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2910U - 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2910U
CN207232910U CN201721305326.0U CN201721305326U CN207232910U CN 207232910 U CN207232910 U CN 207232910U CN 201721305326 U CN201721305326 U CN 201721305326U CN 207232910 U CN207232910 U CN 207232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equipment
electrode
touch
pulley structure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053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053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2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2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29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其中,所述输入设备利用触控模组替代传统的物理滚动滚轮作为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触控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感应其内部的电学参数变化即可实现输出相应指令的功能,而无需在其延伸方向滚动,因此也无需在触控模组表面设置凸起的锯齿结构来增加摩擦力协助滚轮滚动,从而避免了用户在长时间使用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后,由于带有锯齿的纹路而导致的使用不适的感受,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种类的计算机不断涌现,计算机的普及率也大幅增加。
鼠标作为计算机的一种重要的输入设备,其一般由两个按键和一个滚轮构成,其中,滚轮主要用于在用户浏览网页或文档时进行可视界面滚动或翻页等操作。
由于滚轮需要在其延伸方向滚动以输出相应指令,为了增加其摩擦力以使其可以在其延伸方向滚动,一般在滚轮表面设置凸起且带有锯齿的纹路,这使得需要长时间使用滚轮的工作人员在长时间使用滚轮后产生不适的感受,带来了不良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以解决由于滚轮表面带有锯齿的纹路在用户长时间使用滚轮后带来不适感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入设备,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滑轮结构和处理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滑轮结构均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
所述滑轮结构为触控模组。
可选的,所述滑轮结构包括:
触控盖板;
位于所述触控盖板一侧表面的触控电极。
可选的,所述触控盖板具有相第一曲面和第一平面;
所述第一曲面凹向所述第一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用于设置所述触控电极。
可选的,所述滑轮结构还包括:
位于所述触控电极背离所述触控盖板一侧的物理按键;
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为单层电极或双层电极。
可选的,所述单层电极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与地构成一个触控电容。
可选的,所述双层电极包括:
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条第一电极;
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第二电极,每条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交叠区域设置有绝缘层;
多条所述第一电极与多条所述第二电极构成多个触控电容。
一种计算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设备。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其中,所述输入设备利用触控模组替代传统的物理滚动滚轮作为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触控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感应其内部的电学参数变化即可实现输出相应指令的功能,而无需在其延伸方向滚动,因此也无需在触控模组表面设置凸起的锯齿结构来增加摩擦力协助滚轮滚动,从而避免了用户在长时间使用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后,由于带有锯齿的纹路而导致的使用不适的感受,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按键100、第二按键200、滑轮结构300和处理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按键100、第二按键200和滑轮结构300均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
所述滑轮结构300为触控模组。
图1为所述输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输入设备的第一按键100和第二按键200以其分布位置的不同也称之为左键和右键,其被触发时通过所述处理芯片向与所述输入设备连接的计算机或处理设备发送点击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所述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300时,只需要在滑轮结构300的延伸方向上滑动即可将触控模组的电学参数变化传递给所述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对发生变化的电学参数进行初步处理后传送给与所述输入设备连接的计算机或处理设备,以实现滑轮的作用。
由于所述输入设备利用触控模组替代传统的物理滚动滚轮作为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300,触控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感应其内部的电学参数变化即可实现输出相应指令的功能,而无需在其延伸方向滚动,因此也无需在触控模组表面设置凸起的锯齿结构来增加摩擦力协助滚轮滚动,从而避免了用户在长时间使用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300后,由于带有锯齿的纹路而导致的使用不适的感受,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述触控盖板310具有相第一曲面311和第一平面312;
所述第一曲面311凹向所述第一平面312;
所述第一平面312用于设置所述触控电极320。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盖板的第一曲面311凹向所述第一平面312设置,可以使所述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300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优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触控体验。
可选的,所述触控电极320可以为单层电极,也可以为双层电极。
所述单层电极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与地构成一个触控电容。
每个电极单元与地面以子电容的方式构成一个触控电容,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控盖板310上移动时,相应位置的电极单元构成的触控电容的电容值发生变化,所述处理芯片可以根据触控电容的变化判断用户手指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所述双层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条第一电极;
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第二电极,每条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交叠区域设置有绝缘层;
多条所述第一电极与多条所述第二电极构成多个触控电容。
优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双层电极还可以有其他的形式,例如可以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表面的多条第一电极和多条第二电极;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的排列方向垂直,多条所述第一电极与多条所述第二电极构成多个触控电容。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双层电极以互电容的方式构成多个触控电容,同样的,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控盖板310上移动时,相应位置的触控电容的电容值发生变化,所述处理芯片可以根据触控电容的变化判断用户手指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控模组均为电容式触控模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还可以为电阻式触控模组。但是由于电阻式触控模组在触发时需要施加相对较大的力,不太适宜作为所述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300。因此,优选的,采用电容式触控模组作为所述滑轮结构30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述滑轮结构300还包括:
位于所述触控电极320背离所述触控盖板310一侧的物理按键330;
所述物理按键330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触控电极320背离所述触控盖板310一侧的物理按键330可以实现传统滚轮的点击功能。所述物理按键330可以是锅仔片等成熟的物理按键。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输入设备。
另外,所述计算机还可以包括诸如键盘、麦克风等输入设备,以及显示器等输出设备。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其中,所述输入设备利用触控模组替代传统的物理滚动滚轮作为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触控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只需感应其内部的电学参数变化即可实现输出相应指令的功能,而无需在其延伸方向滚动,因此也无需在触控模组表面设置凸起的锯齿结构来增加摩擦力协助滚轮滚动,从而避免了用户在长时间使用输入设备的滑轮结构后,由于带有锯齿的纹路而导致的使用不适的感受,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滑轮结构和处理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和滑轮结构均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
所述滑轮结构为触控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结构包括:
触控盖板;
位于所述触控盖板一侧表面的触控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盖板具有相第一曲面和第一平面;
所述第一曲面凹向所述第一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用于设置所述触控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结构还包括:
位于所述触控电极背离所述触控盖板一侧的物理按键;
所述物理按键与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为单层电极或双层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电极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所述电极单元与地构成一个触控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极包括:
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条第一电极;
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第二电极,每条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交叠区域设置有绝缘层;
多条所述第一电极与多条所述第二电极构成多个触控电容。
8.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设备。
CN201721305326.0U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2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5326.0U CN207232910U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5326.0U CN207232910U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2910U true CN207232910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1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0532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2910U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2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16747U (zh) 觸控面板
CN207232910U (zh) 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US2014008521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3241970U (zh) 导电层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自电容触摸屏
CN204719701U (zh) 一种触控面板
CN104777926B (zh) 触控面板
CN206757571U (zh) 一种防静电单层多点电容屏
KR101230982B1 (ko) 젓가락형 터치펜
CN204347804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移动终端
CN203643961U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器
TW201135564A (en) Touch-pad panel
CN202525156U (zh) 一种触屏手套
CN203152579U (zh) 一种防水保暖的触屏手套
CN201741116U (zh) 具有双滚轮条的鼠标
CN207232911U (zh) 一种输入设备及计算机
CN201897760U (zh) 输入模块与应用该输入模块的笔记型计算机
CN207281703U (zh) 一种用于触屏手机的触摸指套
CN204515724U (zh) 电子设备
CN204731748U (zh) 一种多功能鼠标
CN201707654U (zh) 新型鼠标
CN206758333U (zh) 薄型键盘触摸板
CN201000621Y (zh) 带触控感应按键的输入板
CN202748735U (zh) 组合式多功能键盘
CN206629138U (zh) 一种便携终端防误触调节系统
CN207252859U (zh) 一种防滑触屏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