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3636U - 脚踏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脚踏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3636U
CN207253636U CN201720975764.1U CN201720975764U CN207253636U CN 207253636 U CN207253636 U CN 207253636U CN 201720975764 U CN201720975764 U CN 201720975764U CN 207253636 U CN207253636 U CN 207253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oot
convex
side face
operate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757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铭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LLY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LLY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LLY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LLY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757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3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3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36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脚踏活动装置,设有一可供踩踏的基板,该基板连结一具圆弧凸面的凸抵件,用以撑抵该基板并形成单一的旋转轴点,使该基板能藉由该单一轴点支撑地面的方式,而进行任意方向的转动与摆动,提供了使用者能全方位活动的模式;又,该基板于顶侧面设有一凹陷部,让使用者能直接用脚跟调整移位,顶侧面透过表层布设有数个防滑凸肋及圆凸部,提供了防滑及按摩、纾压功能,且该基板与该表层之间另设有一软质具弹性的缓冲垫,能有效吸收缓冲冲击力,提高使用上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脚踏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工作时提供脚部活动的装置,尤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且可360°任意方向自由活动的脚踏装置。
背景技术
为改善现代上班族久坐办公椅缺乏活动的习性,各种设置于办公桌下方可供踩踏支撑或活动的脚踏垫(板)产品乃应运而生,较传统的脚踏垫(板)结构,有于一板片底侧设有固定的支撑架结构,利用该支撑架支撑该板片使之呈现符合人体工学的斜向延伸,以提供使用者脚部舒适的支撑效果。然而,但由于此种产品无法活动,缺乏对脚部活动舒展的功能,使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
而较进步的,则是于脚踏板底部(二旁或前后)配设有特定的结构,使该脚踏板片可朝一预定方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往复摆动或滑动,藉以提供用户脚部一基本的活动机能,以满足适当地运动及疲劳厌倦的松弛效果。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77316号“脚踏摇板结构之改良”专利案,其结构包含有:二对称的支撑板及踏板等部分;各支撑板的板体顶端具有波形缘,该踏板二侧的圆弧槽为与主体成一体设计,且弧形槽为空心状,内部顶端具有波形槽,踏板是利用其两侧的圆弧槽置于支撑板的波形缘上,当人体双脚踏于踏板的凸粒面上而前后做一圆弧摇摆时,藉由波形缘及波形槽的结合,使踏板在作用时除前后摇摆的动作外,尚具有上下波动的运动。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90107号“脚踏垫”专利案中,则揭示了一脚踏垫结构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含有一安置于支撑面上的底板,该底板相异的两侧边分别利用铰链枢设有一半圆形的支撑板;一跨设于底座上的脚踏板,该脚踏板于相异两侧分别形成有一长形穿槽,且每一穿槽套设于一相对应的支撑板上,以令脚踏板可沿支撑板的弧形端缘作往复式偏摆运动,另于该脚踏板上并交错设置有系列穿孔与按摩凸粒。
另有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97031号“脚踏健身器”专利案,其包括:一底座、一支架、至少一踏板以及一摩擦片;该支架与底座连接,该踏板透过一阻尼机构连接一支撑管,该支撑管连接可自由转动的一套管,该摩擦片设置于套管的一侧;一轴芯依次贯穿套管和摩擦片后连接一旋钮,转动旋钮调节摩擦片与套管压紧程度,达到调节摩擦阻尼。其踏板为左右踏板分开,左右踏板可以同时前后踩,也可以分开交叉踩,具有使用上的变化性。
然而,综观上述各种供脚踩踏的装置中,其皆仅提供前后或左右二侧的往复摇摆功能,无法提供其它方向的活动,难以使脚部各处皆得到充分的活动及舒展,在实际应用上仍有其局限性;再者,无论是固定倾斜式或可单纯前后、左右摇摆(除中国台湾公告第M497031号专利案之外)的脚踏垫(板)结构,大多仅适用于使用者在坐姿时的踩踏,若使用者站立于该脚踏垫(板)上,则可能因为长久缺乏变化的活动与姿势而容易造成疲劳与伤害。
有鉴于现有的脚踏垫(板)结构有上述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创作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活动装置,利用单点撑抵地面的方式,形成能360°转动、摆动的作动模式,让用户脚部踩踏时,提供了全方位活动且多样的伸展运动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无须复杂的结构设计而兼具有极佳的转摆功能,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及产品竞争力;且体型轻薄,方便使用者携带、移动,对于使用所需的空间并无限制,能广泛地适用于常态的环境中。
此外,本实用新型为提升工作时使用的便利性,以符合人体工学的方式于踩踏面上开设有能配合脚跟的凹陷部,让使用者在使用时(通常置于办公桌下方)能直接用脚跟调整位置,不仅无须弯腰用手进行调整,且改善了工作中用手调整所造成的卫生清洁问题,在提高便利性的同时,也提供了用户舒适的使用模式。
进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能提供使用者坐姿/站多元化的使用方式,除坐姿使用时能提供腿部活动、纾压、活血等效果,当使用者以站姿使用时亦可透过保持平衡,连动腰椎、脊椎等部位活动,达到全身性的活动纾压效果。而再利用踩踏表面凸设的防滑凸肋及圆凸部等设计,能与脚底接触时形成防滑及挤压按摩功能,以进一步达到消除疲劳、增进纾压等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种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板,其具有一可供踩踏的顶侧面,且该顶侧面于靠近一旁侧的位置设有一凹陷部;一凸抵件,其结合于该基板,并设有一圆弧凸面相对凸出该基板远离该顶侧面的另一侧表面,且该圆弧凸面位于基板靠近中央的部位,用以撑抵该基板并形成单一的旋转轴点,使该基板能藉由该凸抵件进行任意方向的转动与摆动。藉此,利用该凸抵件撑抵该基板并形成一旋转轴点以单点接触于地面,使该基板能以该旋转轴点为中心进行360°转动且朝向任一方向往复摆动的活动,提供踩踏时能形成全方位的伸展运动效果;而当欲调整脚踏活动装置的位置时,仅需以脚跟抵入凹陷部,即可轻松地勾动或推动脚踏活动装置,达到直接调整位置的效果。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凹陷部于远离该基板中央位置的深度大于靠近该基板中央位置的深度。
依上述结构,该凸抵件于该圆弧凸面外表侧另设有一防滑的外覆层。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外覆层于对应该圆弧凸面周侧边缘形成一凸起的环凸缘。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凸抵件为一圆弧形体,且根据实际应用的形式,该凸抵件可直接结合于该基板远离该顶侧面的另一侧表面,或是嵌设于该基板远离该顶侧面的另一侧表面中。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基板于远离该顶侧面的另一侧表面边缘设有至少一供提握的沟槽。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外覆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橡胶体(TPU)材质制成。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凸抵件内部为中空,且于中央设有数个向外呈辐射状延伸的补强肋。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凸抵件于接近该基板的一侧凹设有数个结合孔,而该顶侧面上设有数个对应各结合孔的通孔分别贯穿该基板,利用数个结合组件分别穿过各通孔伸入对应的结合孔内,能使该凸抵件结合固定于该基板上。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基板的顶侧面上设有一片状的表层,于该表层远离该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数个防滑凸肋及数个圆凸部。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基板与该表层之间另设有一片状且软质具弹性的缓冲垫。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缓冲垫采用橡胶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制成。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顶侧面上设有数个定位孔,而该表层于接近该基板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数个对应各定位孔的定位销,且各定位销分别伸入各对应的定位孔内,使该表层得以定位于该基板上。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得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外观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基板
11 顶侧面
12 通孔
13 定位孔
14 凹陷部
15 沟槽
2  凸抵件
21 圆弧凸面
22 结合孔
23 补强肋
24 结合组件
3  外覆层
31 环凸缘
4  表层
41 防滑凸肋
42 圆凸部
43 定位销
5  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包括:基板1及凸抵件2等部份;其中该基板1由硬质的材质(如:聚丙烯PP或塑料PA)所制成,于其一表侧设有可供踩踏的顶侧面11。
在实际应用时,于该顶侧面11上可设有一片状的表层4,该表层4可依需要选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或聚氨酯PU等材质制成,于该表层4远离该基板1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数个防滑凸肋41及数个圆凸部42,利用该等防滑凸肋41及圆凸部42与使用者脚底接触,不但具有防滑效果,亦兼具脚底按摩的功效。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基板1与该表层4之间可依需要设置一片状且软质具弹性的缓冲垫5,该缓冲垫5的材质可为橡胶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藉以于该基板1与该表层4之间形成一可吸收冲击震动的缓冲部。
该凸抵件2连结于该基板1远离该顶侧面11的一侧表面中央部位,其可撑抵该基板1并形成一旋转轴点以单点接触于地面,使该基板1能以该旋转轴点为中心进行任意方向的转动与摆动;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于该圆弧凸面21外表侧可依需要另设有一防滑的外覆层3,该外覆层3的材质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主。在实际应用时,该凸抵件2可为一圆弧形体,其于远离该基板1的一侧设有圆弧凸面21,该圆弧凸面21内部为中空,且于中央设有数个向外呈辐射状延伸的补强肋23,而该外覆层3于对应该圆弧凸面21周侧边缘可形成一凸起的环凸缘31。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凸抵件2于接近该基板1的一侧凹设有数个结合孔22(可为螺孔),而该基板1的顶侧面11上设有数个分别贯穿该基板1且对应该结合孔22的通孔12,利用数个结合组件24(可为螺栓)分别穿过各通孔12伸入对应的结合孔22内,可使该凸抵件2结合固定于该基板1上。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基板1的顶侧面11上设有数个定位孔13,而该表层4于接近该基板1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数个对应各定位孔13的定位销43,利用各定位销43分别伸入各对应的定位孔13内,可使该表层4结合定位于该基板1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该表层4上的防滑凸肋41、圆凸部42可增加与脚底的摩擦力,以产生防滑的效果;而该缓冲垫5则可于该基板1与该表层4之间形成一可吸收冲击震动的缓冲;该外覆层3则于该凸抵件2外周侧形成一防滑的包覆,且该环凸缘31可限制该凸抵件2(圆弧凸面21)摆动的幅度,当该凸抵件2(圆弧凸面21)的摆动幅度过大时,会先由该环凸缘31接触地面,而可防止该基板1边缘与地面摩擦,进而形成一保护。
于操作时,由于该基板1经由该凸抵件2(圆弧凸面21)以局部表面点接触地面,因此该基板1不但可随意转动方向(具有360°全方位活动),且可于任一方向随意或往复摆动,无论是在转动方向或是摇摆动作等皆无限制,故而使用者在坐姿状态可对下半身进行更多样的动作变化,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除此之外,由于该基板1的转动方向及活动并无任何限制,因此使用者易于站立于该基板1上并保持平衡,当使用者双脚踩踏于基板1上时,其脚底与该等防滑凸肋41、圆凸部42接触,不但具有防滑效果,亦兼具脚底按摩的功效,同时,在使用者摇晃身体保持平衡的过程中,更可赋予全身性(腿脚、腰椎、脊椎等部位)的活动及纾压效果。
此外,该基板1于该顶侧面11设有一可供脚跟勾抵的凹陷部14,该凹陷部14以呈外深内浅、符合人体工学的形式被设置于靠近该基板1一旁侧的位置,而该表层4及该缓冲垫5则于相对该凹陷部14的位置开设有镂空开口,让使用者能直接用脚跟抵入该凹陷部14中,方便施力勾动或推动来调整位置,有助于改善因摩擦力而不易移位的问题,以提供更便利的调整机制。于实际应用上,该基板1可于远离该顶侧面11的另一侧表面边缘开设有一或数个便于提握的沟槽15,藉以加强携行时的便利性。
再请一并参见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其基础的结构与材料特性皆同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主要结构同样包括基板1及凸抵件2等部分,差别在于第二实施例采用厚度较大的基板1,该基板1于其一表侧设有可供踩踏的顶侧面11,该凸抵件2则嵌设于该基板1远离该顶侧面11的另一侧表面中;其中,该凸抵件2设有一圆弧凸面21相对凸出该基板1远离该顶侧面11的另一侧表面,且该圆弧凸面21位于靠近中央的部位,而该基板1则于该圆弧凸面21的周围环设有辅助固定的护边,使该凸抵件2能更稳固的结合于该基板1,并利用凸出的圆弧凸面21形成能撑抵该基板1的单一旋转轴点,使该基板1能藉由该凸抵件2进行任意方向的转动与摆动。
于此实施例中,该顶侧面11上设有同前实施例的表层4与缓冲垫5,且该表层4上可依需求配设适当的防滑凸肋41及圆凸部42来增加防滑或按摩效果。而该凸抵件2可为一圆弧形体,且该圆弧凸面21外表侧可依需要另设有一防滑的外覆层3,该凸抵件2的内结构同样可以中空与补强肋来调节配重与支撑强化。此外,该基板1亦于该顶侧面11设有外深内浅的凹陷部14,以利使用者可用脚跟勾抵进行调整,以及于远离该顶侧面11的另一侧表面边缘开设有沟槽15,以利使用者携行时的提握,提升了实用上的便利性。
同样地,此实施例的操作使用亦同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在使用时,该基板1能经由该凸抵件2(圆弧凸面21)以局部表面点接触地面,让该基板1能随意转动方向(具有360°全方位活动),因此无论是在转动方向或是摇摆动作等皆无限制,无论是一般办公时坐姿使用,又或是搭配升降桌转万站姿使用,皆能达到良好的运动效果,进而赋予全身性(腿脚、腰椎、脊椎等部位)的活动及纾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于实际应用时,由于其整体的结构极为简单,且其组合后的体积较小,因此具有成本低廉、易于携带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办公室(置于办公桌下)或一般较静态的工作场合;同时,若能配合可升降桌或可升降平台,则不但可于桌(或平台)高度较低时以坐姿时使用,在桌(或平台)的高度升高时,亦可以站姿使用,相较于一般传统的相关产品,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活动装置确可达成依需要360°转动,且在任意方向进行往复摆动的功效,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的创作,依法提出申请新型专利。惟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亦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板,其具有一可供踩踏的顶侧面,且该顶侧面于靠近一旁侧的位置设有一凹陷部;
一凸抵件,其结合于该基板,并设有一圆弧凸面相对凸出该基板远离该顶侧面的另一侧表面,且该圆弧凸面位于基板靠近中央的部位,用以撑抵该基板并形成单一的旋转轴点,使该基板能藉由该凸抵件进行任意方向的转动与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于远离该基板中央位置的深度大于靠近该基板中央位置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抵件于该圆弧凸面外表侧另设有一防滑的外覆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覆层于对应该圆弧凸面周侧边缘形成一凸起的环凸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抵件为一圆弧形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抵件为一圆弧形体,且该凸抵件嵌设于该基板远离该顶侧面的另一侧表面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于远离该顶侧面的另一侧表面边缘设有至少一供提握的沟槽。
8.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抵件内部为中空,且于中央设有数个向外呈辐射状延伸的补强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顶侧面上设有一片状的表层,于该表层远离该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数个防滑凸肋及数个圆凸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脚踏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该表层之间另设有一片状且软质具弹性的缓冲垫。
CN201720975764.1U 2017-08-07 2017-08-07 脚踏活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53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5764.1U CN207253636U (zh) 2017-08-07 2017-08-07 脚踏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5764.1U CN207253636U (zh) 2017-08-07 2017-08-07 脚踏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3636U true CN207253636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4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7576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53636U (zh) 2017-08-07 2017-08-07 脚踏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36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4322A (zh) * 2019-05-27 2019-10-11 郑有龙 一种可调节安全健身摇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4322A (zh) * 2019-05-27 2019-10-11 郑有龙 一种可调节安全健身摇锅
CN110314322B (zh) * 2019-05-27 2020-10-20 郑有龙 一种可调节安全健身摇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9372B2 (en) Platform for work while standing
TW589202B (en) Exercise device
JPWO2009122479A1 (ja) 運動装置
US3204348A (en) Device for dancing the twist
US20140329651A1 (en) Total Body Exercise Device
CN106794368B (zh) 一种多功能弯曲板
CN202515056U (zh) 多功能椅
US20150202110A1 (en) Massage device for tilting inversion exerciser
US20080097262A1 (en) Mass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7253636U (zh) 脚踏活动装置
CN207694161U (zh) 一种健身装置
KR20110038216A (ko) 허리강화 운동기구
KR20190020585A (ko) 헬스기구겸용 데스크체어
CN204017277U (zh) 多功能仰卧板健身器
US6733429B2 (en) Multi-mode exerciser
US20020187886A1 (en) Exerciser
WO2008091055A1 (en) A sporting apparatus for twisting
JP2014140429A (ja) 側腹部ストレッチ椅子
TWM556165U (zh) 腳踏活動裝置
CN208823351U (zh) 腰腿康复锻炼仪
JP5946734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205360428U (zh) 一种腰腹健身器
CN115025452B (zh) 一种舞蹈训练用下腰训练辅助装置
CN215915598U (zh) 一种坐卧两用新型足疗机
CN214860927U (zh) 新型拉筋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