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9261U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9261U
CN207299261U CN201720789732.2U CN201720789732U CN207299261U CN 207299261 U CN207299261 U CN 207299261U CN 201720789732 U CN201720789732 U CN 201720789732U CN 207299261 U CN207299261 U CN 207299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st cavity
refrigerant
compressor
flash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97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虬
曾昭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897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9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9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9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压缩机和闪蒸器。压缩机和闪蒸器均设置在外壳内。闪蒸器能够拆卸地固定在压缩机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中,由于闪蒸器能够拆卸地固定在压缩机上,使得闪蒸器拆装容易,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技术中,闪蒸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空调室外机的外壳上,然而,这样使得闪蒸器难以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及一种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外壳、压缩机和闪蒸器。压缩机和闪蒸器均设置在外壳内。闪蒸器能够拆卸地固定在压缩机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闪蒸器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压缩机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上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卡箍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卡箍通过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而将所述闪蒸器夹紧固定在所述压缩机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片和两个连接片,所述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两个连接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片相背的两端,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片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孔,另一个所述连接片形成有第一拉勾,所述卡箍的其中一个端部形成有第二拉勾,所述卡箍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拉勾与所述第二拉勾扣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包括呈柱状的本体,所述闪蒸器包括筒体,所述卡箍将所述筒体夹紧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的轴向与所述筒体的轴向平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形成有收容腔,所述闪蒸器包括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形成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侧壁开设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多组进气孔,所述多组进气孔沿所述出气管的轴向间隔分布,每组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口及所述收容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气管从所述筒体的顶端伸入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深度为所述收容腔的深度的1/3-1/2。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闪蒸器包括均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所述第一冷媒管形成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第一冷媒口和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二冷媒口,所述第二冷媒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及所述第一冷媒口;
所述第二冷媒管形成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三冷媒口和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第四冷媒口,所述第三冷媒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及所述第四冷媒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中,由于闪蒸器能够拆卸地固定在压缩机上,使得闪蒸器拆装容易,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闪蒸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闪蒸器的出气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空调室外机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箍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安装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闪蒸器100;
筒体10、收容腔11、筒体10的底端12、筒体10的侧壁13、筒体10的顶端14、穿孔15;
第一冷媒管20、第一冷媒口21、第二冷媒口22;
第二冷媒管30、伸入端31、第三冷媒口32、第四冷媒口33;
出气管40、出气口41、出气管40的侧壁42、进气孔43;
空调室外机102;
外壳110;
卡箍120、第二安装孔122、第二拉勾124;
安装座130、第一安装孔132、固定片134、连接片136、第一拉勾138;
紧固件140;
空调系统200;
压缩机210、吸气口211、排气口212、补气口213、本体214;
四通阀220、第一阀口221、第二阀口222、第三阀口223、第四阀口224;
室外换热器230、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一端口231、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口232;
室内换热器240、室内换热器240的第一端口241、
第一节流元件250、第一节流元件250的第一端口251、第一节流元件250的第二端口252;
第二节流元件260、第二节流元件260的第一端口261、第二节流元件260的第二端口2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闪蒸器100包括筒体10、第一冷媒管20、第二冷媒管30和出气管40。第一冷媒管20、第二冷媒管30和出气管40均伸入筒体10内。
筒体10形成有收容腔11。出气管40、第一冷媒管20和第二冷媒管30均伸入收容腔11内。筒体10例如可以使用铜等耐腐蚀的材料制成。较佳地,筒体10呈圆筒形。当然,筒体10也可以呈方筒形等其他形状。
可以理解,筒体10形成有供出气管40、第一冷媒管20和第二冷媒管30伸入收容腔11内的穿孔15。穿孔15的周围均与出气管40、第一冷媒管20和第二冷媒管30密封以防止筒体10内的冷媒泄露。
第一冷媒管20呈圆筒形,第一冷媒管20例如由铜等耐腐蚀的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媒管20呈圆筒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媒管20可以呈方筒形等其他形状。
第一冷媒管20从筒体10的底端12伸入收容腔11内,较佳地,第一冷媒管20的轴向与筒体10的轴向平行或重合。第一冷媒管20形成有第一冷媒口21和第二冷媒口22。第一冷媒口21位于收容腔11外,第二冷媒口22位于收容腔11内。第二冷媒口22连通收容腔11及第一冷媒口21。
气液两态的冷媒从第一冷媒口21经过第二冷媒口22进入收容腔11内后,气态的冷媒从液态的冷媒中分离出来。液态的冷媒位于筒体10的底部,气态的冷媒位于筒体10的顶部。
第二冷媒口22开设在第一冷媒管20的侧壁,第二冷媒口22分为多组,多组第二冷媒口22沿第一冷媒管20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多组第二冷媒口22可以使得冷媒可以快速地进入收容腔11内。本实施方式中,每组第二冷媒口22的数量为多个,同一组的多个第二冷媒口22沿第一冷媒管20的周向间隔设置。较佳地,同一组的多个第二冷媒口22沿第一冷媒管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组第二冷媒口22的数量可为单个。
第二冷媒管30呈圆筒形,第二冷媒管30例如由铜等耐腐蚀的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冷媒管30呈圆筒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冷媒管30可以呈方筒形等其他形状。
第二冷媒管30从筒体10的侧壁13伸入收容内,第二冷媒管30的伸入端31靠近筒体10的底端12。第二冷媒管30形成有第三冷媒口32和第四冷媒口33。第三冷媒口32位于收容腔11内。第四冷媒口33位于收容腔11外。第三冷媒口32连通收容腔11及第四冷媒口33。如此,筒体10内的液态冷媒可以从第三冷媒口32进入第二冷媒管30内后从第四冷媒口33排出到收容腔11外。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冷媒口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三冷媒口32沿第二冷媒管3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冷媒可以从第一冷媒口21流入收容腔11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二冷媒口22、第三冷媒口32及第四冷媒口33后流出至收容腔11外。冷媒也可以从第四冷媒口33流入收容腔11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三冷媒口32、第二冷媒口22及第一冷媒口21后流出至收容腔11外。
请结合图2,出气管40呈圆筒形,出气管40例如由铜等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出气管40从筒体10的顶端14伸入收容腔11内。如此,位于筒体10顶部的气体可以进入出气管40内以流出收容腔11。较佳地,出气管40的轴向与筒体10的轴向平行或重合设置以使得出气管40容易地伸入收容腔11内。出气管40伸入收容腔11内的深度D1为收容腔11的深度D2的1/3-1/2。这样有利于收容腔11内的气体进入出气管40内。
出气管40形成有出气口41,出气口41位于收容腔11外。出气管40的侧壁42开设有多组进气孔43,多组进气孔43位于收容腔11内,多组进气孔43沿出气管40的轴向间隔分布,每组进气孔43连通出气口41及收容腔11。这样使得收容腔11内的气体(气态冷媒)可以快速地流出收容腔11,以减小收容腔11的气压,从而提高了闪蒸器100气液分离的效果。
具体地,多组进气孔43可以增大收容腔11内的气体进入出气管40的面积,从而可以增大进入出气管40内的气体的流量,随着收容腔11内的气体流出,收容腔11内的气压减小,位于收容腔11内的冷媒液体中的气体会分离到冷媒液体外,从而提高了闪蒸器100气液分离的效果。
为了便于出气管40制造,较佳地,多组进气孔43沿出气管40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也即是说,任意相邻的两组进气孔43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施方式中,进气孔43呈圆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气孔43可以呈多边形或扇形或方形等形状。
本实施方式中,每组进气孔43的数量为多个,同一组的多个进气孔43沿出气管40的周向间隔分布。较佳地,同一组的多个进气孔43沿出气管4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如此,出气管40上可以开设形成更多的进气孔43以增加收容腔11内的气体进入出气管40的流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组进气孔43的数量可为单个。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102包括外壳110、压缩机210和以上方式的闪蒸器100。压缩机210和闪蒸器100设置在外壳110内。闪蒸器100能够拆卸地固定在压缩机21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102中,由于闪蒸器100能够拆卸地固定在压缩机210上,使得闪蒸器100拆装容易,维护方便。
请参阅图4,本实施方式中,闪蒸器100通过卡箍120能够拆卸地固定在压缩机210上。这样使得闪蒸器100拆卸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闪蒸器100可以通过卡扣等其他方式的固定在压缩机210上。例如,压缩机210上可以设置卡槽,闪蒸器100上可以设置卡勾,当卡勾扣合在卡槽内时,即可将闪蒸器100固定在压缩机210上,并且闪蒸器100容易从压缩机210上拆卸下来。
具体地,压缩机210包括呈柱状的本体214,卡箍120将闪蒸器100的筒体10夹紧在本体214上。由于压缩机210的本体214外表面积及闪蒸器100的筒体10的外表面积较大,这样可以使得闪蒸器100容易安装。
较佳地,本体214的轴向与筒体10的轴向平行。这样可以使得压缩机210与闪蒸器100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
请结合图5及图6,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210上固定有安装座130,安装座130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32,卡箍120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22,卡箍120通过紧固件140穿设第一安装孔132及第二安装孔122而将闪蒸器100夹紧固定在压缩机210上。
第一安装孔132及第二安装孔122例如为螺孔,紧固件140例如为螺钉、螺栓或开口插销等能够拆装的紧固件140。
具体地,安装座130包括固定片134和两个连接片136,固定片134固定在压缩机210上,两个连接片136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片134相背的两端。其中一个连接片136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32,另一个连接片136形成有第一拉勾138,卡箍120的其中一个端部形成有第二拉勾124,卡箍120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22,第一拉勾138与第二拉勾124扣合。
在一个例子中,在安装闪蒸器100时,可以先将闪蒸器100放置在安装座130的位置处,然后将第一拉勾138扣合第二拉勾124,之后第一安装孔132与第二安装孔122对齐,最后使用紧固件140穿过第一安装孔132及第二安装孔122以将闪蒸器100夹紧在压缩机210上,从而可以将闪蒸器100固定在压缩机210上。闪蒸器100的拆卸过程与闪蒸器100的安装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7和8,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以上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102。
具体地,空调系统200还包括四通阀220、室外换热器230、室内换热器240、第一节流元件250和第二节流元件260。室外换热器230安装于外壳110内。压缩机210形成有吸气口211、排气口212和补气口213。四通阀220包括第一阀口221、第二阀口222、第三阀口223和第四阀口224。
其中,排气口212连接第一阀口221,第二阀口222连接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一端口231,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口232连接第一节流元件250的第一端口251,第一节流元件250的第二端口252连接第一冷媒口21,第四冷媒口33连接第二节流元件260的第一端口261,第二节流元件260的第二端口262连接室内换热器240的第一端口241,室内换热器240的第二端口242连接四通阀220的第三阀口223,四通阀220的第四阀口224连接吸气口211。补气口213连接出气口41。
如图7所示,当空调系统200为制冷模式时,四通阀220的第一阀口221与第二阀口222导通且第四阀口224和第三阀口223导通。
冷媒的流向如下:从压缩机210的排气口212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四通阀220的第一阀口221和第二阀口222进入到室外换热器230中冷凝,冷媒在室外换热器230中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后从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口232排出,然后排出的液相冷媒经过第一节流元件250的节流降压,节流后的气液两相冷媒从第一冷媒口21进入闪蒸器100,并在闪蒸器100内进行气液分离。从闪蒸器100中分离出的气态冷媒从出气口41流经补气口213回到压缩机210中,经过压缩后从压缩机210的排气口212排出继续进行循环。
从闪蒸器100中分离出的液态冷媒从第四冷媒口33流出,然后冷媒经过第二节流元件260的节流降压后进入到室内换热器240中,冷媒在室内换热器240中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发生相变,并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使用户获得制冷温度,从室内换热器240排出的气相冷媒经过四通阀220的第三阀口223和第四阀口224,再从吸气口211进入压缩机210中,完成制冷循环。
如图8所示,当空调系统200为制热模式时,四通阀220的第一阀口221和第三阀口223导通且第四阀口224与第二阀口222导通。
冷媒的流向如下:从压缩机210的排气口212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过四通阀220的第一阀口221和第三阀口223进入室内换热器240中,室内换热器240中的高温高压的冷媒与室内环境进行相变换热,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制热,从室内换热器240排出的液相冷媒经过第二节流元件260进行第一次节流,节流后的气液两相混合冷媒进入到闪蒸器100中,闪蒸器100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
从闪蒸器100中分离出的汽态冷媒从出气口41流经补气口213回到压缩机210中,经过压缩后从压缩机210的排气口212排出继续进行循环。从闪蒸器100中分离出的液态冷媒从第一冷媒口21流出,经第一节流元件250二次节流降压后进入到室外换热器230中,室外换热器230中的冷媒蒸发换热之后,经四通阀220的第二阀口222和第四阀口224,从吸气口211进入压缩机210中,完成制热循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压缩机;和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闪蒸器,所述闪蒸器能够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压缩机上;
所述闪蒸器通过卡箍能够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压缩机上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卡箍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卡箍通过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而将所述闪蒸器夹紧固定在所述压缩机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片和两个连接片,所述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压缩机上,所述两个连接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片相背的两端,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片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孔,另一个所述连接片形成有第一拉勾,所述卡箍的其中一个端部形成有第二拉勾,所述卡箍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拉勾与所述第二拉勾扣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呈柱状的本体,所述闪蒸器包括筒体,所述卡箍将所述筒体夹紧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轴向与所述筒体的轴向平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形成有收 容腔,所述闪蒸器包括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形成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侧壁开设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多组进气孔,所述多组进气孔沿所述出气管的轴向间隔分布,每组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口及所述收容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从所述筒体的顶端伸入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深度为所述收容腔的深度的1/3-1/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器包括均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所述第一冷媒管形成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第一冷媒口和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二冷媒口,所述第二冷媒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及所述第一冷媒口;
所述第二冷媒管形成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三冷媒口和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第四冷媒口,所述第三冷媒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及所述第四冷媒口。
8.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CN201720789732.2U 2017-06-30 2017-06-30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07299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9732.2U CN207299261U (zh) 2017-06-30 2017-06-30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9732.2U CN207299261U (zh) 2017-06-30 2017-06-30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9261U true CN207299261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50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9732.2U Active CN207299261U (zh) 2017-06-30 2017-06-30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9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63613A1 (zh) 气液分离器、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05843415U (zh) 换热装置和具有它的制冷设备
CN104457037A (zh) 蒸发器集成组件
WO2020098354A1 (zh) 复叠式空气调节系统
CN107270573A (zh) 空调系统
CN107178926A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7299261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N107289661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6959382U (zh) 空调系统
CN206959403U (zh)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CN102455090A (zh) 一种过冷冷凝器
CN202339054U (zh) 一种过冷冷凝器
CN208887174U (zh) 一种立式满液式壳管蒸发器
CN107152811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6959402U (zh)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CN207299268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N107166825A (zh)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CN206959401U (zh)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CN207299273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N109724434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换热器及二氧化碳热泵机组
CN208688035U (zh) 一种微通道蒸发器及一种空调系统
CN212869979U (zh) 一种风管机室内机
CN205119584U (zh) 气液分离器、空调系统
CN107178937A (zh)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CN209588462U (zh) 一种热泵补气增焓用中间经济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