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5073U -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5073U
CN207255073U CN201720947891.0U CN201720947891U CN207255073U CN 207255073 U CN207255073 U CN 207255073U CN 201720947891 U CN201720947891 U CN 201720947891U CN 207255073 U CN207255073 U CN 207255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ing device
mounting hole
base
ji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478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刚
孙攀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h 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h 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h 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h 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478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5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5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50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其中固定装置包括治具底座、浮动套筒和底座。治具底座与压铆机的转盘连接,实现了治具底座的固定,在压铆过程中不需要对治具底座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安装过程中即可保证压铆机的固定环压头与活塞杆的同轴度,不需要人工根据经验调整治具底座的位置,降低了固定环的加工质量受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提高了固定环质量的一致性。通过治具底座与浮动套筒间隙配合,并结合第一弹簧的伸缩,使得浮动套筒能够在治具底座内沿治具轴向和径向运动,实现对固定环压铆位置的自动调整,保证固定环压头与活塞杆之间的同轴度,实现了压铆机的自动化生产,不需要人工干涉,从而提高了固定环压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固定环和活塞杆的压铆连接通过压铆机实现,现有技术中压铆机的治具底座没有进行完全固定,对固定环进行压铆时需要工作人员凭借经验对治具底座进行微调,以保证固定环压头和活塞杆的同心度,然后再进行压铆操作,该种压铆设备通过工人根据经验进行调整治具底座的位置,固定环的加工质量由于受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很大,导致固定环质量的一致性,且固定环压铆的效率低。
因此,如何提高固定环质量的一致性,并提高固定环压铆的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以提高固定环质量的一致性,并提高固定环压铆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铆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装置,包括:
治具底座,所述治具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为台阶状内壁,所述台阶状内壁的上端直径大于所述台阶状内壁的下端直径,所述治具底座与压铆机的转盘连接;
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能够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浮动套筒,所述浮动套筒的外壁为台阶状外壁,所述台阶状外壁尺寸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台阶状内壁尺寸较大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台阶状外壁尺寸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台阶状内壁尺寸较小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台阶状外壁直径较小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台阶状内壁的台阶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台阶状外壁的台阶面相抵,所述浮动套筒上开设有与活塞杆间隙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与所述浮动套筒的下端配合用于支撑所述活塞杆下端的底座。
优选的,在上述固定装置中,所述底座与浮动套筒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固定装置中,还包括活塞杆调节装置,所述活塞杆调节装置包括:
与所述底座的第三安装孔滑动配合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螺母,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配合的垫片托;
位于所述垫片托的上端面用于调整活塞杆下端位置的垫片;
一端与所述螺母的上端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相抵用于向下拉伸所述支撑杆的第二弹簧。
优选的,在上述固定装置中,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外壁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垫片托的下端面相抵,所述第三弹簧的外壁与所述浮动套筒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三弹簧的内壁与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贴合。
优选的,在上述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浮动套筒上端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
所述第二安装孔上端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上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杆间隙配合的第四安装孔,所述导向套与所述浮动套筒螺钉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固定装置中,所述治具底座与所述转盘螺栓连接。
一种压铆机,包括用于固定活塞杆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上述任意一个方案中记载的固定装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包括治具底座、浮动套筒和底座。治具底座与压铆机的转盘连接,实现了治具底座的固定,在压铆过程中不需要对治具底座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安装过程中即可保证压铆机的固定环压头与活塞杆的同轴度,不需要人工根据经验调整治具底座的位置,降低了固定环的加工质量受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提高了固定环质量的一致性,同时省去了人工调整治具底座的步骤,节省了工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通过治具底座与浮动套筒间隙配合,并结合第一弹簧的伸缩,使得浮动套筒能够在治具底座内沿治具轴向和径向运动,实现对固定环压铆位置的自动调整,保证固定环压头与活塞杆之间的同轴度,实现了压铆机的自动化生产,不需要人工干涉,从而提高了固定环压铆的效率。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压铆机,压铆机包括用于固定活塞杆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上述任意一个方案中记载的固定装置。由于固定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固定装置的压铆机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治具底座,2、浮动套筒,3、底座,4、支撑杆,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以提高固定环质量的一致性,并提高固定环压铆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压铆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治具底座1、浮动套筒2和底座3。
本方案提供的固定装置的治具底座1与压铆机的转盘连接,实现了治具底座1的固定,在压铆过程中不需要对治具底座1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安装过程中即可保证压铆机的固定环压头与活塞杆的同轴度,不需要人工根据经验调整治具底座1的位置,降低了固定环的加工质量受工作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提高了固定环质量的一致性,同时省去了人工调整治具底座1的步骤,节省了工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治具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与浮动套筒2的外壁滑动配合,浮动套筒2能够在第一安装孔内沿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往复运动,以固定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参照,浮动套筒2能够在治具底座1内上下运动,后文提到的上下均是以规定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参照。
治具底座1与浮动套筒2的滑动配合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为台阶状内壁,台阶状内壁的上端直径大于台阶状内壁的下端直径,浮动套筒2的外壁为台阶状外壁,台阶状外壁尺寸较大的一端与台阶状内壁尺寸较大的一端间隙配合,台阶状外壁尺寸较小的一端与台阶状内壁尺寸较小的一端间隙配合。
如图1所示,在浮动套筒2的上下滑动过程中,第一安装孔的台阶状内壁能够对浮动套筒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浮动套筒2自治具底座1滑落。
治具底座1与浮动套筒2间隙配合保证浮动套筒2能够在第一安装孔内做径向上的摆动。
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台阶状外壁直径较小的一端,第一弹簧一端与台阶状内壁的台阶面相抵,另一端与台阶状外壁的台阶面相抵,浮动套筒2能够在治具底座1的轴线方向上下运动。
通过治具底座1与浮动套筒2间隙配合,并结合第一弹簧的伸缩,使得浮动套筒2能够在治具底座1内沿治具轴向和径向运动,实现对固定环压铆位置的自动调整,保证固定环压头与活塞杆之间的同轴度,实现了压铆机的自动化生产,不需要人工干涉,从而提高了固定环压铆的效率。
浮动套筒2上开设有与活塞杆间隙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浮动套筒2实现对活塞杆的大致定位。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浮动套筒2不能实现对活塞杆位置的完全固定,活塞杆能够沿浮动套通的第二安装孔做轴向和周向的运动,该设计能够方便活塞杆与浮动套筒2的配合,而活塞杆的最终定位在压铆过程中通过固定环实现。
为了实现对活塞杆下端的定位本方案在固定装置的浮动套筒2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活塞杆下端的底座3,底座3用于对第二安装孔的末端进行封堵,避免在压铆过程中活塞杆沿着第二安装孔滑出浮动套筒2。活塞杆上端的定位通过气缸实现。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底座3与浮动套筒2通过螺钉连接。底座3与浮动套筒2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能够方便底座3的安装、拆卸和更换。
活塞杆与固定环的配合位置需要根据生产要求的不同进行调整,而频繁更换固定装置会造成压铆机的成本过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的固定装置增设了活塞杆调节装置,活塞杆调节装置能够调整活塞杆上端伸出浮动套筒2的长度,从而实现活塞杆与固定环配合位置的调整。
活塞杆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支撑杆4、垫片和第二弹簧5。
底座3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支撑杆4与第三安装孔滑动配合,支撑杆4的下端设置有螺母,第二弹簧5位于螺母的上端面和底座3的下端面之间,第二弹簧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能够向下推动螺母,进而向下拉伸支撑杆4,使垫片托尽可能的靠近底座3的上端面,从而实现对活塞杆末端的稳定定位,避免在活塞杆与固定环的压铆过程中活塞杆在轴线位置发生运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拧紧螺母调整垫片托与底座3之间的位置,保证垫片托始终尽可能的靠近底座3的上端面
垫片托位于支撑杆4的上端且与活塞杆的下端配合,优选的,垫片托上设置与活塞杆的末端配合的定位孔。垫片托上用于放置垫片,通过调整垫片的数量调整活塞杆的末端高度,进而实现活塞杆与固定环压铆位置的调整。当支撑杆4与垫片托配合完成后即可满足活塞杆与固定环的压铆位置调整,则不需要在垫片托上放置垫片,当需要对活塞杆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则根据需要在垫片托上放置相应的厚度或者相应数量的垫片。垫片托上可以放置多个垫片。
活塞杆调节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固定装置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了压铆机的适应性。
本方案提供的固定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支撑杆4外壁的第三弹簧6,第三弹簧6一端与底座3的上端面相抵,另一端与垫片托的下端面相抵,第三弹簧6的外壁与浮动套筒2的内壁贴合,第三弹簧6的内壁与支撑杆4的外壁贴合。第三弹簧6对支撑杆4的外壁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位于浮动套筒2外的支撑杆4和螺母对压铆机的其他零件造成干涉。
第二安装孔位于浮动套筒2上端部分的直径大于活塞杆的直径,该种设计能够方便机械手对活塞的抓取和放置,避免机械手卡在第二安装孔内影响固定环压铆的效率。
为了保证第二安装孔上端对活塞杆的定位效果,在第二安装孔上端安装了导向套7,导向套7上开设有与活塞杆间隙配合的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以保证浮动套筒2上端对活塞杆的定位作用。
优选的,导向套7与浮动套筒2螺钉连接,能够方便导向套7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向套7为铜制导向套7。
治具底座1与转盘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的方式能够方便治具底座1的安装和更换。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压铆机,压铆机包括用于固定活塞杆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上述任意一个方案中记载的固定装置。由于固定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固定装置的压铆机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治具底座(1),所述治具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为台阶状内壁,所述台阶状内壁的上端直径大于所述台阶状内壁的下端直径,所述治具底座(1)与压铆机的转盘连接;
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能够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浮动套筒(2),所述浮动套筒(2)的外壁为台阶状外壁,所述台阶状外壁尺寸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台阶状内壁尺寸较大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台阶状外壁尺寸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台阶状内壁尺寸较小的一端间隙配合,所述台阶状外壁直径较小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台阶状内壁的台阶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台阶状外壁的台阶面相抵,所述浮动套筒(2)上开设有与活塞杆间隙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与所述浮动套筒(2)的下端配合用于支撑所述活塞杆下端的底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与浮动套筒(2)通过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杆调节装置,所述活塞杆调节装置包括:
与所述底座(3)的第三安装孔滑动配合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设置有螺母,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配合的垫片托;
位于所述垫片托的上端面用于调整活塞杆下端位置的垫片;
一端与所述螺母的上端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底座(3)的下端面相抵用于向下拉伸所述支撑杆(4)的第二弹簧(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杆(4)外壁的第三弹簧(6),所述第三弹簧(6)一端与所述底座(3)的上端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垫片托的下端面相抵,所述第三弹簧(6)的外壁与所述浮动套筒(2)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三弹簧(6)的内壁与所述支撑杆(4)的外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浮动套筒(2)上端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活塞杆的直径;
所述第二安装孔上端设置有导向套(7),所述导向套(7)上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杆间隙配合的第四安装孔,所述导向套(7)与所述浮动套筒(2)螺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底座(1)与所述转盘螺栓连接。
7.一种压铆机,包括用于固定活塞杆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
CN201720947891.0U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55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7891.0U CN207255073U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7891.0U CN207255073U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5073U true CN207255073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7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4789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55073U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50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2801A (zh) * 2017-07-31 2017-10-24 成都市阿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2801A (zh) * 2017-07-31 2017-10-24 成都市阿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2801A (zh)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CN104669240A (zh) 装夹机构
CN207255073U (zh) 一种压铆机及固定装置
CN107052675A (zh) 一种定位机构
CN205817885U (zh) 一种用于夹持的工作机构
CN208100263U (zh) 一种气动的轴承安装压制装置
CN209503436U (zh) 一种液压支架销轴装入器
CN107243835A (zh) 一种夹具
CN207522626U (zh) 伸缩式定位销
CN110064913A (zh) 油缸阀芯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CN106217015B (zh) 一种压力表旋紧装配机
CN112318081A (zh) 一种孔用弹性卡圈自动送料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5621764U (zh) 一种线路板led灯自动点胶贴片机
CN211438174U (zh) 一种加工气缸盖的半自动化夹具
CN210755046U (zh) 一种离心铸管机的托压轮定位装置
CN208304583U (zh) 一种金属切削用微量润滑喷嘴自动对刀装置及金属切削装置
CN209352192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自动测量磁性能设备
CN207616567U (zh) 一种取料机械臂
CN209666405U (zh) 一种压力机床的上料装置
CN207088806U (zh) 一种用于玻璃加工的定位装置
CN106238280A (zh) 一种自动化涂漆机
CN213005045U (zh) 一种用于飞机工装制造工件安装衬套或钻套的装置
CN212793953U (zh) 一种超高硬度刀具的装夹机构
CN220279666U (zh) 一种多行程的气动机械爪
CN211708767U (zh) 基于任意孔径定位的产品加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