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7623Y -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07623Y
CN201307623Y CNU2008202351229U CN200820235122U CN201307623Y CN 201307623 Y CN201307623 Y CN 201307623Y CN U2008202351229 U CNU2008202351229 U CN U2008202351229U CN 200820235122 U CN200820235122 U CN 200820235122U CN 201307623 Y CN201307623 Y CN 20130762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ole
cathode
positive pole
pole
rechargeable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351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超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KLIK ENER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KLIK ENER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KLIK ENER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KLIK ENERGY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2351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0762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0762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0762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电芯(2)、电路板(6)和充电插座(7)、以及与所述电路板(6)连接且露出所述壳体(1)的正极(3)和负极(4);所述正极(3)包括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所述负极(4)包括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一负极(4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个端面上,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二负极(4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另一个端面上。本实用新型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安装至电器上时无需辨认其正负极方向,还可直接连接充电器进行充电,非常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内置电芯和电路板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池通常只设有一对正负极,且该正负极分别设置在电池的顶部和底部,使用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极性方向把电池装入电器设备中,且电器设备上也需要作相应的极性标示,如极性弄反有可能会导致电器设备的电路板烧坏,因此,现有电池装入电器设备时需要辨认电池的方向和正负极性,这对老人、儿童或在黑暗环境下使用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现有的电池需要安装在带变压器的充电器上才能进行充电,由此所需的充电器结构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芯和电路板、以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露出所述壳体的正极和负极;其中:
所述正极包括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所述负极包括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个端面上,所述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个端面上。这样无论以哪个方向插入电池,电池均能使用。
所述可充电池既可通过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二负极向用电设备供电,也可通过所述第二正极和第一负极向用电设备供电。
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设在所述壳体两端面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呈分别环绕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的环状,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之间通过第一绝缘支架隔开,所述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通过第二绝缘支架隔开。
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分别相对其外围的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往内凹进,即分别较其周边的所述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的位置低,可防止电池端面与金属物件接触时发生短路。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充电插座,所述电路板上相应设有充电线路,所述壳体侧壁上与所述充电插座对应处设有插孔,这样可以直接连接充电器对电池充电。
所述可充电池通过所述第二正极和第二负极充电。
所述壳体内腔中还设置有支撑于所述电芯与线路板之间的支撑架,以适应长度较小的电芯。
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套接于所述电芯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套筒,以适应直径较小的电芯。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正负极,不论以哪个方向装入电器内均能使用,非常方便,尤其方便小孩、老人或在黑暗环境中使用;此外,电池上还设有充电插座和插孔,可直接连接充电器进行充电,无需使用常规的充电装置,方便使用者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图;
图2所述壳体1端面的正极3和负极4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实施例一的部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实施例二的部件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实施例三的剖面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实施例三的部件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实施例四的剖面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实施例四的部件分解图;
图10为所述下部电路板62的线路图;
图11为所述上部电路板61的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电芯2和电路板6、以及与所述电路板6连接且露出所述壳体1的正极3和负极4。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6为过充/过放/过流的保护线路板。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
所述正极3包括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所述负极4包括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一负极4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个端面上,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二负极4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另一个端面上。其中,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的位置上下对应。相应地,所述电路板6也分成上部电路板61和下部电路板62,方便线路的连接。图10和图11分别为下部电路板62和上部电路板61的线路图,其中,下部电路板61的BAT+和BAT-端分别连接所述电芯2的正极和负极,其P+端和P-端则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二负极42;所述上部电路板61的P+端和P-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一负极41,其B+端连接所述电芯2的正极。所述上部电路板61和下部电路板62之间通过多个镍片10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每一端面的正负极采用内正外负的布置方式,即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设在所述壳体1两端面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呈分别环绕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的环状。如图1,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一负极4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支架51分隔开,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二负极42则通过第二绝缘支架52分隔开。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正负极采用内负外正的布置方式,这取决于电路的设计。为了防止与钥匙等金属物件接触时容易产生短路的现象,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分别相对其外围的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往内凹进,即分别较其周边的所述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的位置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6连接的充电插座7,所述电路板6上相应设有充电线路,所述壳体1侧壁上与所述充电插座7对应处设有插孔11,只要连接充电器即可直接对电池进行充电。
为了方便与现有电器上正下负的取电方式对应,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设计成:所述可充电池既可通过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二负极42向用电设备供电,也可通过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一负极41向用电设备供电,也就是说,无论电池以哪个方向装入电器均可使用。而充电时,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设计成:所述可充电池通过底端的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二负极42充电。当然,以上供电和充电的连接方式可根据电路的设计而有所不同。
对于尺寸固定的壳体1,为了能配合使用不同长度的电芯2,如图1和图3的实施例一所示,所述壳体1内腔中还设置有支撑于所述电芯2与线路板6之间的支撑架8。而为了能配合使用不同直径的电芯2,如图6和图7的实施例三所示,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套接于所述电芯2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套筒9。如果电芯2的长度和直径均较小,如图4和图5的实施例二所示,所述壳体1内则同时设置有支撑架8和套筒9。所述套筒9可如图5或图7所示,采用多个较短的套筒9上下拼接而成,也可如图8和图9的实施例四所示,采用一个整体的较长的套筒9。上述支撑架8和套筒9的设置能有效防止电芯2与壳体1内壁的撞击和振荡。
为了方便电芯2和电路板6等部件的安装,所述壳体1的上部开口,并由一端盖12封闭,壳体1内部的各部件安装好后,将所述端盖12和壳体1上部开口通过超声焊接即可。所述壳体1采用工程塑胶材料,防撞击能力好,可有效保护内部的部件。

Claims (8)

1、一种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电芯(2)和电路板(6)、以及与所述电路板(6)连接且露出所述壳体(1)的正极(3)和负极(4);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3)包括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所述负极(4)包括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一负极(4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个端面上,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二负极(4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另一个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池既可通过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二负极(42)向用电设备供电,也可通过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一负极(41)向用电设备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设在所述壳体(1)两端面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呈分别环绕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的环状,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一负极(4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支架(51)隔开,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二负极(42)通过第二绝缘支架(52)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31)和第二正极(32)分别相对其外围的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往内凹进,即分别较其周边的所述第一负极(41)和第二负极(42)的位置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6)连接的充电插座(7),所述电路板(6)上相应设有充电线路,所述壳体(1)侧壁上与所述充电插座(7)对应处设有插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池通过所述第二正极(32)和第二负极(42)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中还设置有支撑于所述电芯(2)与线路板(6)之间的支撑架(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套接于所述电芯(2)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套筒(9)。
CNU2008202351229U 2008-12-09 2008-12-09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0762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351229U CN201307623Y (zh) 2008-12-09 2008-12-09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351229U CN201307623Y (zh) 2008-12-09 2008-12-09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07623Y true CN201307623Y (zh) 2009-09-09

Family

ID=4110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35122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07623Y (zh) 2008-12-09 2008-12-09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0762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7588B (zh) * 2008-12-09 2010-12-08 深圳毅力能源有限公司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N105914034A (zh) * 2016-06-28 2016-08-31 无锡赛晶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用的绝缘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7588B (zh) * 2008-12-09 2010-12-08 深圳毅力能源有限公司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N105914034A (zh) * 2016-06-28 2016-08-31 无锡赛晶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容器单元内部用的绝缘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7588B (zh)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US9667076B2 (en) Standby battery product and stackable charging system thereof
CN105098225B (zh) 充电圆柱锂电池
CN205960150U (zh) 一种带USB输出及MicroUSB输入接口的锂电池
CN101832477B (zh) 一种手电筒
CN107681068B (zh) 具有一体化电芯的可充电电池
CN201466145U (zh) 带防护罩的触片式极柱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2231432B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舱
CN214226999U (zh) 一种圆柱形可充电锂电池
CN201307623Y (zh) 无需辨认正负极方向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CN107293676B (zh) 可移动无方向连接电池箱结构
CN203690393U (zh) 新型锂电池集成模块
CN20537659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结构
CN204516853U (zh) 一种可反复充电的锂离子五号电池
CN210350032U (zh) 一种自带充电器的锂离子电池组
CN102761143A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充电器
CN206806398U (zh) 一种单体独立充电的并联锂电池组
CN206250353U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组模块
CN201868501U (zh) 柱式锂电池
CN204720512U (zh) 充电圆柱锂电池及其充电电池盒
CN204651426U (zh) 充电电池
CN202094223U (zh) 便于充电的电池装置
CN201039140Y (zh) 手机外接电池盒
CN209982094U (zh) 一种石墨烯充电宝
CN214099689U (zh) 一种具有usb接口的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2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