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8697U - 辊压装置及旋边工装 - Google Patents

辊压装置及旋边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88697U
CN207288697U CN201721377573.1U CN201721377573U CN207288697U CN 207288697 U CN207288697 U CN 207288697U CN 201721377573 U CN201721377573 U CN 201721377573U CN 207288697 U CN207288697 U CN 207288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roller
connecting shaft
bearing
side wall
rol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75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其军
丁峰
严松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75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88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88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88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和旋边工装,辊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第一连接轴、第一辊轮、第二连接轴和第二辊轮,金属筒毛坯安装于固定装置上;第一连接轴与固定装置相连接;第一辊轮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上,以使第一辊轮可相对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二连接轴与固定装置相连接;第二辊轮套设于第二连接轴上,以使第二辊轮可相对第二连接轴转动;其中,第一辊轮的侧壁为阶梯状,第二辊轮的侧壁与第一辊轮的侧壁相适配,以使至少部分侧壁通过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时向预定方向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辊压装置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避免手动夹边所造成的外观缺陷,进而提升了产品一次下线合格率和产品的外观质量。

Description

辊压装置及旋边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筒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辊压装置和旋边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大直径圆筒型薄壁件旋边工艺,因为直径较大,翻边稳定性不高,在家电行业内一直是难以突破的难题;在相关技术中,大直径圆筒型薄壁件旋边工艺主要包括手工夹边、预旋和终旋,手工夹边使得产品的一致性差,并且圆筒的焊缝两侧易出现凸点,严重影响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辊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旋边工装。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辊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第一连接轴、第一辊轮、第二连接轴和第二辊轮,金属筒毛坯安装于固定装置上;第一连接轴与固定装置相连接;第一辊轮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上,以使第一辊轮可相对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二连接轴与固定装置相连接;第二辊轮套设于第二连接轴上,以使第二辊轮可相对第二连接轴转动;其中,第一辊轮的侧壁为阶梯状,第二辊轮的侧壁与第一辊轮的侧壁相适配,以使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通过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时向预定方向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辊压装置,金属筒毛坯安装于固定装置上,第一辊轮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上,第一辊轮可相对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二辊轮套设于第二连接轴上,第二辊轮可相对于第二连接轴转动,第一辊轮的侧壁为阶梯状,第二辊轮的侧壁与第一辊轮的侧壁相适配,并且第一辊轮的侧壁与第二辊轮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当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通过第一辊轮的侧壁与第二辊轮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时,随着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的形状,将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通过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的配合将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实现对金属筒毛坯的第一次辊压,进而确定金属筒毛坯的旋边的方向,避免在后续的辊压过程中,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并且通过第一次辊压代替手动夹边,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避免手动夹边所造成的外观缺陷,进而提升了产品一次下线合格率和产品的外观质量;通过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的配合将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还使得对金属筒毛坯的旋边过程实现自动化,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预定方向为由至少部分侧壁至金属筒的内部的方向;或预定方向为由至少部分侧壁至远离金属筒的方向。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辊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辊轮包括第一夹紧部和第一支撑部,第一夹紧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部,以使第一辊轮的侧壁为阶梯状;其中,第一夹紧部的侧壁通过第一过渡部与第一夹紧部的顶壁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辊轮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夹紧部,第一夹紧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部的直径,第二辊轮同样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夹紧部,第二夹紧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支撑部的直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夹紧部相配合,第一夹紧部与第二支撑部相配合,使得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形成一弯折的通道,至少部分侧壁通过通道后会使得筒壁向预定方向弯折;第一夹紧部的侧壁通过第一过渡部与第一夹紧部的顶壁相连接,第一过渡部为弧形,避免对侧壁的弯折过程出现尖角而影响对侧壁的弯折,并且使得折弯部呈弧形,提升了折弯部的外观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过渡部的半径小于至少部分侧壁的半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过渡部的半径设置为小于至少部分侧壁的半径,避免至少部分侧壁折弯后因回弹而导致未将至少部分侧壁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确保了第一预定角度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装置包括:支架、第三连接轴、胀紧部和底座,第三连接轴与支架相连接;胀紧部与第三连接轴相连接,以固定金属筒毛坯;底座与支架相连接,设置于胀紧部的下方,以支撑金属筒毛坯。
在该技术方案中,胀紧部可绕第三连接轴的轴线转动,金属筒毛坯被胀紧部胀紧后,底座支撑金属筒毛坯,进而使得金属筒毛坯可绕第三连接轴的轴线转动,使得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可在转动的过程中逐渐通过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的间隙,进而实现对金属筒毛坯的第一次辊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辊压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嵌于第一辊轮的轴承室中,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上;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嵌于第二辊轮的轴承室中,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设于第二连接轴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使得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的转动更加灵活,避免第一辊轮或第二辊轮在对金属筒毛坯旋边的过程中与金属筒毛坯产生相对滑动而划伤金属筒毛坯的表面,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外观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轴承为两个;第二轴承为两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轴承设置为两个;第二轴承设置为两个,减小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因轴承游隙而产生的径向跳动,进而确保了工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辊轮的轴承室的内壁设置有向背离第一辊轮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轴承的外侧;第二辊轮的轴承室的内壁设置有向背离第二辊轮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二轴承的外侧;辊压装置还包括: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第一挡圈卡接于第一凹槽中,并与第一轴承的外圈相贴合;第二挡圈卡接于第二凹槽中,并与第二轴承的外圈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实现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卡接,确保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在旋边过程中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脱出轴承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托盘和转动装置,托盘设置于胀紧部的下方,以支撑金属筒毛坯;转动装置与托盘相连接,以使托盘可随金属筒毛坯的转动而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转动装置,使得托盘的转动更加灵活,进而使得金属筒毛坯的转动更加灵活,有效地提升了金属筒的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的间隙等于金属筒毛坯的壁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的间隙等于金属筒毛坯的壁厚,确保金属筒毛坯可顺利通过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之间的间隙避免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划伤金属筒毛坯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边工装,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辊压装置,因此该旋边工装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辊压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辊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辊压装置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辊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辊压装置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辊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辊压装置在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辊压装置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辊压装置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5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辊压装置在F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0固定装置,302第三连接轴,304胀紧部,306底座,3062托盘,3064转动装置,40金属筒毛坯,402至少部分侧壁,50第一辊压装置,502第一辊轮,5022第一夹紧部,5024第一支撑部,504第一连接轴,506第二连接轴,508第二辊轮,5082第二支撑部,5084,第二夹紧部,510第二轴承,512第一轴承,60第二辊压装置,70第三辊压装置,80第一挡圈,90第二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金属筒的制造方法和辊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辊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30、第一连接轴504、第一辊轮502、第二连接轴506和第二辊轮508,金属筒毛坯40安装于固定装置30上;第一连接轴504与固定装置30相连接;第一辊轮502套设于第一连接轴504上,以使第一辊轮502可相对第一连接轴504转动;第二连接轴506与固定装置30相连接;第二辊轮508套设于第二连接轴506上,以使第二辊轮508可相对第二连接轴506转动;其中,第一辊轮502的侧壁为阶梯状,第二辊轮508的侧壁与第一辊轮502的侧壁相适配,以使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通过第一辊轮502与第二辊轮508之间时向预定方向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辊压装置,金属筒毛坯40安装于固定装置30上,第一辊轮502套设于第一连接轴504上,第一辊轮502可相对第一连接轴504转动,第二辊轮508套设于第二连接轴506上,第二辊轮508可相对于第二连接轴506转动,第一辊轮502的侧壁为阶梯状,第二辊轮508的侧壁与第一辊轮502的侧壁相适配,并且第一辊轮502的侧壁与第二辊轮508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当金属筒毛坯40的至少部分侧壁402通过第一辊轮502的侧壁与第二辊轮508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时,随着第一辊轮502与第二辊轮508的形状,将金属筒毛坯40的至少部分侧壁402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通过第一辊轮502与第二辊轮508的配合将金属筒毛坯40的至少部分侧壁402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实现对金属筒毛坯40的第一次辊压,进而确定金属筒毛坯40的旋边的方向,避免在后续的辊压过程中,金属筒毛坯40的至少部分侧壁402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并且通过第一次辊压代替手动夹边,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避免手动夹边所造成的外观缺陷,进而提升了产品一次下线合格率和产品的外观质量;通过第一辊轮502与第二辊轮508的配合将金属筒毛坯40的至少部分侧壁402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还使得对金属筒毛坯40的旋边过程实现自动化,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辊轮502包括第一夹紧部5022和第一支撑部5024,第一夹紧部5022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部5024,以使第一辊轮502的侧壁为阶梯状;其中,第一夹紧部5022的侧壁通过第一过渡部与第一夹紧部5022的顶壁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辊轮502包括第一支撑部5024和第一夹紧部5022,第一夹紧部5022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部5024的直径,第二辊轮508同样包括第二支撑部5082和第二夹紧部5084,第二夹紧部5084的直径大于第二支撑部5082的直径,第一支撑部5024与第二夹紧部5084相配合,第一夹紧部5022与第二支撑部5082相配合,使得第一辊轮502与第二辊轮508之间形成一弯折的通道,至少部分侧壁通过通道后会使得筒壁向预定方向弯折;第一夹紧部5022的侧壁通过第一过渡部与第一夹紧部5022的顶壁相连接,第一过渡部为弧形,避免对侧壁的弯折过程出现尖角而影响对侧壁的弯折,并且使得折弯部呈弧形,提升了折弯部的外观质量。
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辊轮位于第二辊轮的外侧时,至少部分侧壁由至少部分侧壁向金属筒的内部的方向弯折,第二辊轮位于第一辊轮的外侧时,至少部分侧壁由至少部分侧壁向远离金属筒的方向弯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过渡部的半径小于至少部分侧壁的半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过渡部的半径设置为小于至少部分侧壁的半径,避免至少部分侧壁折弯后因回弹而导致未将至少部分侧壁402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确保了第一预定角度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30包括:支架、第三连接轴302、胀紧部304和底座306,第三连接轴302与支架相连接;胀紧部304与第三连接轴302相连接,以固定金属筒毛坯40;底座306与支架相连接,设置于胀紧部304的下方,以支撑金属筒毛坯40。
在该实施例中,胀紧部304可绕第三连接轴302的轴线转动,金属筒毛坯40被胀紧部304胀紧后,底座306支撑金属筒毛坯40,进而使得金属筒毛坯40可绕第三连接轴302的轴线转动,使得金属筒毛坯40的至少部分侧壁402可在转动的过程中逐渐通过第一辊轮502和第二辊轮508之间的间隙,进而实现对金属筒毛坯40的第一次辊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辊压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512,第一轴承512的外圈嵌于第一辊轮502的轴承室中,第一轴承512的内圈套设于第一连接轴504上;第二轴承510,第二轴承510的外圈嵌于第二辊轮508的轴承室中,第二轴承510的内圈套设于第二连接轴506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轴承512和第二轴承510,使得第一辊轮502和第二辊轮508的转动更加灵活,避免第一辊轮502或第二辊轮508在对金属筒毛坯40旋边的过程中与金属筒毛坯40产生相对滑动而划伤金属筒毛坯40的表面,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外观质量。第一轴承512至少为一个,第二轴承510至少为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轴承512为两个;第二轴承510为两个。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轴承512设置为两个;第二轴承510设置为两个,减小第一辊轮502和第二辊轮508因轴承游隙而产生的径向跳动,进而确保了工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辊轮502的轴承室的内壁设置有向背离第一辊轮502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轴承512的外侧;第二辊轮508的轴承室的内壁设置有向背离第二辊轮508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二轴承510的外侧;辊压装置还包括:第一挡圈80和第二挡圈90,第一挡圈80卡接于第一凹槽中,并与第一轴承512的外圈相贴合;第二挡圈90卡接于第二凹槽中,并与第二轴承510的外圈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挡圈80和第二挡圈90实现对第一轴承512和第二轴承510的卡接,确保第一轴承512和第二轴承510的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在旋边过程中第一轴承512或第二轴承510脱出轴承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底座306包括:托盘3062和转动装置3064,托盘3062设置于胀紧部的下方,以支撑金属筒毛坯40;转动装置3064与托盘3062相连接,以使托盘3062可随金属筒毛坯40的转动而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动装置3064,使得托盘3062的转动更加灵活,进而使得金属筒毛坯40的转动更加灵活,有效地提升了金属筒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辊轮502与第二辊轮508之间的间隙等于金属筒毛坯40的壁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辊轮502与第二辊轮508之间的间隙等于金属筒毛坯40的壁厚,确保金属筒毛坯40可顺利通过第一辊轮502与第二辊轮508之间的间隙避免第一辊轮502和第二辊轮508划伤金属筒毛坯40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边工装,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辊压装置,如图1所示,该辊压装置为第一辊压装置50。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旋边工装还包括第二辊压装置60和第三辊压装置70,如图7所示,通过第一辊压装置50辊压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向预定方向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G;如图8所示,通过第二辊压装置60再次辊压至少部分侧壁向预定方向弯折至第二预定角度H;如图9所示,通过第三辊压装置70再次辊压至少部分侧壁向预定方向弯折至第三预定角度F,以形成折弯部;其中,折弯部由一端向另一端光滑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装置包括:
固定装置,金属筒毛坯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上;
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接;
第一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以使所述第一辊轮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接;
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以使所述第二辊轮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辊轮的侧壁为阶梯状,所述第二辊轮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辊轮的侧壁相适配,以使所述金属筒毛坯的至少部分侧壁通过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第二辊轮之间时向预定方向弯折至第一预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辊轮包括第一夹紧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夹紧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使所述第一辊轮的侧壁为阶梯状;
其中,所述第一夹紧部的侧壁通过第一过渡部与所述第一夹紧部的顶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半径小于所述至少部分侧壁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支架;
第三连接轴,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胀紧部,与所述第三连接轴相连接,以固定所述金属筒毛坯;
底座,与所述支架相连接,设置于所述胀紧部的下方,以支撑所述金属筒毛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嵌于所述第一辊轮的轴承室中,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嵌于所述第二辊轮的轴承室中,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为两个;
所述第二轴承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辊轮的轴承室的内壁设置有向背离所述第一辊轮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
所述第二辊轮的轴承室的内壁设置有向背离所述第二辊轮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
所述辊压装置还包括:
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并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相贴合;
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并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托盘,设置于所述胀紧部的下方,以支撑所述金属筒毛坯;
转动装置,与所述托盘相连接,以使所述托盘可随所述金属筒毛坯的转动而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第二辊轮之间的间隙等于所述金属筒毛坯的壁厚。
10.一种旋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辊压装置。
CN201721377573.1U 2017-10-24 2017-10-24 辊压装置及旋边工装 Active CN207288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7573.1U CN207288697U (zh) 2017-10-24 2017-10-24 辊压装置及旋边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7573.1U CN207288697U (zh) 2017-10-24 2017-10-24 辊压装置及旋边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88697U true CN207288697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273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7573.1U Active CN207288697U (zh) 2017-10-24 2017-10-24 辊压装置及旋边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886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2920A (zh) * 2017-10-24 2019-04-30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金属筒的制造方法及辊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2920A (zh) * 2017-10-24 2019-04-30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金属筒的制造方法及辊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88697U (zh) 辊压装置及旋边工装
CN205775317U (zh) 一种超长导辊结构
DE602004031428D1 (de) Verfahren zum fliessdrücken eines metallischen teils
CN206069995U (zh) 卧式镀膜机抗挠弯管件夹具及其三维运动系统
US20200109583A1 (en) Cams with non-radial abrasion edges
CN202290919U (zh) 燃气总管模具
CN109692920B (zh) 金属筒的制造方法及辊压装置
CN205173852U (zh) 内衬pp管道快速修补涂覆装置
KR101092951B1 (ko) 역압실린더를 갖는 파이프 벤딩장치
CN102319780B (zh) 燃气总管模具及应用该模具的燃气总管弯制方法
CN113351711A (zh) 一种管道压槽转动支架
CN103990663B (zh) 圆弧折弯机
CN206083518U (zh) 一种盘管机
CN208695946U (zh) 侧辊支撑轴承及其十八辊轧机
CN101344117B (zh) 铰链轴套及其制造方法
CN205463729U (zh) 一种仪表管道矫正器
CN110228721A (zh) 一种新型张力平衡辊装置
CN205927688U (zh) 大口径厚壁偏心管件胀紧转动焊接装置
CN205478323U (zh) 一种曲轴支撑结构及旋转式压缩机
CN100582843C (zh) 辅助点胶装置
CN102839356B (zh) 一种环形产品无遮挡镀膜装载架
CN107234563A (zh) 一种高稳固性汽车轮毂固定装置
CN208101034U (zh) 卷管芯轴
CN109365961A (zh) 一种不锈钢管对接焊接变形的校正方法
CN217222965U (zh) 一种新型工作辊轴向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7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9 Wan Chun East Road, East District,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F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