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6246U - 隔热管托 - Google Patents

隔热管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6246U
CN207316246U CN201721265771.9U CN201721265771U CN207316246U CN 207316246 U CN207316246 U CN 207316246U CN 201721265771 U CN201721265771 U CN 201721265771U CN 207316246 U CN207316246 U CN 207316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layer heat
conduit saddle
thermal
out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57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致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NGJ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NGJ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NGJ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NGJI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57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6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6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6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管托,包括隔热管托和底座,隔热管托位于底座上方;所述隔热管托包括上管托和下管托,上管托和下管托的两侧沿径向延伸形成固定部,上管托和下管托在固定部进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管托和下管托围成的内腔中设置管体,管体与下管托之间设置隔热层;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层由内层隔热层和外层隔热层拼接而成;所述内层隔热层由2块第一内层隔热块和多块第二内层隔热块拼接而成;所述外层隔热层由2块第一外层隔热块和多块第二外层隔热块拼接而成。本实用新型耐压强度大、导热系数低、耐高温、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隔热管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管托,属于管道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使用高温热能源,高温热能源需要通过高温管道输送,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高温管道通常布设在空中,因此需要具有支撑作用的管托。现有技术中的管托一般都采用在卡箍内设置隔热毡和隔热瓦的形式,以实现隔热和抗压;现有技术中隔热瓦的抗压强度一般大于等于10MPa,导热系数为0.17W/m·K。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热管托,耐压强度大、导热系数低、耐高温、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管托,包括隔热管托和底座,隔热管托位于底座上方;所述隔热管托包括上管托和下管托,上管托和下管托的两侧沿径向延伸形成固定部,上管托和下管托在固定部进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管托和下管托围成的内腔中设置管体,管体与下管托之间设置隔热层;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层由内层隔热层和外层隔热层拼接而成,在外层隔热层的内侧设有第一凸出部,在内层隔热层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凸出部配合的第一卡槽,内层隔热层和外层隔热层通过第一凸出部和第一卡槽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内层隔热层由2块第一内层隔热块和多块第二内层隔热块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内层隔热块的一端与上管托的固定部紧密配合,第一内层隔热块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内层隔热块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内层隔热块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出部,第二内层隔热块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凸出部配合的第二卡槽,相邻的第二内层隔热块通过第二凸出部和第二卡槽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内层隔热块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内层隔热块上的第二凸出部配合的第二卡槽或者与第二内层隔热块上的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凸出部;所述外层隔热层由2块第一外层隔热块和多块第二外层隔热块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外层隔热块的一端与上管托的固定部紧密配合,第一外层隔热块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外层隔热块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外层隔热块的一端设有第三凸出部,第二外层隔热块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三凸出部配合的第三卡槽,相邻的第二外层隔热块通过第三凸出部和第三卡槽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层隔热块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外层隔热块上的第三凸出部配合的第三卡槽或者与第二外层隔热块上的第三卡槽配合的第三凸出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隔热层和管体之间、以及管体和上管托之间设有纳米保温棉。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层隔热层的端面相对内层隔热层向内凹进形成凹槽,在该凹槽中设置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托和下管托由设置在固定部的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隔热层和外层隔热层采用锆质材料压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热管托耐压强度大、导热系数低、耐高温、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热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所述第一内层隔热块和第一外层隔热层的示意图。
图4为所述第二内层隔热块和第二外层隔热层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上管托、3-下管托、4-螺栓、5-管体、6-隔热层、61-内层隔热层、62-外层隔热层、63-第一凸出部、64-第一卡槽、611-第一内层隔热块、612-第二内层隔热块、613-第二凸出部、614-第二卡槽、621-第一外层隔热块、622-第二外层隔热块、623-第三凸出部、624-第三卡槽、7-纳米保温棉、8-凹槽、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热管托包括隔热管托和底座1,隔热管托位于底座1上方;所述隔热管托包括上管托2和下管托3,上管托2和下管托3的两侧沿径向延伸形成固定部,上管托2和下管托3由设置在固定部的螺栓4和螺母固定连接;在上管托2和下管托3围成的内腔中设置管体5,管体5与下管托3之间设置隔热层6,隔热层6和管体5之间、以及管体5和上管托2之间设有2层纳米保温棉7;所述隔热层6由内层隔热层61和外层隔热层62拼接而成,在外层隔热层62的内侧设有第一凸出部63,在内层隔热层61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凸出部63配合的第一卡槽64,内层隔热层61和外层隔热层62通过第一凸出部63和第一卡槽64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内层隔热层61由2块第一内层隔热块611和2块第二内层隔热块612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内层隔热块611的一端与上管托2的固定部紧密配合,第一内层隔热块61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内层隔热块612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内层隔热块612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出部613,第二内层隔热块612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凸出部613配合的第二卡槽614,相邻的第二内层隔热块612通过第二凸出部613和第二卡槽614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内层隔热块611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内层隔热块612上的第二凸出部613配合的第二卡槽614或者与第二内层隔热块612上的第二卡槽614配合的第二凸出部613;所述外层隔热层62由2块第一外层隔热块621和2块第二外层隔热块622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外层隔热块621的一端与上管托2的固定部紧密配合,第一外层隔热块62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外层隔热块622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外层隔热块622的一端设有第三凸出部623,第二外层隔热块622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三凸出部623配合的第三卡槽624,相邻的第二外层隔热块622通过第三凸出部623和第三卡槽624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层隔热块621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外层隔热块622上的第三凸出部623配合的第三卡槽624或者与第二外层隔热块622上的第三卡槽624配合的第三凸出部623;
所述内层隔热层61和外层隔热层62采用锆质材料压制而成。
如图3、图4所示,在所述外层隔热层62的端面相对内层隔热层61向内凹进形成凹槽8,在该凹槽8中设置挡板9,挡板9能够保证隔热层6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热管托采用锆质制品压制模块替代浇筑模式,并经高温烧结制成。具有耐压强度大、导热系数低、耐高温、抗侵蚀、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并且安装方便。所述隔热层的抗压强度≥10MPa,抗折强度≥2MPa,350℃时导热系统≤0.17W/ m·K。

Claims (5)

1.一种隔热管托,包括隔热管托和底座(1),隔热管托位于底座(1)上方;所述隔热管托包括上管托(2)和下管托(3),上管托(2)和下管托(3)的两侧沿径向延伸形成固定部,上管托(2)和下管托(3)在固定部进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管托(2)和下管托(3)围成的内腔中设置管体(5),管体(5)与下管托(3)之间设置隔热层(6);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层(6)由内层隔热层(61)和外层隔热层(62)拼接而成,在外层隔热层(62)的内侧设有第一凸出部(63),在内层隔热层(61)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凸出部(63)配合的第一卡槽(64),内层隔热层(61)和外层隔热层(62)通过第一凸出部(63)和第一卡槽(64)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内层隔热层(61)由2块第一内层隔热块(611)和多块第二内层隔热块(612)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内层隔热块(611)的一端与上管托(2)的固定部紧密配合,第一内层隔热块(61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内层隔热块(612)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内层隔热块(612)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出部(613),第二内层隔热块(612)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凸出部(613)配合的第二卡槽(614),相邻的第二内层隔热块(612)通过第二凸出部(613)和第二卡槽(614)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内层隔热块(611)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内层隔热块(612)上的第二凸出部(613)配合的第二卡槽(614)或者与第二内层隔热块(612)上的第二卡槽(614)配合的第二凸出部(613);所述外层隔热层(62)由2块第一外层隔热块(621)和多块第二外层隔热块(622)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外层隔热块(621)的一端与上管托(2)的固定部紧密配合,第一外层隔热块(62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外层隔热块(622)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外层隔热块(622)的一端设有第三凸出部(623),第二外层隔热块(622)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三凸出部(623)配合的第三卡槽(624),相邻的第二外层隔热块(622)通过第三凸出部(623)和第三卡槽(624)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外层隔热块(621)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外层隔热块(622)上的第三凸出部(623)配合的第三卡槽(624)或者与第二外层隔热块(622)上的第三卡槽(624)配合的第三凸出部(6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管托,其特征是:在所述隔热层(6)和管体(5)之间、以及管体(5)和上管托(2)之间设有纳米保温棉(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管托,其特征是:在所述外层隔热层(62)的端面相对内层隔热层(61)向内凹进形成凹槽(8),在该凹槽(8)中设置挡板(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管托,其特征是:所述上管托(2)和下管托(3)由设置在固定部的螺栓(4)和螺母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管托,其特征是:所述内层隔热层(61)和外层隔热层(62)采用锆质材料压制而成。
CN201721265771.9U 2017-09-28 2017-09-28 隔热管托 Active CN207316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5771.9U CN207316246U (zh) 2017-09-28 2017-09-28 隔热管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5771.9U CN207316246U (zh) 2017-09-28 2017-09-28 隔热管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6246U true CN207316246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428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5771.9U Active CN207316246U (zh) 2017-09-28 2017-09-28 隔热管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62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8696A (zh) * 2018-12-07 2019-04-05 江苏中圣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能反射绝热管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8696A (zh) * 2018-12-07 2019-04-05 江苏中圣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能反射绝热管托
CN109578696B (zh) * 2018-12-07 2024-03-19 江苏中圣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能反射绝热管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39395U (zh) 一种整体复合结构气凝胶保温隔热毡
CN207395480U (zh) 一种保温结构
CN103158272B (zh) 一种以气凝胶为套芯的可拆卸式高效保温套的制造方法
CN207316246U (zh) 隔热管托
CN114031943B (zh) 一种面间高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40372U (zh) 活性石灰回转窑用复合砖
CN106608730A (zh) 碳基Si-C-O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316244U (zh) 隔热滑动管托
CN104402516A (zh) 一种耐高温、低导热、柔性微孔硅酸钙绝热材料制备方法
CN201858774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器双螺旋循环加热管结构
CN207316362U (zh) 用于隔热管托的隔热层
CN203671956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207247890U (zh) 一种利用喷雾热解生产金属氧化物的“u”型结构炉管
CN204328352U (zh) 隔热管托
CN212840027U (zh) 一种供暖系统用pe电熔管件
CN207500636U (zh) 一种用于热力管道和设备的高温隔热支吊架
CN209638539U (zh) 一种管道隔绝保温管托架
CN204328321U (zh) 一种去火炉纠偏非金属补偿器的圈带蒙皮
CN202032893U (zh) 陶瓷纤维制品的复合纤维结构
CN106608723A (zh) 石英基Si-C-O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6018019U (zh) 一种新型硅酸钙隔热管托
CN203671942U (zh)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201050939Y (zh) 拱顶窑炉
CN2926960Y (zh) 一种炉墙金属锚固件
CN209085319U (zh) 一种平顶炉炉顶安装防掉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