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9186U - 一种室内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9186U
CN207299186U CN201721062710.2U CN201721062710U CN207299186U CN 207299186 U CN207299186 U CN 207299186U CN 201721062710 U CN201721062710 U CN 201721062710U CN 207299186 U CN207299186 U CN 207299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conditioning unit
plate
room condition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27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妃冲
王武
刘湛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cquay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cquay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cquay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cquay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27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9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9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9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室内空调机组,包括热交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内空调机组的底部,能够与所述热交器配合形成导风通道,并能够汇集和导出所述热交器产生的凝结水的导流接水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空调机组,通过设计新的部件(即导流接水装置),使之代替导流板和接水盘,以同时起到形成导风通道和汇集凝结水的作用,从而通过一个部件起到了多种作用,减少了部件的数量,简化了空调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由于不再采用原来导流板和接水盘的配合结构,也避免了溅水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了空调的工作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在室内空调机组上,如图1所示,热交器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板01和接水盘02。其中,导流板01设置在热交器的底部,并与热交器的端板连接,从而与热交器配合形成导风通道,同时导流板01还用于承接热交器产生的凝结水;接水盘02设置在导流板01的底部,通过四个支架03被固定、安装在室内空调机组的壳体内壁上,用于汇集凝结水。导流板01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水槽04和排水孔,被导流板01承接的凝结水顺着排水槽04和排水孔被导流至接水盘02中,由于接水盘02上连通有伸出至室内空调机组外侧的排水管05,所以通过排水管05能够将集中在接水盘02中的凝结水排出至室内空调机组之外。
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排水管05堵塞的情况,导致接水盘02中的水位上升,当水位上升淹没导流板01上的排水孔时,由于导流板01围成的导风通道为导流气体的正压腔,所以通过排水孔的气流会挤出气泡,气泡沿导流板01外移出去后会发生破裂,形成溅水现象,严重影响了室内空调机组的使用效果。
并且,室内空调机组的上述结构,还存在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诸多缺点。
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室内空调机组的结构,以提高其工作效果,已经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机组,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进,能够避免溅水现象的发生,从而显著的提高了空调的工作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空调机组,包括热交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内空调机组的底部,能够与所述热交器配合形成导风通道,并能够汇集和导出所述热交器产生的凝结水的导流接水装置。
优选的,上述室内空调机组中,所述导流接水装置包括:
底板;
与所述底板的两个相对边缘分别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热交器的一侧端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热交器的另一侧端板连接,以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配合围成导风通道;
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与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配合围成用于承接所述凝结水的承接腔;
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和/或所述第四侧板上,并与所述承接腔连通的排水管。
优选的,上述室内空调机组中,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并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汇集所述凝结水的集水凹槽,以及与所述集水凹槽连通,以将所述凝结水导流至所述集水凹槽中的导水槽。
优选的,上述室内空调机组中,所述导水槽为横截面呈U型,且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分布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与所述集水凹槽连通,并且所述U型槽的折弯端具有储水功能。
优选的,上述室内空调机组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并关于所述底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上述室内空调机组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边缘上,均设置有能够与送风管道连接的风口法兰。
优选的,上述室内空调机组中,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上述室内空调机组中,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外表面上的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空调机组,主要对位于热交器底部的导流板和接水盘进行了改进,具体的是将导流板和接水盘集成为了一体,从而形成新的部件,即导流接水装置,该导流接水装置在安装到热交器底部之后,不仅能够起到原导流板的构成导风通道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起到原接水盘汇集和导出凝结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空调机组,通过设计新的部件(即导流接水装置),使之代替导流板和接水盘,以同时起到形成导风通道和汇集凝结水的作用,从而通过一个部件起到了多种作用,减少了部件的数量,简化了空调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由于不再采用原来导流板和接水盘的配合结构,也避免了溅水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了空调的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流板和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空调机组中导流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流接水装置与热交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3中:
01-导流板,02-接水盘,03-支架,04-排水槽,05-排水管;
1-热交器,2-导流接水装置;
11-端板,21-底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第三侧板,25-第四侧板,26-排水管,27-集水凹槽,28-导水槽,29-风口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机组,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进,能够避免溅水现象的发生,从而显著的提高了空调的工作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空调机组,主要指的是中央空调的安装在不同房间中的设备,本实施例主要是对该设备的位于热交器1底部的结构进行改进,即设计出新型结构的导流接水装置2,令其代替原有的导流板和接水盘,在起到与热交器1配合形成导风通道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汇集、导出热交器1上产生的凝结水的作用。
上述结构的室内空调机组,通过设计出新型的导流接水装置2,使之代替导流板和接水盘,以同时起到形成导风通道和汇集凝结水的作用,从而通过一个部件起到了多种作用,减少了部件的数量,简化了空调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由于不再采用原来导流板和接水盘的配合结构,也避免了溅水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了空调的工作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空调机组中,如图2所示,优选导流接水装置2包括底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24、第四侧板25和排水管26。其中,底板21优选为矩形板,并且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分别与底板21的两个相对的边缘连接,即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分别连接在底板21的两侧,并且连接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的两个边缘,为矩形底板21的两个长边缘,当第一侧板22与热交器1的一侧端板11连接,第二侧板23与热交器1的另一侧端板11连接时,如图3所示,就使得底板21、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配合围成了导风通道(或导风通道的部分结构)。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之上,还在底板21上连接第三侧板24和第四侧板25,第三侧板24和第四侧板25连接在矩形底板21的另外两个相对边缘上,从而使得第三侧板24和第四侧板25与底板21、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配合形成一个槽型结构,此槽型结构的内侧空间即为用于承接和汇集凝结水的承接腔。同时,为了使水能够正常的排出至导流接水装置2(或者说空调)之外,还在第三侧板24和/或第四侧板25上设置排水管26,令排水管26与承接腔连通(具体是与后续提到的集水凹槽27连通),从而使汇集的凝结水能够通过排水管26排出。上述结构的导流接水装置2,之所以优选由底板21、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以及第三侧板24和第四侧板25连接而成,是因为可以令不同部分更具有针对性的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令底板21主要起到汇集凝结水的作用,令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作为导风通道的导风面(即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也可以称之为导风板),从而主要对气流起到导向作用。此外,导流接水装置2的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类型,例如令导流接水装置2的整体截面形状呈圆弧形,即令底板21、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为一体成型的圆弧板。
此外,上述结构的导流接水装置2,通过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与热交器1的端板11连接,能够实现导流接水装置2的安装固定,从而避免了支撑接水盘的多个支架的使用,进一步的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部件,令制造成本显著降低。
进一步的,底板21水平设置,并且底板21上设置有汇集凝结水的集水凹槽27,以及与集水凹槽27连通,以将凝结水导流至集水凹槽27中的导水槽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使底板21实现对凝结水的承接和汇集,优选在底板21上冲压出集水凹槽27,令其内部空间作为临时存储凝结水的集水区,使得凝结水更加集中,便于通过与集水凹槽27连通的排水管26对凝结水实现集中排放。而为了使分散在水平设置的底板21上的凝结水能够更加快速、充分的被汇集到集水凹槽27中,还优选在底板21上冲压出导水槽28,此导水槽28的深度小于集水凹槽27的深度,从而使导水槽28主要用于向集水凹槽27中导流凝结水,以使底板21承接、汇流凝结水的效果更加突出。
优选的,导水槽28为横截面呈U型,且沿底板21长度方向分布的U型槽,U型槽的开口端与集水凹槽27连通,如图2所示,并且U型槽的折弯端具有储水功能,即U型槽的位于折弯端的部分凹槽可以为另一集水区域,其与集水凹槽27分别位于底板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但凹槽深度与导水槽28的其他部分相同,且小于集水凹槽27的深度,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使U型槽的位于折弯端的部分凹槽作为另一个集水区域,并使其与集水凹槽27分布在底板21长度方向上的不同端,不仅能够提高汇集水量,而且还显著提高了汇集效率,并且也能够使凝结水汇集的更加充分。
更加优选的,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均相对于底板21倾斜设置,并关于底板2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此种设置方式,更加有利于气体的流通,且能够使凝结水更好的被集中到底板21上,所以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
本实施例中,还优选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的远离底板21的边缘上,均设置有能够与送风管道连接的风口法兰29,如图2所示。设置风口法兰29,使得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能够直接参与出风口法兰的构成,不仅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而且也能够提高导流接水装置2的强度。
为了使技术方案更加完善,本实施例还优选底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24和第四侧板25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形成结构,不仅能够使得导流接水装置2的自身强度更高,而且提高了对凝结水的承接、汇流效果,避免凝结水意外泄漏和残留。
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覆盖在底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24和第四侧板25外表面上的保温层。由于底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24和第四侧板25围成了承接腔,所以其均会与凝结水接触,从而在一些情况下会使底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24和第四侧板25的外表面上产生凝露,影响空调的工作效果,所以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设置了保温层,使其能够对底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24和第四侧板25进行保温,以减少甚至完全避免凝露的产生。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室内空调机组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室内空调机组,包括热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内空调机组的底部,能够与所述热交器配合形成导风通道,并能够汇集和导出所述热交器产生的凝结水的导流接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接水装置包括:
底板;
与所述底板的两个相对边缘分别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热交器的一侧端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热交器的另一侧端板连接,以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配合围成导风通道;
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与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配合围成用于承接所述凝结水的承接腔;
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和/或所述第四侧板上,并与所述承接腔连通的排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并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汇集所述凝结水的集水凹槽,以及与所述集水凹槽连通,以将所述凝结水导流至所述集水凹槽中的导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为横截面呈U型,且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分布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与所述集水凹槽连通,并且所述U型槽的折弯端具有储水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并关于所述底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内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边缘上,均设置有能够与送风管道连接的风口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外表面上的保温层。
CN201721062710.2U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室内空调机组 Active CN207299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2710.2U CN207299186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室内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2710.2U CN207299186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室内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9186U true CN207299186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37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2710.2U Active CN207299186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室内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91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9755A (zh) * 2018-05-25 2018-10-19 浙江启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帘冷风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9755A (zh) * 2018-05-25 2018-10-19 浙江启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帘冷风机
CN108679755B (zh) * 2018-05-25 2020-11-13 浙江启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帘冷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4994B (zh) 消能泄洪装置
CN206361821U (zh) 接水盘和空调室内机
CN107843030A (zh)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299186U (zh) 一种室内空调机组
CN105276676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402876A (zh) 接水盘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983577U (zh) 接水盘及空调设备
CN207299189U (zh) 一种空调及其室内空调机组
CN206989323U (zh) 一种水盘和使用该水盘的风机盘管机组
CN206387003U (zh) 风管机内机的接水盘和风管机内机
CN106440324B (zh) 一种换热器及采用其的空调
CN206222968U (zh) 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210832252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4612121U (zh) 接水盘及空调室内机
CN207815671U (zh) 底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267677U (zh) 一种空调用冷凝水盘
CN111189213A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154754U (zh) 挡风板、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425373U (zh) 风机盘管的接水盘安装结构
CN205425184U (zh) 风机盘管换热器安装结构
CN208998303U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面板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083259U (zh) 一种水平出风的风道结构及其空调
CN210220188U (zh) 一种下底座及空调器
CN210463309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阀板
CN211060294U (zh) 管板式重力循环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