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6481U - 一种高空逃生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逃生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86481U
CN207286481U CN201721211649.3U CN201721211649U CN207286481U CN 207286481 U CN207286481 U CN 207286481U CN 201721211649 U CN201721211649 U CN 201721211649U CN 207286481 U CN207286481 U CN 207286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e
ball film
air column
clothing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16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嘉
廖若妤
李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116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86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86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864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空逃生衣,包括穿于人体上的逃生衣基体,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设置有多个气柱发生器,所述气柱发生器包括以可伸缩的方式设置的伸缩气柱,所述伸缩气柱的底端设有用于为伸缩气柱充气的储气瓶,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还这有覆盖气柱发生器的真空压缩的球膜,所述球膜上设有用于吸收空气的单向进气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包括设置在逃生衣上的多个伸缩气柱以及覆盖在气柱表面的球膜,所述球膜在充气后向外延伸的伸缩气柱的支撑下,将球膜支撑展开,所述球膜通过单向进气阀吸收空气彭涨,球膜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将人体包裹在其中,达到保护人体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高空逃生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逃生衣。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空逃生装置主要为缓降机械装置,以滑轮组和钢索组成,主要安装在高层大厦或高空作业装置上,还有一种为高空坠落保护装置,采用自动测高触发气囊方式。
目前两种方式,前者受客观条件限制较大,主要用于固定在高层建筑物的特定部位或高空作业机上,安全逃生受限条件较多,后者触发气囊体积较小,保护作用有限,而且是被动式保护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逃生衣,采用可充气的伸缩气柱支撑球膜,使得球膜能够吸收空气从而膨胀成能够保护人体的球状,利用空气对球膜进行充气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球膜的尺寸,加强了对人体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包括穿于人体上的逃生衣基体,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设置有多个气柱发生器,所述气柱发生器包括以可伸缩的方式设置的伸缩气柱,所述伸缩气柱采用气密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在使用之前压缩在逃生衣基体上,所述伸缩气柱的底端设有用于为伸缩气柱充气的储气瓶,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还设置有覆盖气柱发生器的真空压缩的球膜,所述球膜边部与逃生衣基体外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球膜展开后呈球状,所述球膜上设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单向进气阀。所述伸缩气柱在充气后向外延伸,将球膜顶住向外膨胀,所述球膜在被伸缩气柱向外顶的时候吸收空气膨胀,所述球膜通过空气进行充气,不需要额外使用其他的充气设备,节约了能源,且使用方便。球膜在完全膨胀展开后直径可达6-9m,所述球膜上设有多个单向进气阀,增加了球膜吸收空气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储气瓶中压缩储存有二氧化碳气体,所述二氧化碳易于制备,造价低廉,且不会燃烧,安全可靠。
可选地,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储气瓶放气的放气开关,所述放气开关用于同步控制逃生衣基体上所有的储气瓶,所述放气开关上设有与所有储气瓶气门连接的拉绳,所述放气开关在转动时拉动拉绳,将所有的储气瓶的气门打开。
可选地,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覆盖有多个球膜,包括覆盖逃生衣基体前面的第一球膜,覆盖逃生衣基体背面的第二球膜,覆盖逃生衣基体肩部两侧的第三球膜和第四球膜。所述球膜分别覆盖逃生衣基体不同的部位,将球膜分隔为及部分是用于保证在使用者能够正常将逃生衣穿在身上,而不至于被球膜包裹住,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球膜和第二球膜在将逃生衣的前后分开,用于在正常穿着未启动保护状态时,保证使用者的手臂能够正常从逃生衣中穿过,并保证逃生衣的下端敞口,双腿能够正常穿出,所述第三球膜和第四球膜将逃生衣的两肩分开,用于在正常穿着未启动保护状态时,保证使用者的头能够穿出逃生衣。
可选地,所述气柱发生器还包括一端敞口的容纳筒,所述伸缩气柱压缩设置在容纳筒中,所述容纳筒的敞口端上还设有易破的保护膜,所述容纳筒用于在未使用的状态保护伸缩气柱。
可选地,分布在逃生衣基体上的多个容纳筒的敞口呈放射性分布,用于保证充气后的伸缩气柱能够将球膜支撑为球形,所述容纳筒的敞口易于调整,能够在使用时将伸缩气柱向四周呈辐射发射,将球膜最大程度的支撑展开。
可选地,所述逃生衣基体为马夹式,所述逃生衣基体背面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包覆臀部和大腿的固定裤体,所述固定裤体通过胯下向前扣接到逃生衣基体的前面,穿着方便,给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穿着,并能将受力分散,提高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固定裤体上也设有气柱发生器,所述固定裤体上设有覆盖气柱发生器的第五球膜。所述第五球膜用于保护人体的下部,在遇到危险时,第五球膜与上述其他任一球膜一样,在气柱发生器的支撑下,吸收空气后膨胀,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能够有效的保护人体的下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包括设置在逃生衣上的多个伸缩气柱以及覆盖在气柱表面的球膜,所述球膜在充气后向外延伸的伸缩气柱的支撑下,将球膜支撑展开,所述球膜通过单向进气阀吸收空气彭涨,球膜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将人体包裹在其中,达到保护人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球膜展开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球膜展开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球膜展开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逃生衣基体1,气柱发生器2,放气开关3,固定裤体4,第一球膜5,伸缩气柱6,单向进气阀7,第二球膜8,第三球膜9,第四球膜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的俯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空逃生衣,包括穿于人体上的逃生衣基体1,所述逃生衣基体1上设置有多个气柱发生器2,所述气柱发生器2包括以可伸缩的方式设置的伸缩气柱6,所述伸缩气柱6采用气密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在使用之前压缩在逃生衣基体1上,所述伸缩气柱6的底端设有用于为伸缩气柱6充气的储气瓶,所述逃生衣基体1上还设置有覆盖气柱发生器2的真空压缩的球膜,所述球膜边部与逃生衣基体外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球膜展开后呈球状,所述球膜上设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单向进气阀7。所述伸缩气柱6在充气后向外延伸,将球膜顶住向外膨胀,所述球膜在被伸缩气柱6向外顶的时候吸收空气膨胀,所述球膜通过空气进行充气,不需要额外使用其他的充气设备,节约了能源,且使用方便。球膜在完全膨胀展开后直径可达6-9m,所述球膜上设有多个单向进气阀7,增加了球膜吸收空气的速度。
所述储气瓶中压缩储存有二氧化碳气体,所述二氧化碳易于制备,造价低廉,且不会燃烧,安全可靠。
所述逃生衣基体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储气瓶放气的放气开关3,所述放气开关3用于同步控制逃生衣基体1上所有的储气瓶,所述放气开关3上设有与所有储气瓶气门连接的拉绳,所述放气开关3在转动时拉动拉绳,将所有的储气瓶的气门打开。
所述逃生衣基体1上覆盖有多个球膜,包括覆盖逃生衣基体1前面的第一球膜5,覆盖逃生衣基体1背面的第二球膜8,覆盖逃生衣基体1肩部两侧的第三球膜9和第四球膜10。所述球膜分别覆盖逃生衣基体1不同的部位,将球膜分隔为及部分是用于保证在使用者能够正常将逃生衣穿在身上,而不至于被球膜包裹住,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球膜5和第二球膜8在将逃生衣的前后分开,用于在正常穿着未启动保护状态时,保证使用者的手臂能够正常从逃生衣中穿过,并保证逃生衣的下端敞口,双腿能够正常穿出,所述第三球膜9和第四球膜10将逃生衣的两肩分开,用于在正常穿着未启动保护状态时,保证使用者的头能够穿出逃生衣。
所述气柱发生器2还包括一端敞口的容纳筒,所述伸缩气柱6压缩设置在容纳筒中,所述容纳筒的敞口端上还设有易破的保护膜,所述容纳筒用于在未使用的状态保护伸缩气柱6。
分布在逃生衣基体1上的多个容纳筒的敞口呈放射性分布,用于保证充气后的伸缩气柱6能够将球膜支撑为球形,所述容纳筒的敞口易于调整,能够在使用时将伸缩气柱6向四周呈辐射发射,将球膜最大程度的支撑展开。
所述逃生衣基体1为马夹式,所述逃生衣基体1背面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包覆臀部和大腿的固定裤体4,所述固定裤体4通过胯下向前扣接到逃生衣基体1的前面,穿着方便,给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穿着,并能将受力分散,提高安全性。
所述固定裤体4上也设有气柱发生器2,所述固定裤体4上设有覆盖气柱发生器的第五球膜。所述第五球膜用于保护人体的下部,在遇到危险时,第五球膜与上述其他任一球膜一样,在伸缩气柱6的支撑下,吸收空气后膨胀,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能够有效的保护人体的下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高空逃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穿于人体上的逃生衣基体,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设置有多个气柱发生器,所述气柱发生器包括以可伸缩的方式设置的伸缩气柱,所述伸缩气柱的底端设有用于为伸缩气柱充气的储气瓶,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还设置有覆盖气柱发生器的真空压缩的球膜,所述球膜边部与逃生衣基体外表面密封连接,所述球膜上设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单向进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瓶中压缩储存有二氧化碳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储气瓶放气的放气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衣基体上覆盖有多个球膜,包括覆盖逃生衣基体前面的第一球膜,覆盖逃生衣基体背面的第二球膜,覆盖逃生衣基体肩部两侧的第三球膜和第四球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发生器还包括一端敞口的容纳筒,所述伸缩气柱压缩设置在容纳筒中,所述容纳筒的敞口端上还设有易破的保护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其特征在于,分布在逃生衣基体上的多个容纳筒的敞口呈放射性分布,用于保证充气后的伸缩气柱能够将球膜支撑为球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衣基体为马夹式,所述逃生衣基体背面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包覆臀部和大腿的固定裤体,所述固定裤体通过胯下向前扣接到逃生衣基体的前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空逃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裤体上也设有气柱发生器,所述固定裤体上设有覆盖气柱发生器的第五球膜。
CN201721211649.3U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高空逃生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86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1649.3U CN207286481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高空逃生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1649.3U CN207286481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高空逃生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86481U true CN207286481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164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86481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高空逃生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86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6903B1 (ko) 고층의 대상체에서 사람들을 하강시키기 위한 개인용 응급 장치
CN206166140U (zh) 救生背包
CN102920065B (zh) 一种高空救援服
CN103007454B (zh) 高空逃生舱
CN205125118U (zh) 一种头颈处设有安全气囊的极限运动服
CN203318683U (zh) 一种逃生器
CN203876964U (zh) 一种单人气囊救生衣
CN109008009A (zh) 一种可穿戴式防摔气囊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30965A (zh) 一种人体保护外套
CN102556355B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仓
CN103301583B (zh) 一种充气式多囊应急逃生装备
CN202478426U (zh) 高空降落救生气囊
CN203226294U (zh) 一种背包式球形安全气囊
CN207286481U (zh) 一种高空逃生衣
CN207203249U (zh) 个人全身防护气囊
CN112869282A (zh) 隐形智能充气头盔
CN107640323A (zh) 球囊式应急救生装置
CN110860048A (zh) 一种便携式逃生装置
CN104627372B (zh) 一种可保护眼睛的高空逃生缓降装置
WO2016095797A1 (zh) 一种高空逃生用的增阻缓降方法及缓降装置
CN113457041A (zh) 高空施工作业防护装置
CN208049213U (zh) 一种定点着落的高层逃生装置
CN202941435U (zh) 一种高空救援服
CN203612214U (zh) 救生气囊
CN211798322U (zh) 一种便携式逃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