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3855U - 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83855U
CN207283855U CN201721359560.1U CN201721359560U CN207283855U CN 207283855 U CN207283855 U CN 207283855U CN 201721359560 U CN201721359560 U CN 201721359560U CN 207283855 U CN207283855 U CN 207283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ance
signal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outpu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95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鹏刚
赵礼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595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83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83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838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其中,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包括:振荡电容、功率开关器件、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脉冲调节电路、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第一比较器以及控制器;脉冲调节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振荡电容的两端相连;脉冲调节电路用于检测由振荡电容与线圈盘构成的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产生锯齿波信号;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用于将控制器发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调整为设定幅值的直流信号;第一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与脉冲调节电路和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相连,第一比较器根据锯齿波信号和直流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用于驱动功率开关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软件算法对脉宽调制信号进行调节具有延时的缺陷。

Description

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等小型厨房家电已经成为千家万户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其共同点是内部均设置有加热元件。按照加热原理不同,加热元件的加热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电热盘或电热管加热、红外加热和电磁加热。其中,对于电磁加热方式,采用线圈盘作为加热元件,线圈盘通电后发射电磁波,电磁波穿过锅具所产生的涡流能够促使锅具自身的原子产生振动而发热。
通常,在电磁炉内设置有电磁加热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线圈盘发射电磁波的功率。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磁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具体包括:控制器1、功率开关器件2、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3、振荡电容4、以及同步比较电路5。
线圈盘6的一端通常连接至功率开关器件2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端。振荡电容4与线圈盘6串联或并联,图1展示的是振荡电容4与线圈盘6并联的结构,即:振荡电容4的一端与功率开关器件2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端,以使振荡电容4与线圈盘6构成谐振电路。同步比较电路5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至上述振荡电容4的两端,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1。同步比较电路5的功能是用于检测上述谐振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提供给控制器1,以使控制器1根据该检测信号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信号。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3分别与控制器1和功率开关器件2相连,用于根据PWM信号驱动功率开关器件2的导通和关断,且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所对应的驱动功率开关器件2的导通时间和关断频率不同,实现对线圈盘6发出电磁波的功率进行调节。
上述根据检测信号输出PWM信号的过程是由控制器1来完成的,具体是由控制器1内装载的软件来执行的。由于软件指令的运行是按照指令周期来执行的,需要一定的反应和处理时间,导致了PWM信号的调节过程具有一定的延时,进而导致线圈盘6的功率调节精度较低,最终导致电磁炉温度控制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软件算法对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进行调节具有延时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包括:振荡电容、功率开关器件、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脉冲调节电路、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第一比较器以及控制器;其中,
振荡电容用于与线圈盘连接构成谐振电路;功率开关器件的集电极与线圈盘相连,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射极接地,功率开关器件的门极与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相连;
脉冲调节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振荡电容的两端相连;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用于在所述功率开关器件处于关断时检测所述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所述振荡状态产生锯齿波信号;
所述脉宽调制积分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用于将所述控制器发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调整为设定幅值的直流信号;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的输出端和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根据所述锯齿波信号和直流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提供给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脉冲调节电路与由振荡电容和线圈盘构成的谐振电路相连,用于检测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该震荡状态产生锯齿波信号;再采用脉宽调制积分电路与控制器相连,将控制器发出的PWM信号调整为设定幅值的直流信号;还采用第一比较器根据上述锯齿波信号和直流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使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根据该驱动信号驱动功率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实现了根据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来调节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及频率。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过程采用硬件结构来实现,不但能够实现现有技术中采用软件算法所能实现的功能,而且相比于软件算法具有的延迟缺陷而言,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硬件结构,能够达到较快的处理速度,缩短延迟时间,提高线圈盘的功率调节精度,进而提高电磁炉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可选的,所述脉冲调节电路包括:状态检测电路和锯齿波产生电路;
所述状态检测电路具有两个输入端,作为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振荡电容的两端相连;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用于在所述功率开关器件处于关断时检测所述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所述振荡状态产生矩形波信号;
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与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矩形波信号产生所述锯齿波信号。
可选的,所述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振荡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地;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振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串联后接地;且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用于接收工作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工作高电平信号,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作为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还包括:钳位二极管;
所述钳位二极管的负极用于接收所述工作高电平信号,所述钳位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相连。采用钳位二极管能够限制锯齿波产生电路输出电压的幅值,避免输出较高幅值的电压而损坏后续的电路器件;且采用钳位二极管还能够提高放电速度。
可选的,所述脉宽调制积分电路包括:第七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中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且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的,还包括负载检测电路;
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状态检测电路和控制器相连,所述负载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电路产生的矩形波信号产生负载加载信号,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八电阻;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中的负载检测反馈信号接收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器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面板和下壳体,所述面板和下壳体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线圈盘以及如上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磁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中状态检测电路输出矩形波信号的波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中锯齿波产生电路产生锯齿波信号的波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中第一比较器输出矩形波的波形图。
附图标记:
1-控制器; 2-功率开关器件;
3-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 4-振荡电容;
5-同步比较电路; 6-线圈盘;
7-脉冲调节电路; 71-状态检测电路;
711-第一电阻; 712-第二电阻;
713-第三电阻; 714-第四电阻;
715-第二比较器; 72-锯齿波产生电路;
721-第五电阻; 722-第六电阻;
723-第一电容; 724-钳位二极管;
8-脉宽调制积分电路; 81-第七电阻;
82-第二电容; 9-第一比较器;
10-第八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控制装置,能够应用于采用电磁加热原理进行加热的电磁加热器具中,例如:电磁炉。当然,电磁炉仅仅是电磁加热器具中的一种,本实施例提供电磁加热控制装置也能够应用于其它的电磁加热器具中。该电磁加热装置能够用于对线圈盘发出的电磁波的功率进行控制。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包括:振荡电容4、功率开关器件2、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3、脉冲调节电路7、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第一比较器9以及控制器1。
本实施例以电磁炉为例,采用的加热元件为线圈盘6,线圈盘6的一端与功率开关器件2相连,另一端连接至电磁炉的电源端,通过电源端为线圈盘6供电。
功率开关器件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功率开关管,例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IGBT具有三个连接端,分别为:集电极、发射机和门极。IGBT的集电极与线圈盘6相连,发射极接地,门极与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3的输出端相连。
振荡电容4用于与线圈盘6连接构成谐振电路。振荡电容4与线圈盘6串联或并联,本实施例中,振荡电容4与线圈盘6并联。相当于振荡电容4的一端与IGBT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连接至电磁炉的电源端。
脉冲调节电路7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振荡电容4的两端相连。脉冲调节电路7用于在功率开关器件2处于关断时检测由振荡电容4和线圈盘6构成的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振荡状态产生锯齿波信号。
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与控制器1相连,具体与控制器1中用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信号的输出端相连。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用于将控制器1发出的PWM信号调整为设定幅值的直流信号。
第一比较器9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与脉冲调节电路7的输出端和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的输出端相连,且第一比较器9的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3相连。第一比较器9用于根据脉冲调节电路7输出的锯齿波信号和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输出的直流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将该驱动信号提供给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3,以通过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3驱动IGBT导通及关断。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脉冲调节电路与由振荡电容和线圈盘构成的谐振电路相连,用于检测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该震荡状态产生锯齿波信号;再采用脉宽调制积分电路与控制器相连,将控制器发出的PWM信号调整为设定幅值的直流信号;还采用第一比较器根据上述锯齿波信号和直流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使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根据该驱动信号驱动功率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实现了根据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来调节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及频率。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过程采用硬件结构来实现,不但能够实现现有技术中采用软件算法所能实现的功能,而且相比于软件算法具有的延迟缺陷而言,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硬件结构,能够达到较快的处理速度,缩短延迟时间,提高线圈盘的功率调节精度,进而提高电磁炉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电磁加热控制装置进行优化。
上述脉冲调节电路7的功能是在功率开关器件2处于关断时检测由振荡电容4和线圈盘6构成的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振荡状态产生锯齿波信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脉冲调节电路7的实现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脉冲调节电路7包括:状态检测电路71和锯齿波产生电路72。
其中,状态检测电路71具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作为脉冲调节电路7的两个输入端。状态检测电路7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振荡电容4的两端相连。状态检测电路71用于在功率开关器件2处于关断时检测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振荡状态产生矩形波信号。
锯齿波产生电路72与状态检测电路71的输出端相连,且锯齿波产生电路72的输出端作为脉冲调节电路7的输出端。锯齿波产生电路72用于根据状态检测电路71输出的矩形波信号产生锯齿波信号。
针对上述状态检测电路71所具备的功能,状态检测电路71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中同步比较电路5相同的电路结构,或者,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如下实现方式:
如图3所示,状态检测电路71包括:第一电阻711、第二电阻712、第三电阻713、第四电阻714及第二比较器715。
其中,第一电阻711的第一端与振荡电容4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71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71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阻712的第二端接地。且第一电阻711的第二端还与第二比较器715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具体可以为反相输入端。
第三电阻713的第一端与振荡电容4的另一端相连,第三电阻71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714的第一端相连,第四电路714的第二端接地。且第三电阻713的第二端还与第二比较器715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具体可以为正相输入端。第二比较器715的输出端作为状态检测电路71的输出端。
下面对状态检测电路71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IGBT在导通时,线圈盘6进行储能。当IGBT关断时,线圈盘6和振荡电容4轮流进行充放电,产生谐振。由于第二比较器715的工作原理是:当正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信号的幅值高于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信号的幅值时,第二比较器715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正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信号的幅值低于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信号的幅值时,第二比较器715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因此,采用上述方案所构成的状态检测电路71中,当第三电阻713的第二输出端的电压幅值高于第一电阻711的第二输出端的电压幅值时,第二比较器715输出高电平,当第三电阻713的第二输出端的电压幅值低于第一电阻711的第二输出端的电压幅值时,第二比较器715输出低电平。
根据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第二比较器715输出矩形波信号,该矩形波信号的波形可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中状态检测电路输出矩形波信号的波形图。第二比较器715的输出端为a端,图4中的横坐标为时间t,纵坐标为电压幅值v,图4展示的是a端电压的波形图。
当然,除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之外,状态检测电路71还可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不限于增减电路元件、修改电路元件等。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计其它的电路结构,以实现上述状态检测电路71所具备的功能。
针对上述锯齿波产生电路72所具备的功能,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如图3所示,锯齿波产生电路72包括:第五电阻721、第六电阻722和第一电容723。
其中,第五电阻721的第一端用于接收工作高电平信号,如图3所示的高电平信号VDD。第五电阻721的第二端与状态检测电路71的输出端相连,即:与第二比较器715的输出端a端相连。第五电阻作为第二比较器715的上拉电阻,为第二比较器715在输出高电平时提供上拉电平。第五电阻721的第二端还与第一电容723的第一端相连。
第六电阻722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上述工作高电平信号,如图3所示的高电平信号VDD。第六电阻72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723的第二端相连,第六电阻722作为第一电容723的充电电阻。且第一电容723的第二端作为锯齿波产生电路72的输出端。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中锯齿波产生电路产生锯齿波信号的波形图,图5中的横坐标为时间t,纵坐标为电压幅值v。下面结合图3、图4和图5对锯齿波产生电路72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状态检测电路71的输出端a端的电压从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之后,高电平信号VDD通过第六电阻722对第一电容723进行充电,锯齿波产生电路72的输出端b端的电压从与a端相同的电压幅值起逐渐上升。当a端的电压从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的时刻,b端的电压也迅速从设定幅值向下跳变为低电平。从图5中的虚线看出,b端的电压信号为锯齿波。
进一步的,上述锯齿波产生电路72还包括:钳位二极管724。钳位二极管724的负极用于接收工作高电平信号,如图3所示的高电平信号VDD。钳位二极管724的正极与第一电容723的第二端相连。采用钳位二极管724的优点在于,能够对锯齿波产生电路72的输出端的电压幅值进行钳位,即:将锯齿波产生电路72的输出端的电压幅值限制在设定幅值,避免较高的电压损坏后续器件。并且,采用钳位二极管724还能够达到快速放电的效果,使得锯齿波产生电路72输出的信号幅值和相位的准确度较高,避免产生信号畸变。
采用钳位二极管724,当状态检测电路71的输出端a端的电压为低电平时,高电平信号VDD通过第六电阻722对第一电容723进行充电,锯齿波产生电路72的输出端b端的电压从与a端相同的电压幅值起逐渐上升。当a端的电压为高电平时,b端电压被钳位在设定幅值,该设定幅值为高电平信号VDD的幅值与钳位二极管724的导通压降的幅值之和。当a端的电压从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时,b端的电压也迅速从设定幅值向下跳变为低电平。
当然,除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之外,锯齿波产生电路72还可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不限于增减电路元件、修改电路元件等。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计其它的电路结构,以实现上述锯齿波产生电路72所具备的功能。
另外,上述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的功能是将控制器1发出的PWM信号调整为设定幅值的直流信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的实现方式。
如图3所示,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包括:第七电阻81和第二电容82。
其中,第七电阻81的第一端与控制器1中的PWM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七电阻8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8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容82的第二端接地。且第七电阻81的第二端作为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的输出端。
控制器1通过PWM信号输出端发出的PWM信号经过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后,生成设定幅值的直流信号,即:c端电压的幅值为设定幅值,参照图5所示。根据控制器1发出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c端电压的幅值对应变化。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采用第一比较器9,第一比较器9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中,两个输入端中的正相输入端与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的输出端(即:c端)相连,反相输入端与锯齿波产生电路72的输出端(即:b端)相连。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中第一比较器输出矩形波的波形图,图6中的横坐标为时间t,纵坐标为电压幅值v。如图5和6所示,当c端电压幅值高于B端电压幅值,则第一比较器9的输出端(d端)输出高电平;当c端电压幅值低于B端电压幅值,则第一比较器9的输出端(d端)输出低电平。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脉冲调节电路7、脉宽调制积分电路8和第一比较器9能够调整控制器1输出的PWM信号的频率及占空比,进而调节了功率开关器件2的导通和关断时间及频率,进而调整了线圈盘6的加热功率。
进一步的,上述电磁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负载检测电路,该负载检测电路分别与状态检测电路71和控制器1相连。负载检测电路用于根据状态检测电路71产生的矩形波信号产生负载加载信号,并提供给控制器1,以使控制器1能够根据负载加载信号来判断得到是否有负载、负载是否合适等结论。
具体的,如图3所示,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八电阻10。第八电阻10的第一端与状态检测电路71的输出端(即:a端)相连,第八电阻10的第二端与控制器1中的负载检测反馈信号接收端(TRIG端)相连。对于电磁炉而言,如果将锅具放置在面板上,相当于加载负载,由于锅具会吸收一部分线圈盘6发出的电磁波能量,因此,谐振电路的谐振次数减少,状态检测电路71产生的矩形波信号的脉冲数量少于空载时的脉冲数量。控制器1根据脉脉冲数量即可判断得知是否加载负载。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器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面板和下壳体,面板和下壳体围设形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设有线圈盘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脉冲调节电路与由振荡电容和线圈盘构成的谐振电路相连,用于检测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该震荡状态产生锯齿波信号;再采用脉宽调制积分电路与控制器相连,将控制器发出的PWM信号调整为设定幅值的直流信号;还采用第一比较器根据上述锯齿波信号和直流信号生成驱动信号,以使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根据该驱动信号驱动功率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实现了根据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来调节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及频率。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过程采用硬件结构来实现,不但能够实现现有技术中采用软件算法所能实现的功能,而且相比于软件算法具有的延迟缺陷而言,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硬件结构,能够达到较快的处理速度,缩短延迟时间,提高线圈盘的功率调节精度,进而提高电磁炉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荡电容、功率开关器件、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脉冲调节电路、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第一比较器以及控制器;其中,
振荡电容用于与线圈盘连接构成谐振电路;功率开关器件的集电极与线圈盘相连,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射极接地,功率开关器件的门极与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相连;
脉冲调节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振荡电容的两端相连;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用于在所述功率开关器件处于关断时检测所述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所述振荡状态产生锯齿波信号;
所述脉宽调制积分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用于将所述控制器发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调整为设定幅值的直流信号;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的输出端和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器用于根据所述锯齿波信号和直流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提供给所述功率开关器件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调节电路包括:状态检测电路和锯齿波产生电路;
所述状态检测电路具有两个输入端,作为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振荡电容的两端相连;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用于在所述功率开关器件处于关断时检测所述谐振电路的振荡状态,并根据所述振荡状态产生矩形波信号;
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与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脉冲调节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矩形波信号产生所述锯齿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第二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振荡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地;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振荡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串联后接地;且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用于接收工作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且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工作高电平信号,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作为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波产生电路还包括:钳位二极管;
所述钳位二极管的负极用于接收所述工作高电平信号,所述钳位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调制积分电路包括:第七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中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且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脉宽调制积分电路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检测电路;
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状态检测电路和控制器相连,所述负载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电路产生的矩形波信号产生负载加载信号,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八电阻;
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状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器中的负载检测反馈信号接收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器件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10.一种电磁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面板和下壳体,所述面板和下壳体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线圈盘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控制装置。
CN201721359560.1U 2017-10-20 2017-10-20 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83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9560.1U CN207283855U (zh) 2017-10-20 2017-10-20 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9560.1U CN207283855U (zh) 2017-10-20 2017-10-20 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83855U true CN207283855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80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956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83855U (zh) 2017-10-20 2017-10-20 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838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8650A (zh) * 2019-02-28 2019-04-26 广东全桥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式节能环保型加热装置
CN111107683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7683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7683B (zh) * 2018-10-26 2021-10-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8650A (zh) * 2019-02-28 2019-04-26 广东全桥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式节能环保型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8995U (zh) 烹饪器具及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装置
WO1981000801A1 (en) Inductive heating equipment
CN207283855U (zh) 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及电磁加热器具
CN106332338B (zh) 电磁加热系统以及电磁加热系统的驱动装置和方法
KR102101736B1 (ko) 전자기 조리 기구 및 그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7436198A (zh) 锅具温度检测系统、方法和电磁炉
CN1270128C (zh) 微波炉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42725U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中开关管的过零开通检测装置
CN207410547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电路以及烹饪器具
CN105307293B (zh) 220v交流电压供电的电饭锅加热电路
CN204442724U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中开关管的过零开通检测装置
CN109511189A (zh) 加热电路、电磁炉及驱动电压的调节方法
CN207354241U (zh) 电磁加热装置的开关管控制电路
CN209120505U (zh) 加热电路及电磁炉
CN110446287B (zh) 电烹饪器具及电烹饪器具的igbt控制装置、方法
CN209517544U (zh) 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炉
CN105987412B (zh) 电烹饪器及其控制电路和电烹饪器的烹饪方法
JP3966600B2 (ja) 電磁調理器
CN110493904B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方法及电磁加热设备
JP381815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06196077U (zh) 开关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电磁炉
JP201106597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8419322B (zh) 电磁加热设备、电磁加热系统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072063B (zh) 一种电磁加热器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电磁炉
CN211557529U (zh) 电磁加热电路和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