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4097U - Dp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Dp转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4097U
CN207234097U CN201720724833.1U CN201720724833U CN207234097U CN 207234097 U CN207234097 U CN 207234097U CN 201720724833 U CN201720724833 U CN 201720724833U CN 207234097 U CN207234097 U CN 207234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onnector
rotating member
sliding slot
slide assemb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48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根生
刘超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HANTIAN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Institute Of General Aviatio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Institute Of General Aviatio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Institute Of General Aviatio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7207248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4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4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4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P转接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枢接,第一连杆的自由末端和第二连杆的自由末端枢接,第一接头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可在滑槽内自由滑动,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动组件和第一连杆枢接。本实用新型中DP转接器通过设置的三个连杆,使得DP转接器转动时,可以对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只能在一转动范围内进行转动,防止了DP转接器转动角度过大时对其内部的连接线扯断的问题,解决DP转接器灵活性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DP转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P转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生产厂商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越来越考虑消费者的需求,比如运行处理更强劲快速,显示效果更清晰艳丽,音质更完美震撼,以使用户更身临其境,因此电子设备中大多集成多种接口以实现高质量的音频、视频信号的传输。
现有技术中,例如电视,电脑等,一般在主板中会设有HDMI、DVI、VGA 以及DP等多种接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其中:HDMI接口用于同时进行数字视频与音频信号的传输;DVI接口用于进行数字视频信号的传输;VGA接口用于进行模拟视频信号的传输;DP接口用于进行高清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的传输。
现有技术中,当一些电子产品放置于较小的空间时,如智能电视距离墙面过近时,其智能电视上的DP接口母口与墙面过近,使得影响了DP连接线的正常插接,因此需要配置DP转接器,用以与DP连接线连通,然而DP转接器大多为不可转动的结构,影响其与DP连接线的连接,而现有的一些可转动式的 DP转接器中,但其转动角度为360度,当用户转动角度过大时,容易导致DP 转接器内部的连接线扯断,使得DP转接器的灵活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DP转接器,解决DP转接器灵活性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P转接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转动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上第一转动件枢转连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接头上第二转动件枢转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末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末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到所述第一接头上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的端部的距离,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到所述第二接头上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的端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P转接器,通过设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得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之间互相转动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也互相转动,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朝其互相远离的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后呈一条直线,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继续朝该方向转动时,由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固定,使得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无法继续朝该方向转动,只能在一固定范围内转动,而不会反复转动360度,可以防止DP转接器转动角度过大时,容易对DP转接器内部的连接线扯断的问题,解决DP转接器灵活性不高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DP转接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一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可在所述滑槽内自由滑动,所述滑动组件和第三连杆的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滑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进行转动时,与所述第三连杆枢转连接的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作用下在所述滑槽内自由滑动,当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朝一固定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滑槽的内侧壁相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垂直于所述支撑部上下侧壁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接头的侧壁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接头的侧壁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末端设有一容置槽,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末端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末端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容置槽的上下内壁对应所述第四通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与所述滑块固定的第三转动件,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可自由滑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设于所述滑槽外,所述第三转动件与所述第三连杆枢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为DP母口,所述第二接头为DP公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DP转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DP转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DP转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DP转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DP转接器的另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圈Ⅳ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DP转接器10,包括第一接头20、第二接头30、第一连杆40、第二连杆50,其中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转动连接,第一接头20与第一连杆40枢转连接,第二接头30与第二连杆50枢转连接,第一连杆40的自由末端和第二连杆50的自由末端枢转连接。
第一接头20上对应第一连杆40设有第一转动件21,第一转动件21包括与第一接头20固定连接的支撑部211、垂直于支撑部211上下侧壁的第一连接部 212和第二连接部213,第一连杆40设于第一连接部212和第二连接部213之间,且第一连杆40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13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通过螺丝、螺栓、螺帽等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一连接部212、第一连杆40以及第二连接部213,将第一连杆40固定于第一转动件21内且枢转连接。第二接头30上对应第二连杆50设有第二转动件31,其中,第二转动件31与第一转动件21的结构相同,且其与第二连杆 50的连接方式和第一转动件21与第一连杆40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予赘述,其中,第一转动件21与第一接头20的侧壁的距离和第二转动件31与第二接头 30的侧壁的距离相同,从而使得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50连接形成的水平面和第一接头20与第二接头30侧壁上的平面平行,使得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 50之间可以自由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40的自由末端设有一容置槽41,第二连杆50的自由末端置于该容置槽41内,且第二连杆50的自由末端设有第四通孔,该容置槽 41的上下内壁对应第四通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通过螺丝、螺栓、螺帽等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一连杆40的顶壁、第二连杆50以及第一连杆 40的底壁,将第二连杆50固定于第一连杆40的容置槽41内,且第二连杆50 与第一连杆40枢转连接,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第二连杆50容置于第一连杆40的容置槽41内,因此第二连杆50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杆40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40的长度小于第一转动件21到第一接头20上与第二接头30连接的端部的距离,第二连杆50的长度小于第二转动件31到第二接头 30上与第一接头20连接的端部的距离。当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之间互相转动时,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50之间也互相转动,当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朝其互相远离的方向转动时,其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50也互相转动,且其相互之间形成的夹角逐渐加大;当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朝该转动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且其夹角小于180度时,此时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50转动后呈一条直线,互相连接形成180度夹角;当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继续朝该方向转动时,由于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50的长度确定且均小于其对应的转动件到接头端部的距离,导致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无法继续朝该方向转动,当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朝其互相靠近的方向转动时,其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大致可以转动到接近为0度。
进一步地,第一接头20为DP母口,第二接头30为DP公口,用户需要使用DP转接器10接入到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的DP接口母口时,将第二接头 30插入电子设备的DP接口母口内,将DP连接线插入第一接头20内即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50,使得第一接头20和第二接头30可以在 0~180度组件进行转动,而不会反复转动360度,可以防止DP转接器转动角度过大时,容易对DP转接器10内部的连接线扯断的问题,解决了DP转接器10 灵活性不高的问题。
请查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DP转接器10a的结构示意图,其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DP 转接器10a还包括第三连杆60。如图6所示,其中第一接头20a上设有一滑槽 22,滑槽22内设有一滑动组件23,滑动组件23可在滑槽22内自由滑动。滑动组件23包括滑块231和与滑块231固定的第三转动件232,滑块231设于滑槽 22内可自由滑动,第三转动件232设于所滑槽22外,其中第三转动件232的结构与第一转动件21a的结构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滑动组件23和第三连杆60的一端枢转连接,其中为第三转动件232与第三连杆60枢轴连接。第三连杆60远离滑动组件2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40a转动连接。当第一接头20a和第二接头30a之间互相转动时,由于第一连杆40a和第二连杆50a之间的互相转动,使得第三连杆60与第一连杆40a之间也存在互相转动及移动,因此与第三连杆60枢转连接的滑动组件23在第一连杆40a的作用下在滑槽22内自由滑动,当第一接头20a和第二接头30a之间朝一固定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时,滑动组件23与滑槽22的内侧壁相抵触,因此第一接头20a与第二接头30a无法朝该固定方向继续转动。如图4所示,当第一接头20a和第二接头30a之间朝其互相靠近的方向转动时,其第一连杆40a和第二连杆50a朝远离第一接头20a和第二接头30a转动,此时第一连杆40a与第一接头20a形成的夹角逐渐加大,此时第三连杆60拉动滑动组件23朝靠近第一转动件21a方向滑动,当滑动组件23滑动到与滑槽22的内侧壁相抵触时,第三连杆60无法继续运动及转动,因此第一接头20a和第二接头30a无法继续朝原方向继续转动。如图5所示,当第一接头20a和第二接头30a之间朝其互相远离的方向转动时,其第一连杆40a和第二连杆50a朝靠近第一接头20a和第二接头30a的位置转动,此时第一连杆40a与第一接头20a形成的夹角逐渐减小,第三连杆60推动滑动组件23朝远离第一转动件21a方向滑动,当滑动组件23滑动到与滑槽22的内侧壁相抵触时,第三连杆60无法继续运动及转动,因此第一接头20a和第二接头30a无法继续朝原方向继续转动。因此第一接头20a和第二接头30a只能在一确定的范围内转动,而不会反复转动360度,可以防止DP 转接转动角度过大时,容易对DP转接器10a内部的连接线扯断的问题,解决 DP转接器10a的灵活性不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DP转接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上第一转动件枢转连接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接头上第二转动件枢转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末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末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到所述第一接头上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的端部的距离,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到所述第二接头上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的端部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P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一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可在所述滑槽内自由滑动,所述滑动组件和第三连杆的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滑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进行转动时,与所述第三连杆枢转连接的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作用下在所述滑槽内自由滑动,当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朝一固定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滑槽的内侧壁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P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垂直于所述支撑部上下侧壁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P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接头的侧壁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接头的侧壁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P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末端设有一容置槽,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末端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末端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容置槽的上下内壁对应所述第四通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枢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DP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P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与所述滑块固定的第三转动件,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可自由滑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设于所述滑槽外,所述第三转动件与所述第三连杆枢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P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为DP母口,所述第二接头为DP公口。
CN201720724833.1U 2017-06-20 2017-06-20 Dp转接器 Active CN207234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4833.1U CN207234097U (zh) 2017-06-20 2017-06-20 Dp转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4833.1U CN207234097U (zh) 2017-06-20 2017-06-20 Dp转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4097U true CN207234097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2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4833.1U Active CN207234097U (zh) 2017-06-20 2017-06-20 Dp转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4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92680U (zh) 一种多功能电脑液晶显示器
CN206135033U (zh) 旋转式高清多媒体连接线
CN207234097U (zh) Dp转接器
CN205594909U (zh) 便携式思政教学投影设备
CN207038838U (zh) 一种接线柱
CN205858764U (zh) 一种电风扇及上下管速紧机构
CN107465016A (zh) 一种安全信息设备
CN206820226U (zh) Hdmi转接器
CN109386165A (zh) 一种易装卸的帐篷地钉
CN205045624U (zh) 一种可旋转打开的电梯操纵箱
CN106094142B (zh) 一种新型光缆接线盒
CN208674488U (zh) 一种具有易装配的dp线材接口塑壳
CN208753658U (zh) 一种稳固型车载影像传输连接线接头防水连接结构
CN215418747U (zh) 一种可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转换的转接头
CN207063846U (zh) 用于框扇组件的接头
CN203086594U (zh) 一种可360度转动的高清视频转换头
CN206637568U (zh) 关节结构
CN203942091U (zh) 电视插座
CN205901013U (zh) 牢固型音视频连接线
CN205298992U (zh) 半球监控设备转轴结构
CN209509648U (zh) 一种易装卸的帐篷地钉
CN203839670U (zh) 一种hdmi线旋转接头
CN206385692U (zh) 一种幕墙插芯及幕墙
CN207676534U (zh) 一种用于新闻专业教学的教具
CN207250834U (zh) 一种方便多口集线器使用的usb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6

Address after: 330013 north of Yingxiong Avenue,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office building) (628, 6th floor)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HANTIAN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6060, 14 floor, Huijin center, Xinyuan West Road, Duanzhou District, Zhaoqing, Guangdong, Zhaoqing

Patentee before: ZHAOQING GUANGYINGKE GENERAL AVIATION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