏单元
611 光伏电池板
612 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池塘1,所述池塘1包括构成矩形的第一池壁11、第二池壁12、第三池壁13、第四池壁14,其中第一池壁11与第三池壁13相对,第二池壁12与第四池壁14相对;所述池塘1内设水生植物吸附区4、养殖区5及光伏区6,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4设在塘角区域,所述池塘1中部设有挡水墙2,所述养殖区5分布于挡水墙2的两侧;所述池塘1还包括有推水装置3,所述推水装置3设在所述第一池壁11和第三池壁13的侧壁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推水装置3为水车式增氧机,所述推水装置3推动水流呈逆时针循环流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4呈三角形分布。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4中的种植植物为水葫芦和茭白。在水生植物吸附区4内种植水生植物,可以利用池塘1周边未被光伏区6中光伏电池板611阻挡的阳光照射,从而正常生长,能够起到净化池塘1水质的作用。所述水葫芦种植在水生植物吸附区4的水面上,所述茭白种植在水生植物吸附区4的近岸浅水区域。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4的覆盖面积占池塘1总面积的百分比为10-1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挡水墙2与所述第一池壁11或第三池壁13平行,所述挡水墙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池壁12保持间隔,所述挡水墙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池壁14保持间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养殖区5内设有多个养殖单元51,所述养殖单元51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中空的曝气推水段511、流水槽段512、吸污段513,所示流水槽段512内养殖鱼,所述曝气推水段511与流水槽段512之间设有第一栏网514,所述吸污段513与流水槽段512之间设有第二栏网515,所述吸污段513的出水口还设有第三栏网516。所述第一栏网514、第二栏网515阻挡鱼流出流水槽段512。所述第三栏网516阻挡鱼粪等污物流出吸污段513。所述第一栏网514、第二栏网515或第三栏网516的网孔孔径均为1-2cm。所述水流方向为水流沿逆时针循环流动。所述养殖区5的覆盖面积占池塘1总面积的百分比为5-15%。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单元51的养殖容量为84-414立方米,优选为220立方米。即所述养殖单元51的长×宽×高分别为21-23m×4-6m×1-3m,优选为22m×5m×2m。所述养殖单元51养殖鱼产量为100-250kg/m3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推水段511中设有曝气推水装置,所述曝气推水装置为水车叶轮。
进一步地,所述流水槽段512的底部设有多个增氧机构5121,所述增氧机构5121为纳米管微孔增氧机。
进一步地,所述吸污段513包括有水槽、吸污管,所述水槽与吸污管相连通,所述吸污管外接有吸污泵。有利于将水槽积聚的污物通过吸污泵经吸污管排出。其中,所述水槽为水泥制的常规水槽。所述吸污管为常规使用的管路。所述吸污泵为常规使用的吸污泵。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光伏区6内设有多个光伏单元61,所述光伏单元61包括有光伏电池板611和基座612,所述基座612下端与池塘1底部相连接,所述基座612上端与光伏电池板611相连接。所述光伏区6的覆盖面积占池塘1总面积的百分比为65-75%。
下面结合图1-4,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的具体使用过程。
使用者在如图1-4所示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时,启动推水装置2,使水流呈逆时针循环流动。通过水生植物吸附区4的种植植物对池塘1的水质进行净化。水流流入养殖区5内的多个养殖单元51中,在曝气推水段511中的曝气推水装置推动下,水流经第一栏网514流入流水槽段512,并在增氧机构5121增氧下,使流水槽段512内的鱼健康生长,水流带动鱼粪等污物经第二栏网515流入吸污段513,并通过第三栏网516阻挡,在吸污段513中进行收集处理,并通过吸污管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将水产养殖业与新能源产业优势互补,最大程度的发挥水产养殖业的产能和产值,实现光伏发电与养殖同步进行。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系统包括池塘(1),所述池塘(1)包括构成矩形的第一池壁(11)、第二池壁(12)、第三池壁(13)、第四池壁(14),其中第一池壁(11)与第三池壁(13)相对,第二池壁(12)与第四池壁(14)相对;所述池塘(1)内设水生植物吸附区(4)、养殖区(5)及光伏区(6),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4)设在塘角区域,所述池塘(1)中部设有挡水墙(2),所述养殖区(5)分布于挡水墙(2)的两侧;所述池塘(1)还包括有推水装置(3),所述推水装置(3)设在所述第一池壁(11)和第三池壁(13)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2)与所述第一池壁(11)或第三池壁(13)平行,所述挡水墙(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池壁(12)保持间隔,所述挡水墙(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池壁(14)保持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水装置(3)为水车式增氧机,所述推水装置(3)推动水流呈逆时针循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吸附区(4)的覆盖面积占池塘(1)总面积的百分比为10-15%;所述养殖区(5)的覆盖面积占池塘(1)总面积的百分比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区(5)内设有多个养殖单元(51),所述养殖单元(51)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中空的曝气推水段(511)、流水槽段(512)、吸污段(513),所示流水槽段(512)内养殖鱼,所述曝气推水段(511)与流水槽段(512)之间设有第一栏网(514),所述吸污段(513)与流水槽段(512)之间设有第二栏网(515),所述吸污段(513)的出水口还设有第三栏网(5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单元(51)包括以下条件中任一项或多项:
1)所述第一栏网(514)、第二栏网(515)或第三栏网(516)的网孔孔径均为1-2cm;
2)所述水流方向为水流沿逆时针循环流动;
3)所述养殖单元(51)的养殖容量为84-414立方米;
4)所述养殖单元(51)的养殖鱼产量为100-250kg/m3
5)所述曝气推水段(511)中设有曝气推水装置,所述曝气推水装置为水车叶轮;
6)所述流水槽段(512)的底部设有多个增氧机构(5121),所述增氧机构(5121)为纳米管微孔增氧机;
7)所述吸污段(513)包括有水槽、吸污管,所述水槽与吸污管相连通,所述吸污管外接有吸污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区(6)内设有多个光伏单元(61),所述光伏单元(61)包括有光伏电池板(611)和基座(612),所述基座(612)下端与池塘(1)底部相连接,所述基座(612)上端与光伏电池板(611)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区(6)的覆盖面积占池塘(1)总面积的百分比为65-75%。
CN201720311967.0U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Active CN207322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1967.0U CN207322400U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11967.0U CN207322400U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2400U true CN207322400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7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11967.0U Active CN207322400U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2240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6606A (zh) * 2018-06-28 2018-12-18 普定县万贵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防淤泥小龙虾饲养方法
CN109258440A (zh) * 2018-10-22 2019-01-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渔光一体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施方法
CN110622907A (zh) * 2019-10-30 2019-12-31 张桂云 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及其水循环养殖方法
CN110915743A (zh) * 2019-12-12 2020-03-27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及其养殖方法
CN115735837A (zh) * 2023-01-12 2023-03-07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渔光互补的低碳智慧渔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6606A (zh) * 2018-06-28 2018-12-18 普定县万贵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防淤泥小龙虾饲养方法
CN109258440A (zh) * 2018-10-22 2019-01-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渔光一体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施方法
CN109258440B (zh) * 2018-10-22 2023-08-1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渔光一体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施方法
CN110622907A (zh) * 2019-10-30 2019-12-31 张桂云 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及其水循环养殖方法
CN110622907B (zh) * 2019-10-30 2021-10-01 广东胜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循环系统及其水循环养殖方法
CN110915743A (zh) * 2019-12-12 2020-03-27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及其养殖方法
CN115735837A (zh) * 2023-01-12 2023-03-07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渔光互补的低碳智慧渔场
CN115735837B (zh) * 2023-01-12 2023-09-12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渔光互补的低碳智慧渔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22400U (zh) 一种渔光互补水面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CN103461263B (zh) 一种池塘异位生态水处理设施
CN104585108B (zh) 一种高密度鱼菜共生系统
CN103960113A (zh) 全自动工厂化池塘多层分级养殖
CN211703337U (zh) 一种新型陆基养殖池与池塘相结合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
CN107041338A (zh) 一种多层立体复合的龟鳖高效养殖系统
CN204317281U (zh) 一种箱式鱼菜共生养殖系统
CN208144215U (zh) 一种鱼植共生的综合套养循环养殖模式
CN104430083A (zh) 一种水循环水产育苗系统及其水产育苗的方法
CN210642010U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工厂化养殖系统
CN207284609U (zh) 一种鱼菜共生设备
CN206728930U (zh) 循环水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CN206686909U (zh) 光伏全覆盖式渔光互补高密度鱼类养殖系统
CN106689017A (zh) 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的自动排污装置
CN108713489A (zh) 一种鱼植共生的综合套养循环养殖模式及方法
CN107711684A (zh) 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CN204335565U (zh) 循环立体复合型“陆上水产养殖”生态微系统
CN206559930U (zh) 一种箱式种养同体生态养殖浮床
CN203505333U (zh) 一种分质利用河水梯级养殖鱼虾的装置
CN112673915A (zh) 一种蜂窝池稻鱼共生养殖系统
CN107258649A (zh) 一种鱼菜立体化种养系统
CN207083882U (zh) 一种鱼类圈养污水固形物分离装置
CN210537741U (zh) 光伏温室鱼菜共生系统
CN103548727B (zh) 一种分质利用河水梯级养殖鱼虾的装置的养殖方法
CN207707058U (zh) 一种大水面高密度养殖鱼类的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