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3135U -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3135U
CN207293135U CN201721170861.XU CN201721170861U CN207293135U CN 207293135 U CN207293135 U CN 207293135U CN 201721170861 U CN201721170861 U CN 201721170861U CN 207293135 U CN207293135 U CN 207293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ar
locking bar
hard
open 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08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文浩
许双龙
胡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amas Container Holding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amas Container Holding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gamas Container Holding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08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3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3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3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硬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和盖设于箱体上的硬质顶盖,硬开顶集装箱具有锁紧装置,其中,锁紧装置包括:设于硬质顶盖下方的锁杆,锁杆包括用于将硬质顶盖和箱体锁固的锁杆首端;箱体的顶部具有与锁杆配合的锁固部,锁固部上对应锁杆首端的位置设有锁孔或锁槽;以及贯穿该硬质顶盖的压杆,当压杆首端受到外力时,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驱动锁杆首端脱离或插入锁孔或锁槽。本实用新型的硬开顶集装箱使用时,打开和关闭顶盖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此外,锁紧装置结构简单且可以设置在硬开顶集装箱的箱体内部,从而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
背景技术
上世纪60年代集装箱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级联运的国际通用的运输工具,集装箱指的是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以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输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集装箱分为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平台集装箱和挂式集装箱等。
开顶集装箱的特点是箱顶可以方便地取下和装上。箱顶通常分为硬顶和软顶两种。硬顶用薄钢板制成,利用起重机械进行装卸作业。软顶一般用帆布、塑料布或涂塑布制成,开顶时只要向一端卷起就可以了。开顶集装箱适用于装载大型货物和重货,如钢铁、木材,机械,尤其如玻璃板等易碎的重货,利用吊机从顶部将货物吊入箱内不易损坏货物,同时便于在箱内固定。
硬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和顶盖。通过安装在集装箱的箱体侧面的顶盖锁具锁紧或释放集装箱的顶盖。目前通常先由人工在地面或利用爬梯打开顶盖锁具,再通过叉车或吊机,利用集装箱顶盖上的插槽或吊板,来起吊、搬运集装箱的顶盖。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一种硬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1’、顶盖2’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顶盖2’的顶盖锁具3’。箱体1’包括顶侧梁11’,顶盖锁具3’穿过顶侧梁11’设置,包括位于顶侧梁11’上方的锁头31’,锁座32’,锁杆33’,插销34’以及手柄35’。打开顶盖时需要先由人工打开插销34’,扳动手柄35’使锁头31’离开锁座32’,完成解锁,再通过叉车或吊机,利用集装箱顶盖上的插槽或吊板,来起吊、搬运集装箱的顶盖,以移开顶盖。 关闭顶盖与上述打开顶盖过程相反,先通过叉车或吊机,利用集装箱顶盖上的插槽或吊板,来起吊、搬运集装箱的顶盖,以盖上顶盖,再由人工扳动手柄35’使锁头31’进入锁座32’,闭合插销34’,完成锁固。
现有技术的硬开顶集装箱的顶盖锁具使用时,打开和关闭顶盖步骤繁琐,操作不便。此外,现有技术的硬开顶集装箱的顶盖锁具通常暴露在箱体外侧,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损坏,且结构较为复杂,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所述锁紧装置用于所述硬开顶集装箱的箱体和顶盖之间的锁固和解锁,所述硬开顶集装箱使用时,打开和关闭顶盖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此外,所述锁紧装置结构简单且可以设置在所述硬开顶集装箱的箱体内部,从而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损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所述硬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和盖设于箱体上的硬质顶盖,所述硬开顶集装箱具有锁紧装置,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设于硬质顶盖下方的锁杆,所述锁杆包括用于将所述硬质顶盖和所述箱体锁固的锁杆首端;
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与所述锁杆配合的锁固部,所述锁固部上对应所述锁杆首端的位置设有锁孔或锁槽;以及
贯穿该硬质顶盖的压杆,所述压杆包括穿设出硬质顶盖外表面的压杆首端,穿设出硬质顶盖内表面的压杆尾端;当所述压杆首端受到外力时,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驱动所述锁杆首端脱离或插入所述锁孔或锁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当所述锁杆首端脱离所述锁孔或锁槽时,所述锁杆位于解锁工位,此时所述锁孔或锁槽至少在竖向方向上不限制所述锁杆的移动,从而不限制所述硬质顶盖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当所述锁杆首端插入所述锁孔或锁槽时,所述锁杆位于锁固工位,此时所述锁孔或锁槽至少在竖向方向上限制所述锁杆的移动,从而限制所述硬质顶盖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因此,所述锁紧装置可以用于所述硬开顶集装箱的箱体和顶盖之间的锁固和解锁。
所述硬开顶集装箱使用时,打开和关闭顶盖时可以利用吊机上的装置,例如吊机压柄,驱动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以驱动所述锁杆首端脱离或插入所述锁孔或锁槽,即驱动所述锁杆在解锁工位和锁固工位之间切换,从而使得解锁、移开顶盖操作和盖上、锁固顶盖操作无需人工参与并且一气呵成,因此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此外,所述锁紧装置结构简单且可以设置在硬开顶集装箱的箱体内部,从而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损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压杆首端设有受压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受压部是接收所述外力的构件。在此仅将必要部位设置于硬质顶盖上方(暴露于硬开顶集装箱的外部)能确保其与部件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以及外力的作用,提高锁紧装置的整体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设置为:当所述外力被撤除时,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锁杆首端插入锁孔或锁槽。
上述方案中,设置弹性件的好处是可以只在需要解锁时施加外力,而锁固过程可以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自动实现。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硬质顶盖的内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锁杆横向地穿设于支撑板中;所述压杆尾端具有第一斜面部,所述锁杆上对应所述压杆尾端的位置具有与第一斜面部适配的第二斜面部,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斜面部向第二斜面部施加压力以驱动锁杆沿其长度方向背离锁孔或锁槽水平移动,使所述锁杆首端脱离锁孔或锁槽。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使得所述硬质顶盖与所述锁杆在竖向方向上联动。通过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的配合,将由吊装设备(叉车或吊车)的压头在竖直方向的施力转化为驱动锁杆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分力,使得解锁的步骤更为简单便捷。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锁杆上还固定设有弹簧挡板,所述弹簧穿设在所述锁杆上,并位于所述弹簧挡板和支撑板之间,当施加所述外力时,所述弹簧被压缩,当撤除所述外力时,所述弹簧的恢复力带动所述锁杆沿其长度方向朝着所述锁孔或 锁槽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插入所述锁孔或锁槽。
上述方案给出了所述弹性件的一种具体的结构。通过设置的弹簧,利用其在锁杆脱离锁孔或锁槽时被压缩形变所续存的恢复力,在硬质顶盖被盖合,锁杆受到的水平分力被撤除后(即吊装设备的压头复位后),被压缩的弹簧对锁杆施加与之前的水平分力相反的恢复力,达到驱动锁杆自动回到锁固工位的目的,使得整个锁固作业更为便捷,不需要额外耗费人力,提高装卸货物的效率。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板簧;所述支撑板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锁杆横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中,所述锁杆的尾端指向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板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锁杆尾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压杆对应设于所述板簧上方,当所述压杆首端受到外力时,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所述板簧发生弯曲形变,以驱动锁杆沿其长度方向背离锁孔或锁槽水平移动,使所述锁杆首端脱离锁孔或锁槽;当所述外力被撤除时,所述板簧的恢复力带动锁杆沿其长度方向朝着锁孔或锁槽水平移动,使所述锁杆首端插入锁孔或锁槽。
上述方案中,压杆垂直向下的压力直接作用于板簧的上表面以此改变板簧的弯曲度,从而缩短板簧的两端点的直线长度,使得锁杆得到位移。利用板簧作为弹性件省略了压杆尾端和锁杆侧壁上设置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相对于采用弹簧作为弹性件而言,整个锁紧装置的结构更为简洁,力的作用(或传递)更为直接可靠,提升了锁紧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和效能。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锁槽为L型,包括沿横向延伸的限位槽和与所述限位槽贯通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脱离槽,所述脱离槽的上端贯穿所述锁固部的上表面;当所述压杆首端受到外力时,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驱动锁杆沿其径向从所述限位槽中平移至所述脱离槽,以使所述锁杆首端脱离所述锁槽。
上述方案给出了所述弹性件的又一种具体的结构。所述限位槽在竖向方向上限制所述锁杆的移动,从而限制所述硬质顶盖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所述脱离槽在竖向方向上不限制所述锁杆的向上移动,从而不限制所述硬质顶盖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上移动。所述压杆的尾端在向下运动时对所述锁杆的圆 周面产生一沿所述锁杆径向的水平分力,从而达到推动所述锁杆沿其径向移动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压杆尾端具有第一斜面部,所述锁杆上对应所述压杆尾端的位置具有与第一斜面部适配的第二斜面部,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斜面部向第二斜面部施加力以驱动锁杆沿其径向从所述限位槽中平移至所述脱离槽。
上述方案中,为了使得压杆尾端的第一斜面部与锁杆的周面达到更为有效且稳定的配合,因此在锁杆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斜面部相适配的位置设置了第二斜面部。当然,在其他情况下,该第二斜面部也可省略。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硬质顶盖的内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锁杆横向穿设于支撑板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中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引导槽的内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靠所述锁杆的侧壁,当所述外力被撤除时,所述弹簧的恢复力带动锁杆沿其径向滑入所述限位槽。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引导槽中的弹簧,利用其在锁杆脱离限位槽时被压缩形变所续存的恢复力,在硬质顶盖被盖合,锁杆受到的水平分力被撤除后(即吊装设备的压头复位后),被压缩的弹簧对锁杆施加与之前的水平分力相反的恢复力,达到驱动锁杆自动回到锁固工位的目的,使得整个锁固作业更为便捷,不需要额外耗费人力,提高装卸货物的效率。通常所述引导槽的长度要大于所述限位槽的长度,这样所述引导槽在容纳弹簧长度之外还具有容纳和限位槽长度等长的空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硬质顶盖的外表面上设有吊具,所述压杆首端位于所述吊具内或位于所述吊具外。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压杆首端位于所述吊具内时,可以通过吊机上的扭锁在进入吊具时向所述压杆首端施加压力;当所述压杆首端位于所述吊具外时,可以通过其它压紧装置例如吊机压柄向所述压杆首端施加压力。
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中,所述锁固部为箱体上的顶横梁或顶侧梁。
上述方案中,所述顶横梁或顶侧梁距离所述硬质顶盖近,强度好,适合 作为锁固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打开和关闭顶盖步骤简单,无需人工直接参与锁固和解锁,解锁、起吊、移开顶盖以及起吊、盖上、锁固顶盖的工作一气呵成,操作方便。
(2)锁紧装置结构简单且可以设置在硬开顶集装箱的箱体内部,从而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被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3)如果箱内装的货物为危险品时,无需人员在地面实施开锁和搬运,省时省力,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硬开顶集装箱的锁紧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正视结构图。
图2为现有的硬开顶集装箱的锁紧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锁固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解锁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5为图3中的吊具的A向俯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锁固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解锁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锁固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9为图8的C-C向剖视局部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解锁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11为图10的D-D向剖视局部结构图。
图12为图8的B向侧视局部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锁固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解锁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是该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不当限定。
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锁固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解锁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5显示了图3中的吊具的A向俯视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该实施方式下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图中仅显示了箱体顶部的顶侧梁11)和盖设于箱体上的硬质顶盖2,硬开顶集装箱具有锁紧装置3,其中,锁紧装置3包括:
位于硬质顶盖2下方且水平设置的锁杆31,锁杆31包括用于将硬质顶盖2和箱体锁固的锁杆首端E。箱体的顶部具有作为与锁杆配合的锁固部的顶侧梁1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锁固部也可以是顶横梁),顶侧梁11上对应锁杆首端E的位置设有锁孔I(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锁槽)。
锁紧装置3还包括贯穿该硬质顶盖2的压杆32,该压杆32包括穿设出硬质顶盖2外表面的压杆首端G,所述压杆首端G设有受压部33;以及穿设出硬质顶盖2内表面的压杆尾端H。
硬质顶盖2的内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板21,锁杆31横向地穿设于支撑板21中。压杆尾端H具有第一斜面部J,锁杆31上对应压杆尾端H的位置具有与第一斜面部J适配的第二斜面部K。
此外,锁紧装置3还包括作为弹性件的弹簧34,锁杆31上还固定设有弹簧挡板35,弹簧34穿设在锁杆31上,并位于弹簧挡板35和支撑板21之 间。如图4所示,当向受压部33施加向下的外力F时,压杆32在竖向方向上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斜面部J向第二斜面部K施加压力,该压力在沿锁杆轴向水平方向上的分力驱动锁杆31沿其轴向背离锁孔I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E脱离锁孔I,同时弹簧34被压缩,达到解锁的目的。当撤除外力F时,如图3所示,弹簧34的恢复力朝向与之前水平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锁杆31沿其轴向朝着锁孔I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E插入锁孔I。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压杆首端G容置于吊具22内,以配合一些用于连接硬质顶盖的扭锁和用于解锁顶盖的压头处于同一或较近位置的吊装设备。
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锁固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解锁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
如图6和图7所示,该实施方式下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压杆首端G的受压部33a位于吊具22a外。以配合一些用于连接硬质顶盖的扭锁和用于解锁顶盖的压头处于不同位置的吊装设备。
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8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锁固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9为图8的C-C向剖视局部结构图。图10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解锁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11为图10的D-D向剖视局部结构图。图12为图8的B向侧视局部结构图。
结合参考图8-图12,该实施方式下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部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顶侧梁11b上对应锁杆首端E的位置设有锁槽Ib。锁槽Ib为L型,包括沿横向延伸的限位槽Ib1和与限位槽Ib1贯通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脱离槽Ib2,脱离槽Ib2的上端贯穿顶侧梁11b的上表面。
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压杆首端G受到外力F时,压杆32b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驱动锁杆31b沿其径向从限位槽Ib1中平移至脱离槽Ib2,以 使锁杆首端E脱离锁槽Ib。
压杆尾端H具有第一斜面部J,锁杆31b的侧壁上对应压杆尾端H的位置与第一斜面部J接触,压杆32b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斜面部J向锁杆31b施加力,该力产生沿该锁杆径向水平延伸的分力以驱动锁杆31b沿其径向从限位槽Ib1中平移至限位槽Ib1与脱离槽Ib2的交汇处。当锁杆31b进入脱离槽Ib2后,通过吊装设备将硬质顶盖向上提起,锁杆31b沿着脱离槽Ib2向上移动直至脱离顶侧梁11b。
此外,硬质顶盖2b的内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板21b,锁杆31b横向穿设于支撑板21b中,结合参考图12,支撑板21b上设有与限位槽Ib1对应的引导槽M,引导槽M中设有弹簧34b,弹簧34b的一端抵靠引导槽M的内壁,弹簧34b的另一端抵靠锁杆31b的侧壁。当锁杆31b沿其径向从限位槽Ib1中平移至限位槽Ib1与脱离槽Ib2的交汇处时,弹簧34b被压缩。当硬质顶盖盖合于箱体上,并将外力F被撤除时,弹簧34b的恢复力推动锁杆31b沿其径向从限位槽Ib1与脱离槽Ib2的交汇处再次滑入限位槽Ib1,实现硬质顶盖与箱体的锁固。
本实施方式中,压杆首端G位于吊具22b外,且压杆首端G不具有受压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压杆首端G也可以位于吊具22b内,压杆首端G也可以具有受压部)。
第四种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使得压杆尾端的第一斜面部与锁杆的侧壁达到更为有效且稳定的配合,因此在锁杆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斜面部相适配的位置设置了第二斜面部。例如,可以通过将锁杆加工成梯形截面的柱体或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知晓的其他方式以形成该第二斜面部,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斜面部向第二斜面部施加力以驱动锁杆沿其径向从限位槽中平移至脱离槽。其余部分与第三种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种实施方式
图1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锁固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图1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下的锁杆位于解 锁工位时的锁紧装置主视结构。
结合参考图13和图14,该实施方式下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部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211c和第二支撑板212c,锁杆31c横向穿设于第一支撑板211c中,锁杆31c的尾端E2指向第二支撑板212c。在锁杆31c和第二支撑板212c之间设置板簧34c,板簧34c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锁杆尾端E2和第二支撑板212c上。压杆32c对应设于板簧34c上方,当压杆首端G受到外力F时,压杆32c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板簧34c发生弯曲形变,以驱动锁杆31c沿其轴向背离锁孔I(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锁槽)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E1脱离锁孔I。当外力F被撤除时,板簧34c的恢复力带动锁杆31c沿其轴向朝着锁孔I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E1插入锁孔I。
该实施方式中压杆首端G位于吊具22c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压杆首端G也可以位于吊具22c外。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结合参考图3-图5,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如下:
打开顶盖前,锁杆31位于锁固工位(如图3所示)。打开顶盖时,控制吊机上的扭锁进入吊具22,如图4所示,此时扭锁向受压部33施加向下的压力F,压杆32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斜面部J向第二斜面部K施加压力以驱动锁杆31沿其轴向背离锁孔I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E脱离锁孔I,使得锁杆31位于解锁工位,同时弹簧34被压缩。转动扭锁使扭锁与吊具22连接,控制吊机起吊并移开硬质顶盖2,此时锁杆31离开顶横梁11。
关闭顶盖时,扭锁移出吊具22,撤除压力F,弹簧34的恢复力带动锁杆31沿其轴向朝着锁孔I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E插入锁孔I,使得锁杆31恢复锁固工位(如图3所示)。
结合参考图8-图12,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和图11所示,控制吊机上的压柄直接向压杆首端G施加向下的压力F,压杆32b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驱动锁杆31b沿其径向从限位槽Ib1中平移至脱离槽Ib2,以使起吊硬质顶盖2b时,锁杆首端E沿着脱离槽Ib2脱离锁槽Ib,此时弹簧34b被压缩,锁杆31b位于解锁工位。当外力F被撤除时,弹簧34b的恢复力带动锁杆31b 沿其径向滑入限位槽Ib1,此时弹簧34b恢复自然状态(如图12所示),锁杆31b位于锁固工位。
结合参考图13和图14,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3和图14所示,当压杆首端G通过受压部33c受到外力F时,压杆32c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板簧34c发生弯曲形变,以驱动锁杆31c沿其轴向背离锁孔I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E1脱离锁孔I,此时锁杆31c位于解锁工位(如图14所示)。当外力F被撤除时,板簧34c的恢复力带动锁杆31c沿其轴向朝着锁孔I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E1插入锁孔I,此时锁杆31c位于锁固工位(如图1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现有技术部分并不局限于本申请文件所给出的实施例,所有不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相矛盾的现有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在先专利文献、在先公开出版物,在先公开使用等等,都可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中各技术特征的组合方式并不限本案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或是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本案所记载的所有技术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结合,除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
需要注意的是,所公开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得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对于本实施例进行多种类似变化和修改,这种类似变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会受到该实施例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所述硬开顶集装箱包括箱体和盖设于箱体上的硬质顶盖,所述硬开顶集装箱具有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设于硬质顶盖下方的锁杆,所述锁杆包括用于将所述硬质顶盖和所述箱体锁固的锁杆首端;
所述箱体的顶部具有与所述锁杆配合的锁固部,所述锁固部上对应所述锁杆首端的位置设有锁孔或锁槽;以及
贯穿该硬质顶盖的压杆,所述压杆包括穿设出硬质顶盖外表面的压杆首端,穿设出硬质顶盖内表面的压杆尾端;当所述压杆首端受到外力时,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驱动所述锁杆首端脱离或插入所述锁孔或锁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首端设有受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被设置为:当所述外力被撤除时,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锁杆首端插入锁孔或锁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顶盖的内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锁杆横向地穿设于支撑板中;所述压杆尾端具有第一斜面部,所述锁杆上对应所述压杆尾端的位置具有与第一斜面部适配的第二斜面部,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斜面部向第二斜面部施加压力以驱动锁杆沿其长度方向背离锁孔或锁槽水平移动,使所述锁杆首端脱离锁孔或锁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锁杆上还固定设有弹簧挡板,所述弹簧穿设在所述锁杆上,并位于所述弹簧挡板和支撑板之间,当施加所述外力时,所述弹簧被压缩,当撤除所述外力时,所述弹簧的恢复力带动所述锁杆沿其长度方向朝着所述锁孔或锁槽水平移动,使锁杆首端插入所述锁孔或锁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性件包括板簧;所述支撑板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锁杆横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中,所述锁杆的尾端指向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板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锁杆尾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压杆对应设于所述板簧上方,当所述压杆首端受到外力时,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所述板簧发生弯曲形变,以驱动锁杆沿其长度方向背离锁孔或锁槽水平移动,使所述锁杆首端脱离锁孔或锁槽;当所述外力被撤除时,所述板簧的恢复力带动锁杆沿其长度方向朝着锁孔或锁槽水平移动,使所述锁杆首端插入锁孔或锁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为L型,包括沿横向延伸的限位槽和与所述限位槽贯通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脱离槽,所述脱离槽的上端贯穿所述锁固部的上表面;当所述压杆首端受到外力时,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驱动锁杆沿其径向从所述限位槽中平移至所述脱离槽,以使所述锁杆首端脱离所述锁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尾端具有第一斜面部,所述锁杆上对应所述压杆尾端的位置具有与第一斜面部适配的第二斜面部,所述压杆在竖向方向上的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斜面部向第二斜面部施加力以驱动锁杆沿其径向从所述限位槽中平移至所述脱离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顶盖的内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锁杆横向穿设于支撑板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中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引导槽的内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靠所述锁杆的侧壁,当所述外力被撤除时,所述弹簧的恢复力带动锁杆沿其径向滑入所述限位槽。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顶盖的外表面上设有吊具,所述压杆首端位于所述吊具内或位于所述吊具外。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部为箱体上的顶横梁或顶侧梁。
CN201721170861.XU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 Active CN207293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861.XU CN207293135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861.XU CN207293135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3135U true CN207293135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0861.XU Active CN207293135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31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7371A (zh) * 2019-11-14 2020-04-10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一种自动装配机
CN113825708A (zh) * 2019-05-15 2021-12-21 负载及移动控股有限公司 改进的盖子锁定系统和盖子升降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5708A (zh) * 2019-05-15 2021-12-21 负载及移动控股有限公司 改进的盖子锁定系统和盖子升降器
CN110977371A (zh) * 2019-11-14 2020-04-10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一种自动装配机
CN110977371B (zh) * 2019-11-14 2021-06-01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一种自动装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07207U (zh) 一种安全型托盘
CN207293135U (zh)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硬开顶集装箱
CN106004609B (zh) 自装卸货车车厢的装卸方法
CN212024537U (zh) 一种建筑工地空心砖吊运用安全型吊篮
CN106697012A (zh) 结构改进的运输车
CN206318667U (zh) 升降物流推车
CN215101724U (zh) 一种简易式管道施工升降机
CN207293134U (zh) 硬开顶集装箱的锁紧装置及硬开顶集装箱
CN201512366U (zh) 集装箱箱内起吊移运装置
CN201770433U (zh) 一种起重机后配重装置
CN107161192B (zh) 一种箱柜的运输手推车
CN205111859U (zh) 省力机械臂
CN210392238U (zh) 一种多开式隔热性集装箱
CN206940216U (zh) 一种渣土装卸吊斗
CN203439954U (zh) 搬运叉车
CN203545482U (zh) 水面矿渣抓斗
CN206768760U (zh) 快速闸门起吊系统
CN112320377A (zh) 一种港口货物装卸装置
CN104340851A (zh) 用于收集并且卸下物料的容器
CN103466440A (zh) 水面矿渣抓斗
CN205132194U (zh) 硬开顶集装箱
CN201065249Y (zh) 集装箱纠偏用工具
JP2806247B2 (ja) 吊治具
CN219821450U (zh) 一种建筑施工水泥转运推车
CN213737613U (zh) 一种港口货物装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900, 2-3, 2121 Yang Yang Road,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anyu Logistic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900, 2-3, 2121 Yang Yang Road,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gshi Container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