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3810U -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3810U
CN207233810U CN201720978439.0U CN201720978439U CN207233810U CN 207233810 U CN207233810 U CN 207233810U CN 201720978439 U CN201720978439 U CN 201720978439U CN 207233810 U CN207233810 U CN 207233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annulus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direction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784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争争
盛保磊
戚家贺
展延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Zhiji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Zhiji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Zhiji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Zhiji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784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3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3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38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包括若干个电池箱和用于放置电池箱的底座,电池箱内有电池模块,电池箱的外侧底面安装有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插头通过导线与电池模块电连接;底座上安装有若干个电连接器插座、与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的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电连接器插头包括一插头基体和多个安装在插头基体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Ⅱ;电连接器插座包括一插座基体和多个安装在插座基体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Ⅰ;当电连接器插头与电连接器插座结合且任意角度旋转后,每一个接触头Ⅰ都能与一个接触头Ⅱ相接触,并且两者之间始终保持接触状态。该结构操作简单,无需区分电池箱放置方向,取放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池箱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油等矿物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新宠。而目前,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城镇居民居家无法充电等充电不便捷问题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瓶颈。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充电不便捷,研究可移动、无方向、便捷充电方式,对于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电池箱,结构如图1、图2所示,件1为电池箱,件2为蓄电池,件3为盖子,件4为充放电接口。
蓄电池安装在电池箱内,盖子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池箱上,电池箱通过充放电连接口与外部充放电线路连接。
现有电池箱结构有以下缺点:
1.充电时,需使用插接头进行充放电线路连接,使用不便捷。
2.电池箱安装在车上时需要注意充放电接口位置与方向,才能与外部充放电线路连接。
3.当需要两个甚至多个电池箱串并联使用时,线路连接复杂,且插接口较多。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该结构操作简单,无需区分电池箱放置方向,取放便捷。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包括若干个电池箱和用于放置电池箱的底座,所述电池箱内有电池模块,电池箱的外侧底面安装有电连接器插头,所述电连接器插头通过导线与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若干个电连接器插座、与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的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所述电连接器插头包括一插头基体和多个安装在插头基体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Ⅱ;所述电连接器插座包括一插座基体和多个安装在插座基体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Ⅰ;当电连接器插头与电连接器插座结合且任意角度旋转后,每一个接触头Ⅰ都能与一个接触头Ⅱ相接触,并接两者之间始终保持接触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箱包括箱体和可拆卸的箱盖,所述箱盖上安装有提手,所述电连接器插头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箱体底面;所述底座包括多个分别能够容纳一个箱体下部的腔室,在所述腔室内的底面固接有一个电连接器插座。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箱上还安装有备用充电接口,所述备用充电接口与电池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一个电路保护板,所述电池模块正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备用充电接口和电连接器插头正极连接,电池模块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连接器插头和电路保护板的负极连接,电路保护板的充电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备用充电接口和电连接器插头的充电负极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接触头Ⅰ为三个弹柱,其中一个弹柱安装在插座基体中心处,另两个弹柱与中心处的弹柱的距离不相同;每一个弹柱的上部从插座基体的底面穿出,每一个弹柱的下部套装一个弹簧;
还包括一个挡板,该挡板压缩三个弹簧使得三个弹柱的下部从挡板中穿出后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插座基体上。
优选的是,所述挡板上一字型分布三个铜柱通孔Ⅱ,三个弹柱的下部分别从铜柱通孔Ⅱ中穿出。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接触头Ⅱ为一个负极铜轨、一个充电负极铜轨、一个正极铜柱;所述正极铜柱安装在插头基体中心处,负极铜轨和充电负极铜轨安装在插头基体的底面,且两者的接线头从插头基体的底面穿出;还包括一个插头盖,该插头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插头基体上;当电连接器插头与电连接器插座结合时,负极铜轨、充电负极铜轨、正极铜柱分别将三个弹柱下压,当电连接器插头与电连接器插座分离时,三个弹柱因为压缩弹簧的弹性恢复原位。
优选的是,所述插座基体的顶面固接有四个不同直径的圆环,最小直径的圆环的圆心与插座基体的中心重合,剩余三个圆环与最小直径的圆环同心,对负极铜轨、充电负极铜轨起到限位作用。
优选的是,所述最小直径的圆环的高度高于剩余三个圆环的高度,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中、在最大直径的圆环与第三大直径的圆环之间以及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与第二大直径的圆环之间各设有一铜柱通孔Ⅰ。
优选的是,所述插头基体的环形槽的顶面固接有多个加强筋板;所述插头基体的环形槽的周边设有多个出线槽;所述插座基体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Ⅰ;所述插头基体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Ⅱ。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电池箱直接取(或放)在底座腔室内,无需线路插接口连接,使用便捷;
(2)电池箱取放时不区分方向,取放方便;
(3)通过底座可以在家中或车上直接充电,其它地方可以使用电池箱备用充电口充电,实现任意场所下的电池移动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池箱立体图;
图2为现有电池箱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立体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立体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插头立体拆解图A;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插头立体拆解图B;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插头的插头基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立体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插座立体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插座的插座基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2为现有电池箱结构,包括电池箱1,蓄电池2,盖子3,充放电接口4;蓄电池安装在电池箱1内,盖子3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池箱1上,电池箱1通过充放电接口4与外部充放电线路连接。使用时需要注意电池箱1的充放电接口4方向,使用插接头与外部充放电线路连接,使用不便捷。电池箱1安装在车上时需要注意充放电接口4的位置与方向,才能与外部充放电线路连接。当需要两个甚至多个电池箱1串并联使用时,线路连接复杂,且插接口较多。
如图3、图4所示,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包括若干个电池箱100和用于放置电池箱100的底座200,一般情况下,配置有两个底座200,一个通过螺栓安装在车上,一个放置在家中。每一个底座200能够放置两个电池箱100。
电池箱100内有电池模块100-2,电池箱100的外侧底面安装有电连接器插头100-4,电连接器插头100-4通过导线与电池模块100-2电连接;底座200上安装有若干个电连接器插座200-1、与电连接器插座200-1电连接的充电接口200-3和放电接口200-4;电连接器插头100-4包括一插头基体1a和多个安装在插头基体1a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Ⅱ;电连接器插座200-1包括一插座基体3b和多个安装在插座基体3b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Ⅰ;当电连接器插头100-4与电连接器插座200-1结合且任意角度旋转后,每一个接触头Ⅰ都能与一个接触头Ⅱ相接触,并接两者之间始终保持接触状态。即电池箱100可以直接不区分方向放在车上底座200的两个腔室200-2内进行充电。电池箱100在车上充电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取回家中并且不区分方向放在家中底座200的两个腔室200-2内进行充电。电池箱100充电完成后可以不区分方向直接放在车上底座200的两个腔室200-2内进行放电。
如图5所示,电池箱100包括箱体100-3和可拆卸的箱盖100-1,箱盖100-1上安装有提手,应该是电连接器插头100-4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箱体100-3底面;底座200包括多个分别能够容纳一个箱体100-3下部的腔室200-2,在腔室200-2内的底面固接有一个电连接器插座200-1。电池箱100上还安装有备用充电接口100-5,备用充电接口100-5与电池模块100-2电连接。在车和家以外的地方,电池箱100可以通过备用充电接口100-5进行充电。
电路保护板100-6包括过压保护模块、欠压保护模块、过流保护模块,短路保护模块以及过充保护模块。
电池模块100-2正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备用充电接口100-5和电连接器插头100-4正极连接,电池模块100-2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连接器插头100-4和电路保护板100-6的负极连接,电路保护板100-6的充电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备用充电接口100-5和电连接器插头100-4的充电负极连接。
如图9、图10、图11所示,多个接触头Ⅰ为三个弹柱1b,其中一个弹柱安装在插座基体3b中心处,另两个弹柱与中心处的弹柱的距离不相同;
每一个弹柱1b的上部从插座基体3b的底面穿出,每一个弹柱1b的下部套装一个弹簧2b;挡板4b压缩三个弹簧2b使得三个弹柱1b的下部从挡板4b中穿出后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插座基体3b上。挡板4b上一字型分布三个铜柱通孔Ⅱ5b,三个弹柱1b的下部分别从铜柱通孔Ⅱ5b中穿出。
插座基体3b的顶面固接有四个不同直径的圆环6b,最小直径的圆环的圆心与插座基体3b的中心重合,剩余三个圆环与最小直径的圆环同心,对负极铜轨2a、充电负极铜轨3a起到限位作用。
最小直径的圆环的高度高于剩余三个圆环的高度,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中、在最大直径的圆环与第三大直径的圆环之间以及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与第二大直径的圆环之间各设有一铜柱通孔Ⅰ7b。插座基体3b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Ⅰ8b。
如图6、图7、图8所示,多个接触头Ⅱ为一个负极铜轨2a、一个充电负极铜轨3a、一个正极铜柱4a;正极铜柱4a安装在插头基体1a中心处,负极铜轨2a和充电负极铜轨3a安装在插头基体1a的底面,且两者的接线头从插头基体1a的底面穿出;插头盖5a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插头基体1a上。
插头基体1a的环形槽的顶面固接有多个加强筋板6a;插头基体1a的环形槽的周边设有多个出线槽7a;插头基体1a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Ⅱ8a。
与充电负极铜轨3a接触的弹柱、与正极铜柱4a接触的弹柱通过导线与充电接口200-3电连接;与负极铜轨2a接触的弹柱、正极铜柱4a接触的弹柱通过导线与放电接口200-4电连接。
当电连接器插头100-4与电连接器插座200-1结合时,负极铜轨2a、充电负极铜轨3a、正极铜柱4a分别将三个弹柱1b下压,当电连接器插头100-4与电连接器插座200-1分离时,三个弹柱1b因为压缩弹簧的弹性恢复原位。
新型电池箱结构,有以下优点:
电池箱直接取或放在底座腔室内,无需线路插接口连接,使用便捷。电池箱取放时不区分方向,取放方便。通过底座可以在家中或车上直接充电,其它地方可以使用电池箱备用充电口充电,实现任意场所下的电池移动充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包括若干个电池箱(100)和用于放置电池箱(100)的底座(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00)内有电池模块(100-2),电池箱(100)的外侧底面安装有电连接器插头(100-4),所述电连接器插头(100-4)通过导线与电池模块(100-2)电连接;
所述底座(200)上安装有若干个电连接器插座(200-1)、与电连接器插座(200-1)电连接的充电接口(200-3)和放电接口(200-4);
所述电连接器插头(100-4)包括一插头基体(1a)和多个安装在插头基体(1a)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Ⅱ;
所述电连接器插座(200-1)包括一插座基体(3b)和多个安装在插座基体(3b)的底面上的接触头Ⅰ;
当电连接器插头(100-4)与电连接器插座(200-1)结合且任意角度旋转后,每一个接触头Ⅰ都能与一个接触头Ⅱ相接触,并且两者之间始终保持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00)包括箱体(100-3)和可拆卸的箱盖(100-1),所述箱盖(100-1)上安装有提手,所述电连接器插头(100-4)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箱体(100-3)底面;
所述底座(200)包括多个分别能够容纳一个箱体(100-3)下部的腔室(200-2),在所述腔室(200-2)内的底面固接有一个电连接器插座(2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00)上还安装有备用充电接口(100-5),所述备用充电接口(100-5)与电池模块(100-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电路保护板(100-6),所述电池模块(100-2)正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备用充电接口(100-5)和电连接器插头(100-4)正极连接,电池模块(100-2)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连接器插头(100-4)和电路保护板(100-6)的负极连接,电路保护板(100-6)的充电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备用充电接口(100-5)和电连接器插头(100-4)的充电负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触头Ⅰ为三个弹柱(1b),其中一个弹柱安装在插座基体(3b)中心处,另两个弹柱与中心处的弹柱的距离不相同;
每一个弹柱(1b)的上部从插座基体(3b)的底面穿出,每一个弹柱(1b)的下部套装一个弹簧(2b);
还包括一个挡板(4b),该挡板(4b)压缩三个弹簧(2b)使得三个弹柱(1b)的下部从挡板(4b)中穿出后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插座基体(3b)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b)上一字型分布三个铜柱通孔Ⅱ(5b),三个弹柱(1b)的下部分别从铜柱通孔Ⅱ(5b)中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触头Ⅱ为一个负极铜轨(2a)、一个充电负极铜轨(3a)、一个正极铜柱(4a);
所述正极铜柱(4a)安装在插头基体(1a)中心处,负极铜轨(2a)和充电负极铜轨(3a)安装在插头基体(1a)的底面,且两者的接线头从插头基体(1a)的底面穿出;
还包括一个插头盖(5a),该插头盖(5a)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插头基体(1a)上;
当电连接器插头(100-4)与电连接器插座(200-1)结合时,负极铜轨(2a)、充电负极铜轨(3a)、正极铜柱(4a)分别将三个弹柱(1b)下压,当电连接器插头(100-4)与电连接器插座(200-1)分离时,三个弹柱(1b)因为压缩弹簧的弹性恢复原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基体(3b)的顶面固接有四个不同直径的圆环(6b),最小直径的圆环的圆心与插座基体(3b)的中心重合,剩余三个圆环与最小直径的圆环同心,对负极铜轨(2a)、充电负极铜轨(3a)起到限位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直径的圆环的高度高于剩余三个圆环的高度,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中、在最大直径的圆环与第三大直径的圆环之间以及在最小直径的圆环与第二大直径的圆环之间各设有一铜柱通孔Ⅰ(7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基体(1a)的环形槽的顶面固接有多个加强筋板(6a);所述插头基体(1a)的环形槽的周边设有多个出线槽(7a);
所述插座基体(3b)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Ⅰ(8b);所述插头基体(1a)上设有三个互成120°的固定孔Ⅱ(8a)。
CN201720978439.0U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3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8439.0U CN207233810U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8439.0U CN207233810U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3810U true CN207233810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5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7843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3810U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38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3676A (zh) * 2017-08-07 2017-10-24 中北智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3676A (zh) * 2017-08-07 2017-10-24 中北智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CN107293676B (zh) * 2017-08-07 2023-01-17 中北智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37209B1 (ko) 이차 전지용 배터리 팩 조립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팩 조립 방법
CN111952505B (zh) 一种堆叠式电源柜
CA2583544A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having configuration of alternative orientation
CN107293676A (zh) 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CN101308938A (zh) 抗震动力电池组装置
CN207233810U (zh)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CN210866293U (zh) 一种双层防护结构的高密封性锂电池
CN206076348U (zh) 电池模组
CN20631297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2308151U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舱
CN101457871B (zh) 一种电筒和应用于该电筒上的双端双极电池
CN101447588B (zh)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N103682446B (zh) 锂离子电池组装配模块
CN103363494A (zh) Led手电筒及其电池盒组件
CN214380186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01054373Y (zh) 抗震动力电池组装置
CN107068954A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01307623Y (zh)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N107086286A (zh) 一种锂电池盒
CN210956770U (zh) 一种纯电动叉车电池包成组结构
CN217062393U (zh) 一种可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性能的导电铜片
CN211350722U (zh) 一种户外用防水性能好的蓄电池组
CN201525269U (zh) 一种锂电池电动自行车中可安装多种规格电池的底座装置
CN215771437U (zh) 一种滑板车电池组
CN207892793U (zh) 动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